中學科技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9 23:15:4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中學科技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高級教師職稱層次劃分論文
目前,中學教師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分為三級,即中學二級、中學一級、中學高級。以本科畢業的中學教師為例,一般來說,他們任教一年后可定級為中學二級,定為二級四年后可評中學一級,評為一級五年后可評中學高級。中學高級為中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成為特級教師,當然可以成為高級教師奮斗的一個重要目標,但由于特級教師的名額實在太少,幾年才評一次每個地市沒幾個人能評上,又只是一個光榮稱號,因此,對廣大高級教師來講,成為特級教師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許多比較優秀的中學教師只能在中學高級教師職稱上止步。筆者認為,通過對中學高級教師進行分級,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或者緩解他們普遍存在的職業倦怠問題,促進他們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能從職稱上對不同水平的高級教師作出合理的區分。
一、中學高級教師不分級,易使教師產生職業倦怠
不少中學高級教師自認為自己職稱已到頭,正所謂“船到碼頭車到站”,沒有多少發展空間了。一般的中學教師二十二三歲畢業,快的三十二三歲就能評上中學高級教師,遲的四十歲左右也能評上中學高級教師。由于沒有更高的追求目標,所以不少本來可以更優秀的中年教師漸漸出現了職業倦怠的現象。有的中學高級教師連備課筆記、聽課筆記都不寫;有的幾乎不參加校內外的教研活動,對教學設計、論文、優質課的評選等看都不看。比如:
現在,在各種論文評比中已經出現了一種怪現象:參評的教師幾乎都是“小年輕”,40歲以上的教師提交論文的很少。
二、中學高級教師的水平差異懸殊
以安徽省為例,除具備基本條件外,教師要評中學高級的“硬條件”主要有兩項:(1)任現職以來的教育教學工作成績,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共有9項條件,下面僅簡單列舉3項條件):①被評為縣級以上優秀教師或被評為市級以上“教壇新星”。②在學生初中畢業學業考試、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或會考)中,所任班級學科平均成績(等級)、合格率名列同層次學校的前1/4。
科技期刊發現和維護優秀作者群探討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和研究創新的快速發展和進步,以及國家層面對原創性科學研究支持力度的加大,科技論文的數量和質量已有較大提升,但《中國科協科技期刊發展報告》中指出,我國的科技期刊學術質量未能全面反映出我國科技發展的真實 水平[1]。分析其原因,近年來受到SCI期刊的影響,我國中文科技期刊在辦刊方面遇到了很大的挑戰,辦好優秀學術期刊的困難較大,主要表現在優秀稿源的外流等方面[2-3]。《中華實驗眼科雜志》是國內唯一的以眼科應用基礎研究為主的學術期刊,作者群多為醫學高等院校、較高層次醫院或研究所的臨床醫生和科研人員,多年的辦刊經驗使我們體會到,組約優秀的學術論文是辦好科技期刊的主要措施,而擁有優質、固定的作者群是科技期刊的寶貴資源,也是優化科技期刊學術質量的重要保障[4]。
1不斷提升期刊質量和品牌效應是維護優秀作者群的根本保證
堅持學術質量第一,創辦“雙效”“雙愛”期刊,是中國醫學學術期刊的基本定位[4]。本刊自1980年創刊以來,一直堅持學術質量第一,嚴格審稿,保證編校、印刷質量,2010年加入中華醫學會雜志社后,在雜志社的規范領導下,嚴格把控期刊質量[5]。本刊自創刊以來,連續多年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及國內外多個著名數據庫收錄,并順利入選中國科技期刊Q1區期刊,受到國內外眼科專家、學者的肯定及眼科廣大臨床醫生及研究者的支持,這對于組約、爭取優秀稿源具有積極意義和影響。
2科技期刊編輯應有更好的作者服務意識和更高的服務水平
發現和維護高層次的作者群要求期刊編輯有更好的作者服務意識和更高的服務水平。擴大作者群、吸引高質量稿源、編輯與作者保持有效溝通是提高科技期刊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方法[6],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編輯人員的作者服務意識和水平是發現和維護優秀作者群的關鍵之一。
2.1加強編輯的作者服務意識
教師晉級述職述廉小結
一、教師晉級述職演講格式
(一)基本情況;
(二)申報理由:1師德與政治思想;2工作業績(教學成果、主持及參與的教研課題、輔導學生獲獎情況、所獲市級以上的榮譽、教研方面所獲榮譽、近年的市級以上公開課及講座報告、近年參與的培訓、近年發表的論文、參與編寫的教材及專著、學科帶頭人及青年教師的培養;3教書育人;
(三)晉升以后的工作設想
二、教師晉級述職演講范文
一、基本情況
教師述職報告19
陳荔,男,1971年10月出生.1992年常熟高等專科學校化學教育專業大專畢業,1997年洛陽工學院計算機應用專業函授大專畢業,200*年蘇州科技學院化學教育專業函授本科畢業.*年被評為中學化學一級教師,現申報中學化學高級教師職稱.
