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思達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5-07 15:42:23
導語:讀思達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雙減”政策的逐步落實,小學教育的重心也從應試層面逐漸轉變到了素質層面的教育。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全面發展,以后在社會上成為一名綜合型人才。因此,現在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已經不再是簡簡單單的語文課本知識傳授,教學重點逐漸向素質教育層面轉變。這給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師帶來了更大的考驗與責任,他們不能像以前那樣一味地給學生灌輸課本中的知識,更要重視引導學生思考。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教育發展大方向了。而余文森教授提出的“讀思達”教學法緊跟教育發展的腳步,能很好地改善教育現狀。在莆田市城廂區第一實驗小學謝智孟校長的引領下,2021年8月我校正式啟動“讀思達”這一教學模式。因此,本文就“讀思達”教學法的內涵、“讀思達”教學法應用的意義以及在“雙減”政策下,“讀思達”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展開具體論述。
一、分析“讀思達”教學法的內涵
(一)“讀思達”中的“讀”的內涵
“讀思達”教學法中的“讀”的內涵,即為閱讀。閱讀在小學語文的整個學習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力,甚至對各個學科的學習都是一項非常基本的學習能力。如果一個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夠優秀,那么他的語文學習甚至其他科目的學習都會受到影響。因此,閱讀在小學學習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此外,閱讀能力好的學生,思考能力以及一些其他的學習能力都會相應提高。因為閱讀文字的同時,書中還有作者的一些寫作思路等都可以幫助學生在閱讀中得到更好的熏陶。“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說的便是這個道理了。因此,在“雙減”政策逐步落實的條件下,教師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只有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才能更加高效。這便是“讀思達”教育法中“讀”包含的意義。
(二)“讀思達”中的“思”的內涵
“讀思達”教學法中的“思”的內涵,即為思考。思考這一能力在當今社會的教育發展中是教育者重點關注以及培養的能力。因為思考這一能力,首先是在閱讀能力成熟的條件下形成的一種較高水平的學習能力。在書中通過讀一些文章,體會作者的情感寫作思路,整合成自己的思考。只有通過這一個過程的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快速提升。獨立思考能力其實不光是對小學語文的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其他階段如初中、高中、大學,甚至走向社會在工作中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有了成熟的思想和思考,才能成為一個有內涵、有思想的人。因此,在隨著社會對綜合性人才需求不斷提高的前提下,思考能力就是教育者需要重點關注以及培養的一個能力。這便是“獨思達”教育法中“思”包含的意義。
(三)“讀思達”中“達”的內涵
“讀思達”教學法中的“達”的內涵,即為表達。這一能力的培養,對教育者來說,需要花費更大的精力和耐心。對一些不善于溝通的學生,教師需要通過耐心地引導以及友善地交流,讓他們能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這里提到的表達,不是簡簡單單的平時說話,而是一種具有邏輯性的表達的能力。具體來說,就是能將書中作者所想表達的思想內涵,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便是小學語文中學生最終需要掌握的一項較高技能。掌握了這項技能,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便游刃有余了。這項技能的培養是需要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日常學習中,而不是簡單通過日常教學就能實現的。所以,對現代社會中的小學語文教師來講,他們需要承擔起更大的責任,重點關注以及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這對學生以后的道路發展也是非常關鍵的。這便是“讀思達”教學法中“達”包含的意義。
二、思考“讀思達”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對學生,為今后的學習道路奠定一定的能力基礎
對大多數人而言,小學階段所學的知識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而到初中、高中階段所學的知識就會不斷深入,并且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小學階段的教育者需要在小學階段學習任務還相對比較輕松的條件下,引導學生培養一些良好的學習能力,為日后的學習奠定一定的能力基礎。“讀思達”教學法有利于學生在小學階段語文學習,因為這樣的學習方法能培養學生相應的閱讀、思考、表達的能力,這為將來的語文學習,甚至其他學科的學習都打下了良好的能力基礎。因此,“讀思達”教學法能很大程度地改善教育系統中的一些弊端,是一種為學生將來做長遠打算的學習方法。這便是“讀思達”教學法的意義所在。
(二)對教師,讓學生從重“結果”逐漸轉變到重“過程”
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教師需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并且需要引導學生不要過分地注重應試結果,而是需要體會到學習過程中的樂趣,并且享受在其中。“讀思達”教學法的提出是很好的一個典范。這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閱讀中思考以及自我表達的一個完整過程,教會學生養成不斷思考,勇于探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發現書中的樂趣,而不能再像傳統的學習方式那樣死記硬背。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從注重應試結果的思想觀念轉變到注重學習過程的思想觀念。當然,任何事物的改變都不是輕而易舉的,都是需要通過各方共同努力一起去克服這樣的階段。這樣語文教育才能向更好的方向發展。既然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么就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的不斷引導,讓學生一次次通過自我學習,不斷探究書中的奧秘,最終形成思想的轉變。“讀思達”教學法的提出改變了這一教學觀念,這便是“讀思達”教學法提出的意義所在。
(三)對社會,有利于滿足社會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以及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因為社會的發展最終還是需要一些綜合性的人才帶動,才能發展得越來越好。當代社會中的人才稀缺,其實與我國的一些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我國一些學校的教育方式有時存在片面性,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造成了綜合性人才的缺失。而“讀思達”教學法的提出,將有效地改善這一局面。“讀思達”教學法注重從小學就開始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閱讀、思考、表達這三項能力的結合,完成這一階段的語文學習,這便是綜合能力的體現。如果學生能從小就得到綜合能力這些方面的培養和提高,那么在將來的社會中,這些學生一定也是在行業中出類拔萃,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綜合型人才。關注青年的發展,也是我們社會發展的大背景和大前提。這便是“讀思達”教學法提出的意義所在。
三、探究在“雙減”背景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讀思達”教學法
