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環境加強整治方案

時間:2022-03-02 04:13:00

導語:社會環境加強整治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環境加強整治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凈化社會文化環境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若干意見》(中辦發〔〕6號)和全國、全省、全市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會議精神,切實把我縣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形成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文化環境,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充分認識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的重大意義

凈化社會文化環境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加強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基礎工程;是實現億萬家庭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的希望工程。近年來,全縣各鄉鎮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決策部署,大力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取得了顯著成效。網吧經營秩序得到有效規范,網絡淫穢色情等違法有害信息蔓延勢頭得到遏制,熒屏聲頻明顯凈化,校園周邊環境大為改觀。

二、總體要求和工作原則

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黨的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持久地開展“掃黃打非”斗爭,深入持久地開展網絡淫穢色情等違法有害信息專項整治,大力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大力凈化網吧、網絡、熒屏聲頻、出版物市場和校園周邊環境,堅決遏制淫穢色情等違法有害信息的傳播,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文化環境和氛圍。

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應遵循以下原則:堅持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要求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之中;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堅持依法管理、綜合治理,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堅持屬地管理、守土有責,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促進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堅持疏堵結合、標本兼治,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管理,正確處理發展與管理的關系,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不斷滿足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工作重點和任務分解

(一)堅決取締“黑網吧”,嚴禁網吧接納未成年人。牽頭單位:縣文體局、縣工商局;協辦單位:縣公安局、縣文化稽查大隊、電信有限公司分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分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分公司。

(二)凈化校園周邊環境,掃除文化垃圾。牽頭單位:縣委政法委;協辦單位:團縣委、縣教育局、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文體局、縣工商局。

(加強互聯網的管理,整治互聯網的低俗之風。牽頭單位:縣公安局;協辦單位:縣委外宣辦、縣文體局、電信有限公司分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分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公司。

(四)凈化熒屏聲頻,遏制低俗媚俗之風。牽頭單位:縣廣播電視局;協辦單位:縣工商局、縣文體局。

(五)及時查處有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出版物。牽頭單位:縣文體局;協辦單位:縣公安局、縣工商局。

(六)加強組織領導,發揮整體效應。在縣文明委領導下,成立縣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協調小組,切實加強對全縣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抓好組織協調,及時總結推廣新經驗,研究解決新問題;積極為整治行動提供法律依據和法律服務,及時協調解決行政執法中發生的矛盾和爭議;依托學校、廣播電視少兒節目等陣地,在廣大未成年人及家長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教育引導未成年人文明上網、遠離“黃賭毒”;根據工作情況,組織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工作督查,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進行視察,建立“五老”網吧志愿監督隊伍;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凈化社會文化環境的重大意義,宣傳報道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的新經驗和先進典型,教育引導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努力為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營造良好氛圍。牽頭單位:縣文明辦;協辦單位:縣委督查室、團縣委、縣婦聯、縣關工委、縣人大教科文衛工委、縣政協教科文衛體委、縣教育局、縣法制局、縣廣播電視局、縣網管中心。

四、實施步驟

從實際出發,年全縣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將采取分階段、重點整治的辦法進行。

第一階段(4月上旬):深入摸底排查

堅持邊排查、邊整治,開展集中調研排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未成年人社會文化環境的現狀、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主要表現。各鄉鎮各部門要組成調研組,深入基層,通過對學校、社區、網吧、出版物市場和文化娛樂場所等進行實地走訪檢查和調研,準確掌握我縣未成年人社會文化環境凈化方面存在的共性問題和難點問題。在此基礎上,按照部門職能和任務分解,制定本鄉鎮、本部門的具體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4月中旬—8月末):集中凈化整治

抓好工作方案的組織實施,集中開展凈化整治行動,努力清除一切有礙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產品,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和氛圍。

(一)加大網吧管理與整治力度。一是堅決查處取締“黑網吧”。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門要認真排查,摸清情況,一經發現即嚴打重罰,絕不姑息。二是文化部門在嚴控網吧總量,提升網吧服務和管理水平的基礎上,嚴格執法,開展對網吧的集中整治,切實改變市場混亂、監管不力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現象。三是公安部門要依法堅決打擊利用網吧制作、下載、復制、、傳播淫穢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的行為。四是文化、工商部門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加大對網吧接納未成年人行為的處罰力度。五是電信、移動、聯通等通信企業,要依法加強管理,對10兆以上寬帶用戶嚴把資職審核關,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查處取締“黑網吧”。六是建立“五老”網吧志愿者監督隊伍。縣關工委要主動配合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門,結合各地的網吧數量和分布情況,在“五老”人員中選配好監督員,由文化部門為監督員頒發聘書,并組織開展相關法律法規和業務培訓,掛牌巡回檢查,對網吧、電子游戲室等實行有效監督并向執法部門提供信息。

(二)加強互聯網監管。加強網絡環境治理,公安部門要開展網絡淫穢色情專項整治行動,做到及時查處、嚴厲打擊。外宣、公安等部門要及時清除互聯網上的違法有害信息。針對專項整治行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擴大整治范圍,將手機網站、視頻網站會員專區、聊天室、即時通訊群組、視頻下載服務等納入下一階段清理整治重點,最大限度地擠壓淫穢色情和低俗內容的網上傳播空間。

