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紀委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12-07 08:20:00

導語:地區紀委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區紀委先進事跡材料

“作為紀委書記,必須鐵面無私、公道正派、秉公執紀,堅定不移地維護黨的紀律和人民利益。”這是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紀委常委、漠河縣原縣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從事紀檢監察工作14年來的真實感言。

在擔任漠河縣紀委書記9年時間里,她先后組織查處各類違紀案件181起,收繳違紀資金152萬多元,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1368萬余元。

*,一位普通的女紀檢監察干部,在平凡的崗位上忠實地履行著衛士職責,在漠河縣這個被人稱為“北極村”、“高寒禁區”的地方,譜寫著反腐倡廉新篇章,展現了一個紀檢監察干部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鐵面執紀,用忠誠維護黨和國家利益

有人說,在漠河當上紀委書記,就等于一下子跳進了矛盾的漩渦里。的確,漠河縣是一個只有2萬余人的小地方,要查處的基本都是熟人、朋友甚至是親戚,要真正做到鐵面無私、公道正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997年,*剛剛任縣紀委書記不久,一封舉報漠河縣原公路管理站站長王某的信件就擺在了她的面前。在團縣委工作期間,王某曾是*的老部下,拋開這層關系不說,在當地,王某也頗有背景,在科級干部總數不過300人的漠河縣,他副科級以上的親屬就有18人。查,還是不查?是對她這位新上任紀委書記履職能力的考驗。

“立案查處,直至水落石出!”*的態度異常堅決。調查組剛成立,找*說情的人就接踵而至。老朋友來了:“王某跟我交情不錯,這事能不能適可而止?”老同事來了:“王某是你過去在團縣委時期的老部下,能不能高抬貴手?”老領導來了:“王某是漠河開發建設的有功之臣,能不能將功抵過?”王某的妻子甚至登門送錢,希望*高抬貴手,關照一下。面對形形色色的人情關系網,*不為所動。因為她知道,如果不查清楚,就無法向舉報人交待,更無法向漠河人民交待。

就這樣,*和辦案人員力排干擾,頂住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終于查清了王某的違紀事實,查出涉案金額76萬元,王某最終被移送司法機關。

這起案件的查處,在當地引起了強烈反響,讓干部群眾看到了黨和政府懲治腐敗的決心和力度。

20*年初,有人舉報縣司法局公證員張某違反規定辦理假公證,姜某作為主管領導,對部門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失察、失管、失教,受到了責任追究。而姜某是*的一位親戚。

看到查案子的是*,姜某說:“我們是親戚,你睜只眼閉只眼我就過去了。”

*毫不含糊。“咱倆雖然是親戚,但黨有紀律,有問題必須處理!”最終依法給予這位親戚行政警告處分。

“執紀不由情,作為紀委書記,職業特點決定了面對那些與我們黨的宗旨背道而馳的種種問題,就得責無旁貸說真話、唱黑臉,敢于負責、敢于把關。否則就會失去百姓的信任!”*感慨道。

這些話說起來容易,可做起來很難。難的不僅是人情網的羈絆,還有涉案人員的惡語中傷、誣告陷害等。

20*年末,*在辦理一起積案時,將一名政法干部的違法亂紀行為查了出來。此人惱羞成怒,在縣里各個重要路口張貼*的小字報,編造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公開對*進行誹謗陷害。當這一切不平、委屈和壓力來臨之時,*仍默默地堅持著自己的原則。*對記者說:“干紀檢這一行,你不去做,總要有別人去做,為了保全自己而退縮,不是我的性格。”

在*擔任縣紀委書記9年時間里,漠河縣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各類違紀案件181起,其中查處副科級以上干部97名,收繳違紀資金152萬多元,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1368萬余元。

建章立制,做好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

漠河是一個以林業為主,政企合一的縣。這里的百姓祖祖輩輩靠大山養育、靠森林吃飯,森林資源是人民的衣食父母。隨著形勢的發展,木材領域的違紀違法行為時有發生。嚴肅查處木材領域的違紀案件,就成為漠河縣紀檢監察工作的重中之重。

西林吉貯木廠是漠河縣一家以木材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國有企業,提起*,該廠的一位負責人贊不絕口。他說,現在企業呈現風清氣正事業興、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的良好局面,*功不可沒。

20*年,該局木材檢驗大隊6名檢驗員為了一己私利,集體參與了多裝少算的營私舞弊行為,造成木材虧庫1640多立方米,涉案金額達46萬余元。案件查清后,4名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檢驗員被開除出干部隊伍。宣布處理結果的當天,一名婦女領著被開除了公職的孩子走進*的辦公室,一進門就跪下了。作為母親,她含辛茹苦把孩子培養成人,上了大學,可兒子竟為了區區幾百元錢的好處費,就做了對不起國家的事。這位婦女哭得很傷心,她求*給孩子一個機會。*陪著落淚了,她替這位母親傷心,更替那個孩子痛心!她也是母親,她太了解這位母親的心情了,但是法不容情啊!

如何避免這類問題再次出現,不再讓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栽倒?在查結案件后,*等人并沒有立即撤出,而是和有關部門坐在一起研究對策,查漏補缺。

針對木材經營領域存在的問題,*以《審理建議書》的形式提出用制度堵塞木材經營領域漏洞的建議。據此,該廠專門制定了《木材檢驗員管理辦法》、《木材稽查員管理辦法》、《失職瀆職責任追究若干規定》等6項規章制度,加大對各個環節的監督和檢查。

從那時起,*就堅持用這些最有說服力的案例定期對檢驗員進行預防職務犯罪教育和警示教育,每年都到他們那里去講課,給他們敲警鐘,防微杜漸。現在,這家企業已基本杜絕了檢驗員違紀違法行為。

*告訴記者:“查辦案件僅僅是懲治腐敗的一種手段,其目的是通過查辦案件查漏補缺,建章立制,做好查案的‘后半篇文章’,讓更多的干部受到教育和保護。”

凡是經*查辦的案件,其案件的查結并不是結束,而是要幫助發案單位查找不足和漏洞,營造一個讓更多的干部少犯錯、甚至不犯錯誤的環境,這才算真正的結束。

漠河縣紀委的小王拿著“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活動情況監督卡”對記者說:“別看這張卡片,作用可不小。”

20*年,針對有些領導干部容易在八小時工作之外出現問題這一情況,漠河縣紀委試行了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活動情況監督卡制度,要求黨員干部到所居住的社區報到,社區居民通過“活動監督卡”,將該領導干部在八小時以外的活動情況進行反饋,社區定期把反饋情況進行匯總并上報紀委。兩年多來,根據監督卡反映的情況,縣紀委先后對16名干部進行了警示談話,對5名干部進行了誡勉談話,及時消除了一些領導干部的違紀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