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的安排意見

時間:2022-05-29 08:40:00

導語: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的安排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的安排意見

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順序規定》對“三步式”行政執法順序的適用,市行政處罰程序規定》以下簡稱《順序規定》已經市政府第23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行政處罰的簡易順序、一般順序、聽證順序,行政執法文書送達與執行以及責任追究等方面都做出了具體規定,為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工作落實,促進行政執法機關規范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支持。為切實抓好《順序規定》貫徹落實,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進一步提高對貫徹落實《順序規定》認識,加強宣傳培訓。

對于規范行政機關行政執法行為,順序規定》實施。促進依法行政,改進行政執法工作,對于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民主法制建設的不時進步,人民群眾對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越來越高,加強行政處罰程序建設、規范行政權力的運行,既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重大舉措,又是保證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實現和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構建和諧的需要。各級各部門要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高度,充分認識《順序規定》重大意義,把貫徹落實《順序規定》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政府法治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切實抓緊抓好,把《順序規定》提出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提供保證。各縣(市、區)政府要組織外地區執法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市政府各行政執法部門也要本著學用結合的原則要采取各種形式對本系統行政人員進行培訓,通過培訓使執法人員都能準確掌握行政處罰的基本順序,特別是三步式”行政執法順序的原則和基本工作要求,執法實踐中運用好、施行好。同時要做好宣傳工作,各新聞單位要給予支持和配合,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和陣地,采取多種形式,向人民群眾廣泛宣傳《順序規定》使群眾更好地監督行政執法工作,有效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二、壓縮行政處罰自由裁量空間,統一、規范行政處罰順序和行政執法文書。夯實工作基礎。

(一)統一、規范行政處罰順序和行政執法文書。市政府各行政執法部門要制定在全市系統內統一實施的符合本系統實際的具體行政處罰順序和行政執法文書樣本。對執行的獎勵順序和行政執法文書進行補充完善,重點是把“三步式”行政執法順序的適用、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的貫徹落實以及推行說理式獎勵等具體要求落實到行政處罰程序中。國家部委或省政府有關部門尚未制定行政處罰順序和行政執法文書樣本的行政執法部門應當依照《順序規定》和市行政執法文書樣本執行,對需要調整的行政執法文書應當報市政府備案。市政府各行政執法部門要于3月30日前將細化完善后的行政處罰順序和行政執法文書樣本,報同級政府備案后(直送市政府法制辦公室)以部門正式文件通過網絡媒體、公告、公示欄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公布施行,接受監督。

(二)全面實行行政處罰“規范、順序、結果”三公開制度。為進一步規范行政處罰行為。保證行政處罰公開、公平、公正,各行政執法部門要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將本系統實施的行政處罰細化標準,行政處罰順序和行政執法文書樣本,以及實施行政處罰的基本內容,包括被處罰人的基本情況,違法事實、適用依據和處置結果要向社會進行公開,接受監督。

進一步修訂和完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相關制度。修訂后的行政處罰裁量權自由裁量配套制度和本系統實施的行政處罰細化標準,一要進一步加強行政處罰自由裁量規范公開工作。各行政執法部門要根據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制度的運行情況。要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向社會公開。

相關配套制度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向社會全面公開。二要切實推行行政處罰順序公開工作。各行政執法部門要將細化完善后的行政執法文書、行政處罰程序。以及本部門實施簡易順序、一般順序以及聽證順序的具體流程。

各部門要將所有行政處罰案件的被獎勵人或單位的基本情況,三要推行行政處罰結果公開工作。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案件外。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行政機關收集采用的證據等基本信息以及行政機關作出處分的種類和額度等處理結果,政府門戶網站”開辟專欄,統一格式予以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各行政執法部門要明確專人,作好行政處罰“規范、順序、結果”公開工作。

三、促進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完善行政處罰審查程序、監督機制。

提高行政處罰案件辦案質量,為嚴格依法行政。維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防止人情案、關系案的發生,順序規定》對適用一般順序實施處分的案件,確定了查、審、定、執、監”五分離的工作制度,即執法機構負責調查、法制機構負責審核、案件審理委員會集體研究決定、收繳罰款與做出獎勵決定的機關相分離、監督執行人員與具體執法機構相分離的工作模式。各級各部門在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要把好案件承辦關、審核關、審理決定關、執行監督關,牢牢筑起行政執法監督屏障,把法律賦予的行政處罰權置于有效的監督之下,杜絕某一個人的表態算數,弱化部門的權力。

實現實施行政處罰調查與審查相分離、相制約。部門法制機構對行政處罰案件進行法制審查,一要充分發揮法制機構審查職能。完善內部監督的有效形式,實現國務院和省政府提出的行政處罰案件實行調查、審查、決定三分離制度的具體措施。通過法制機構審查能夠更好地保證行政機關正確行使行政處罰職權,防止違法行政。依照《順序規定》各部門執法機構應當將調查結果、擬定的初步處置意見連同立案審批表和其他證據資料送本部門法制機構進行審核。各部門行政處罰案件須經本部門法制機構審核,實施行政處罰的法定順序,各級部門法制機構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尚未設立法制機構的部門,要明確具體承辦科室或專職法制人員承擔行政處罰案件復核職能和行政處罰的日常監督工作。

