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網點調整指導意見
時間:2022-01-03 09:55:00
導語:教育網點調整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督查。中小學網點調整工作是當前我縣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領導、精心運作,四嚴明紀律。切實擔負起學校網點調整的各項工作職責,確保中小學網點調整工作順利推進。要建立目標責任制,納入主要領導任期目標和政績考核內容。調整工作結束后,縣政府將組織有關部門對網點調整工作進行考核評估,對調整力度大、實施效果好的鄉鎮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的鄉鎮要嚴肅進行行政問責。
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及城鎮化進程的步伐,為優化我縣教育資源配置。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結合生源分布和流向的變化趨勢,現就我縣教育網點調整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方針,根據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校園校舍現狀、人口分布、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與趨勢,調整中小學布局結構,增設幼兒教育網點,合理配置教育資源。
二、目標任務
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中小學網點調整工作的總體目標是通過調整中小學網點布局。減少學校數量,擴大校均規模,優化師資配置,逐步實現學校布局合理、硬件建設達標準、師資隊伍高水平、教育結構優化和用人機制健全、經費使用高效、辦學效果高質量的目標。力爭在十二五規劃期間使全縣的中小學校由現在校均300人左右增加到校均700800人,縣城中小學平均班額由現在80人降至50人左右。
三、調整原則
要堅持以人為本,一堅持科學合理、適度超前的原則。調整過程中。結合實際,依法依規,防止出現新的上學難”問題。以改革創新、優先發展、適度超前的思路推動中小學網點調整,為實現我縣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目標奠定良好的基礎。
堅持先易后難,二堅持先易后難、穩步推進的原則。充分考慮不同地區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和群眾的可接受程度。穩步推進的原則,采取分批過渡、循序漸進、逐步推廣的做法,做好群眾工作,分地區、分階段逐步調整,積極穩妥地做好布局調整工作。
從有利于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質量與辦學效益和方便學生入學等方面出發。打破行政區域,三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網點調整的鄉鎮行政區域內須根據區域內學生的分布及變化趨勢、道路交通、辦學質量、群眾關注的問題等實際情況。按自然地域就近入學的原則進行調整。
通盤考慮擬撤并學校學生流向,四堅持調建結合、先建后撤的原則。網點調整過程中。對擬接收撤并學校學生的中小學,按照國家辦學標準,規劃建設好教學用房和學生宿舍、食堂、廁所等生活用房,再撤并擬撤并學校。規劃學校擴建堅持集約用地,充分利用存量用地,依法依規用地。
四、實施辦法
分五年逐步實施。以在農村撤點并校、縣城增設網點為重點,本輪網點調整時間從2011年—2015年。以鄉鎮為中心建設農村寄宿制中小學為突破,走“高中階段學校向縣城集中,農村中小學向鄉鎮集中,新增教育資源向縣城集中”規模化辦學路子,采取“撤、并、建、擴”等措施,通過實施縣城學校的大改小”工程,即縮小縣城學校班額,使其達到省定班額標準;農村學校的小改大”工程,即相對集中教育資源,擴大農村學校辦學規模。對小學、初中學生總數在2000人以下的鄉鎮實行初中4年、小學5年學制。經過五年努力,2015年基本完成調整目標。具體實施辦法為:
一高中設置
全縣設2所重點高中:一中、二中一中、二中初、高中剝離1所職業高中:職高;3所普通高中:三中、李渡中學、前坊中學。
二初中設置
縣五墾學校、縣云橋中學、縣星火學校初中部。農村地區原則上每個鄉鎮設1所初級中學不含已撤并的學校縣城設初中5所:縣初級中學現一中校園三中初中部。
三小學設置
1.縣城地區。設9所小學:民和一小、二小實驗學校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小煤庫旁八小何家星火學校小學部。
人口多、地理面積大、交通條件不便利的鄉鎮可以視具體情況適當增設網點數。原則上總人口4萬人以上鄉鎮可設2所完全小學,2.農村地區。每個鄉鎮原則上設1所寄宿制完全小學。4萬人以下的鄉鎮設1所完全小學。交通不便利的行政村可以保留12年級教學點。
四九年一貫制學校設置。
農村小學、初中學生總數不足1200人的鄉鎮可將小學、初中合并為九年一貫制學校。縣城設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星火九年一貫制學校。
