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問責規定匯報材料

時間:2022-03-08 08:25:00

導語:行政問責規定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問責規定匯報材料

一、高度重視,加強學習,深化對貫徹執行《規定》的重要認識

一是健全機構,強化組織保障。區政府召開了專門會議,認真學習了市紀委書記姜國文同志的講話精神,研究制定了《道里區學習貫徹行政問責規定的工作安排》,成立了以常務副區長為組長、區監察局局長為副組長、區政府系統各單位、各部門行政一把手為成員的貫徹執行《規定》的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牽頭部門,細化了責任分工;區政府系統各單位、各部門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為深入貫徹執行《規定》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二是擺上日程,精心組織學習。及時下發了貫徹《規定》的通知,轉發了市紀委書記姜國文同志的講話材料,將2000余冊學習手冊及時發到全區機關干部手中,并邀請市政府法制辦單國俊主任就行政問責的實施意義、行政問責對象、行政問責程序,行政問責實施部門、行政問責情形及行政問責方式等,通過典型的案例剖析,逐一解讀,對全區二級班子以上成員進行了專題輔導講座,增強了領導干部責任意識、履職意識、依法行政意識。

三是邊學邊改,強化思想認識。區委、區政府要求全區機關干部圍繞《規定》的36種被問責情形,認真查擺、深刻挖掘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單位集中學習、個人查找對比等方式,及時糾正工作中易出現不作為、亂作為、偽作為、慢作為、假作為的現象。區監察局結合正在開展的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加大查處力度,依據《道里區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行政問責辦法(試行)》,對被新聞媒體曝光的私建濫建、亂停亂放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了問責,增強了全區干部職工貫徹《規定》的思想認識,形成了貫徹執行《規定》就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市區委全會精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定實施新戰略的要求,就是實現全區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的有力保障的共識。

二、多措并舉,統籌兼顧,確保《規定》的貫徹落實取得實效

貫徹落實《規定》是一項長期的政治任務,道里區委、區政府要求全區機關干部把貫徹執行《規定》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與經濟、民生工作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統籌安排,注重實效。一要在深入學習宣傳上下功夫、求成效。在學習宣傳上要堅持對內抓學習、對外抓宣傳。通過抓學習統思想、抓過程求落實、抓弱項謀發展,確保全區在貫徹落實《規定》活動中始終做到深入、扎實、有效;在學習上要高標準嚴要求,做到組織動員、集中學習、督辦抽查等環節一人不漏,全區每個公務員要按照《規定》,結合自身的崗位職責和工作實際,采取全區集中學習與專題輔導相結合,各單位、各部門集體學習與抽查相結合,個人自學與業務工作相結合,普遍學與結合崗位學相結合,做到共性內容和要求清楚、崗位內容和要求熟記,切實把全區干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落實《規定》上來。在對外宣傳上,要認真總結我區貫徹落實《規定》的經驗和存在問題,對問題及時加以解決,對好的經驗做法和典型單位、個人要通過電視、廣播大力宣傳,營造深學習、嚴貫徹的良好氛圍。二要在認清職能上下功夫、求成效。只有充分認清自身的職能任務,才能立足于高起點、高標準落實好《規定》,才能更好地推動各項工作創新發展。區委、區政府要求全區干部職工在貫徹落實《規定》中,要做到“三清”。即本單位、本部門的職能要清,各單位、各部門要對本單位、本部門的職能進行一次清理、核準,做到貫徹執行《規定》有的放矢,依法行政,服務得體;各科室的任務要清,各單位、各部門的所屬科室要在本單位、統一清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清理各自的職能任務,對本科室的職能任務清楚明白;個人的責任要清,每個公務員也要對個人的職責進行一次認真的梳理,切實把自己的崗位職責搞清楚、搞明白,確保問責不在自己身上發生。三要在提高工作效能上下功夫、求成效。貫徹落實《規定》,貴在經常,重在落實。區委、區政府圍繞區第十次黨代會提出的全力建設“三大經濟帶”、“六大功能區”發展戰略和區委全會提出的大力實施“五大發展戰略”,著力提升“五大商圈”,深入推進五大工程的總體要求和部署,要求全區干部職要要將貫徹落實《規定》與推動各項工作緊密結合,力求高效高質推動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第一,將貫徹執行《規定》與推動大項目建設相結合,區級23位領導和市群力新區開發辦3位領導包保100個大項目,成立了群力新區、哈西客站、臨空經濟區、小城鎮建設、棚改征收、民生項目建設等6個大項目推進指揮部和督導檢查、宣傳報道2個工作小組,明確了包保責任領導、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實行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跟蹤問責推進機制,確保大項目引得進、落得下、發展好。第二,將貫徹執行《規定》與推動民生工作相結合,貫穿于棚改征收和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始終,出臺了《道里區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行政問責辦法(試行)》,明確了街道辦事處、各鎮及相關部門包保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責任機制,嚴格按照《規定》,由區監察局負責對工作不力、責任心不強、環境整治不到位的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問責,嚴格獎懲,確保了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落到實處。第三,將貫徹執行《規定》與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相結合,區委、區政府制定出臺了項目工作方案和固定資產投資工作考核獎勵方案,要求全區干部職工以被問責的36種禁止性情形為鏡子,認真對照,查找在服務經濟發展環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嚴格執行“八項制度、九不準”,依法查處不作為、亂作為、偽作為、慢作為、假作為等行為,堅決杜絕在事務決策和行政管理中獨斷專行、損公肥私、與民爭利的問題;堅決杜絕政務和公共服務中推諉扯皮、刁難群眾、吃拿卡要和霸王條款,服務質量差、便民措施不到位的問題;堅持杜絕執法中態度粗暴、方法簡單、激化矛盾的問題;杜絕個別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為一己私利,不服從大局,人為設障、弄權勒卡、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的問題。要通過貫徹執行《規定》,促進黨風、政風、行風根本性轉變,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

三、強化監查,提高效率,努力營造誠實守信,公開、公正、透明的法制環境

在現有的市政風監督員和政務公開監督員的基礎上,聘請10名社會人士,督查影響我區社會發展、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政風行風執行落實問題,加大對我區各部門和各行業及服務窗口的日常巡查力度,及時發現問題,快速反饋信息,迅速立案調查,嚴格依法處理。建立由區監察、法制、審計、人勞等部門聯合工作組,對全區各單位、各部門,重點崗位、服務窗口進行不定期巡查暗訪,發現問題依據《規定》嚴肅處理。設置專門機構、專職人員,對通過舉報投訴、媒體曝光、網絡平臺反饋、領導批示等形式反饋的問題,按照工作程序移交相關部門,依法查處。借用群眾評價、基層評價、企業評價、服務對象評價、社會評價等方式,將政風、行風、履職建設情況置身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各界與群眾監督之中,傾聽民生、吸納民意、關注民愿,真正做到“效果好不好、群眾說了算”,把問責打造成“人民滿意工程”。

行政問責,既是對機關作風及工作人員的約束,也是轉變工作方式方法,增強責任意識、依法行政意識的基礎和保障。我們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嚴明紀律、提高效能,為實施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跨越做出積極的貢獻。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