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長在農經推介會講話

時間:2022-03-05 09:09:00

導語:農業局長在農經推介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局長在農經推介會講話

同志們:

一、進步看法,立異任務思緒,不時創始農村運營治理的新場面

農村運營治理任務歷來是黨的農村任務的主要構成局部,在推進農村變革開展中發揚了不成替代的效果。跟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立不時推進、統籌城鄉開展方略施行力度不時加大和現代農業建立的不時深化,農村運營治理的任務內容和方法也應合時做出調整,順應不時轉變的新狀況。對此,各級農業部分必然要認清情勢,實在承當起打根底、保不變、謀久遠、促開展的前史職責和義務。

(一)農村根本運營準則不不堅定。不變以家庭承包運營為根底的農村根本運營準則,是農村不變的根底、調和的保證、開展的動力。但跟著工業化、城鎮化歷程的加速,地盤資本逐步削減;跟著勞動力流轉的加速,直接從事農業出產的農人數目趨于削減;跟著市場競爭的不時加劇,單家獨戶栽種農作物效益低的景象日趨分明,仔細探究在落實和維護好農戶地盤承包權益的前提下,樹立健全一套卓有成效的農村地盤承擔保理準則和地盤流起色制,展開多種方式的適度規劃運營是各級農經部分往后必然期間的任務重點。

(二)堅持不懈地走中國特征農業現代化路途。走中國特征農業現代化路途,是完成農業和農村經濟又好又快開展的必經之路,是中國特征社會主義路途的主要構成局部。各級農經部分必需明白任務定位,找準切入點。一是環繞保證農產物有用供應、添加農人收入和促進農業可繼續開展,充沛發揚市場的根底效果、農人的主體效果、當局的支撐維護效果,立異運營準則,供應準則保證。二是環繞進步農業組織化水平,鼎力開展農業財產化運營和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強化科學技能、物質配備、財產系統支撐。三是環繞進一步健全農業社會化效勞系統,普遍展開產前、產中、產后各類效勞。四是環繞完美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和民主治理、民主辦財準則,完美促進現代農業建立的投入保證機制。

(三)積極探究集體經濟有用完成方式。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的開展,不變了“分”的根底,立異了“統”的方法,豐厚了雙層運營體系體例的內在,能有用處理單個農戶“辦”不了、當局“包”不了、集體“統”不了的工作。近年來,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開展敏捷,農村各類新型市場主體蓬勃鼓起,為探究集體經濟有用完成方式供應了寬廣的選擇空間。各級農經部分要容身于促進農村經濟開展和現代農業建立,總結底層豐厚的理論經歷,鼎力探究新情勢下集體經濟的有用完成方式;加速推進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開展,完美協作社與農人的好處分派機制,鼓舞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請求承當國度有牽涉農項目,發明有利于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開展的情況;積極推進農村集體產權準則變革,開展強大集體經濟。

二、解放思維,立異運營方式,不時深化和完美農村地盤承包關系

農村地盤家庭承包運營準則,使農戶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是黨在農村的一項長時間根本政策,不克不及不堅定。但因為農村生齒多、戶均面積少,且地塊零散渙散,嚴峻影響了農業勞動出產率的進步和農人收入的添加,客觀上存在小農經濟與社會化大出產的矛盾;還,跟著很多農村青丁壯勞動力轉移就業,勞務收入成為農戶家庭收入的主要起原,加之種地特殊是種糧比擬效益低且多為老弱勞動力的實踐,這既給各級農經部分不時深化和完美農村地盤承包關系提出新的要求,也為立異農村運營方式供應了可貴時機。

(一)抓緊做好地盤延包后續完美任務。樹立健全地盤承包運營權注銷準則,加速頒布農村地盤承包運營權證;持續完美地盤承包合同,標準檔案治理;抓好農村地盤承包膠葛仲裁試點,逐漸樹立農村地盤承包膠葛調處機制和任務機制。這些任務事關農人親身好處和農村社會不變,各級當局要仔細貫徹落實《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地盤承包法〉施行方法》的相關規則,保證展開這些任務所必需的任務經費。

