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犯罪人員管理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20 09:18:47
導語:職務犯罪人員管理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5年我區實施社區矯正以來,對職務犯罪的罪犯社區矯正效果較好,現試進行分析:
一、對職務犯罪的犯罪主體適用社區矯正的優勢
對職務犯罪的犯罪主體適用社區矯正的優勢,主要可以從行刑的方式和犯罪類型這兩方面來分析。
一是,相對于在監獄內服刑,對符合條件的犯罪分子使其在社區內服刑,既有利于刑罰資源的優化配置又有利于服刑人員自身的發展。
社區矯正在社區內服刑,使得服刑人員能夠在不脫離社會的條件下得到教育改造的機會。獄政管理和勞動改造、教育改造共同構成了獄政制度,其中突出勞動改造罪犯功能,讓罪犯在勞動中接受教育;突出教育改造罪犯功能,體現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是根本的改造;突出獄政管理功能,通過嚴格、科學的管理規范罪犯行為,促進其心理矯正和行為矯正。但是這種制度也有其短處,其嚴苛的制度和狹小的空間范圍,使得犯罪分子從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完全的與社會脫節,即使脫離監獄環境也需要較長的時間適應,并且容易在回歸后造成生活上的困難。而長時間的適應期也使犯罪分子容易因為生計維艱或者因在監獄中受到其他罪犯的交叉感染,重新走上犯罪道路。對于將社會危害性不大的罪犯置于社區內對其進行監管教育,使之不脫離社會讓他有自力更生的機會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又能夠通過家人的關懷,志愿者和相關社區矯正工作者的幫扶教育,扭轉其錯誤看法及其扭曲的心態,從根本上矯正其犯罪行為、矯治其犯罪心理,達到教育改造犯罪分子,避免其重新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目的,使罪犯適應并順利回歸社會。
二是,與其他類型的犯罪相比,職務犯罪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般來說,犯罪人再度危害他人人身財產安全,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可能性較小,因此可對其適用社區矯正。
職務犯罪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其主體和客觀要件上。如前所述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所謂職務犯罪中的職務,所指的主要是以下四種:一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二是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中的國家工作人員、三是人民團體中的工作人員、四是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職務犯罪所必須的客觀要件,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一是利用職務之便;二是濫用職權;三是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務。
但是職務犯罪的犯罪分子在伏法后,主體所有職務即已不復其所有,喪失了再犯同罪的資格,自然也不具備犯同罪的客觀要件;而且職務犯罪的主體通常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或專業技能,產生暴力性犯罪的可能性較小,一般來說置于社區內對轄區內公民人身財產威脅不大。
綜上,我區認為對于符合條件,可以被判處社區矯正所適用刑罰的職務犯罪的罪犯應當鼓勵實施社區矯正這一刑罰執行方式。
二、實踐中對職務犯罪主體適用社區矯正應注意的問題
在社區矯正的工作實務中,各司法所具體承擔了社區矯正的日常管理工作,作為實踐主體我們應依據職務犯罪所具有的特殊性,對其除常規管理辦法和監管制度外,還應該依據其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管理,以達到改造犯罪分子,預防其重新犯罪,使之較好的回歸社會的目的。
首先,我們應從職務犯罪的原因入手,努力糾正其犯罪根源。職務犯罪的根本原因是犯罪主體丟掉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基本思想,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侵蝕,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世界觀、人生觀錯位,價值觀扭曲,把一切向錢看的腐朽思想帶入執法領域中,把手中的權力視為交換的籌碼,以權謀私、權錢交易,把公正執法扔到了腦后。所以在犯罪分子社區矯正期間,我們應該尤其注意加強對其進行思想教育,扭轉其錯誤觀念,樹立科學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正確認識自我。
其次,還有一些職務犯罪是由于其法制觀念淡薄造成的,加強法制宣導也是對其進行教育改造的重要內容。由于沒有樹立公正執法的思想觀念,在實際工作中不能自覺遵照法律規定做到依法辦事,違法辦事的干部往往認為工作不會出問題,自己不會犯錯誤,就是發生了一些違紀違法情況,還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對工作缺乏高標準、嚴要求,不能兢兢業業對待每一項具體工作,最終導致執法犯法。對于這種犯罪主體我們應以法律法規的宣導教育為主,使其充分認識其行為的違法性和錯誤本質,避免無知造成犯罪引發悲劇。
另由于職務犯罪的犯罪主體具有特殊性,我們應著重注意其心理變化因素。由于職務犯罪的主體伏法前多身居高位為領導干部,一夕之間淪為被人監管眾人不齒的犯罪分子,產生的心理落差,極容易滋生負面情緒,對其自身改造和社區矯正的監管都十分不利。所以在入矯之初,我區密切留意這種矯正對象的心理變化,及時的予以正確引導,使得矯正期間的教育改造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改進措施
定期進行工作通報,對意見、建議限時辦理等,一方面加強了對司法干警的監督,另一方面也讓社會更多地了解社區矯正監督中的司法職能,讓監督工作更加透明,進一步提高了司法機關的監督執法水平,提高了執法的社會公信力。
- 上一篇:體校物理教學論文
- 下一篇:特殊人群管理工作要點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