(凈化熒屏聲頻。嚴格控制不適合未成年人的廣播影視節目在大眾媒體上播出。廣電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廣播影視播出機構和節目內容的監管,嚴把節目的制作、審查和播出關,堅決查堵各種低俗媚俗等不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節目播出。要切實加強對綜藝類、情感類、法制類、選拔類、談話類節目的管理,有效遏制廣播電視節目中的低俗媚俗之風。整治不良廣告,堅決糾正只顧經濟效益不顧社會效益的不良傾向。工商、文化、廣電部門要進一步健全廣告刊播審查制度,嚴把廣告審批和刊播關,對性病治療、性藥品和不適合未成年人的成人語言廣告進行集中整治。要對正在刊播和擬刊播的廣告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凡不符合要求的要立即停止刊播。

(四)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治理。縣委政法委、文化、公安、工商、教育、民政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對校園周邊環境的監管,嚴禁在中小學校周圍開辦電子游戲室、歌舞廳、KTV、錄像廳等娛樂場所。嚴格執行《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和有關規定,禁止在中小學校周圍200米以內開辦網吧和設立彩票投注站點,禁止在中小學校周圍600米以內設立彩票專營場所。對校園周邊環境中存在損害未成年人健康,誤導未成年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文化商品堅決查處。要集中組織開展校園周邊環境專項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五)及時查處有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出版物。文化、工商部門要依照“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堅持強化日常監管與集中整治相結合,對全縣范圍印刷復制企業進行全面檢查,清理整治含有反動、淫穢、迷信內容和國家明令禁止出版、印制,特別是“”“藏獨”等內容的宣傳品、印刷品、非法出版物及盜版印刷品。認真取締無證照印刷復制企業,規范正規企業的印制渠道。對“五項制度”落實不到位以及承接非法出版物印制業務的企業依法予以查處。加強對校園周邊的書店、書攤的監管,防止不良出版物和有害信息進入校園。

(六)積極推進未成年人文化活動陣地建設。文化、廣播電視等部門要加強對優秀少兒精神文化產品的宣傳推介,特別是加大對紅色經典文藝作品的推介力度,充分利用農村數字電影工程、送戲、送書下鄉等把精神食糧送到鄉村、社區和學校。教育部門和團委、婦聯、關工委等組織,要結合“三萬三講”活動,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文明上網。要充分發揮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運動場館、婦女之家和鄉村、社區文化站的作用,組織開展為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喜聞樂見、益德益智的主題團隊和文體活動,豐富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縣電視臺要積極開辦少兒節目,豐富未成年人文化生活。堅持公益性原則,加強校外活動場所建設。政府部門要在資金上加大對校外活動場所的扶持力度,豐富充實未成年人課外生活,努力滿足廣大未成年人活動的需要。

第三階段(9月初—10月上旬):組織督導檢查

各鄉鎮各部門要對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工作情況進行認真的總結分析,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進一步鞏固成果,推進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不斷發展。各鄉鎮各部門要形成書面總結報告,并于10月5日前報縣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督促檢查。全縣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開展以后,縣文明辦協同縣委督查室要抽調有關部門人員組成聯合督查組,到各鄉鎮、各部門督促檢查,進行跟蹤問效,及時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總結推廣經驗。對干部的工作成效要通過群眾進行滿意度測評。對問題較多、整治不力的,要對單位領導和責任人進行問責。如有瀆職、失職行為,造成惡劣影響的,一經查實,將按有關規定對責任人進行嚴肅查處。督查結果要進行通報。要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各鄉鎮、各部門的工作情況進行視察,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監督作用。

(二)加大宣傳,著力營造良好氛圍。加大對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的宣傳力度,深入宣傳凈化社會文化環境的重要意義,及時報道凈化工作的新進展、新成效,充分反映廣大干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引導群眾廣泛參與。一方面要抓住一些整治有力、有效的典型及時進行宣傳報道;另一方面要加大輿論引導和監督,特別對那些邊打邊犯,情節惡劣的單位和個人要進行曝光,積極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和氛圍。各鄉鎮、各部門要加強工作信息報送,及時通報情況,交流工作經驗。

(綜合治理,齊抓共管。凈化社會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任務,要綜合運用教育、法律、行政、技術和經濟手段實現對社會文化環境的長效管理。各鄉鎮、各相關職能部門要站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把凈化社會環境工作與正在開展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以學習實踐活動的開展促凈化社會環境工作的落實,以凈化社會環境工作業績檢驗學習實踐活動的成效,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加強溝通協作,做到齊抓共管,抓出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

(四)建立健全工作的長效機制。要邊整治、邊建制。針對存在的問題,查找漏洞,探究原因,著眼治根,健全制度,努力形成有效管理的體制和機制。要努力探索建立有效的協調運作、工作激勵、檢查督導和信息反饋等有效機制。要把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納入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之中,納入創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先進單位之中,作為評比考核的重要內容。同時,要探索建立舉報機制,強化群眾監督,促進凈化工作常態化、經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