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方案

時間:2022-10-14 06:13:00

導語: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方案

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內容。開展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創建活動,是深化村民自治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內容。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見》(中辦發[2004]17號,以下簡稱17號文件)及黑龍江省鄉鎮政務公開和村務公開領導小組的有關意見精神,不斷深化和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使“管理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形式更加多樣,內容更加豐富,機制更加完善,領導更加有力,成效更加顯著,推動我縣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根據全國村務公開協調小組《關于開展“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創建活動的意見》(村發[2005]2號)的要求,結合我縣農村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維護好、實現好和發展好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宗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通過廣泛深入地開展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創建活動,樹立典型,總結經驗,健全制度,規范程序,完善機制,進一步貫徹落實17號文件,提高全縣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整體水平。

二、主要內容和基本標準

開展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創建活動的主要內容是:黨政領導高度重視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有健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宣傳教育形式多樣,深入人心;村務公開全面真實,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問題都能按程序公開;民主決策科學規范,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健全,重大事項都能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扎實有序,依法實行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健全;民主監督切實有效,群眾對村務公開的滿意率在80%以上;開展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活動的檔案資料健全,整理規范。

(一)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村的標準

1、基礎工作深入扎實。村“兩委”高度重視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認真學習、廣泛宣傳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廣大村民積極參與村務管理,各類組織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規范。

2、村級組織健全有力。村“兩委”班子依法由民主選舉產生,團結協調,有較強的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能夠堅決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廉潔自律,奮發有為,自覺接受村民監督。村委會下屬機構、村民小組組織健全,工作有力。

3、村務公開全面真實。設有規范的村務公開欄,村級財務、村民自治事務和協助上級辦理的政務公開內容能夠及時按程序公開,并根據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和農民群眾的要求,及時豐富村務公開的內容,由事前公開向事中、事后全過程公開。公開方案的提出、審核和實施有嚴格的程序。無弄虛作假現象,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解釋和答復。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村民民主理財小組按民主程序推薦產生并發揮作用。

4、民主決策科學規范。建有完善的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議事規則清楚明了,重大村務事項都能按照規定程序實行民主決策,決策的事項得到有效落實。村民代表按規定推選產生,有健全的聯系戶制度并能充分發揮作用。

5、民主管理扎實有序。有規范的民主管理制度,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合法產生,內容符合有關規定,干部群眾自覺遵守,實施效果好。集體財務收支按程序審批,村委會換屆后及時辦理工作交接手續。

6、民主監督切實有效。村集體財務審計監督制度、民主評議村干部制度、村干部激勵約束制度得到有效落實,對在審計中查出的侵占集體資產和資金等問題,有處理結果,每年對村干部至少進行一次民主評議,對兩次被評為不合格的村干部,有處理結果。

7、社會和諧群眾滿意。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能夠得到有效貫徹落實,經濟持續發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村內公益事業發展良好,黨群干群關系融洽,社會和諧穩定,沒有因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問題引發的群眾上訪,群眾對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滿意率達到80%以上。

8、村級檔案規范齊全。村級組織重視檔案管理工作,各類臺帳資料齊全,管理有序,有檔案室(柜),分類存放,明確專人管理。

(二)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鄉(鎮)的標準

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建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的領導機構;有工作方案、有布置、有檢查、有管理和監督機制,所轄村80%以上達到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村標準。

三、考核評選和命名表彰辦法

對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實行逐級考核評選和命名表彰。對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村的考核評選和命名表彰,由鄉(鎮)向縣村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申報;對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鄉(鎮)的考核評選和命名表彰,由縣村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初查通過后向市村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申報。

檢查驗收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進行,由民政部門牽頭,組成由組織、宣傳、紀檢監察、農委、司法、財政、人口與計劃生育、審計、共青團、婦聯等部門參加的檢查驗收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村驗收合格者,報縣政府批準后給予命名表彰。

四、工作目標

2006年,每個鄉鎮可選擇工作扎實、基礎較好的1—2個村搞試點,2006年末每個鄉鎮至少有1個村達到示范村的標準。通過逐年遞增示范村數量,利用10年左右的時間,到2015年,全縣9個鄉鎮、73個行政村全部達到示范鄉鎮、示范村標準

五、幾點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創建活動要在鄉(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鄉(鎮)村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實施。黨委、政府要從大局出發,把開展創建活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切實可行的創建活動方案,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創建活動。創建活動的重點在村,要以村為基礎,分級負責,層層落實,對所確定的示范單位要加強培育和指導。

(二)加強協調配合。鄉(鎮)、縣直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分工,履行工作職責,加強協調,密切配合,上下聯動,整合資源,齊抓共管,形成各部門相互聯動,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要適應新農村建設的任務要求,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式,拓展參與渠道,健全考核體系,建立黨委政府主導、社會各界支持、村民積極參與的工作機制,形成推動工作的合力。

(三)加強宣傳教育。要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開展創建活動的重要意義,積極動員社會各界支持參與創建活動,營造良好的創建氛圍;要對負責創建活動有關人員進行培訓,引導農村干部群眾積極參與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要有計劃地組織各種形式的觀摩學習,總結交流創建活動經驗,充分發揮示范單位的引導、帶動和輔射作用。

(四)加強督促檢查。要采取多種形式督促檢查,把自查、互查與抽查結合起來,對發現的問題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對群眾來信來訪反映的問題要重點加以督促解決。縣民政局將定期、不定期組織督查,推動創建活動健康開展。

(五)加強管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創建活動要嚴格堅持標準,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結合起來,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三級聯創”活動結合起來,與創建村民自治模范村、民主法制示范村、“五個好”村黨組織等活動結合起來,與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結合起來。各鄉(鎮)在開展示范活動的基礎上,要積極申報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村。對擬申報的示范村,要嚴格考核,保證質量,好中選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