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辦工作總結

時間:2022-08-20 09:51:00

導語:監管辦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監管辦工作總結

**年是我國銀行業全面開放后的第一年,也是提升銀行業綜合競爭力的關鍵之年。我監管辦認真貫徹分局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嚴格履職、深化管理、創新進取、促進和諧,鞏固審慎監管意識,增強風險監管效能,促進轄內經濟金融更好更快發展。截至11月末,全轄各項存款余額377.44億元,比年初增加67.82億元;各項貸款余額342.17億元,比年初增加66.84億元。回顧全年工作,主要有:

一、寓監管于服務,創新監管方法

1、豐富評估內涵,深化評估體系。以風險評估為抓手,深入了解轄內銀行業的風險狀況和業務發展情況,充分發揮評估例會作用,突出重點,強化評估“回頭看”和督查,狠抓評估意見的落實整改,組織開展調查(檢查)項目3個,督導開展自查項目3個,自查發現違規問題5個;鎖定問題2個,年內已落實整改2個,發出《監管意見書》《風險提示》各1份,提出關注或整改的問題20個,年內已整改16個,切實提高評估水平。將社會綜合治理列入評估內容,聯合開展銀行業安全評估活動,逐一檢查了轄內147個網點。針對非法金融業務活動與逃廢銀行債務聯系性不斷強化的特點,一是及時向銀行業機構發出《風險提示》,嚴防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向銀行業轉嫁風險。二是要求加強審慎授信和風險控制意識,密切關注貸款資金流向。三是立即開展風險排查,重點排查授信企業或個人(包括關聯企業或者關系人)、銀行內部員工是否介入非法金融業務活動,有否逃廢銀行債務跡象,并提出相應的風險防范及處置措施。四是建立聯動機制。要求轄內各銀行業金融機構之間建立溝通平臺,共促銀行業合法合規經營。經排查,截至11月末,轄內潛在逃廢銀行債務新跡象的共有10戶(含2戶企業法人),信用余額2430萬元;暫未發現銀行業在職從業人員直接或間接從事非法金融業務活動。

2、探索金融服務空白點鄉鎮派駐農貸客戶經理制,致力完善農村金融服務水平。**市共有31個鄉鎮,其中有7個欠發達鄉鎮無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為進一步改進農村金融服務,督促合作金融機構在金融服務空白點的鄉鎮推行了派駐農貸客戶經理制的惠農措施,負責空白點鄉鎮的貸款調查、信用村和信用農戶評定、信用卡發放等金融服務職能,并建立了相應的信貸考核支農獎勵機制,既有效緩解了農村金融資金供需矛盾,又拓寬了合作金融機構金融服務的覆蓋面。截至11月末,已派駐4名農貸客戶經理,評定信用村7個,信用農戶2900戶,發放信用卡1100多張,支農貸款885戶,余額4150萬元,比年初增加903萬元。

同時,建立長效機制,確保欠發達鄉鎮金融服務不減,又解決農民子女的就業問題,定向招聘5個原籍為欠發達鄉鎮的大專畢業生,充實和加強“三農”服務。

3、指導農合行創建支農多品種貸款,助推新農村建設。一是積極探索新簡便的貸款方式,推出農戶“住房抵押組合+循環”貸款。即根據農戶房產評估價簽訂三年期最高額貸款合同,按房產的變現能力確定抵押貸款率,剩余比例要求追加保證的組合貸款,實現抵押率最大化,最高可達100%。同時為減少相關費用,簡便手續,農戶可在最高額借款合同的有效期限內,憑本人身份證隨還隨貸,使農戶達到了經濟效益最大化。截至11月末,已發放此類貸款302戶,簽訂最高額合同金額1.4億元,余額1.15億元。二是與政府聯動,開發推出“農民脫貧貸款”。針對年初由市政府確定13個欠發達鄉鎮扶貧貼息貸款的總額,由農村合作銀行分支機構與當地鄉鎮分管領導、村長等進行批量貸前調查,確定扶貧貸款農戶對象;根據農業生產的季節特點、資金需求等,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確定貸款額度、貸款期限;貸款利率實行財政貼息、**農合行讓利等優惠政策,向農戶收取月利率為3‰,使貧困農戶真正享受到低成本的生產經營資金。截至11月末,發放農戶扶貧貼息貸款1122戶,余額2508萬元。

