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客運完善規劃意見
時間:2022-06-12 10:55:00
導語:農村客運完善規劃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鄉、鎮人民政府,雙鳳開發區管委會,縣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加快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依照交通廳《關于印發〈關于農村客運班車通達工程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皖交公運〔〕22號)以及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村村通班車建設工作的意見》(合政秘〔〕138號)精神,結合我縣村村通水泥路路網建設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便農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為出發點,按照“立足需求,合理布局;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集約經營,規范管理;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安全經濟,協調發展”的原則,加快農村客運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客運通達深度,完善農村客運網絡,優化運力結構,提升服務水平,推進農村客運市場快速、有序、健康發展,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多途徑、多層次的出行需求。
二、工作目標
“十一五”期間,以方便廣大農民群眾出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科學規劃線路,合理安排運力,以城鄉道路為依托,建成以縣城和北城區為中心,重點鄉鎮為節點,城鄉相連,村鎮相通,安全、經濟、便捷的農村客運網絡,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體目標為:
客車通達深度:構建南北雙城通市區、鄉鎮通縣城和北城區、行政村通鄉鎮(行政村)的三級農村客運網絡,實現農村客運村村相通,城鄉一體,安全、經濟、便捷的建設目標。年底,全縣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達到95%,鄉鎮至、鄉鎮至縣城公交化覆蓋率達到50%。
站場設施建設:到“十一五”末,縣城要建成三級以上客運站一個;重點鄉鎮的政府所在地及重點旅客集散地要建成四級以上客運站一個;較偏遠的鄉鎮要建成五級客運站或簡易客運站;年底,尚未建設客運站的鄉鎮要完成站場選址布局、土地占用和停車場建設工作。同時按實際需要建設干線公路、通鄉(鎮)公路和通村公路的候車亭、招呼站。
運輸服務質量:基本形成農村網絡化運輸格局,客運車輛車型結構和技術等級基本與道路標準和人民群眾需求相適應,市場規范有序,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城鄉客運網絡有效銜接。
三、工作措施
(一)制定統一標準,規范農村客運市場。村村通班車工程是一項惠及廣大農民群眾的民生工程,應體現“優質、優價、便捷、安全”的特點,實行集約經營、規模經營,公司化運營。村村通班車要做到定地點、定線路、定時間、定班次、定票價,統一服務標準,統一車身標識,統一經營期限。
(二)科學規劃線網,合理部署運力。為便于管理,我縣農村客運劃分為Ⅲ級網絡,鄉鎮通的客車為一級網絡;鄉鎮通縣城的客車為二級網絡;鄉鎮與行政村互通客車或行政村之間互通客車為三級網絡。按照尊重歷史、統一政策標準的原則,完善縣際、縣內班線客運網絡,大力推進村村通班車工程,努力做好城市公交與縣際、縣內客運班線的銜接。認真做好全縣村村通班車的線網規劃,分片、分鄉鎮確定經營主體,分階段、分批完成全縣村村通班車工程的運力部署。年7月底完成左店鄉、朱巷鎮、造甲鄉和杜集鄉等鄉鎮的線路規劃和運力部署;年8月底完成水湖鎮、羅塘鄉、莊墓鎮、義井鄉、楊廟鎮、下塘鎮等鄉鎮的線路規劃和運力部署;年9月底完成吳山鎮、陶樓鄉、崗集鎮、雙墩鎮、三十頭鎮等鄉鎮的線路規劃和運力部署。
(三)規范經營主體,加快客運站場、站點建設。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安全評價高、質量信譽好且有資質的客運企業,具體承擔農村客運村村通班車運營工作。投入運營的車輛必須是公司自有車輛,禁止掛靠經營。采取國家投資、社會集資、市場融資等多種方式,加大站場建設投資力度,加快建設步伐,努力為實現農村客運網絡化創造條件,確?!班l鎮有站、大村有亭、小村有牌”。客運場站、港灣式候車亭要按照省交通廳制定的統一建設標準進行建設,使農村客運站場做到形象景觀化、環境人文化、服務規范化。等級客運站要有停車場、站房、候車設施和衛生設施;候車亭要有頂棚、座椅、班次表,招呼站要有站牌、時刻表,力求醒目、美觀、經濟和實用。年底完成雙墩、造甲、朱巷、莊墓客運站建設任務;開工建設下塘、義井客運站;做好杜集、陶樓、左店、崗集、徐廟、埠里等客運站規劃建設的基礎工作。
(四)改善運輸組織方式,提高農村客運通達深度。積極探索農村客運一級網絡捆綁經營的新模式,按照城市公交的管理方式運作,一線路一公司,有序發班,統一結算,滾動發車,循環經營,做到資源共享、風險同擔,努力實現一級網絡客運經營公司化管理,股份制經營,市場化運作。二級網絡使用19座左右的中巴客車,規定其發車密度。三級網絡因地制宜,可根據具體情況,堅持以人為本,方便群眾出行,打破客運班車“定班、定點、定線”的“三定”規定,擴大經營者自主權。從提高實載率的角度,推廣使用10座以上的客車,對于一條線路只有一個經營者運營的地區,可只確定每日最低班次,而班次總數、發班時間等事項均由經營者自主決定;對客運量相對較大的地區,可采用滾動發車、定線循環運行的營運方式;在客運量較小的地區,可實行客運班車片區經營:對不適宜開行日班的線路,可視情開行隔日班、周班、趕集班或實行電話叫車。開行隔日班、周班、趕集班的客運班車可同時經營兩條或多條客運班線。通過上述措施,確保凡有符合技術標準的公路、具備通車條件的地方,都能及時投放客運運力。