(二)立異農村地盤承包運營方式。在家庭承包運營準則、依法自愿有償準則、維護農戶地盤承包權益、充沛應用和維護耕地資本的根底上,勇敢探究地盤集中連片流轉的方法,不時豐厚立異農業出產運營體系體例。經過組建農村地盤流轉效勞中間,履行陋習模的農戶托付流轉;經過以地盤承包運營權入股,組建成建制的地盤流轉協作社;經過將地盤承包運營權與村(社區)集體資產一致量化入股,執行股份協作制運營等方式,力爭本年歲尾,耕地流轉面積由當前的678萬畝添加到750萬畝,2012年到達1500萬畝以上,完成翻番。

(三)積極探究開展適度規劃運營的配套政策。積極探究種糧直補與運營規劃掛鉤的政策,研討完美地盤承包運營方式,清楚農村耕地、宅基地、住房等資本的財富權益,盤活農村存量資產,化解農村因無資產典當而形成的“借款難”與銀行“難借款”矛盾,完成資金、技能等向農業集聚,鼎力推進特征效益農業,不時進步農業集約化水平和農業出產力程度。

三、狠抓落實,搞好示范帶動,加速促進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開展

國表里經歷標明,建立和開展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有助于構建順應現代農業開展的運營組織方式,進步農業的組織化水平;有助于不時提拔農業財產化全體程度,促進農人增收;有助于推進農業出產規范化,開展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品牌農業;有助于進步農人和農業全體本質,完成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的。各級當局和有關部分要從理論“三個代表”主要思維、貫徹落實科學開展觀的高度,深入看法開展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的主要性和緊迫性,把指導和攙扶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的開展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立的主要內容,作為新期間農村任務的主要抓手,實在抓緊抓好、抓出成效,力爭本年歲尾,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由上一年底的10593個開展到14000個,2012年到達30000個以上,年均遞增4000個以上。

(一)加大對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的培訓宣傳力度。各級當局要制訂規劃,落實專項培訓經費,支撐農業部分持續增強對農村底層干部和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帶頭人的司法政策培訓和營業常識培訓,使廣闊農村底層干部充沛看法開展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的主要意義,指導廣闊農村干部、農人生意人、專業大戶帶頭目辦、興辦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各級新聞媒體要對增強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的帶頭人和進步前輩典型的宣傳報道。各級當局要對在支撐、促進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建立與開展中做出明顯成果的單元和小我,以及示范帶舉措用明顯的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予以表揚、獎勵,營建開展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的優越氣氛。

(二)加大對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的指點力度。各級當局要仔細貫徹落實省當局《關于支撐和促進農人專業協作社開展的定見》(川府發[2008]5號)規則,樹立農人專業協作社建立任務聯席會議準則,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同級農業行政主管部分,要實在承當起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建立的指點、協諧和效勞的日常任務,實時總結推行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開展的成功經歷。農業、發改委、財務、疆土、稅務、工商、科技、科協、金融、電力等各成員單元要親密共同,通力協作,積極為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鼎力開展和標準建立供應政策指點效勞,鼓舞更多的農人參加協作社;協助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建章立制,制訂好契合本地實踐的協作社章程,樹立好財政治理準則、紅利分派準則,樹立好社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的議事規矩、表決準則等民主治理準則,確保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標準運轉、安康開展,把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真正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立的主要載體、現代農業的運營主體和國度支農惠農建立項目標承當實體。

