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小結匯報范文
時間:2022-05-23 06:21:00
導語:教育工作小結匯報范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我區教育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區委“三新”發展思路及“1413”發展戰略,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辦人民滿意教育,建現代教育強區”為目標,以創建“全國和諧教育實驗區”為抓手,大力實施“一帶四區”優質教育發展戰略,全力推進區域教育均衡化、現代化、國際化,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強化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活力進一步增強
一是強化觀念引領。今年,我區和中國教育學會合作,先后共同舉辦了“田園城市·和諧教育”和“構建高效和諧團隊”論壇,全區近六百名學校領導、教師一起參與了論壇活動。論壇期間,與會人員就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和諧教育實驗、創新學校管理等進行了廣泛交流,在積極的對話中,開闊了視野,加深了認識,提升了素養,更新了觀念。
二是強化名師培養。開展“十萬教師大比武”、“第二屆名師課堂教學大比武”活動,一大批優秀教師脫穎而出;組建3個名師工作室,帶動和輻射全區教師專業成長;制定并實施《名師后備研修班實施意見》,名師隊伍梯隊建設進一步加強;制定并實施《成華區教育局關于提高名師待遇的若干意見》,名師回流初步顯現。
三是創新用人機制。尊重學校用人自主權,實施用人單位到重點大學直接招聘優秀大學畢業生模式,年直招優秀大學畢業生67名;啟動兼職教研員制度;引進區外名校長加盟我區;與西南大學和華中師大合作,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碩士研究生學歷班與進修班,現已有4名干部教師考取碩士研究生學歷班。
二、強化素質教育,學生綜合能力進一步提高
一是普及心理教育。與西南大學實施戰略合作,成立“西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基地”,全面實施“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全區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進一步提升。月,成華實驗小學被列為“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并作為全市小學唯一代表在命名大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
二是強化藝體教育。藝術教育成果豐碩。月,成華實小、北新實小等學校藝術團對應邀參加中央電視臺“少兒春晚”,獲最佳組織獎和展演特等獎,教育局獲優秀組織獎;2月,建設路小學舞蹈團、合唱團又應邀赴香港、新加坡參加“魅力校園”第七屆國際青少年藝術交流展演獲金獎;月,培華小學被命名為“全國書法實驗學校”。陽光體育全國領先。2月,教育部就我區陽光體育成果以“體育衛生藝術國防教育簡報”的形式向全國通報表彰;月,我區被教育部授予“全國陽光體育先進區”,先進經驗入編《百名全國陽光體育先進縣交流材料》;月,列五中學學生足球隊代表中國參加世界中學生運動會獲得冠軍。
三是開展科創、實踐教育。結合災后教育重建,大力實施綜合實踐教育。月,成功舉辦全國中小學生命教育現場推進會;雙林小學和雙慶中學的科創教育、建設路小學的想象教育、49中的綠色教育、成都雙語實驗學校的溝通教育、雙水小學的若水教育和龍潭小學的禮儀教育等在區內外都取得了積極影響。月,雙林小學參加亞太地區機器人錦標賽榮獲五項金牌,打破一項亞洲紀錄,創造了四川省中小學科創參賽史上的最好成績
三、強化內涵發展,區域教育品質進一步提升
一是加強內涵管理,提升管理效能。進一步落實《八條規定》,切實做到把教師留在課堂,讓干部下到課堂,努力提高課堂效益,促進學校內涵提升。浙江、重慶、臺灣等省市教育考察團先后來我區考察教育工作。二仙橋學校通過承辦生命教育現場會,短時間內成為較有影響力的生命教育特色學校。
二是構建課程超市,深化課程改革。改革課堂教學模式,開設“素質教育課程超市”,建立健全適合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的新課程運行機制。成華實小、石室初中、雙林小學、成華小學等一批學校在這方面做了一系列大膽的探索,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三是實施有效科研,提升教育品質。以課堂為中心,以課題為龍頭,以校本教研為載體,促進教科研融合,提高教科研實效性,初步形成了樸實、真實、扎實的科研文化。由教育局和教師進修校組織實施的區域課題《促進學生有效參與學習活動的基本策略研究》作為省級重點課題成果獲四川省政府表彰一等獎,創下我區教育科研成果獎歷史最高獎項;成華小學的《教師尚美文化的建設與研究》和龍潭小學的《城鄉結合部小學生良好禮儀習慣培養的研究》課題成果獲四川省政府表彰二等獎;區域幼教課題《構建川西民間文化的幼兒園課程研究》成果獲四川省政府表彰三等獎。年,我區初級中學發展平衡,中考成績良好,辦學質量明顯提升,全區中考上省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錄取線人。今年高考,我區公辦學校本科硬上線77人,藝體雙上線6人,本科硬上線率49.%,居六城區第一。