實現重大行政處罰集體研究決定。各行政執法部門要建立以一把手或主管領導為案件審理委員會主任,二要建立案件審理委員會制度。相關業務科長及有關人員為委員的案件審理委員會,作為行政處罰重大、疑難案件的審議決定機構。主要履行職能:對本部門立案查處的情節復雜或者重大的違法行為、將給予較重行政處罰的案件,進行全面審查,并討論決定;案件審理委員會應經常對行政處罰工作進行階段性總結,對行政執法中先進的理念、良好的機制、創新的做法等進行總結并加以推廣;對行政處罰過程中遇到新問題和熱點、難點問題及時研究,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加大個案監督力度。各行政執法部門要結合本部門實際,三要推行行政處罰案件回訪制度。制訂并推行“行政處罰案件回訪制度”有效防止重獎勵輕糾正、只制裁不教育、一罰了之和辦案人員違規違紀問題的發生。第一,回訪形式?;卦L形式包括問卷調查、電話征詢、上門走訪、組織座談等。對違法行為重大的案件,必需采取當面形式進行現場回訪,對一般的行政處罰案件要依照一定比例回訪。第二,回訪內容。回訪的首要內容是征詢當事人對辦案機構及執法人員執法作風狀況、執法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查執法順序規范性,看是否存在行政亂作為現象;查公正執法情況,看是否存在違法辦案行為;查辦案人員工作作風,看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等違紀行為。同時,監督被獎勵人依法糾正違法行為。第三,責任追究。案件回訪人員由行政執法部門監察、法制或案件經辦人以外的兩名以上人員組成?;卦L中發現辦案機構及執法人員確有執法過錯、違法違紀問題的行政執法部門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并及時向當事人反饋回訪處置結果,切實加強執法隊伍作風建設,防止違法違紀問題。

四、推行說理式行政處罰文書,創新工作方式。全面提升行政處罰案件辦案質量。

能夠客觀反映獎勵決定形成的全過程,行政處罰文書是行政機關記載對具體違法行為所作出的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依據及獎勵內容等事項的具有法律強制力的書面文書。而說理式行政處罰文書。違法事實的表述和證據的列舉全面透徹,法律適用和獎勵依據逐一說明,行政相對人的知法、知情、知理的權益更充分地得到尊重和保障,可以從根本上化解被處罰人的抵觸情緒,可以使其更自覺地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縮短案件執行時間,減少行政爭議。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推行說理式行政處罰文書的重要意義,正視當前行政處罰文書制作中存在案件事實認定、證據采信、案件定性及獎勵依據論述過于簡單、相關證據缺乏客觀分析的問題,積極推行說理式行政處罰文書,最大限度保證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敘事完整、說理充沛,制作說理式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做到結構合理、層次清晰、詳略得當。語句流暢、邏輯嚴密、用字準確。說理式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交待案件來源,說明違法的事實,列舉證明違法事實的證據,明確認定案件性質的事實和法律依據,說明當事人的陳說、申辯意見采信與否的理由,闡釋對當事人從重、從輕、減輕處分的情形,獎勵決定內容、履行方式和救濟途徑。基本要求如下:

(一)表述認定的事實依據要清楚。緊扣違法行為的構成要件展開,保證案件事實的針對性和準確性。一要完整介紹當事人情況。二要詳細交待案件來源,使案件的來龍去脈清楚明白。三要準確陳述違法事實。陳述違法事實時,要求對當事人何時、何地、從事何類違法活動,行為的具體表示,涉案標的物數量、金額、違法所得等情況敘述清楚;同時,對于當事人從事違法行為的主觀意圖、所采取的手段、造成的社會后果作出客觀表述。四要逐一列舉相關證據。證明違法事實的主要證據,要在說理式行政處罰決定書中逐一詳細列舉并指出該證據所要證明的事實,保證事實和證據的關聯性。五要如實說明執法順序。執法順序中采取強制措施或者經過法定機構鑒定的應當如實載明。同時,還要寫明向當事人告知的事實、理由和依據的時間;當事人有無陳述、申辯或申請聽證的情況;當事人提出陳說、申辯或申請聽證的寫明陳說、申辯的復核情況或聽證情況;對當事人的陳說、申辯意見采信與否的理由也應敘述清楚。

(二)法律適用的理由要準確全面表述。認定事實的基礎上結合有關法律法規或規章的具體規定。對案件性質進行準確定性。案件性質認定要從違法行為的構成要件著手說明理由。準確引用所適用法律、法規或規章的具體禁則條文內容,說明當事人的行為具體違反了該法條的什么禁止性規定,構成何種行為;準確引用與禁則相對應的罰則條文的內容。

(三)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行使。對從輕或減輕、從重或加重處罰的情節、理由、法律依據,結合《市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細化標準》和相關規定做必要的說明,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行使合法合理。

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要明確寫明對獎勵決定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具體救濟途徑。各行政執法部門所屬機構和職能科室送達行政處罰當事人的法律文書,同時。要實現部門統一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