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現狀與對策

時間:2022-02-17 02:44:00

導語: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現狀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現狀與對策

加強對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研究和探索,是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

[1]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區非公有制企業中已建立黨組織的有2011個,其中黨委65個,黨總支89個,黨支部1857個,組建率為12%。

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設立形式有以下四種:一是單獨組建。即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的企業單獨設立黨的組織。二是同步改組。原國有和集體企業轉制為非公有制企業后,同步保留或改組了黨的組織。三是聯合組建。對暫不具備單獨組建黨組織條件的小型企業、個體工商戶,采取就近;方便、靈活的辦法組建聯合黨支部。四是選派黨建指導員或聯絡員。黨組織通過選派黨建指導員或聯絡員的方式,在未建立黨組織的非公有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中積極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待黨員發展到一定數量后建立黨的組織。

全區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隸屬關系有以下四種情況:一是隸屬于非公有制企業所在的社區(街道)黨委和鄉鎮黨委。二是隸屬于當地黨委授權成立的工商聯非公有制企業系統黨委。三是隸屬于衛生、交通、經貿、工商等政府職能部門,此類多為國有企業轉制后,黨組織關系保留在原主管單位;有的則以工商局黨組織為依托,在個體工商戶中建立聯合黨支部。四是隸屬于當地黨委組織部管理。

由于企業的規模、黨員的數量不同,企業主支持的力度、黨組織工作的能力各異,因此,企業黨組織的活動方式、活動內容也不盡相同。總體上看,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一般都能根據各自特點,以“小型、分散、業余”為主要方式,開展黨的組織活動,加強黨員的管理和教育,使黨組織和黨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組織生活基本上能夠正常進行。大多數非公有制企業的黨組織和黨員在企業內發揮了“一個支部一盞燈,一個黨員一面旗”的作用。一些“口袋黨員”主動找到黨組織,要求接收其組織關系;一些要求進步的員工向所在企業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有些還沒有建立黨組織的企業積極與有關單位黨組織聯系,請求批準成立企業黨組織。

[2]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區非公有制黨建工作仍然是基層組織建設的薄弱環節,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我們認真研究解決。

思想認識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當前影響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主要障礙還是思想認識問題、觀念問題,主要表現在:有的地方黨委或部門的領導同志有畏難情緒,認為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政策上吃不準,執行中怕企業不支持,因此工作上等待觀望,放不開手腳;有的企業主抱一種“無所謂”和“可有可無”的態度,認為企業不建立黨組織也照樣發展;還有一些企業主對建立黨組織態度冷淡。由于思想認識不到位,導致一些具備條件的企業沒能及時建立起黨組織。

“家族式”管理方式制約著黨建工作的深入開展。不少非公有制企業尚未擺脫“家族式”管理,在這類企業開展黨建工作,不僅受企業主態度的制約,而且也容易受其親朋好友意見的干擾。如果他們不支持或有抵觸情緒,不僅很難在企業中建立黨組織,即使建立起黨組織,也不一定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黨員管理遇到了新問題。非公有制經濟領域中人員流動性比較大,給黨員發展帶來不少困難。另一方面,有些黨員心存“為老板打工”的想法,有的不愿意轉組織關系,有的干脆隱瞞黨員身分。這就使得黨員正常的組織生活無法過,黨員的先進性很難體現,黨員管理也增加了難度。

黨組織隸屬關系不順。非公有制企業中的黨組織,有的隸屬于經濟開發區,有的隸屬于街道黨委,有的隸屬于黨政部門或工商聯等群團組織。這種五花八門的隸屬關系,給黨的管理帶來不少困難。一些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上級管理部門對所轄單位黨建工作底數不清,不能有效地幫助和指導所轄單位開展黨的工作;一些規模較大的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不愿意將自己隸屬于街道或鄉鎮管理,認為這樣降低了企業規格,等等。

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自身建設亟待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中的領導班子成員,來自社會各個層面,個人經歷、文化程度和思想覺悟差別較大,對如何圍繞企業經營活動靈活多樣地開展黨建工作,怎樣擺正黨組織在企業中的地位,如何鞏固黨在非公有制企業中的群眾基礎,協調好與企業主的關系缺乏經驗,致使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在低水平上徘徊,黨組織和黨員的“兩個作用”不能很好地發揮。

[3]針對以上問題,我們要按照同志提出的“我們一定要適應實踐的發展,以實踐來檢驗一切,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的要求,大力推進非公有制企業的黨建工作。

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認識,深入扎實地做好非公有制企業的黨建工作一是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列入黨委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做到主要領導親自過問,認真督促、檢查。二是黨委組織部門要會同有關單位共同搞好調研,抓好典型,推廣經驗,形成上下聯動、左右互動、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三是通過說服教育,使企業主提高對黨建工作的認識,自覺地為在非公有制企業開展黨建工作創造條件、消除障礙、提供支持。

結合非公有制企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黨建工作。一是要正確處理好黨組織活動與企業經營活動的關系,找準切入點。擺正位置,不干擾企業的經營決策,維護企業主的權威和依法經營活動,通過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兩個作用”,為企業發展服務,二是要教育引導黨員企業主嚴格遵守黨的紀律,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認真履行黨員義務,自覺接受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做實踐“三個代表”的典范。對非黨員企業主既要加強教育和管理,又要積極謹慎地把符合黨員條件的先進分子吸收到黨組織中來,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

嚴格按照黨章、黨紀和“三個代表”要求做好黨員的管理教育工作。一是要做好黨員基本情況調查摸底,對每一個黨員的基本情況心中有數。二是督促流動黨員及時接轉組織關系,使之過上正常的組織生活,接受黨組織的管理和教育。三是堅持民主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嚴肅黨的紀律,嚴把“入口”,疏通“出口”,以保持黨員隊伍的純潔性和先進性。四是切實做好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考察和黨員發展工作,把那些符合入黨條件的積極分子及時吸收到黨組織中來。

理順關系,加強管理。要從有利于黨組織開展活動,有利于促進企業發展的原則出發,堅持“就近管理、方便靈活、不留盲區”,進一步理順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隸屬關系,明確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管理單位和審批程序、審批權限,采取獨立、聯合、依托等形式建立非公有制企業黨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