四、強化改革創新,教育一體化步入深水區
一是繼續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全國知名教育品牌“成都石室中學(北湖校區)”正式落戶成華,成功引進“石室”、“樹德”兩大優質教育品牌,高起點、高定位建成“成都市石室小學”、“成都市樹德小學”,區域優質教育總量大幅增加;雙林小學、成華小學、列五中學集團等一批現有品牌形象大幅提升;電子科大附小、北新實驗小學、雙水小學等新興品牌學校發展態勢良好;石室初中、嘉祥外國語學校、加州陽光幼教集團等引進名校品牌優勢凸顯。月,成都49中在成功成為樹德高中生源基地基礎上,成為“成都樹德成華中學”。今年月,列五中學、雙林小學等6所公辦優質品牌學校與南華實驗學校、才藝學校等6所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開展結對幫扶,開創了區域教育均衡化發展新模式。
二是繼續實施“三全”戰略。首先,全域思維,全域布局,努力促進優質教育全域覆蓋。其次,全面發展,全面推進,大力實施“區域教育協同發展行動”,努力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我區依據《民辦教育法》,加大了對民辦教育發展的支持力度。職業教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勢頭良好,建筑職中、蜀興職中的“旅游服務與管理”“工民建”專業成功申報為市級特色重點專業;幼兒教育強勁發展,十三幼成功創建為省級示范園。第三,全程管理,全程育人,打破條塊分割、學段阻隔,實施優質教育跨段延伸服務,積極構建幼、小、初、高不同學段有機融合、無縫銜接的全程育人模式。十三幼與二仙橋學校、雙水小學與實驗中學、成大附中與成都大學在這方面都做出了有益嘗試和積極探索。
三是繼續探索“三走”機制。首先,繼續實施學生“走班制”。以電子科大附小、成都雙語實驗學校等為試點,打破班級界限,推行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相結合、“定班制”與“走班制”相結合、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相結合的授課方式,受到各級領導、專家和社會各界的積極評價。其次,實施教師“走校制”。以績效工資改革為契機,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著力全區學校干部教師隊伍的均衡。繼續實行校際教師交流制度,交流到優質學校的教師保留遠郊補貼,交流到涉農學校的教師享受遠郊補貼;建立走校和送教教師業績檔案制度,將教師走校與送教的業績和評優評先、晉職晉級掛鉤。第三,探索校長走段制。打破學段、體制界限,由優質高段學校帶動一般下段學校,由優質高段學校的校長出任相鄰學段一般學校的學監或總校長,縱向集團、組群、成片,在以往教育集團平面發展的基礎上,初步實現了區域教育集團立體發展。
五、強化應用推廣,教育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
一是全面優化教育技術應用環境。我區高度重視教育現代化工作,堅持以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加強學校網絡教室、多媒體教室、微格實驗室、校園網、校園電視臺、校園廣播以及城域網等信息化軟硬件建設。全區學校全部達到了成都市教育現代化的裝備標準,全面優化了教育技術應用環境。
二是切實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推廣。我區堅持“以用為本、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工作策略,積極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常態化應用工作。深入開展教育管理信息化應用集成研究實驗,開發和應用了學校安全遠程監控系統、學生學業水平網上閱卷系統、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系統、網上心理測評系統等,促進了全區教育管理和教學模式的創新以及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升。年,實施數字化校園行動計劃,完成了所有公辦中小學校電子監控系統建設,實現電子監控系統全覆蓋。
三是推進教育現代化評估驗收工作。今年月,我區啟動了“學校教育現代化水平”評估工作,全區學校教育現代化評估合格率為0%。9月,我區順利通過成都市教育現代化水平評估驗收。評估組一致認為,我區在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中,教育觀念不斷更新,教育內容與時俱進,教育裝備日趨精良,師資隊伍迅速提升,教育管理日臻科學。
六、強化對外開放,教育國際化呈現良好態勢