(五)實行優惠政策,扶持農村客運發展。對農村客運站建設和經營農村客運企業給予優惠政策,扶持農村客運發展,保證農村客運線路“開得通、留得住”。
1、對農村客運站點建設予以補貼和支持,在省交通廳對每個新建客運站補貼15萬元的基礎上,縣對每個新建客運站給予適當補貼;同時,縣交通、規劃、建設、環保、國土、教育等有關部門將在站場建設、土地供應、規劃選址、規費減免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按照合法高效的原則,辦理相關手續,免征相關費用。
2、按照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村村通班車建設工作的意見》(合政秘〔〕138號)精神,農村客運站建設用地由縣政府采用依法劃撥方式供給。
3、對農村客運線路實行以獎代補,縣財政每年預算安排適當的農村客運專項補助資金,對部分農村客運班線實行以獎代補。
(六)加強農村客運監督管理,規范客運市場秩序??h交通、物價等部門要合理確定農村客運票價,對農村客運一、二級網絡客車票價要嚴格按國家物價政策執行,三級網絡客車要堅持盈利性與公益性兼顧的原則,按照經營戶能贏微利和農民群眾能承受的目標確定??h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縣交通運輸管理機構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和交通部《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切實優化公共資源配置,加強客運市場監督管理。從事農村客運的經營者要守法經營。經營期限屆滿(縣內客運班線的經營期限為4年)需要繼續客運班線經營許可的,應當重新提出申請。在經營該班線客運期間,無特大運輸安全責任事故,無情節惡劣的服務質量事件,無嚴重違規經營行為的,優先予以許可。同時,農村客運經營者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后,應當向公眾提供連續運輸服務,不得擅自暫停、終止或者轉讓班線運輸;經營者不得強迫旅客乘車,不得甩客、欺客、敲詐旅客;不得擅自更換運輸車輛。凡新增運力和更新車輛,須事先向縣道路運輸管理部門申報,經批準、履行開業有關手續后方可投入運營。
四、工作要求
(一)深化認識,加強領導。實施村村通班車工程是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迫切需要,是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民生工程。縣政府成立村村通班車工作領導小組,縣交通、財政、建設、規劃、公安、工商、稅務、國土、物價等有關部門參加,統一領導、組織、協調村村通班車建設工作。各鄉鎮和縣政府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明晰責任,確保把這項民生工程落實到位。
(二)齊心協力,密切配合。縣交通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認真做好組織協調、公司化改造、車輛收購、運力投放、人員安置、站點設置等工作。縣公安部門要全力維護交通秩序和社會穩定,對于阻撓村村通班車開通等行為,要依法從嚴查處。縣信訪部門要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明確責任主體,落實包保責任,確保信訪穩控措施落實到位??h新聞單位要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取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為實施村村通班車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各鄉鎮人民政府和縣交通等有關部門要做好車主的思想教育工作,化解可能引發的矛盾。縣監察、物價、建設、規劃、財政、市容、勞動和社會保障、國土資源、安監、稅務、工商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密切配合,全力支持,切實推動這項工作順利進行。
(三)加快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各鄉鎮和縣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深化調查研究,采取得力措施,建立合理、方便的城鄉客運體系,使農村客運網絡布局更趨合理。要根據農村客運班車安全通行的需要,完善“村村通”公路路肩及會車道設施建設。同時做好候車亭、招呼站建設和日常維護工作(候車亭、招呼站建成后,經驗收合格可申請上級補助),確保道路完好、暢通,保障車輛通行安全。
(四)強化市場監管,確保運輸安全。全面落實道路交通安全責任制,加強對客運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職業道德、服務標準的教育,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客運企業要嚴把從業人員資格關和車輛技術狀況關,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車輛例檢制度,確保行車安全。要進一步教育引導農民群眾增強安全意識。嚴厲打擊非法經營及違章行為,堅決取締農用車、三輪車等不符合條件的車輛從事農村客運,確保農村客運運輸安全。
- 上一篇:縣抗旱救災表彰大會講話
- 下一篇:財政國庫改革工作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