4、審慎處置非法金融業務活動,為社會穩定、經濟良好發展構筑和諧金融環境。針對轄內民間借貸異常活躍,高息借貸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有所抬頭的社會現象,及時提請政府及有關部門加強對轄內非法金融業務活動的警示,做好早期風險識別。以“送金融知識下鄉”活動為載體,發放宣傳資料,講解金融法律法規、非法集資的本質、表現形式等。借助新聞媒體持續宣傳非法金融業務活動的危害性,切實增強了廣大市民的風險防范意識。協同分局在非法金融活動比較活躍的鄉鎮召開防范和打擊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宣傳推進會,對該鎮機關干部和各村(社區)的村干部共450余人進行業務指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公開舉報電話,落實各鄉鎮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懸掛橫幅,深入排查,切實形成防范和打擊非法金融業務活動的良好氛圍。協助政府制定《**市處置非法金融業務應急預案》。走訪重點鄉鎮,督導打擊和處置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工作。會同公安、工商等部門對轄內23家擔保公司進行聯合突擊檢查,查處1家擔保公司涉嫌非法辦理金融業務活動。

二、狠抓合作金融監管,推進法人治理建設

1、抓監管意見落實到位。根據2006年農合行綜合風險評價情況,基于全面有效揭示風險底細的思想,及時發送監管意見書,找出了潛在風險源,梳理了19條具體監管意見,并要求將整改落實情況及時報告我監管辦。推行季度監管會談制度,按季到**農村合作銀行召開由該行領導班子成員和職能科室主要負責人參加的會談會,掌握其內部管理、業務發展以及監管意見落實等情況,并根據日常監管要求提出針對性的措施,為有效整改落實指明了具體方法和時間進度,促使強化審慎經營意識。截至11月末,已落實整改15條,剩余4條正在整改之中。

2、抓內控措施管理到位。采取季度會談、明查暗訪、現場督導、約見談話等多種方式,督促該行以內控制度建設、風險控制系統、案件專項治理工作為重點,扎實開展合規建設和風險管理年,共梳理制度185個,新增、修訂《**農合行內部控制評價辦法》《**農合行不良貸款問責制》等內控制度文件27個;共征集風險點78個,提出落實相應整改措施37條,力促內控管理上新臺階。督促完成了合規部門設立和人員的配備工作,全面推行了主辦會計委派制,試點推廣信貸主管派駐制,統一建立了呆帳核銷檔案和臺帳,切實加強合規文化建設,為建立科學的決策體系、內部控制機制和風險管理體制奠定基礎。

3、抓“三會一層”履職到位。定期聽取高管履職情況,促使完善“三會一層”議事規則,充分發揮“三會一層”及各委員會的職能作用,進一步牢固了“經濟資本管理”意識。完善外部審計、三方會談制度,突出對“三會一層”盡職考核和問責。規范信息披露工作,促成監事會負責信息披露質量,將信息披露情況置于營業場醒目處供股東查閱。對非執行董(監)事進行金融知識、法人治理結構進行4次專題培訓,健全了非執行董(監)事和獨立董事知情權保障制度,促進提高履職意識。督促健全考核機制,實行內控制度與業務經營雙線雙重考核,激勵各級高管人員和從業人員主動參與法人治理建設。

通過持續有效的風險監管,**農合行進一步明確面向“三農”、面向社區、面向小企業、面向地方經濟建設,打造一流的“社區銀行”和農村金融服務的“便利店”的市場定位,彰顯了強勁的發展勢頭。截至11月末,該行各項存款余額達74.39億元,比年初增加20.71億元,增長38.58%,市場占有率19.71%,比年初提高了2.37個百分點,增量穩居轄內各銀行業金融機構首位。各項貸款余額51.97億元,比年初增加9.08億元,增長21.2%。其中農業貸款余額34.46億元,比年初增加3.01億元;小企業貸款余額達12.2億元,比年初增加5.99億元,占貸款總增量的65.97%。不良貸款(五級分類)余額12126萬元,不良貸款率2.33%,比年初下降1.62個百分點。

