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經濟發展用地意見

時間:2022-03-18 03:48:00

導語:保障經濟發展用地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保障經濟發展用地意見

近年來,全省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緊緊圍繞經濟發展大局,采取有效措施,在建設用地等方面大力支持城鎮建設、國企改革、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取得了較好成效。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快招商引資的若干意見》(**發〔20**〕14號)文件有關精神,進一步促進我省經濟特別是縣域經濟的發展,在堅持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前提下,現就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改進建設用地報批程序,精簡報批材料

實行批地與供地分開制度。建設用地先由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政府逐級向省政府按批次報批后,再由市、縣政府向用地單位供地。特殊情況和時間要求緊迫的單個項目,本著“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可以單獨作為一個批次報批?;A設施建設項目特別是線型工程,以及國家、省重點建設項目的單體控制性工程,在妥善處理好先行用地有關問題的前提下,可以邊報批邊施工。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用地,實行先批后供;特殊情況,經批準,市、縣政府可以邊報批,邊供地。

簡化審批程序,精簡報批材料。報省政府審批的報件材料,取消原規定的市、縣政府逐級請示性文件,改為在《建設用地項目呈報說明書》上由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簽字并加蓋政府印章。

二、調整部分用地項目審批管理辦法

將縣城所在地城關鎮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內的農用地轉用審批權,委托給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審批結果報省國土資源廳備案;將200畝以下的耕地開墾驗收權,委托給設區的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驗收結果報省國土資源廳確認。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除國家和省重點工程以及跨市建設項目由省國土資源廳負責核準外,一般性單獨選址建設項目,由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出具核準文件,報省國土資源廳備案。

三、改革稅費征收辦法,嚴禁搭車收費

認真落實**發〔20**〕14號文件有關規定,從20**年11月至20**年12月,應由省級征收的耕地占用稅除按原規定的程序繳納中央和省級部分外,各市、縣耕地占用稅地方分成部分,直接留給地方按規定使用。土地管理部門在批準單位和個人占用耕地后,應及時將批準文件抄送所在地的市、縣財政機關。各市、縣國有土地出讓金凈收益及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上繳省級部分,暫留給市、縣政府按規定用途使用。同時,耕地總量動態平衡任務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承擔。各市、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的工業項目,以及各開發區、工業園區建設使用耕地,凡自行補充耕地有困難、不能實現占補平衡的,可按低限繳納耕地開墾費。

市、縣政府可從土地出讓收益中劃出一定比例,用于收購土地。市、縣政府以有償方式出讓土地,收取土地出讓價款,除國家規定的收費項目外不得搭車收取其它費用。

四、創新土地利用和管理制度,支持園區建設,減輕投資者負擔

集體土地,在農民自愿、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依法辦理用地審批手續的前提下,作工業園區內工業項目用地,用地單位可采取支付租金或土地入股分紅等方式對農民進行土地補償。農業科技示范園或生態示范園,在不改變農用地性質的前提下,可不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不繳納耕地開墾費。外來投資者投資于我省工業項目,依法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如一次性支付土地收益有困難的,可采取一次核定、按照協議交款期限分期付款;外來投資嫁接改造我省工業企業,經批準原劃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的,土地出讓金可分期支付。

根據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需要,適時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進行修編和逐步調整,依法報批。在控制土地供應總量的前提下,用地計劃優先保證水利、能源、交通等重點工程建設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留足工業園區和中心鎮建設用地。多渠道解決用地計劃指標,省內年度計劃指標可跨區調劑,規劃期內用地指標可跨階段調劑。在省國土資源廳統一組織協調下,補充耕地指標和基本農田保護指標可跨區有償調劑,以解決經濟發展較快地區的用地需求。

五、加強政風建設,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

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整治和改善經濟發展環境的各項舉措,加強政風建設,推進依法行政,做到廉潔、規范、透明和高效。

國土資源部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全部納入政務服務中心窗口辦理,并以窗口為載體,建立健全政務公開制度、內部會審會簽制度、限時辦結制度、行政效能監察制度、行政責任制度和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內部協調,杜絕“兩頭受理”。加快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大力推進電子政務,逐步推行省、市、縣三級聯辦制度。上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加強對下級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強化土地執法監察,千方百計為經濟發展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用地環境和寬松、高效的投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