一,思想政治方面
堅決擁護黨的領導,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的"三個代表"的理論,認真參加黨員先進性教育,時刻注意把自己的言行與"八榮八恥"對照,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學生,熱愛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辛勤耕耘,默默奉獻.以寬容,友愛之心與同事相處,同事間的關系相處非常融洽.
二,教學教研方面
(一)教學方面
從教以來,不斷通過多種途徑的學習,來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通過向同事的虛心請教和自己的逐步積累,擁有了豐富的教學經驗.通過參加多種培訓和繼續教育,特別是省級化學骨干教師培訓,逐步掌握了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技巧,并在教學活動中合理應用.在教學中善于在夯實學生基礎的層面上,以新課知識點為源頭,引導學生尋找新學知識點和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間的聯系,或者是發現新的問題,使知識點變得生動,知識點間相互關聯,既增強了理解,又能加深了記憶,最終將相關知識點串聯成線,并在實際應用中使線狀的知識結構轉化為網絡狀的知識結構.從實踐的的結果來看,學生學得自主活躍,課外的課業負擔減輕,中考成績優秀.教學中既能讓優秀的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又能關注到基礎較差的學生能夠體會到化學的樂趣,始終保持住他們也一樣能學好化學的熱情和信心.多年的教學成果,獲得了領導和同行的認可,在200**年被市教育局評為教壇新秀十佳,200*年10月,獲得大市評優課一等獎,200*年被評為市區中青年化學學科帶頭人.
教育局職務資格評審的通知
各州教育局、人事局,省直有關單位:
現將20*年《*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中、高級職務資格評審條件(試行)》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原青教職改字(20*)23號文同時廢止。
二00一年九月五日
主題詞:教育職稱條件通知
抄送:廳直有關單位,機關各處室。
*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中、高級職務資格評審條件(試行)
學術性論文寫作意識鍛煉研究
論文是對自然、社會、人文科學諸領域中的問題進行探討、研究,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文章[1]。學術性論文就是在符合學科本身要求的邊界范圍內,以該學科特定的概念或范疇來解說問題以闡述自己的思想。如果寫論文時專業術語很少,散文式的語言或大眾化語言很多,那就不是學術性論文。學術性論文有結構要求,論證和推論比較嚴謹,不是想到哪兒寫到哪兒[2]。學術性論文要有論點,論據充足,論證富有邏輯;要有一定的專業性,是對某一學科相關問題的研究。中學數學一線教師往往注重實踐,教學效果很好,卻不知怎樣把自己的實踐經驗上升到理論層面,寫成具有較高價值的學術性論文。筆者審編校中學數學論文10多年,從編輯的角度認為中學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過程中就要重視學術性論文寫作意識的培養,包話前瞻意識、創新意識、理論意識三個方面,以改變寫數學論文時只舉例子,缺乏理論論述的現狀。
1前瞻意識
具有前瞻意識的人,當別人還沒有想到的時候,他卻已經開始運籌;當別人還沒有行動的時候,他已經付諸行動了;當別人醒悟過來一哄而起的時候,他早已轉向新的思維、新的行動了[3]。也可以說,前瞻意識就是超前意識。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地積累和沉淀,如數學教學領域的熱點焦點信息、與同行交流過程中或某次講座上聽到的能引起共鳴的新觀點或新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新方法新思想甚至是某個學生的創新解法等等。
例如,筆者曾收到一篇題為“多元齊次對稱生成分拆基初探”一文,文中出現“四元六次”、“四元6次”、“4元六次”、“4元6次”等等數字使用混亂的情況。由此激發了筆者對數字用法的思考。筆者從知網里查閱過,沒有人探討過這類數字用法的規范化問題。筆者很快寫成了《“四元六次”還是“4元6次”?———科技期刊中數字用法引發的思考》[4]這篇文章。由此可見,前瞻意識是論文寫作的催化劑。中學數學教師平時就要養成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敏感性以及作出快速反應,注重培養自己的前瞻意識。
2創新意識
同志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論文的創新是指選題的新穎或內容的創新。
科研特色課改論文
一、通過教科研特色,有效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第一,今年與三年前的上屆南海區骨干教師相比,我校的數量翻了一番多,由原來的6位南海區級以上骨干老師變成現在的13名區級以上名校長、名班主任和學科骨干教師,擁有骨干老師數量比例在南海區公辦學校處于首位。其中謝景如校長被聘為廣東省教育學院客座教授,劉志偉主任被評為中學特級教師、廣東省教育家培養對象、廣東省中小學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謝景如、劉志偉、關娜紅、黎淑枝等十三位老師成為市、區的骨干校長、首席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第二,近六年有50多人先后在區級以上的教學比賽中獲一等獎,在各級報紙雜志上發表教育教學改革文章50多篇,獲獎論文200多篇。其中,劉志偉教師論文在教育部組織的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成果評比獲一等獎。第三,學校教師編寫的《科技與創新》、《藝術與欣賞》和《半命題作文的寫作》三種校本教材已由科學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部分內容在《廣東科技報》連續轉載43期。
二、通過教科研特色,有效提高了學校的辦學效益
