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交通安全固本強基攻堅行動方案
時間:2022-08-12 05:14:23
導語:農村交通安全固本強基攻堅行動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重要指示精神,堅決遏制農村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三輪摩托車、拖拉機、三輪電動車等禁止載客的機動車輛(以下簡稱“農用車”)違法載人發生的群死群傷事故,不斷夯實農村交通安全基礎,按照省、市有關會議及文件要求,縣政府決定從即日起至年底,在全縣部署開展農用車違法載人專項整治暨深化農村交通安全固本強基攻堅行動,現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七一”重要講話和安全生產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安全生產“三管三必須”要求和公安部等中央部委關于加強農村交通安全工作的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安全生產工作部署,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壓緊壓實農村交通安全政府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進一步加強農村交通安全管理,集中查處一批農用車違法載人等嚴重交通違法,整治一批農村交通安全源頭隱患,提升農村群眾交通安全意識,實現“兩降兩不”目標,即:農用車違法載人交通事故起數及死亡人數明顯下降,較大交通事故不反彈、重特大交通事故不發生。
二、組織領導
成立農用車違法載人專項整治暨深化農村交通安全固本強基攻堅行動領導小組。
組長: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
縣政府副縣長、公安局局長
副組長:縣政府辦黨組成員
縣應急管理局局長
縣交警大隊大隊長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縣工信局局長
縣交通運輸局局長
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縣市場監管局局長
縣林業局局長
成員: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人,各成員單位分管副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辦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負責專項整治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
三、各鄉鎮人民政府和部門職責
(一)各鄉鎮人民政府職責
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基層組織體系建設,推進落實經費保障,夯實鄉鎮政府對農村交通安全工作的監督管理責任,加強“兩站兩員”(即鄉鎮交通安全管理站、安全員和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勸導員)建設,建立專兼職農村交通安全管理隊伍,擴大農村交通安全管理覆蓋面。繼續開展“四好農村路”創建,全面實施路長制。開展城鄉交通一體化示范創建工作。加強農村道路橋梁、隧道、急彎、陡坡、臨水臨崖等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落實農村公路管養主體責任。
(二)各有關部門職責
公安局:公安機關交警部門負責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查處農用車違法載人上道路行駛的交通違法行為;公安機關治安部門和農村派出所負責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查處農用車違法載人在機耕道等非道路行駛的違法行為,查處農用車違法載人專項整治期間發生的阻礙執行職務的行為。
應急管理局:負責依照《安全生產法》查處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違法搭乘農用車上下工或者內部通行的行為,提請縣人民政府對農用車違法載人發生的亡人事故進行調查追責。
交通運輸局:負責源頭治理公路建設、養護人員搭乘農用車上下工或者在公路施工區域內部通行的行為,必要時更換施工隊伍。負責按照《交通運輸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村地區重點時段群眾出行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交辦運函〔2021〕934號)要求,加強農村群眾集中出行服務保障。依法查處農用車非法從事經營性道路旅客運輸的行為。嚴處非法載運學生上下學的行為。負責深入排查治理農村公路平交路口、路側險要路段、穿村過鎮路段安全隱患。力爭年底前,完成農村公路平交路口減速帶的建設任務。
農業農村局:負責源頭治理田間道路作業人員搭乘農用車上下工或者在田間道路區域內部通行的行為。加強拖拉機等農業機械車輛安全監管,強化對拖拉機駕駛人的安全教育,源頭治理農業機械車輛違反規定載人的行為。
