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辦領導在群眾路部署動員會講話
時間:2022-04-20 10:58:09
導語:扶貧辦領導在群眾路部署動員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尊敬的組長,同志們:
前不久,縣委召開了全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部署會議。今天,我們召開全辦動員大會,主要目的就是迅速貫徹落實縣委要求,對全辦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作出安排部署。
下面,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深刻認識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高度警醒、高度自覺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是我們黨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加強執政黨建設的重大部署,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和“中國夢”奮斗目標的重大舉措。,是蘇區精神和蘇區干部好作風的重要發源地,是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形成地。,是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書記親自聯系指導的縣市,對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作出了系列指示。我辦實踐活動聯系指導領導是縣委常委、副縣長,督導領導是等人,他們對我辦開展教育活動也高度重視,今天親臨大會指導。因些,全辦上下一定要以高度警醒、高度自覺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迅速投入到教育實踐活動中來,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市委、縣委的決策部署上來。
第一,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是新時期繼承和弘揚蘇區精神和蘇區干部好作風的責任所在。指出: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人民群眾。蘇區時期,我們的先輩們“自帶干糧去辦公,日著草鞋干革命,夜打燈籠訪貧農”,生動詮釋了蘇區黨群、干群關系親如魚水的深情厚誼。近年來,全縣在舜平書記的領導下,縱深推進“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工作雙向全覆蓋,建立了密切聯系群眾的機制,確保了第一時間聽到群眾呼聲,第一時間回應訴求,第一時間解決問題,不少老百姓都說:“蘇區干部好作風又回來了”。今天,站在歷史新起點,作為蘇區精神和蘇區干部好作風的傳承者,我們一定要堅持以“三送”工作為抓手,扎實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使蘇區優良傳統發揚光大!
第二,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是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扶貧事業發展“正能量”的現實需要。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擁護和支持,黨的事業和工作就無從談起。蘇區時期,我們的先輩們表現出高度的責任感,正因為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衷心擁護,那時的才創造出了第一等工作。今天,我們干部如何發揮扶貧開發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如何抓住振興贛南蘇區、推動扶貧事業發展,關乎縣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振興發展的成敗。因此,我們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最大限度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匯聚起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振興發展強大“正能量”,推動改革振興扶貧工作提速、提質、提效。
第三,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是解決群眾反映突出問題、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有力舉措。黨的作風關乎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關乎黨的生命。當前我辦黨員干部隊伍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有的同志抓工作不敢擔當,不敢直面矛盾、解決問題;有的同志不愿深入困難艱苦地區,不愿幫助基層和農村貧困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有時候還存在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甚至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有的同志不思進取、貪圖享受,意志消沉、玩風盛行,拈輕怕重,安于現狀、不愿吃苦出力,前幾年有個別同志還不講原則,無視法紀,以權謀私、貪污腐化。這些所反映的突出問題,我們都要找準找實,開展教育活動堅決整改。
二、堅持發揚認真精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教育實踐活動
中央明確要求,開展好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必須緊扣一個主題,就是為民、務實、清廉;貫徹一個總要求,就是“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解決一個根本問題,就是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盯住一個聚焦點,就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抓好三個基本環節,就是學習教育、聽取意見,查擺問題、開展批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達到五個目標要求,就是黨員干部思想進一步提高,作風進一步轉變,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為民務實清廉形象進一步樹立,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