一是建立健全推進機制。為充分整合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我區教育改革發展和對外合作交流,更好地提升成華教育品牌發展,今年3月成立了“成都市成華區教育對外交流中心”,并制訂了《成華區教育對外交流管理辦法》,明確了中心的主要職責和工作范圍。
二是著力打造精品外國語、雙語學校。積極支持成都實驗中學與國內知名外國語大學合作,努力打造公辦精品外國語學校。4月,成都雙語實驗學校正式掛牌成立,并與中國雙語教育學會合作,開展雙語教育實驗,今年月,該校成功承辦“全國小學英語暨雙語教學研討會”分會場會議,并在“中國(成都)教育國際化論壇”中交流了雙語教育的辦學經驗,受到了好評。
三是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思路,加強與國外學校和教育機構的交流合作。到目前為止,我區列五中學、華西中學、成華小學等超過三分之一的學校已經與國(境)外學校結成了友好(合作)關系,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四是努力創辦成都一流國際學校。圍繞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充分發揮我區教育資源后發優勢,積極尋求國際交流合作。在北湖熊貓國際旅游休閑區、東方新城片區引進中英、中歐等國際教育合作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正努力打造成都一流國際學校和國際化學校。
七、強化教育保障,區域教育環境進一步優化
一是創新機制,實施惠民政策。成立“成華區愛心教育基金會”,全年共募得各類教育資金近千萬余元,有效拓寬了教育資助、災后重建經費的籌措渠道。依托“成華區教育資助管理中心”,全面實施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常住人口子女以及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農村勞動者子女免除課本費和作業本費的政策,對符合政策的涉農專業和農村困難家庭中職(含技工學校)學生免除學費共計32.萬元。全年為“宏志班”和“愛心勵志班”學生共撥付資助資金92.96萬元。
二是重拳出擊,規范辦學行為。嚴格落實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制定實施《成華區教育局關于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意見》,重拳出擊,重點治理了隨意增減課程、占用休息時間補課、違規招生、義務教育學校設置重點班、教師有償補課、校外兼職、對高考信息進行炒作等現象。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積極推行教育收費公示制度和校務公開,堅決治理和杜絕了教育亂收費行為。迄今為止,在成都市中心城區“規范辦學行為”各級通報中,我區是唯一“零查處”區縣。
三是嚴格執法,治理學校環境。啟動實施校園安全工程,創新成立全省首家“學校周邊環境治理執法巡邏大隊”。目前,該大隊已成為我區教育系統集應急搶險、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平安維穩于一身的準專業化隊伍。今年,我區面對綜治維穩的嚴峻形勢,各中小學、幼兒園迅速反應,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嚴密監控,有效地維護了校園及周邊環境的穩定。
八、強化創優爭先,成華教育優質發展成績喜人
一是教育成果走上國際舞臺。今年月,我區應邀參加聯合國主辦的第七屆世界青年大會和環太平洋地區早期兒童教育第十一屆國際會議并作大會交流發言;月,在第七屆中外綠色人居論壇上,我區師生將共同創作的彩墨長卷《和諧家園》贈給聯合國環境保護機構,并作為特別禮物送存墨西哥坎昆世界氣候變化大會。
二是承(舉)辦各級現場推進會。今年月,承辦全國中小學生命教育現場推進會;月,承辦全國教師教育改革論壇暨成都市教師教育改革創新現場會;月,承辦“成都市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啟動儀式”;年月,舉辦全國和諧教育實驗區工作推進會。
三是榮獲眾多表彰獎勵。月,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月,被教育部評為首批“全國陽光體育先進區”;月,順利通過四川省政府督導檢查,檢查組對我區教育工作進行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年7月,經西南大學研究生院考察,教育部審批,成華區教師進修校被正式命名為“教育碩士專業實踐基地”;9月,順利通過教育部體育衛生工作專項督導檢查,我區代表四川省作了經驗發言;月,榮獲“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稱號;月,我區教師進修學校成功創建為“四川省示范性縣級教師培訓機構”;2月,我區榮獲“全國教育改革示范區”榮譽稱號。
四是獲得媒體廣泛關注。據不完全統計,年,我區教育被省市、國家及境外各種媒體宣傳報道近00次,極大地提升了我區教育在區內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 上一篇:農機教育開班典禮領導發言稿
- 下一篇:民政局加強三夏管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