(三)加大對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的財務攙扶和信貸支撐力度。各級當局要盡快將攙扶開展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資金列入財務預算,重點支撐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展開信息、培訓、質量認證、市場營銷和技能推行等效勞。要樹立多種方式的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借款擔保機構,為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借款供應擔保;有前提的當地,除財務預算攙扶外,還可接納財務貼息的方法對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進行攙扶。各級農村信譽社可接納添加授信額度、施行優惠利率、執行信譽借款的方法,處理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出產運營中的資金堅苦,協助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做大做強,完成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與農村信譽社互利雙贏。

(四)加大對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的項目攙扶力度。在施行好財務預算布置的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示范項目標還,要組織財務、發改委、農業、科技、扶貧、水利、林業、農機等部分,經過項目托付和承當施行等方式,支撐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的開展。要整合各類支農資金,集中支撐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開展,做大做強一批財產根底實、運營規劃大、質量平安優、效勞設備全、帶動農戶多、經濟效益好的示范性協作經濟組織。

(五)加大對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的效勞力度。各級工商部分要仔細貫徹落實《農人專業協作社注銷治理條例》,設立農人專業協作社注銷效勞窗口和“綠色通道”,免費供應注冊注銷的征詢效勞,作廢不正當的前置審批,便利農人注銷辦社。農業、工商、質檢部分要制訂優惠政策,支撐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一致請求無公害農產物、綠色食物和有機食物的產地認定、產物認證,一致請求運用本人的商標和品牌,執行一致收購、一致包裝和一致發賣,使協作社完成“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規范化、平安化、規劃化出產。商務、供銷部分要展開好與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的“農超對接”運動,使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的農產物順暢進入超市。質檢部分要對農人專業協作社所需的組織機構代碼證明行優惠政策,嚴禁收取除工本費以外的任何費用。國稅、地稅部分要仔細落實國度對農人專業協作社執行的稅收優惠政策。疆土資本部分對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用于農產物出產的種養殖場和設備農業用地,按農業用地治理,并優先布置,對興辦加工企業所需的非農建立用地要實時處理手續。環保部分要免收農戶小規劃養殖的環評費。電力部分對從事種養殖業的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用電要執行農業出產用電政策。各市(州)、縣減負辦要依照本年中心1號文件提出的“具體貫徹落實《農人專業協作社法》,清算作廢不合理收費”的要求,對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的收費進行一次專項反省,果斷作廢不合理收費,減輕農人辦社擔負。

四、標準治理,凸起村財公開,積極推進農村底層黨風廉政建立

村社集體資產是由成員入股和長時間勞動積聚所構成的共有資產,關系農人群眾親身好處,倍受各級黨委當局和社會各界存眷。一是各級農業部分要以貫徹落實中心紀委、監察部、財務部、農業部《關于進一步標準村莊財政治理任務的告訴》(中紀發[2006]24號)為契機,以集體財政標準化試點示范為載體,鼎力推進財政治理常常化、標準化、準則化。從2009年起,省農業廳要每年搞100個村的財政治理標準化試點,各市(州)、縣也要制訂規劃,分級展開試點,力爭在2012年前財政治理標準化的村到達80%以上。各級紀檢監察部分要把農村財政治理歸入紀檢監察部分農村底層黨風廉政建立局限,擔任查處農村財政違紀違規行為。各級財務部分要保證農村財政標準化建立任務經費,積極支撐管帳電算化和收集化建立。二是各級農業部分要實在貫徹落實《農人專業協作社財政管帳準則》,各級財務部分要賜與經費支撐,一起組織做好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財會人員的培訓任務。三是要實在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政公開和民主治理任務的指點和監視反省,對財政不公開或假公開的,要組織專人協助清算財政,并監視其進行財政公開;要連系財政公開任務,推進和完美村帳鄉署理、管帳托付署理。四是要加大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力度,重點做好地盤賠償費、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村社干部經濟責任、強農惠農政策等專項審計,樹立農村集體資產和財政治理的雙向監視機制,積極推進農村底層黨風廉政建立。