(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除了為學生提供課本上的閱讀材料外,還需要通過一些課外的途徑去獲得一些課外材料,供學生進行閱讀。因為對小學生來說,他們可以獲得的文字遠遠大于在課本中看到的文字。所以他們在學習之余是有能力獲得更多的閱讀材料,進行自身閱讀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自助圖書館角,供學生在課下自助閱讀,也可以讓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總之,對小學生來說,他們對書中的知識具有很大的好奇心,這時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只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閱讀這一基礎的能力掌握好。“讀思達”教學法,才能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得到更好的運用。例如,筆者在為學生講解部編版五年級上冊《將相和》這篇課文時,除了學習“負荊請罪”這個成語故事之外,筆者還為學生拓展了一些其他的成語故事,擴展學生的知識面的同時,便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通過為學生提供成語故事的書籍,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外知識閱讀習慣。當然,在選擇書籍時,教師還要注意對難易程度的把控,要選擇適合小學生閱讀的讀物,不要過于復雜和生僻。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負荊請罪”的同時,不但了解了其他成語故事,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學生家長的協助,讓學生在放學回家后,通過閱讀家庭讀物,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需要養成良好閱讀的習慣,提高閱讀的意識,才能讓“讀思達”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得到更好的施展。
(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邏輯
良好的思維邏輯養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而且他們正處于活潑好動、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的年紀。因此在進行一些思考的時候,就顯得有些難度。但是這樣的問題并不能阻擋他們良好思維邏輯的養成。這時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發揮出相應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對學習內容及學習形式的濃厚興趣。當學生在思考問題時遇到困難時,教師需要通過鼓勵以及耐心引導的方式去一步步地讓學生將復雜的問題轉變為簡單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是相當關鍵的。當然,除了教師之外,學生主觀意識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只有讓學生愛上深入思考,愿意去探究問題并且有勇氣去克服困難。這樣才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邏輯,才能讓“讀思達”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得到更好的應用。例如,筆者跟學生一起學習部編版五年級上冊《風向袋的制作》這篇習作例文時,由于本節課內容涉及一些物理知識,對小學生來說相對較為復雜。學生在思考風向袋是怎么制作形成的時候,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這時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筆者提前為學生布置文章中的場景,讓學生實際看到課文中的風向袋制作過程。在觀察中讓學生不斷思考,深入探究風向袋是如何制作的以及它有什么功能。當然,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小游戲供學生學習,在這些活動中,可以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原理。在游戲和制作的過程中學生就會很容易對這樣的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一來,他們便能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課程的學習中,并且愛上思考。這便幫助學生養成了良好的思維邏輯,也為“讀思達”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幫助。
(三)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表達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中,一直是教師在課堂上展開灌輸式的教學,學生對課本知識的學習是較為被動的,他們在課堂上不能與教師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教學的主體一直是以教師為主,學生只是作為輔助。這樣的學習效果不理想,而且也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還有很多學生缺少鍛煉機會,導致沒有自信進行表達。這樣會導致學生的表達能力越來越差,這便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所以,教師應該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將教學的主體從教師轉變到學生,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中的學習中,踴躍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鼓勵他們勇敢地自我表達,這樣的教學方式才更有利于學生進行學習。同時,如果一個學生具有非常優秀的表達能力,那么在日后的學習、生活甚至工作中都會有更好的機遇得到更好的發展。例如,筆者在講解《山居秋暝》這首詩時,由于古詩中的字詞相比于散文來說具有一定難度,況且學生對古詩的理解還不夠深入甚至還不能明白古詩的含義。但是教師不能因此只是自身展開灌輸式的教學,一直為學生輸入一些知識。教師應該讓學生進行多次的閱讀本課內容,然后進行自我思考,最終讓學生在上課時將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表達出來。這才是有效的教學方式,才真正做到了閱讀、思考、表達相結合的教學。在這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然后分角色進行對話。根據自身對角色的理解,將理解通過表達的形式展示出來。通過這些活動,鼓勵學生進行勇于自我表達,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同時在以后的課程中學生也會更加踴躍發言,這便進入了一個良好的循環過程,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以及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雙減”政策的逐步落實,教育的重點從應試層面逐漸轉變到了素質層面。“讀思達”教學法非常符合當代教育發展的大方向。這個教學法無論是對學生、教師,甚至社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了能讓“讀思達”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得到更好的應用,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邏輯,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表達。相信通過一系列的努力,“讀思達”教學法能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得到越來越好的應用。當然,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在此教學法實施的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問題,這時就需要教育者結合實際去進行一些改變,逐漸研究出真正適合學生以及教師的一套教學方法,如此,方能為教育事業作出有意義的貢獻。
作者:付智蘭 單位:福建省長汀師范附屬小學
- 上一篇:高職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措施
- 下一篇:CBL教學法在醫療保險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