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人口與計劃生育發展計劃
時間:2022-03-03 10:25:00
導語:縣人口與計劃生育發展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大繪制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是貫徹落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關鍵時期,也是我縣人口與計劃生育事業發展面臨新機遇、新挑戰的時期。為此,認真回顧總結過去,科學展望未來,認識和把握機遇,制定相應的對策,才能使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全面、健康、可持續地協調發展,保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奮斗目標的實現。
一、“*”回顧
(一)“*”目標完成情況
“*”以來,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我縣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繼續保持健康發展的態勢,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人口計劃順利完成。全縣婦女總和生育率繼續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人口總數、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均低于“*”計劃指標。*年,出生率控制指標為17‰,年末全縣總人口為91986人,人口出生率為14.0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89‰;*年,出生率控制指標為17.3‰,年末全縣總人口為96214人,人口出生率為15.1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9.26‰;*年,出生率控制指標為17.5‰,年末總人口為92851人,人口出生率為15.8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38‰;2003年,出生率控制指標為17.4‰,年末總人口為94632人,人口出生率為16.6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39‰;*年,出生率控制指標為17.3‰,年末總人口為102893人,人口出生率為14.7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65‰;*年,出生率控制指標為17‰,年末總人口為103214人,人口出生率為16.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3.16‰。計劃生育綜合改革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完成自治區優質服務縣創建工作,年均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9.72‰以內,實現了“*”期末控制的目標。
(二)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新時期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宏觀環境有待改善,一些黨政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對可持續發展戰略中人口問題的關鍵性、基礎性地位,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認識不足,存在盲目樂觀、麻痹松勁以及畏難情緒。
2、全縣工作發展不平衡,部分鄉鎮計生基礎工作仍較薄弱。生育水平還不穩定,群眾的生育觀念還沒有根本轉變。
3、部分鄉鎮用于計劃生育的經費不能及時足額到位,直接影響了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和目標的實現。
4、有利于計劃生育的利益導向機制和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完善,法律法規規定的對計劃生育家庭的獎勵優惠政策的兌現落實還有一定困難,獎勵金缺口較大。
5、以技術服務為重點的計劃生育優質服務還不規范,服務能力和設施條件還不能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避孕節育、優生優育、生殖健康的服務需求。
6、綜合治理人口問題的政策、措施和機制還不健全,相關部門在計劃生育工作職能還有待于進一步發揮。雖然出臺了優惠政策,但未全部落實到位。對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難度很大;還應進一步加強重視,加大投入保證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工作的正常開展。
8、計劃生育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尤其是醫療技術人員的服務能力和水平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想服務、會服務、能服務的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較好的解決。按照創建國家優質服務先進縣的要求,鄉級計生行政編制人員配備不到位,縣、鄉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配備不達標,基層工作的管理和服務能力不強,為群眾提供的服務還缺乏人員和質量保障。
二、編制“*”規劃的指導思想、原則及目標
“*”人口與計劃生育規劃編制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大、*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要求,抓住機遇;以全新的視野和歷史使命感,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努力開創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新局面。
“*”時期是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發展階段,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目標中。在經濟、社會、人口發展的大系統中;人口的發展狀況是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所在,因此必須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穩定低生育水平,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為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人口問題是社會發展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也是我們制定經濟、科技、社會發展戰略的基礎和前提。綜合考慮我縣人口現狀、社會經濟條件和生育政策對人口過程的影響,積極探索今后一個時期我縣人口的發展趨勢,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人口自然變動
根據巴州“五普”資料推算,2003年全縣育齡婦女為20404,“*”期間,年平均以3%的速度增長,2010年后育齡婦女人數漸趨下降,年平均以1.3%的速度遞減。
近三年,全縣人口平均出生率為15.29‰,死亡率為5.58‰,自然增長率為9.72‰,根據未來年份育齡婦女增減情況,參照歷年相對穩定的死亡率(5.55‰)左右并今后漸趨平穩略上升的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測算見(表一)
“*”時期人口自然增長率預測(表一)
(二)總人口預測