市場監管局:依法查處商戶非法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三輪、四輪電動車的違法違規行為。負責源頭治理市場經營戶搭乘農用車進出市場的行為,必要時督促市場開辦主體與商戶解除商鋪租賃合同。
住建局:負責源頭治理城區園林綠化人員搭乘農用車上下工或者在施工區域內部通行的行為,必要時更換施工隊伍。
林業局:負責源頭治理荒山綠化人員搭乘農用車上下工或者在施工區域內部通行的行為,必要時更換施工隊伍。
工信局:負責源頭治理農貿市場經營戶搭乘農用車進出市場的行為,必要時督促市場開辦主體與商戶解除商鋪租賃合同。
宣傳部:引導新聞媒體針對農民特點,宣傳乘坐農用車出行的危害,提升農村群眾交通安全意識,教育農村群眾自覺抵制乘坐農用車出行。引導新聞媒體對專項整治工作進行正面宣傳報道,及時處置負面輿情。
四、工作步驟和整治措施
專項整治工作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部署發動階段(7月28日前)
1.迅速營造強大整治聲勢。要堅持宣傳先行,在專項整治之初,要通過廣播、電視等宣傳媒體,持續宣傳農用車違法載人專項整治行動,迅速將農用車違法載人的嚴重危害性廣泛告知社會,在農村地區形成強大輿論氛圍,爭取群眾和社會各界支持,為整治工作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責任單位:宣傳部)
2.迅速研究制定專項整治方案。要準確把握農村地區季節性交通出行特點,精心研判農村務農務工、趕集廟會等農村群眾出行規律,深入分析農用車違法載人的易發多發時段、路段,研究制定符合實際的專項整治方案,明確整治目標和職責任務,細化整治措施。(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集中整治階段(7月29日至12月15日)
3.集中整治農用車違法載人農村源頭無人監管的問題。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農村黨支部和村委會交通安全工作機制,指導督促農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履行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和管理責任,落實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日常運行和勸導責任。每個行政村村委會要設立農用車專管員,實行機動車和駕駛人戶籍化管理,切實掌握本村農用車等各類車輛和所有人、駕駛人底數。8月底前,鄉鎮人民政府要與轄區每個行政村村委會簽訂交通安全責任書,村委會要與每個農用車車主簽訂“拒絕農用車違法載人”承諾書,推動落實農村交通安全源頭防控責任。(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4.集中整治農用車違法載人出村上路的問題。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充分發揮農村交通安全勸導員源頭防控農用車違法載人出村上路的作用,落實勸導員誤工補貼,保障勸導經費,配齊勸導裝備。要檢查考核勸導員工作,確保勸導員每月開展勸導工作不少于20天,勸導工作盡心盡責。對優秀勸導員要適時予以表彰鼓勵,調動勸導員的工作積極性。要完善勸導站布局,對車流集中的路口沒有設立勸導站的,要補建勸導站,消除管控盲區。要加強勸導工作安全防護,嚴禁勸導員在國省干線公路上開展勸導工作。(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5.集中整治道路上農用車違法載人的行為。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要圍繞農用車違法載人專項整治,全警動員,加大路面執法檢查力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迅速形成嚴管高壓態勢,堅決遏制農用車違法載人多發勢頭。每月“逢五”為全國農用車違法載人查處統一行動日,每周一、周五為全省統一行動日,每月“逢十”為全市統一行動日。(責任單位:交警大隊)
6.集中整治田間作業農用車違法載人的行為。縣公安機關治安部門和鄉鎮派出所要根據轄區林場、農田、果園、菜地等分布區域和作業特點,主動進村入戶開展宣傳教育,對農用車違法載人在機耕道等田間行駛的,要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從嚴查處。(責任單位:公安局治安大隊、各鄉鎮派出所)
7.集中整治重點行業領域從業人員搭乘農用車通行的問題。縣各主管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公安廳等七廳局《關于加強農用車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晉公通字〔2021〕25號)要求,嚴防農田作業、農貿市場、園林綠化、公路施工等場所從業人員搭乘農用車上下工或者轉場通行,凡發現的,要及時予以處理,必要時解除合作合同,更換施工作業隊伍。(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工信局、交通局、市監局、應急局)