第一,近十年來我校升中考試成績在南海區公辦學校保持第一。第二,近六年學生比賽獲省級以上獎勵的有683人次、國家級的有412人次,57件作品獲國家專利。其中,科技創新、頭腦奧林匹克創新、天文奧林匹克、物理、數學、化學、地理等競賽成績均居佛山市、南海區前列。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參加在美國舉行的第27屆、第28屆、第29屆、第31屆和第33屆世界頭腦奧林匹克創新總決賽獲得四個冠軍、一個亞軍和兩個最佳創造力獎,成為本項目比賽成績的世界最好紀錄學校,參加全國青少年創意大賽連續六年獲得金獎,參加第23屆、第24屆和第26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均獲得獎勵,參加第五屆全國少年兒童“爭當小實驗家”科學體驗活動獲兩個金獎其中洪浩源同學獲總分第一名、。
三、通過教科研特色,有效彰顯了學校的辦學特色
第一,我校科技教育課題獲第七屆廣東省普通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五個課題獲得廣東省中小學教育創新成果二等獎。第二,我校出版的《九江鎮中學科技報》被評為中國優秀校報,至今已出版44期。第三,我校近五年培養了數以百計的科技愛好者,其中蘇晟章同學被美國著名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錄取。第四,近五年我校科技教育成績獲省級以上榮譽和獎勵超過20個,其中主要有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教育部———中國移動中小學校長培訓實踐基地、中國當代特色學校、中國創新型學校、廣東省書香校園、廣東省中小學科學教育體驗活動示范學校、廣東省發明創造示范學校、廣東省知識產權教育示范學校、廣東省英特爾未來教育示范推廣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等。第五,辦學成績吸引了國內外同行和專家的關注。近五年來,每年有超過1000人次到我校參觀交流,還先后吸引了俄羅斯、美國、英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專家和學者慕名前來參觀交流。第六,近五年學校的科技教育經驗和做法在中央電視臺、廣東電視臺、《中國教育報》、《人民教育》、《廣東教學研究》、《中國科技教育》和《廣東科技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南方都市報》等報紙雜志和電視臺上進行刊登和播放。
自然科學優秀論文評選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推動我市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的加速發展,促進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促進科技人才的成長和提高,市人民政府設立**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每兩年評選一次。
為保證評選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參照《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評選條例》,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的評選,堅持學術水平和應用價值并重,以及公開、公平、擇優的原則。
第三條**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
第二章組織
骨外科學類科技核心期刊評價指標分析
科技期刊是一種發表自然科學理論及專業技術的雜志,是科技工作者宣布科研成果的直接渠道,同時也是積累和傳播科學技術的平臺,最終促進先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自1987年開始從事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工作,經過嚴格的同行評議和定量評價,每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選取國內各學科領域中較重要的、能反映本學科發展水平的科技期刊,即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筆者就國內主要的幾種骨外科學類核心期刊近5年的評價指標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數據來源根據2019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1]顯示,骨外科學類核心期刊有16種,分別為《骨科》、《國際骨科學雜志》、《脊柱外科雜志》、《頸腰痛雜志》、《臨床骨科雜志》、《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實用骨科雜志》、《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中國骨與關節雜志》、《中國脊柱脊髓雜志》、《中華創傷骨科雜志》、《中華骨科雜志》、《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志》、《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中華肩肘外科電子雜志》、《中華手外科雜志》。以上雜志中《中華肩肘外科電子雜志》2016年進入目錄,而其余期刊近5年均未被退出核心期刊目錄。選取核心影響因子排名前5位的骨外科學類核心期刊進行分析,分別是《中華骨科雜志》、《中國脊柱脊髓雜志》、《中華創傷骨科雜志》、《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志》、《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9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的數據來源于2018年度期刊發表的論文。1.2評價指標與研究方法選取5個主要評價指標[2]進行比較分析:①核心影響因子,即期刊前2年發表的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與期刊前2年總數之比。②核心總被引頻次,即期刊自創刊以來所有發表的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③學科影響指標,即期刊所在學科內引用該刊的期刊數占全部期刊數量的比例。④AR論文量,即期刊所發表的論文中文獻類型為學術性論文(Article)和綜述評論性論文(Review)的論文數量。⑤基金論文比,即國家、省部級以上及其他各類重要基金資助的論文占全部論文的比例。統計期刊2014~2018年的各項評價指標,列表并采用描述性分析。