三、狠抓“三項治理”,嚴格風險防范

召開專題會議部署轄內銀行業案件專項治理、銀行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治理商業賄賂等,促使其及時開展全面排查潛在的薄弱環節。走訪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指導督查“三項治理”開展情況,對監管意見的落實情況進行“回頭看”,深化案件專項治理工作。督促加強對制度建設和執行的管理,提高制度執行有效性,強化監督制約和問責力度。同時針對易發案件環節,及時部署轄內機構開展加強現金和金庫業務及ATM機具安全防范的自查工作,深入剖析潛在案發隱患,增強現安全警報設施的配置及管理,確保安全運行。授權開展郵儲存單質押貸款的現場檢查,走訪13個網點,促使其鞏固合規意識、風險意識、責任意識,配合郵儲體制改革。將案件專項治理開展情況納入市場準入初審環節的重要內容,促使形成良好內控文化。全年共完成了增設1臺離行式ATM、8家網點遷址意向、6家網點遷址、1家機構升格、9位高管任職資格的初審工作。

四、加強特色調研,提高窗口指導

針對轄內資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實際,加強對造船等新興支柱行業的調查,動態報導銀行信貸、民間投資、民間借貸新情況。如《在建船舶抵押貸款急需政策推動》一文,得到省政府領導的批示后,并專題組織分析調查組來樂進行深入調查,切實做到了調研為有效監管、金融發展、領導決策的目的。全年發出調研5篇,信息20余則,被省政府錄用調研1篇、信息2則;被省局錄用信息2則。

及時分析轄內潛在的風險隱患,反饋監管信息,引導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密切關注重點行業的貸款風險,引導推進小企業貸款,強化結構性“抓降”,確保信貸有效有序投入。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密切關注擔保公司、典當、投資機構的風險防范情況和運作情況,做到了信息互通、措施聯動,全面推進“抓降”工作。截至三季末,轄內不良貸款(五級分類)余額2.21億元,不良率為0.6%。

五、深化廉政建設,塑造文明形象

1、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以鞏固擴大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的契機,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切實塑造文明、廉潔的監管干部形象。推出“面對面述職,背靠背述廉”活動,增強辦事處廉政建設,真正將廉政文化建設納入辦事處內部發展的總體規劃,進一步純潔銀監隊伍。認真遵守《中國銀監會工作人員守則》,積極宣傳立足本職,紀律嚴明,服務高效的良好作風,依法監管理念得到進一步鞏固。組織開展“三守”教育月活動,認真開展“三項清理”,學習銀監會工作人員履職問責試行辦法等,對制度落實情況進行梳理。嚴格信訪工作,全年共已核查4份信訪資料,做到件件有回音,切實把黨風廉政建設及反腐敗的各項工作措施落到銀行業系統。

2、以貫徹落實“作風建設年”和“送金融知識下鄉”主題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文明單位”創建活動。深入**市南塘鎮鯉魚山村開展為期一周的蹲點調研活動,通過召開專題座談會、訪貧問苦、參與農村生產勞動、牽線搭橋,要求當地農村合作銀行積極推廣小額信用貸款、聯保貸款,做好“信用村”建設和“信用戶”的評定,推動新農村建設。以“三守”教育為載體,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狠抓內部管理。部署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送金融知識下鄉”主題活動,協助分局和建行溫州市分行在**市虹橋鎮隆重舉行溫州銀行業“送金融知識下鄉”活動**站啟動儀式,發出《深入推進“送金融知識下鄉”活動的倡議》,有效提高金融知識普及率。以深化“文明單位”創建為載體,牢固“以人為本”創建理念,實施“一崗雙責”,規范工作底稿,推進學習型組織建設,造就了一支適應現代銀行業監管的干部職工隊伍。

**年,我監管辦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離上級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2008年,我們將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化窗口指導作用,引導轄內各銀行業機構找準市場定位,積極創建和諧的金融環境;深化文明創建,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監管能力,為繼續實現全年的工作目標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