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物流發展路徑研究

時間:2022-09-08 17:09:01

導語:綠色物流發展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綠色物流發展路徑研究

【摘要】近年來,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物流業的迅猛發展,而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資源過度消耗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在“雙碳”戰略背景下,青島綠色物流發展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文中對目前綠色物流發展路徑研究進行概述,分析青島市綠色物流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策略,以期為青島市綠色物流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碳達峰;青島市;綠色物流;發展路徑

1引言

2021年全國兩會,碳達峰和碳中和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限制碳排放對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的我國而言,減排壓力巨大[1]。物流業作為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近年來進入蓬勃發展時期,但物流業迅猛發展的背后卻隱藏著資源能源過度消耗和運輸排放引發污染等嚴重的環境問題,與“碳達峰、碳中和”“綠色發展”目標以及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去甚遠,因此,我國物流業必須走綠色發展之路。綠色物流的核心是生態環保和低碳節約[2]。當前,我國物流業發展仍存在缺乏現代物流管理理念、運輸等物流環節資源整合度低、綠色技術手段落后等問題亟待研究并解決,如何促進綠色物流發展的研究仍存在很大改進空間,而青島市作為中國沿海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游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對物流行業的優化升級改造迫在眉睫,在碳排放引發輿論高度關注的當下,綠色物流的發展任重道遠。因此,文章以青島市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影響綠色物流發展的因素,探索青島市綠色物流發展的優化升級路徑,以利于促進青島市綠色物流發展,實現物流行業良性循環發展、環境友好和青島市物流資源效益最大化等積極作用。

2相關研究綜述

1996年,學界明確提出“綠色物流”概念[3]。結合物流在我國的不同發展階段,國內學者給出了綠色物流不同的定義。普遍認為綠色物流是在可持續發展觀指導下,依托先進技術對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流通加工等物流環節進行規劃,在充分利用資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減少環境危害,從而形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共生物流系統。除了對綠色物流概念的界定,國內外學者有關綠色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為時代背景,研究的熱點內容圍繞綠色供應鏈、對策研究和績效評價等方面。Rodrigue等認為綠色物流在物流環節(包括前向物流和逆向物流)要進行綠色化[4]。張力元發現美國的綠色物流已納入到企業的戰略管理中[5]。大部分學者認為我國綠色物流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企業尚未建立綠色物流觀念[6]。陳濤和劉攀、羅巧云等學者認為要提高群眾和企業的綠色物流意識,完善相應的綠色物流政策,建立全國統一化標準,加大綠色物流的運作環節,完善相應基礎設施,培養物流業高素質人才[7-8]。但是總體上,針對綠色物流路徑優化升級的研究成果較少,而分析綠色物流發展內涵,研究其影響因素,構建有效的綠色物流服務體系、提出綠色物流發展路徑、提升城市綠色物流服務能力尤為重要。高怡通過建立綠色物流源頭,完善交通設施體系,發揮綠色物流平臺的作用,使“一帶一路”區域的經濟要素可快速聚集,區域經濟體量與品質進入雙升軌道[9]。王繼祥從物流綠色化發展路徑上分析,需要實現物流基礎設施綠色化、物流作業綠色化、貨物運輸綠色化、物流包裝綠色化和綠色物流管理創新[10]。楊宇通過分析物流運輸、倉儲、裝卸等功能活動中的作業,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進措施,著力于以綠色運輸帶動整個物流業的綠色化發展[11]。連捷重點圍繞構建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綠色物流發展體制機制環境,提出了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綠色物流發展路徑,對于促進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2]。王明嚴等通過剖析海南省綠色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探索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5G技術等新科技引領下的綠色物流優化升級路徑[13]。

