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企業工會工作方案

時間:2022-04-23 10:03:00

導語:非公企業工會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非公企業工會工作方案

根據市委組織部和市總工會關于開展非公企業工會“三個普遍”百日集中行動的有關精神,切實擴大工會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推進企業普遍建立工會、普遍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和普遍建立民主管理制度,結合本街道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要求在8月底之前基本完成“三個普遍”目標任務,9月份完成資料歸檔和數據庫錄入工作。

1、工會組建工作。今年底全街道企業法人單位建會率達到88%以上,職工入會率達到90%,25名職工以上的企業單獨建立工會,25名職工以下的企業加入聯合基層工會(或基層工會聯合會。下同)。需要解決的問題:切實消除“虛擬工會”、“檔案工會”現象;消除組建不規范問題,企業主的近親不能擔任工會主席,工會要積極開展活動發揮作用。

2、工資集體協商工作。今年底非公企業建制率達到95%以上,200名職工以上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要約行動,新建或換屆聯合基層工會全面開展工資集體協商。需要解決的問題:注重讓職工真正參與協商,防止把樣本當協議,沒有協商,沒有履約力,成為“檔案協議”;充分發揮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和街道總工會的指導作用。

3、民主管理工作。年底前全街道非公有制企業職代會、廠務公開建制率達到90%以上,其中100人以上的企業力爭達到95%;需要解決的問題:理順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與工會的關系,工會是執行機構,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閉會期間,由工會組織負責監督執行,履行其工作職責;非公有制企業的民主管理制度要以工資集體協商為主要內容。

二、工作措施

(一)、工會組織建設

1、搞好調研,摸清建制底數。要與正在開展的非公企業黨組織“百日集中組建”專項行動、工會經費稅務代征工作相結合,以市納稅企業數據庫為依據,組織人員逐家深入轄區內企業,開展建會建制情況大普查,全面了解掌握轄區范圍內的企業建會建制情況。做到區域內企業數量清、所處區位清、未建會建制原因清,切實掌握各類企業建立工會、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和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情況。

2、制定計劃,突出聯合建會。在調研摸底的基礎上,根據全街道企業分布情況,依托工業園區和企業相對集中的行政村,制訂建立區域性聯合基層工會規劃,重點抓好25名職工以下小企業的聯建覆蓋工作。區域性聯合基層工會的成員單位控制在50家以內。

3、嚴格把關,規范建會方式。一要組織強有力的工作班子,幫助和督促企業做好建會、建制工作,采取邊普查、邊組建、邊協商、邊突破的工作方式。二要督促加入聯合基層工會的會員單位填寫入會申請表,職工入會填寫入會申請書。三要協商推薦好職工代表和企業主代表,為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和民主管理制度打好基礎。四要協商推薦好聯合基層工會3套班子和4個工作小組候選人,做好聯合基層工會成立(或換屆)大會資料準備。五要召開聯合基層工會成立(或換屆)暨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聯合基層工會3套班子,建立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和職代會制度,簽訂好區域性工資集體協議。

(二)、工資集體協商

要重點抓好區域性工資協議簽訂;重點抓好未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未續簽工資集體協議、職工工資長期不增長、將最低工資標準作為大多數職工工資支付標準、勞資矛盾突出等五類企業;重點抓好200名職工以上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要約行動。

(三)、民主管理工作

要根據中小型企業量大面廣的特點,在區域性聯合基層工會建立或換屆過程中,同步建立職代會制度。另外,年底前要重點抓好100名職工以上企業的職代會制度建設。

三、組織保障

1、強化宣傳,營造工作氛圍。加大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廣泛宣傳開展“三個普遍”的重要意義,宣傳企業依法建立工會組織、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和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對促進企業發展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重要作用。宣傳上級工會的有關政策規定,將建會建制工作作為今后企業和個人評先選模的重要條件之一。對已建工會且獨立開戶的企業工會經費予以稅前列支,未成立工會組織前所繳的工會籌備金不得在所得稅前扣除,等其成立工會且設立本單位工會帳戶后才允許稅前扣除。

2、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要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深刻認識新形勢下企業普遍建立工會組織、普遍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和普遍建立民主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實施推動“三個普遍”工作作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協調勞動關系、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要切實加強領導,明確責任,街道黨工委把這項工作納入黨工共建“三級聯創和“創先爭優”的重要議事日程,充分整合工會、工辦、勞動保障、工業園區、行政村,以及街道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協作單位、廠務公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等部們和機構的工作力量,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上下聯動,整體推進,保證“三個普遍”工作按時保質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