五學前教育
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力度。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規范學前教育管理,逐步完善縣、鄉、村學前教育網絡。縣城地區新建1所公辦幼兒園,同時引進社會資金興建35所具有一定規模的民辦幼兒園,逐步淘汰規模小、辦學條件較差的民辦幼兒園。每個鄉鎮重點規劃建設1所公辦中心幼兒園。
五、工作措施
充分發揮網點調整的整體效益。一優化師資隊伍。
網點調整學校嚴格按國家有關規定核實各學校教師編制數,為合理利用教師資源。按編制配備教師,清理“吃空餉”教師;實行校長、教師定期交流,制訂校長、教師交流實施辦法,促使學校師資力量的平衡,調動廣大校長、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切實做好撤并學校教職工安置工作,調整撤并學校的教師,由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統一調配。原則上集中到本鄉鎮完小任教。網點調整后教師編制有富余的學校,富余教師調入附近教師編制緊缺鄉鎮的學校;偏遠農村保留的教學點,必須配備公辦教師,保障其辦學經費。寄宿制學校要配備適量的專職生活指導教師保育人員炊事人員、安全保衛人員等生活輔助人員。
確保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二全面加強學校管理。
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進一步增強依法治校、依法辦學的意識。建立一支高效、團結、銳意進取的管理隊伍,切實提高學校校長教育管理水平,全面規范中小學校管理,特別要加強對寄宿制學校和教學點的管理。寄宿制學校要強化常規管理,落實安全責任,建立嚴格規范的制度并確保落在實處。要重點對學生的食宿、交通接送等環節明確管理要求,規范工作程序,細化工作責任。網點調整后,原則上高年級學生集中在鄉鎮中心小學就讀,低年級年級學生就近入學。高年級學生原則上寄宿。
努力改善辦學條件。三加大校園建設力度。
許多學校面臨生源增加、校舍不足、辦學設施亟待補充等問題。因此,這次學校網點布局調整。調整過程中,要根據學校實際需求,保障資金投入,加大校園建設的力度,加大項目建設規劃、立項的力度。集中五年的三稅”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資金,重點建設縣城新、擴建學校項目和農村初級中學、中心小學寄宿制學校建設項目,學校建設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突出校園文化的特色。抓好校舍安全工程,確保工程質量。鄉鎮政府要按有關規定規劃好學校新建、擴建校舍所必需的土地。
四加強調整學校資產管理。
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網點調整后撤點學校的圖書儀器、課桌椅等資產隨生源轉入新的學校。閑置校舍等不動產可優先用于學前教育、職業教育、農民文化技術教育、中小學實踐基地等。確實無法利用的閑置校舍,調整后的校舍等資產要保證用于發展教育事業。可在明晰產權的基礎上資產置換,通過作價轉讓、拍賣等方式進行資產盤活,所得資金全部用于生源流入學校的建設。
六、工作要求
也是實現教育強縣目標的必由之路。為確保工作的順利實施,一健全機構、加強領導。中小學網點調整是縣教育改革和教育質量全面提升的重大舉措。成立縣中小學網點調整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教育、財政、發改、監察、國土、住建、人事、編制、交通、交警等單位負責人及各鄉鎮長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教體局,辦公室主任由萬曉嵐同志兼任,具體負責全縣教育網點調整工作的指導、督查等工作。各鄉鎮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明確職責分工,把教育網點調整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
結合本鄉鎮實際,二密切協作、精心實施。各鄉鎮要按照縣總體規劃方案。具體制定中小學網點調整實施方案,如期完成本鄉鎮學校網點調整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抓好此項工作。
提高認識。中小學網點調整是一項涉及面廣的復雜的系統工程,三廣泛宣傳。各鄉鎮、有關部門要加大學校網點調整工作的宣傳力度,及時通過廣播、電視、墻報、板報、宣傳標語等形式廣泛宣傳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的重大意義、基本原則和政策要求,要積極召開鄉村兩級干部會,切實做好群眾思想工作,消除不利因素,使廣大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學校網點調整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為中小學網點調整工作創造良好環境。
- 上一篇:書記在提案交辦會發言
- 下一篇:消防考核指導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