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中心工作總結與安排

時間:2022-07-19 04:37:42

導語:行政中心工作總結與安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中心工作總結與安排

2012年,市行政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省政務中心的精心指導,各窗口部門和熱線成員單位的積極配合下,緊緊圍繞全市工作大局,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積極推進服務標準化、辦事環節規范化、熱線接聽實名制等,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全年接待辦事、咨詢群眾40多萬人次,辦理行政許可(審批)事項32.16萬件,辦結率98.9%,即辦率85.63%,組織聯合辦理和現場踏勘720次,辦理項目733個。全年共受理來電31.43萬件,滿意率94%。現將2012年主要工作及2011年工作初步安排報告如下。

一、2012年主要工作情況

1、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按照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意見》(合政〔2012〕6號)要求,市行政服務中心積極協調推進,會同市監察局、編辦、法制辦、國資委等單位結合政府機構改革,認真落實行政審批項目精簡、審批職能歸并、流程再造等重點工作。有14個部門成立了行政審批處室,并成建制進駐“中心”,“兩集中”初見成效;按照機構改革后的部門設置情況,整合窗口職能,優化窗口布局,窗口功能不斷完善。對照最新公布的市本級保留的行政許可和審批項目目錄,清理審批項目、精簡審批環節、加快流轉速度,有39個事項實現了即辦,承諾件平均辦結率在2個工作日左右。

2、并聯辦理質量全面提升。一是推進并聯辦理的跨行政層級運作。為方便企業和基層,在已形成的市本級8大類事項常態化辦理基礎上,將并聯辦理的范圍延伸至縣(區)、鄉鎮,最多時達10家以上單位同時參與,均做到當日辦理,次日回復。二是強化并聯辦理責任。堅持缺席默認制、超時默認制和不作為默認制,健全并聯項目登記制、并聯辦理單簽收制、并聯辦理會議考勤制、并聯辦理失職問責制等制度,細化、強化了全過程管理,確保了并聯辦理的有序進行。三是創新并聯辦理方式。打破以往單純召開并聯審批會的方式,建立“并聯辦理聯系單”、開辟“重點項目綠色通道”、推行網上流轉等,簡化了辦理程序,壓縮辦理時限,實現了并聯辦理的提速增效,并聯審批辦理數量同比增加了20%。

3、行政服務標準化建設深入開展。一是加強學習培訓。“中心”先后兩次請省標準化專家就標準化的基本概念、編制原則及內容等對“中心”和窗口人員進行了培訓。二是精心制訂標準。結合服務標準化國家試點要求和我市實際,緊扣合法高效、公開有序的原則,以“服務提供標準、服務評價和改進標準、服務支撐標準”三個方面為主要內容,構筑了三個層次、四個子體系的標準化服務體系框架。三是緊密結合行政服務工作實際,突破已有的服務提供標準模式,創造性地提出了服務過程規范概念,對服務過程、服務運行制定服務標準,為實現服務事項的全過程監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四是按照國家試點進度要求,對各項管理制度、崗位設置、辦理事項、辦理流程、服務指南等進行全面梳理,為標準編制做好準備,編制了《行政服務中心效能評價指標體系標準》、《行政服務時間責任矩陣流程規范》等標準,為實現行政服務定量評價和全過程監督提供了依據。

4、創先爭優活動成效明顯。按照省市委的部署,“中心”緊密結合窗口實際,圍繞窗口特色,圍繞“五好五帶頭”,以“優化投資環境,奮力創先爭優,服務企業、服務人民群眾,打造一流服務平臺”為主題,堅持“以活動促服務、以服務檢驗活動成效”為原則,深入學習動員,全面開展黨員承諾、重點推進黨員示范崗建設,深入基層開展黨員點評,創新服務方式,主動赴新橋國際機場現場服務等。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措施,“中心”創先爭優活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全省窗口服務業創先爭優活動座談會上代表市做交流發言。同時,“中心”建委窗口和交通局窗口獲得行業創先爭優先進集體等。

5、綜合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應廣大市民的要求,積極促成公積金在大廳設立辦理窗口,辦理除貸款以外的所有業務,方便了西南城區的單位和個人。設立“便民服務處”,對中介服務進行規范管理,引入競爭機制,由市招投標中心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并規定在“中心”大廳的中介服務機構,明碼標價,以低于市場平均價格為在“中心”辦理業務的企業和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引進競爭機制,在已有一家收費銀行的基礎上,通過招投標程序,引進兩家收費銀行,進一步提高銀行服務質量。同時,為進一步方便投資企業,提供免費傳真服務、網上查詢服務等。

6、12345服務熱線不斷強化。一是關注民生熱點問題,將部分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熱線整體接入,為市民提供24小時服務。二是深入推進首接負責制,建立健全接聽實名制,消除了部門間的因職能交叉而產生的推諉扯皮現象。三是認真做好市領導和成員單位接聽服務,全年市領導17人次接聽來電142個,其中現場解釋答復25件;成員單位36批202人次接聽來電872個,其中現場解釋答復675件,對轉辦件專人督查,做到件件落實。四是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全年共立案督辦182件,督辦人員共148批306人次深入現場調查了解情況,下發督辦單117件,召開現場協調會103次;全年共審核反饋單53852件,抽查回訪反饋單40298件,發現問題113件,對辦理質量不高、電話無人接聽、未履行首接或協同責任的成員單位通報934件次。

7、認真做好招商引資和宣傳工作。在招商引資方面:一是精心組織調度,把招商引資工作列入每周例會匯報議程,對招商引資深入分析研究,提出應對策略。二是強化信息收集。充分利用窗口及大廳服務機構收集基本信息,篩選有效項目,主動接觸,實時跟進。三是加大服務力度。為招商引資項目提供全程代辦,協助完善材料,順利完成全年9000萬引資任務。在宣傳工作方面:強化和媒體聯系,在《香港文匯報》刊發專版,與電視臺聯辦專欄298期,與《江淮晨報》聯辦專欄91期,省、市其他新聞媒體編發各類報道517篇,展示了優越的投資環境和服務型政府的良好形象。

總之,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在過去的一年里,“中心”工作進展順利,成效明顯。這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各窗口單位全力支持、配合的結果,也是“中心”全體工作人員辛勤服務、共同努力的結果。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心”工作與跨越式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需求相比,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是:“中心”的整體服務能力仍然不夠強,服務重點不夠突出;審批流程和環節還有待精簡;12345服務熱線的辦理能力和督辦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中心”管理和監督的深度和力度也還需進一步加強等。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完善。

二、2011年工作思路和初步安排

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也是行政服務中心成立十周年大慶之年,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中心”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化改革,銳意創新,結合實際,立足新起點、實現新突破,建立科學、規范的行政服務標準體系和績效評估體系,圍繞行政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中心”整體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今年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市、縣區行政服務中心和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的聯動機制,對重點重大項目實行聯動、跟蹤協調,制定聯動實施辦法,最大限度地發揮行政效能。

2、建立“中心”內部流程運作體系,把中介機構服務事項的服務標準和服務時限等納入“中心”辦事流程,提高辦理效率,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

3、繼續完成標準化體系建設工作,通過國家考評驗收。

4、充分發揮熱線平臺作用,積極參與數字化城市建設,不斷探索建立服務熱線和數字化城市建設互動和聯動。

我們堅信,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在各縣區、各窗口部門和熱線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配合下,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勇于擔當、敢于負責,全市行政服務中心工作一定會再上新臺階,在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和現代產業基地建設中發揮新作用,在朝區域性特大城市目標邁進中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