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教研工作計劃
時間:2022-03-05 08:37:04
導語:教育局教研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5年教研工作思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教研工作,以標準化建設精神為指針,以服務學校、服務教師、服務教學為宗旨,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圍繞教育中心工作,理清發展思路、突出工作重點、提升教學質量,在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加強教研培訓上實現新突破,為縣基礎教育發展做出新貢獻。
一、在加強隊伍建設上下功夫
1、努力打造一支過硬教研員隊伍。加強教研員個人品德修養,做到理性看待自我、持續武裝自我、努力發揮自我、認真管理自我。加強教研員教育理論培訓和學習,不斷提高教研員理論素養,提升教研員研究水平。建立教研員學科聯系點制度:教研員要定期深入學校,進入課堂,了解掌握課堂教學實際,提高指導能力。強化教研員敬業精神,全面提高教研員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增強“為學校、為教師”的服務意識。進一步充實和完善教研員隊伍。完成規定聽評課任務。
2、努力培養一支縣級兼職教研員隊伍。縣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都是縣級兼職教研員,由教育局發聘書,分組按學段開展送課下校,每組由一名專職教研員引領。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下午是兼職教研員交流日,地點局教研室。每位兼職教研員都要根據本學校、本學科實際,承擔一定的教學研究任務(小課題)、完成送課下校任務,使教研工作的觸角前伸、優勢互補、內外結合,充分釋放教研工作的潛能。
3、從縣級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中通過參賽培養一批在自治區、地區有一定影響的教師,教育局將給予表彰獎勵。
二、在提高教研質量上下功夫
4、加強高中教育教研工作。圍繞“抓在手上、直接給力、穩定提高”工作方針,認真做好高中階段的教學研究工作。充分發揮高中課改樣本校的示范作用,努力提高新課程實施水平。
5、加強義務教育教研工作。加強對學校教研工作的指導,促進全縣義務教育階段教學研究工作均衡發展。在加強教學研究工作的同時,著重研究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幫助教師轉變教學觀念,促進教師由關注“怎么教”向關注“學生怎么學”轉變。把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學生學習質量作為教研工作重點:初中階段要著重解決學生有效學習的問題;小學階段要著重解決學生快樂學習的問題。進一步抓好對教師課前備課、課堂教學、作業批改、教學評價等主要環節的規范指導,強化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充分發揮兼職教研員的骨干帶頭作用,圍繞教材重點難點和教師教學盲點開展教學研討活動。要定期深入學校組織教研活動,把解決教學問題作為教研工作的落腳點。開展以捆綁校間的送課、培訓活動,各捆綁校牽頭單位要制定具體的送課、培訓活動安排,報局教研室,教研室負責帶隊指導。5月份將組織中小學有效課堂教學技能大賽(含雙語)。組織中小學生開展“讀好書、讀名著”、科技創新大賽、寫字比賽等活動,幫助學生積淀知識底蘊、豐富精神世界、激發創新意識、塑造鮮活個性,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6、加強學前及幼兒教育教研工作。按照國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和我縣學前教育發展的有關要求,積極開展各項工作。發揮“園本教研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有效提升學前教育特別是農村學前教育水平。把活動教學研究放在學前及幼兒教育教研工作的突出位置。著力解決活動教學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堅決抵制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促進幼兒教育健康發展。
7、加強音樂、體育和美術教育教研工作。落實國家《體育工作條例》和《藝術教育規程》的要求,把開齊開全體育、藝術教育課程作為中小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重點。加強音體美教師和素質教育拓展活動課教師的專業技能培養,規范活動課。教研室一學年入校兩次進行體藝課、拓展活動課的督導檢查。
8、加強校本教研指導和網絡教研工作。充分發揮教研員、兼職教研員的作用,開展送課、賽課活動,促進、鞏固、提升各校課堂教學模式,為促進縣域教育均衡發展提供支持。為進一步加強和創新校本教研工作,上半年將召開一次校本教研現場會(具體事宜另行通知)。各校要利用好基礎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網絡研修平臺,要專人負責,推廣本校教研的成功經驗,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每校要在本校教研網絡平臺上發表10篇以上相關信息。作為年終教學質量考核的依據。
三、在開展課題研究上下功夫
9、堅持邊學習、邊研究、邊實踐、邊提高的原則,繼續做好為民考漢學生開設母語課課題研究工作。為樹立“問題即課題”的理念,把課題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縣名師、學科帶頭人每人每學年必須完成一個小課題研究工作。申報時間2014年3月,分自治區級、地區級、縣級小課題。
四、在雙語教學管理上下功夫
10、加大對雙語教學工作的指導和管理,積極貫徹落實上級下發的關于雙語教育的有關文件精神,加強校本培訓,開展雙語教師拜師跟班學習和“雙語”教學觀摩活動,作為局下校視導的重點工作。同時,引導學校開展好校本教研工作,不斷提高雙語教師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雙語教學穩步推進。本學年對學生的口語交際活動,教研室將采用實地檢測的方式進行,各學校要為雙語班學生多提供使用漢語交際的機會,開展聽、說、讀、寫比賽訓練活動。每天必須有早讀活動,選派普通話水平過硬的教師現場指導。各校要有早讀活動安排表,要體現出早讀指導教師。
五、在過程管理上下功夫
11、完成標準化建設指標的有關檔案資料
12、完善縣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評價體系,并完成考核和獎勵工作。
13、加強教學常規檢查工作,規范教學常規管理,每學期對全縣中小學校(幼兒園)開展一次下校(園)視導活動,結果作為年終教學質量考核依據。
14、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工作,實行捆綁管理,對每校每學科教學質量制定提高幅度,實行發展性評價,一學年一比較,自己和自己比,結果納入年終考核。發展性評價辦法另發。今年評選出5個教學質量優秀單位,給予獎勵。
15、編印教學管理制度和教育雜志(以校為一個模塊,含論文、反思、教育小故事、信息等)。
各校要圍繞本計劃制定本校教研計劃,活動內容從本校實際出發,要體現能落實且具體化,杜絕假大空。
- 上一篇:指導模式下的畢業設計論文
- 下一篇:建筑專業畢業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