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貧困幫扶意見

時間:2022-09-05 06:47:00

導語:農村貧困幫扶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貧困幫扶意見

各鄉、鎮黨委,關山草原風景區工委,縣委各部門,縣級國家機關各部門、各人民團體黨組織:

為了解決農村貧困黨員的生活困難,進一步體現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為構建富裕和諧新**提供組織保證,結合全縣實際,現就建立農村貧困黨員幫扶機制提出如下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對農村貧困黨員幫扶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近年來,在各級黨組織的關懷和廣大農村黨員的努力下,全縣農村黨員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生活水平和質量穩步提升,在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方面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仍有一小部分黨員特別是老齡黨員生活處于貧困狀態。破解農村黨員隊伍中這支特殊群體貧困問題、安排好貧困黨員的基本生活,是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建立長效、穩定的幫扶機制,對農村貧困黨員實行幫扶,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基本要求。解除農村貧困黨員生活后顧之憂,可以增強黨員對黨組織的歸屬感、認同感和榮譽感,更好地激勵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開展貧困黨員幫扶工作,是體現黨的關懷和組織溫暖的具體行動,對于夯實黨在農村的組織和群眾基礎,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統一思想,進一步增強做好農村貧困黨員幫扶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建立農村貧困黨員幫扶新機制,努力解決貧困黨員基本生活問題。

二、開展調查摸底,建立農村貧困黨員信息庫

鄉村黨組織要采取多種形式開展農村困難黨員摸底,摸清困難黨員特別是貧困黨員的年齡、文化、身體狀況,摸清困難黨員家庭結構、生產生活狀況、經濟負擔和致貧原因,按照年齡和貧困原因分類建立縣、鄉、村三級貧困黨員信息庫,實行動態管理。

三、建立困難黨員幫扶機制

根據困難黨員的致貧原因,因人制宜,分類建立幫扶機制。

1、建立結對幫扶困難黨員機制。對年人均純收入在669—944元、有一定勞動能力的低收入黨員,鄉村黨組織要結合黨員承諾制和設崗定責活動,教育引導村組干部、先富起來的黨員和有幫扶能力的黨員,采取“一幫一”、“多幫一”的形式,與困難黨員結成幫扶對子。重點幫助困難黨員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提高脫貧致富的能力。把落實對黨員的幫扶措施作為農村“四雙”活動黨員承諾的主要內容,實行“定目標、定措施、定時間”幫扶,直到脫貧致富。

2、建立特困黨員救助機制。對年人均純收入在668元以下,黨員或家庭成員因病、因災致貧而無勞動能力的特困黨員實行黨內無償救助。在個人申請、公開公示、組織審查的基礎上,確定一定數量的特困黨員,發放一定數額的特困救助金,解決特困黨員基本生活。采取“縣管黨費補助一點、財政支持一點、黨員捐助一點、社會募集一點”的辦法,多途徑籌措特困黨員救助資金。今后,縣委將從縣管黨費中拿出一定的資金,作為全縣農村特困黨員救助資金,長期用于特困黨員救助,解決特困黨員基本生活問題。同時,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為農村特困黨員救助提供財力支持。縣級部門黨組織要教育引導機關黨員增強互助意識、奉獻意識,開展農村特困黨員救助捐獻活動,自覺為農村特困黨員捐款,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問題。縣級各部門、企事業單位和非公企業黨組織要提高認識,克服困難,積極為農村特困黨員捐贈。縣委組織部將采取一定形式組織動員社會各界力量開展募捐活動,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救助農村特困黨員的格局。

3、建立農村貧困黨員社會救助機制。各級黨組織要把農村貧困黨員幫扶納入整個社會救助體系中,使黨內幫扶與社會救助相結合,建立農村貧困黨員社會大救助工作格局。民政、衛生、教育、林業、農業、農發(扶貧)信貸、殘聯等涉農部門在落實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兩免一補”、退耕還林還草補助、糧種直補、綜合直補、貼息貸款等支農、惠農政策時,優先向貧困黨員傾斜。各有關部門要制定幫扶農村貧困黨員的具體政策措施。縣委組織部將把這項工作納入對各部門的黨建目標考核。

四、加強對建立農村貧困黨員幫扶機制的領導和指導

建立農村貧困黨員幫扶機制是增強黨的凝聚力、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全縣各級黨組織一定要站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強化政治意識、責任意識,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加強領導和指導,切實做好農村貧困黨員幫扶工作。縣委組織部將加強與各涉農部門聯系與指導,形成上下協調、部門互動、通力合作的農村貧困黨員幫扶機制,共同做好農村貧困黨員幫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