五、增強督查,加大減負力度,出力構建農人擔負監管長效機制

農人擔負問題,反映了國度、集體和農人的好處關系,農人擔負監督工作做得黑白,在必然水平上反映出一個當地黨委、當局對科學開展觀和建立調和社會、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了解和執行能否準確,在朝為民的理念能否樹立,黨紀政紀的約束能否有用,是一個嚴厲的、嚴重的政治問題。當時,形成農人擔負反彈的一些深條理問題還沒有基本處理,詳細顯示為:統籌城鄉經濟開展的體系體例和機制還沒有樹立,農村教育、衛生、路途、農田水利建立等都需求疾速開展和很多投入;村莊兩級債權需求妥帖化解;當局本能機能改變未完全到位,準確的政績觀未完全樹立;局部底層干部的減負認識呈現淡化,農人擔負反彈的壓力依然較大。從全國農人擔負反省狀況看,2007年農人承當的費用在稅改后初次添加,減輕農人擔負任務情勢不容樂觀。因而,各級農業部分一要農人擔負反省準則,不時進步反省質量,重點督辦查處修路強行向農人分攤集資、變換方式向農人亂收費和平調、調用農人各類補助賠償款等問題;二要不時完美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準則,探究樹立以當局津貼資金為指導、籌補連系的村級公益事業建立投入新機制;三要加大專項管理力度,深化展開對農人建房、農村義務教育、方案生育、農人外出務工、殯葬、用水用電等方面亂收費、亂罰款的專項管理;四要樹立健全農人擔負監控制度,持續涉農擔負收費文件“審核制”、涉農價錢收費“公示制”、農村公費訂閱報刊“限額制”、農人權益義務“監視卡制”、涉農擔負案(事)件“責任追查制”等五項根本準則,使農人擔負監控制度化、標準化。

六、增強指導,進步思維看法,實在保證農村運營治理本能機能的實行

農村運營治理系統行使當局本能機能,承當著依法行使農村地盤承包及承包合同治理、農人擔負監視治理、農村集體資產和財政治理、農村經濟計算、指點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建立等任務。這些任務觸及農村社會的不變調和、農村經濟的開展、農人權益的正當維護,各級黨委、當局歷來高度注重。黨中心、國務院和省委、省當局都接踵下發文件指出:農村運營治理系統不再列入底層農業技能推行系統,農村地盤承擔保理、農人擔負監視治理、農村集體資產及財政治理等行政本能機能列入當局職責,確保實行好本能機能;增強農村運營治理,把貫徹農村經濟政策的任務準則化、常常化,是包管黨的農村政策落到實處并長時間不變的主要環節。還指出:農村運營治理任務面廣量大、政策性強,各級當局要高度注重,列入主要議事日程;要樹立健全有威望的任務機構和常常性的任務準則,起勁培養一支熟習農村政策、熱心為群眾做事的專職步隊,進步農村運營治理程度。各級當局及編制部分要仔細貫徹這些文件精力,理順與之承當本能機能相順應的機構和編制,特殊是鄉鎮要明白詳細承當農經任務的部分,要有專職人員,要保證任務經費,確保實行本能機能。各級農業部分,要“樹立農業出產與治理偏重的思維,高度注重農村運營治理任務”;要積極爭奪本地黨委當局對農經任務的注重,協調好相關部分對農經任務的支撐。各級農經部分要實在實行好本能機能,強化步隊建立和營業培訓,不時進步農經步隊特殊是底層農經步隊的營業本質和依法行政程度。

同志們,黨中心制訂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完全契合農村實踐,農人群眾反對稱心。面臨具體建立農村小康社會和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要求、新時機和新義務,要害是要在抓落實上下功夫。農業部分是落實黨和當局農業農村各項政策的主要部分,廣闊農經干部熟習政策,調查底層狀況和農人的訴求及愿望,應自動承當起這一重擔,成為抓落實的一支主干力氣,為維護農村社會不變、構建調和社會、促進現代農業開展、具體建立農村小康社會和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更大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