第一,必須以認真精神抓好學習教育。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精神上缺了鈣,就會得軟骨病,就會導致政治上的變質、精神上的貪婪、道德上的墮落、生活上的腐化,“四風”問題追根到底是理想信念出現動搖所致。教育實踐活動必須抓住思想建設這個“總開關”,把解決思想問題、加強主觀世界改造、讓黨員干部真正受教育放在第一位。要堅持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統一思想、指導實踐,扎實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用理論經典浸潤思想,用紅色資源蕩滌心靈,用先進典型校正行為,補足理想信念之“鈣”,打牢群眾路線之“基”,嚴守黨的紀律之“魂”,在思想和靈魂深處受到觸動,真正讓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成為黨員干部的自覺追求。
第二,必須以認真精神解決好“四風”問題。干部作風怎么樣,存在哪些問題,群眾看得最清楚。問題有沒有解決,群眾感受最真切。我們這批教育實踐活動在群眾家門口開展,和群眾接觸更近,關系更直接,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作風狀態都在群眾眼里。要堅持開門搞活動,敞開大門請農村貧困群眾提意見、出主意、做評判,讓農村貧困群眾真正“掏心窩”。要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刮骨療毒”的勇氣和“自我解剖”的魄力,敢于向存在的作風之弊、行為之垢“開刀”,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大整改。要嚴明責任、建立臺賬、銷號管理,堅持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一起抓,大問題和小問題都不放過,有一件改一件、改一件成一件,不能籠而統之、大而化之,確保活動成為農村貧困群眾支持、農村貧困群眾檢驗、農村貧困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
第三,必須以認真精神推動各項工作。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目標是服務群眾、強化實效、推動工作。一是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政于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密切與貧困群眾的血肉聯系。二是要把開展教育實踐活動與做好業務工作結合起來,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兩提高。三是在我們在活動中,進一步轉變創新,做到“規定動作扎實有效、自選動作彰顯特色”。我們針對扶貧開發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四問三思二聽一研”活動,突出扶移部門在活動中針對性、獨特性、有效性:
(1)“四問”,即一問是否掌握全縣165個扶貧重點村基本情況?二問是否對貧困群眾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三問是否經常想著支持和幫助貧困群眾過上好日子?四問是否在一心一意為貧困群眾做事情?
(2)“三思”,即一思怎樣才能做到尊重群眾意愿、符合群眾需求;二思怎樣才能做到把黨的扶貧政策原原本本落實到基層、落實到貧困群眾;三思怎樣才能做到從實際出發,找對脫貧致富的路子。
(3)“二聽”,即一聽取群眾對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中央八項規定、踐行群眾路線、轉變工作作風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的反映;二聽取在整村推進(村莊整治)、產業扶貧、搬遷移民、社會扶貧、庫區后扶、“雨露計劃”等方面意見或建議;
(4)“一研”,即開展“弘揚蘇區精神、踐行群眾路線、促進農民增收、助推振興發展”進村入戶調研活動,了解貧困群眾所思所想,摸清貧困現狀、貧困底數,查找困難和問題,分析原因,找到解決的對策和辦法,幫助貧困鄉村辦實事、解難題。
三、強化政治擔當,切實加強教育實踐活動的組織領導
這次教育實踐活動,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全辦要把活動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強化責任,精心組織,以強有力的領導、優良的作風保證教育實踐活動有序開展、扎實推進、取得實效。
第一,強化領導責任。我辦成立了以本同志為組長、同志為第一副組長、同志為分管領導、等同志為成員、同志為活動辦主任的領導小組,下設四個小組,請各位務必高度重視、認真負責,切實擔當起教育活動政治責任。
第二,加強督促檢查。督促檢查是推進工作落實的重要手段。這次教育實踐活動有很多硬任務、硬要求,要真正落實好上級精神,攻克一些難關,解決一些難題,必須強化督促檢查。我辦成立了督導組,全程督導所負責各黨小組的教育實踐活動。希望我辦督導組同志多向縣督導組請示、匯報,也請縣督導組多指導多關心我辦教育活動。
第三,強化宣傳引導。廣大群眾對這次教育實踐活動密切關注,期望很高,我們要一以貫之地抓好輿論宣傳和引導工作,把握好方向和時機節奏。宣傳組要通過各種宣傳載體宣傳我辦教育實踐活動的工作進展和實際成效,宣傳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反映社會各界的積極反響。同時要樹立優秀干部先進典型,挖掘先進集體的典型事跡,傳遞和凝聚好我辦教育實踐活動的正能量,為搞好活動營造良好氛圍。
同志們,貫徹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今天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我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面啟動。讓我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飽滿的工作熱情、扎實的工作作風,組織好、開展好教育實踐活動,為加快建設新時期“模范”,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證!
- 上一篇:語文信息技術教學整合策略
- 下一篇:語文教學空間價值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