按不同時期人口平均增長率測算,未來年份人口增長情況如下:
2、以*年總人口102893為基期
(1)按近五年平均增長率27.11‰計算,年平均增加將近3000人。(表二)
“*”時期總人口預測(表二)
根據我縣每年平均出生人數和增長人數來看,未來我縣人口增長主要以機械增長為主。機械增長占總增長量的75%左右。
三、完成“*”人口與計劃生育規劃的措施和建議
“*”期末,我縣將圓滿完成“*”規劃制定的人口目標,但人口形勢仍然不容樂觀,穩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務仍然相當艱巨。第三次生育高峰時期出生的人口構成了今天及今后一個時期龐大的育齡人群,到2010年,全縣育齡婦女人數以年平均3%的速度增長,生育旺盛期婦女數量將形成一個新的高峰。“*”期間,每年仍有近千對青年進入婚育期。塔里木石油資源和西部大開發的引力作用,還會有更多的青壯年人口遷入并影響到我縣的人口自然變動。因此在較長的一個時期內我縣仍持續在低增長率和高增長量并存的生育水平上,每年人口增長的絕對數仍較大,穩定低生育水平要求更高,計劃生育工作任務更艱巨。為全面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規劃的目標,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議;
(一)切實加強對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領導。要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加強對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領導,繼續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將計生工作納入到精神文明建設總體規劃中,把計劃生育作為“三個文明建設”的重要考核指標,堅決落實“一票否決”制。
(二)進一步加強和鞏固基層基礎工作。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在農村,重心在基層。要繼續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計劃生育工作的一項長期任務來抓。把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基層基礎工作的核心;常抓不懈,大力推進信息化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切實保障基層計劃生育工作的更好開展。
(三)全面推進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綜合改革。要立足于機制創新;大力推進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體制改革,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機制改革、人口與計劃生育保障機制改革、加強對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綜合協調,促進人口問題的綜合治理,努力解決制約工作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以改革促發展,以創新促改革,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全面推進綜合改革向縱深發展。
(四)大力開展三項重要活動。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建立社會主義新型生育文化;繼續開展爭做新時期最可愛的人活動,塑造新時期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Z努力開展救助計劃生育困難家庭活動,探索建立對計劃生育困難家庭的社會救助機制和保障體制。
(五)以優質服務創建活動為龍頭,全面推進以技術服務為重點的優質服務。以“六好”為標準,以創建活動為載體,全面推進創建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活動的深入發展。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積極實施以
“三大工程”為重點的生殖健康優質服務,要因地制宜,鞏固、健全和發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網絡和隊伍,按照“四優一滿意”標準,加強技術服務機構陣地建設,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拓展服務領域;加大對技術服務人員的能力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開展大練兵、大比武活動,不斷改善服務條件,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服務水平。“*”期間,力爭在現有基礎上;集中力量建設好,群巴克鎮、陽霞鎮2個中心服務站,積極做好出生缺陷與預、生殖道感染、性病、艾滋病等疾病的預防和監測工作。
(六)實施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貧工程,進一步完善有利于計劃生育的利益導向機制和社會保障機制。要把落實法律法規規定的獎勵優惠政策作為建立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的重點內容,制定和完善有利于計劃生育的社會救濟政策,積極籌措資金,增加收入,依法落實好對計劃生育家庭的獎勵優惠政策和社會救濟政策。要繼續深入開展計劃生育“三結合”與扶貧相結合活動,解決好對農村獨生子女和雙女戶已達老年的家庭、獨生子女傷殘、疾病、死亡以及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后遺癥而導致的生活困難、養老缺乏保障等計劃生育困難家庭的扶助和救助。從根本上解除育齡群眾實行計劃生育的后顧之憂。
(七)重視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的問題。雖然我縣近三年總出生人口性別比在正常范圍,但二孩出生性別比有所偏高的問題不容忽視。要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協調各有關部門聯合開展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問題的專項治理工作。各部門要明確職責,加強配合。建立經常性聯系制度,針對導致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的主要問題,制定必要的政策措施,把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情況納入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及其考核內容。要結合醫療市場整頓,禁止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的行為,降低出生人口性別比。
(八)大力開發計劃生育相關產業。計劃生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也是一項具有巨大潛力的產業,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緊緊圍繞為計劃生育服務的宗旨,開拓人口與計劃生育、生殖健康相關產業,大力開發藥具、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三結合”項目、生殖保健產品等各具優勢和特色的產業,開發與計劃生育工作密切相關的新產品和項目。要加強市場調研,制定產業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改革避孕藥具管理體制,在避孕、節育、優生、優育、優教、保健、生殖健康等范圍做好藥具、器械、用品的供應、宣傳、技術咨詢服務。
- 上一篇:縣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計劃
- 下一篇:縣衛生事業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