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控和衛生應急工作要點
時間:2022-01-06 12:27:53
導語:疾病防控和衛生應急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4年,我縣疾病預防控制與衛生應急工作以加強疾控體系建設,提高疾控能力和服務水平為主線,以履行公共衛生服務職責為核心,以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全面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為目標,認真落實各類疾病防治規劃和工作方案,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中心工作,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扎實推進各項工作深入開展,實現我縣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應急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推進疾控體系改革,不斷提升疾病預防控制能力
(一)加強縣疾控中心的綜合能力建設。全面啟動縣疾控中心能力等級達標評審;穩步推進績效考核,完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強化對考核結果的分析運用;加強實驗室建設和管理,不斷完善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使儀器設備和檢驗能力逐步達到國家A類標準,全面提高檢驗能力和效率。
(二)全面實施免疫規劃信息化監管,完成州下達的免疫規劃和疫苗流轉監管系統信息化建設任務,完成全縣預防接種點的本底調查和建設。
(三)有序推進艾滋病、結核病治療由縣疾控中心向定點醫院轉診,積極探索建立醫防結合模式。
二、以實施重大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主導,全面推進各項疾控工作
(一)繼續加強重大和重點傳染病防治工作。繼續保證傳染病疫情網報質量;繼續貫徹執行結核病防治各項政策措施和技術規范,不斷健全醫防合作工作機制,完成結核病病人發現、治療和管理任務;進一步鞏固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成果,通過深入開展艾滋病監測檢測、抗病毒治療、定期隨訪、健康教育和高危行為干預為重點的艾滋病、性病和丙肝綜合防治工作,全面提高廣大群眾預防艾滋病的意識;認真做好非典、人感染禽流感、霍亂、手足口病等重點傳染病監測和預警,加強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腸道門診建設和管理,做好疫情信息收集、報送、分析和處理,提高疾病預測預警能力,做好相應準備,確保防控措施的及時落實和疫情的規范處置;加強流感、流腦、麻疹等重點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及時處置暴發疫情;加強其他感染性腹瀉、甲肝等重點腸道傳染病防控,進一步落實腸道病門診工作制度,強化飲食飲水衛生管理,防止腸道傳染病暴發。
(二)認真落實國家擴大免疫規劃政策,做好疫苗針對性傳染病的防控。鞏固和加強全縣預防接種門診建設,規范預防接種行為,確保適齡兒童及時接種,繼續保持高水平基礎免疫接種率;鞏固提高免疫規劃工作成果,維持無脊灰狀態、消除麻疹、控制乙肝,降低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的發病率;加強全縣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系統的管理,錄入準確及時,確保流動兒童疫苗接種工作的規范化;完善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系統,強化安全注射意識,切實做好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和快速處置工作;與教育部門共同組織做好入學、入托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并及時進行補證補種工作。
(三)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繼續圍繞重大衛生宣傳日,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宣傳活動,結合健康中國行——全民健康素養促進活動,制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方案,
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利用電視、專題講座、黑板報、宣傳單等形式深入學校、社區,普及衛生防病知識,宣傳衛生政策和法規,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穩步推進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病防治工作。切實實施好省委、省政府2014年為民辦實事項目(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救助項目),協同有關部門,完成上級下達的救治救助貧困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工作任務;繼續做好高血壓和糖尿病的診斷、登記、隨訪等發現和管理工作;逐步完善各種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病監測網絡的建設,繼續做好居民健康檔案規范化電子建檔工作。
(五)繼續做好地方病、寄生蟲病防治工作。繼續做好碘缺乏病監測工作,確保居民合格碘鹽食用率達到90%以上,加大對居民和在校學生的預防碘缺乏病知識的宣傳與培訓,使我縣繼續維持消除碘缺乏病狀態;落實消除瘧疾各項措施,全縣發熱病人血檢率達0.5‰,力爭一次通過州級的考核驗收;加大對往返疫區的勞務輸出人員的宣傳教育,加強輸入性瘧疾的管理。
(六)做好健康危害因素監測的相關工作。做好生活飲用水水質監測工作,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做好食源性疾病監測和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完成省廳的監測工作任務。加強學校的傳染病監測和預防控制工作,開展因病缺課監測,會同教育部門聯合開展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專項檢查,及時發現和控制學校傳染病疫情,提升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效能。加強重點季節病媒監測、確保病媒生物性傳染病的規范處置。有計劃地開展全縣醫療機構消毒質量監測,并做好數據匯總、分析、總結及上報工作。
(七)進一步完善全縣公共衛生體系與運行機制,明確基層公共衛生職責。加強對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工作的督查指導,提高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和工作效能,積極創新工作思路,探索管理和考核模式,對鄉鎮衛生院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進行量化考核、績效考核的管理和運行機制,不斷提高工作質量。
三、強化衛生應急體系建設,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水平
(一)繼續推進全縣衛生應急體系建設。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強化衛生應急工作主要領導負責制,各責任單位要明確衛生應急工作人員;強化以突發急性傳染病、突發中毒事件以及其他突發事件的緊急醫療救援為主的各類衛生應急隊伍建設;完善衛生應急隊伍“平戰結合”機制,加強培訓與演練;進一步健全各種技術方案,完善各種法定傳染病的應急處置工作程序,積極開展各項衛生應急預案的制定和修訂。
(二)加強物資保障。根據全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特點和應急處置的實際需要,制訂應急物資儲備目錄和儲備計劃,建立應急基本物資儲備目錄,落實應急物資儲備管理制度。
(三)統籌協調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果斷處置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切實做好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社會安全等其他突發事件的緊急醫學救援。
(四)建立完善突發事件衛生應急聯動機制。完善重大疫病防控、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道路交通事故、應急醫藥儲備快速配送等方面衛生應急聯動機制;配合相關部門搞好衛生應急協作,提升應急協作能力。
(五)加強風險評估工作,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能力。以重點傳染病監測體系建設為重點,強化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完善監測預警和信息制度;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評估工作,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評估和早期預測預警能力。
- 上一篇:食藥督局年度工作匯報
- 下一篇:機關效能建設和軟環境優化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