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巡回醫療點建設方案

時間:2022-11-21 08:30:26

導語:山區巡回醫療點建設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山區巡回醫療點建設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精神,積極推進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改善山區衛生基礎條件,提高服務能力,提升山區居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及均等化水平,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二、工作目標

結合縣建設局規劃的中心村建設要求,到2015年,規劃對23個偏遠山區常住人口600人以上,且還沒有村衛生室的行政村完成巡回醫療建設,進一步夯實基層衛生網底。

三、建設標準

1.選址要求。巡回醫療點是村級公益機構,選址要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要求,納入建設規劃并綜合考慮醫療衛生服務特點科學選址,以及方便群眾出入和集散等因素,周邊宜有適當空地。

2.面積標準。巡回醫療點房屋建筑面積原則上≥60平方米,最小不少于40平方米,服務人口多的可適當增加建筑面積。

3.功能布局。用房要按診斷、治療、儲藥和防保基本功能分區布置,至少設置診室、藥房和治療室。

4.基本配置。統一機構標識,統一配備必要的設備。基本設備配備: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出診箱、壓舌板、軟尺、身高體重稱、污物桶、診斷床、診斷桌、藥柜、資料柜、紫外線燈等。基本藥物配備:由轄區衛生院負責統一配備。

四、建設方式

堅持多元化、多渠道、多類型實施巡回醫療點建設,按照“建得起、辦得好、能持續”的要求,由轄區衛生院與村委溝通聯系,提出建設方案。村委結合村辦公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等進行標準化新建,或充分利用現村有公用閑置房進行改擴建。

五、建設時間

建設時間為2013年—2016年,分年度實施。采取成熟一個、建設一個、驗收一個的形式進行。

2013年,完成10個村級巡回醫療點建設任務:

2014年,完成7個村級巡回醫療點建設任務:

2015年,完成6個村級巡回醫療點建設任務:

遇政策調整,山村整體搬遷,建設計劃將適當調整。

六、服務內容和要求

巡回醫療點建成后,由轄區衛生院確定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醫師定人、定時入村開展巡診服務。提供常見病、多發病的一般診治和慢性病康復期的用藥指導,為年老體弱和行動不便的群眾提供上門服務。開展三大類12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群眾建立健康檔案、開展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

七、保障措施

1.建設補助。村衛生室建設所需資金要充分發揮政府、集體、社會的作用,由財政補助、鄉(鎮)村自籌等多渠道籌措解決。對按時完成建設經考核驗收合格的,給予適當的建設補助資金。補助標準:新建巡回醫療點每個補助2萬元,改擴建的每個補助1萬元。建設補助資金由縣衛生局撥付到所在鄉鎮衛生院,由各鄉鎮衛生院統一報帳。

2.工作經費補助。衛生局將給予每個規范開展巡診工作的巡回醫療點每年補助1萬元工作經費。對工作成績突出的,或不能按時完成巡回醫療點工作任務以及群眾滿意度低的衛生院,按照衛生院績效考核方案進行獎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