2結果
《中華骨科雜志》、《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近5年平均核心影響因子高于其他3種期刊,總體上《中華骨科雜志》、《中國脊柱脊髓雜志》、《中華創傷骨科雜志》核心影響因子趨于平穩。《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志》近5年核心影響因子呈上升趨勢。《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近5年核心影響因子波動較大,但2014年影響因子為2.614,在當年所有醫學核心期刊中位列第一。見表1。《中華骨科雜志》近5年平均核心總被引頻次最高,《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其次,《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志》最少。見表2。《中華骨科雜志》、《中華創傷骨科雜志》、《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近5年學科影響指標均達到100%,而《中國脊柱脊髓雜志》與《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志》僅達到90%左右。見表3。《中華骨科雜志》、《中華創傷骨科雜志》、《中國脊柱脊髓雜志》近5年平均AR論文量沒有太大差異,但明顯大于《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志》與《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見表4。《中華骨科雜志》、《中華創傷骨科雜志》近5年平均基金論文比明顯高于其他3種期刊,接近50%,而《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志》近5年平均基金論文比最低,僅22%。見表5。
3討論
中教二級職稱述職報告
教學上,本人連續5年擔任初三語文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兼任初三語文學科教研組長。能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和教育科研的探索,不斷汲取語文教育理論的營養,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充分利用學科特點,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系。任現職以來,連續五年擔任初三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考語文平均分和優秀率連續多年均名列學校前茅,負責的初三語文教研組也多次被評為學校優秀教研組。
本人十分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每年為分配來的新教師進行上崗前的教育培訓,每學期為三年未達標的新教師作講座、上示范課,熱情指導他們開展班主任工作和教育教學工作。所指導的青年教師張建軍多年來先后被評為江陰市優秀班主任,*市優秀教育工作者,20*年參加江陰市領導干部教學大比武,榮獲二等獎;指導的青年教師余勇也已成為教學骨干,并且在宣傳工作中成績顯著,撰寫文章多次發表在《江陰日報》《江陰教育信息網》上。
教育上,本人自*年8月擔任政教主任來,積極組織年級組長、班主任加強年級組、班集體建設,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狠抓學生的養成教育。堅持“熱情教育,積極引導,嚴格管理”三者并舉,學生行為規范低起點,嚴要求,勤檢查,切實做到管理時間無空隙,管理空間無空缺,管理環節無空檔,管理職責無空位,學校校風班風明顯好轉,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在本人積極組織下,學校有效開展了“感恩**”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和每年一屆的文化藝術節,積極邀請專家學者前來為學生或家長進行專題講座,計有:“知心姐姐”雜志社作了《關注孩子心靈健康》、*市青少年心理輔導中心王翠華教授作了《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南京大學教育研究所徐新民教授作了《超級學習法講座》等主題講座。20*年,本人負責組織的第二屆中小學生健康教育知識競賽獲省教育廳“優秀組織獎”,03年度、*年度學校獲江陰市安全文明先進單位。20*年度,學校被評為“*市德育先進學校”,20*—20*年連續四年獲得“全國中小學讀寫大賽優秀組織獎”。精心組織每年一次的中小學生“金鑰匙”科技競賽,學生屢屢獲獎,為學校贏得較好榮譽。
在分管年級組管理中,本人充分依靠全體教師,調動全體教師的積極性,狠抓年級組建設,組內班風、學風積極規范、健康向上。近3年,有6個班級榮獲*市、江陰市優秀班集體榮譽稱號,2位教師被評為*市優秀班主任,1位教師獲江陰市先進教育工作者,組內被評為鎮以上先進教育工作者的教師占73.3%。所負責兩屆初三各四個班級,中考優秀率、平均分均超其他班級。
在教科研方面,本人積極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科研活動,是江陰市、*市、江蘇省教育學會會員。*年參加學校心理輔導員培訓并評為“培訓班優秀學員”。任現職以來,撰寫論文5篇。論文《淺論班主任的心理保健與調適》在20*年*市中小學優秀德育論文評選中榮獲中學(中師、中專組)三等獎,《刺激?交流?運用》榮獲20*年*市中學語文優秀教學論文大賽一等獎,論文《語文教學中自主心理品質的培養》、《語文教學中誠信品質的培養》、《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獲江蘇省優秀教育論文二等獎。本人負責主持的《自主學習心理的實踐與研究》課題通過了省教育學會“十一五”課題的立項論證,《初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實施的研究》已獲準為*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第一批立項課題。
對照今年中學高級教師評審條件,已全部符合,特提出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