3碳達峰約束下青島市綠色物流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

3.1碳達峰約束下青島市綠色物流發展現狀

青島市踐行國家“雙碳”戰略,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青島模式”。創新城市物流綠色低碳發展要從運輸、倉儲、配送、裝卸搬運等多環節做好設計。青島市物流量較大,2021年,青島市貨運量達到36516萬噸,全年港口吞吐量6.1億噸,增長4.7%;外貿吞吐量4.5億噸,增長5.9%;集裝箱吞吐量2201萬標準箱,增長4.7%;航空貨郵吞吐量21萬噸。青島市目前有大中小型物流企業1000多家,這些企業大多數都是小規模的,沒有形成規模,所以無法進行資源的整合利用,有些先進的設施設備也沒法被充分利用,造成消耗過大、成本較高,難以適應低碳時代發展的需要。因此,要想讓青島市在綠色物流發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物流發展道路。

3.2碳達峰約束下青島市綠色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青島市地理位置優越,有青島港、膠東國際機場等大型基礎物流設施。青島市國際貿易頻繁,有眾多的國際貨代貨運公司,這些企業推動了青島物流業及其他行業的發展,但是在綠色物流發展的進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3.2.1綠色物流發展理念尚未普及隨著綠色和低碳概念的普及,人們雖然關注到了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等概念,但對于綠色物流的關注度不夠,政府的宣傳力度也不夠。青島市物流企業大多是小規模的,這些企業多以傳統物流績效思想為重,輕視物流環節、物流業務的可持續發展,追求個人利益,而忽略了供應鏈整體利益,進而損害了社會整體利益,使得各環節仍存在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等問題。而大眾在購買商品時也缺乏綠色消費理念,對綠色物流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表面,沒有意識到綠色物流發展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意義。3.2.2綠色物流信息平臺的缺失信息化管理是促進物流發展的有效手段。盡管青島市有青島物流網和青島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及其他一些商業平臺,但信息整合能力不足、信息更新不及時,使得信息平臺沒有充分發揮其集聚信息和管理信息的作用,好多網站基本處于停止運行的階段,而且網站的宣傳力度不夠,設計混亂,信息整合度不夠。信息平臺的缺失使得物流企業不能及時有效地配置資源,降低了資源的利用率。3.2.3缺乏完善的物流標準體系作為最具現代化、智能化、產業化的服務行業之一,物流標準化建設是發展綠色物流的關鍵。由于物流體系龐大,所涉及的地區行業眾多,而行業各部分較為獨立分散,部門間溝通協調存在較大阻力,而且我國綠色物流正處于發展階段,在物流標準的制定上存在一些問題,如物流運輸、包裝、倉庫布局等作業缺少統一標準。企業內部也缺乏完善的規章制度來約束管理者和員工的物流行為,即使有相應的規章制度,也往往流于形式,沒有嚴格執行和推廣。3.2.4相關基礎設施不完善,綠色物流技術不先進現代社會中,很多企業利用相近的技術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青島市物流流轉量雖大,但基礎設施建設并不完善、先進的物流設施和設備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不高,大多數物流企業規模不大,仍采取人工方式進行分揀、裝卸搬運等物流作業,導致物流作業效率低。而對于綠色物流來說,必須通過強大的技術力量,實現資源整合、集約化發展。3.2.5缺乏綠色物流專業人才物流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從業人員數量大,但從業門檻很低,他們的學歷和素質并不高,對綠色物流工作缺乏認識,也不能快速地適應信息技術帶來的工作內容的轉變,往往只能從事簡單單一的工作內容,如包裝、運輸、配送工作等。而一些物流管理者過多地注重業績和物流量,缺乏綠色物流管理專業知識,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的標準。因此,企業內部缺乏綠色物流專業人才,導致企業內部在綠色物流活動開展方面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青島大多數高校雖開設物流管理及相關專業,但并不注重對綠色物流相關理念和知識的深入講解。

4碳達峰約束下青島市綠色物流發展路徑

4.1加強綠色物流理念的宣傳與意識的培養

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下,不管是政府、企業還是高校,都應該做好綠色理念的宣傳與培養工作。政府應以制作宣傳冊、公益廣告等形式向企業和群眾宣傳綠色理念;企業層面應將綠色觀念融入到物流的各個環節,如優化物流路線、回收包裝等,另外要將綠色物流作為一種企業文化,融入到員工的日常工作中,自覺節約、減少浪費;在大眾層面,應遵循綠色消費理念,比如快遞包裝回收再利用,積極參加綠色行動,選擇節能環保的生活方式。物流企業各方面都要做到綠色發展。如進行運輸路線優化可保證運輸路線最短,節約運輸成本,自動化倉庫的建設可減少裝卸搬運成本,實現貨物的快速入庫、分揀、出庫等,使用環保包裝材料或者精簡包裝可減少垃圾,或使用可回收包裝進行循環利用。

4.2完善綠色物流信息平臺

在加強意識培養的同時,也要注重信息平臺的建設,這是現代化、一體化、綜合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政府相關部門應開放相關信息平臺,鼓勵企業加入平臺并及時更新信息,推動平臺中信息的對接、交換、溯源和分析;另一方面,政府部門也要鼓勵企業建立自己的、獨立的工作平臺,實現工作模式的升級,將企業內部各部門作為一個系統充分調動企業,追求企業整體利益最大化。構建物流信息平臺,實現物流檢測、訂單管理、存貨管理等服務,在流程控制和優化方面能帶來顯著效果,保證物流運作信息準確和有序高速運轉。

4.3完善現代物流體系,提高綠色物流工作效率

完善現代物流體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涉及政府、企業、個人等多方參與者,因此要出臺相應的標準化政策,從上至下改善整個物流環境,進而保障政策的有效性,形成良性循環。物流體系包括運輸、倉儲、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等環節,應將高效、節能、環保等理念充分融入物流系統。運輸環節實現規模經濟效應,避免空載和迂回運輸;在倉儲環節,實現倉儲的智能化,大力運用RFID技術和物流倉儲管理軟件系統避免過多庫存,增加庫存周轉率;在裝卸搬運環節使用現代化機械設備,減少人力投入和貨物的破損率;在包裝環節采用標準化包裝和綠色包裝材料,科學選擇包裝容器;在信息處理環節推進各種自動化識別系統、自動存取系統、自動跟蹤系統等的推廣和使用。通過各種信息技術的使用規范物流活動的各個環節,促進物流各環節的設施設備匹配共享和循環利用,提高物流業務整體效率、進而實現降本增效、綠色發展。

4.4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力度研發先進綠色物流技術

物流基礎設施包括儲配基地、物流市場、交易市場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綠色物流發展的基礎性條件,首先應完善節點城市交通網絡,依賴優越的地理位置,打造海陸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相結合的立體網絡體系;其次要合理布局交通設施,綜合建設成本、環境影響等因素優化現有運輸網網絡,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節約時效和成本;再次,應發展跨境專線物流運輸,隨著膠東國際機場的建立,應整合現有航運專線、港口專線以及多式聯運方式發展跨境專線物流。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應加大力度研發先進的綠色物流技術,如運輸路線優化軟件的開發、先進裝卸搬運技術、自動分揀技術等。由于各國、各企業的實際情況和經營體系是不一致的,一味的引進有可能適得其反,所以我們應學習先進企業的發展模式,研發適合自身發展的先進技術,如包裝技術、新材料技術、通信技術等,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4.5加強對綠色物流人才的培養

青島市大多數高校都開設了物流管理及相關專業,教育部門應引導相關高校注重綠色物流知識的講解和應用。加強企業與高校合作,通過校企合作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也能留住人才。物流企業在企業內部也要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制度,建立綠色物流評價指標,給予綠色物流人才晉升、加薪的機會。另外,應強化綠色物流管理技術的培訓,在整體上提升相關人員素質,也可以通過外聘的方式邀請相關專家進行講座,讓員工在繁忙的工作中也能提升自己。

5結語

青島市近年來嚴格執行國家低碳環保戰略,各行各業都在踐行綠色環保理念,物流行業作為復合型服務行業,其綠色化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政府、企業和個人都要深化綠色物流意識,加塊和完善信息化平臺,加強信息技術的開發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現代物流體系,并吸引和培養綠色物流專業人才。只有這樣,青島市物流產業才能得到長足發展。

作者:侯玉杰 郝秋霞 甄歡歡 單位:青島黃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