8.集中整改農用車底數不清的問題。各鄉鎮人民政府要發動農村(社區)“兩委”開展農用車底數摸排,切實掌握有牌、無牌(包括符合注冊登記條件但未登記掛牌和不符合注冊登記條件無法登記掛牌兩種情形)底數。每個行政村(社區)要建立農用車基礎臺賬,切實做到底清數明。(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9.集中整治違規三輪機動車生產、銷售問題。工信、市場監管、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要持續深入開展違規三輪機動車聯合治理,全面禁止不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的低速電動三輪車、三輪老年代步車等違規車輛生產、銷售,嚴格查處違法違規生產、銷售行為,引導農村群眾購買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合規車輛,堅決遏制違規三輪機動車在農村地區泛濫,從源頭上堅決防止隱患車輛新增。(責任單位:工信局、市監局、公安局、交通局)
10.集中整治農村道路安全隱患問題。交通運輸、公安交警部門要深入排查治理農村公路平交路口、路側險要路段、穿村過鎮路段安全隱患,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臺賬,明確治理責任單位,制定具體治理措施,落實治理資金。力爭在年底前,對2018年以來發生過沖出路面翻墜交通事故導致死亡人數超過3人的臨水臨崖、急彎陡坡等路側險要路段,實現警告標志、減速帶、路側護欄“三必上”;對2018年以來發生過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或死亡人數累計超過5人的平交路口,實現警告標志、道路標線、減速帶、警示樁、交通信號燈(含閃光警告信號燈)“五必上”。(責任單位:交通局、交警大隊)
11.集中整治不戴頭盔、不系安全帶的問題。各鄉鎮人民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凝聚部門合力,大力解決農村地區“一盔一帶”推進滯后的問題,動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等干部職工上下班等駕乘車輛時率先佩戴使用頭盔、安全帶,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用足用好教育、警告、處罰、曝光等手段,推動農村地區電動自行車、摩托車騎乘人員全部佩戴安全頭盔,汽車駕乘人員全員全程使用安全帶。(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交警大隊)
(三)鞏固提升階段(12月16日至12月31日)
12.總結審視整治成效。要對專項整治工作成效、經驗以及發現的深層次問題進行認真總結,開展整治情況“回頭看”,對效果不明顯、問題突出的地方進行督辦整改,對未完成的整治任務要盯辦落實,確保整改到位。(責任單位:縣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
13.鞏固完善工作機制。各部門要堅持和發揚整治工作中好的經驗做法,進一步固化和完善農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機制,注重解決農村群眾集中出行和農田作業運輸需求得不到保障、農村交通管理力量薄弱等易導致農用車違法載人現象發生的深層次、根本性問題。要構建農用車交通安全隱患動態排查治理體系,持續鞏固整治成效,形成常態化管理機制。(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各成員單位)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各部門要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要親自研究、親自推動,分管領導要具體負責、抓好落實。各項整治任務要落實到責任部門、落實到責任人,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二)精心組織部署。此次專項整治工作涉及部門多、任務重、覆蓋面廣,各鄉鎮、各部門要加強組織協調,密切溝通協作,凝聚工作合力,統籌推進整治工作。要結合本地特點和城鄉差異,細化整治措施,認真謀劃部署,從嚴從實從細抓好整治工作。
(三)充實農村交通管理力量。要加強農村交通安全管理力量統籌,推動鄉鎮交通安全員、農村勸導員、社會綜治網格員、交通運輸部門路長、農機部門協理員、保險公司協保員和營銷員等力量融合發展,實現職能擴充、一人多崗。公安部門要準確把握城鄉一體化發展趨勢,發揮交警隊和農村派出所的各自優勢,建立鄉鎮派出所和“一村一輔警”參與交通管理工作機制。
(四)加強農村交通出行服務保障。交通運輸、農業農村部門要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村地區重點時段群眾出行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交辦運函〔2021〕934號)要求,加強農忙時節和農民工返鄉返崗等集中出行服務保障,提升農村客運安全應急保障能力,引導農村群眾選乘合規交通工具,努力構建供需匹配、組織靈活、模式多樣、服務適宜的農村客運供給體系,推動實現重點時段農村群眾“行有所乘”,減少乘坐農用車出行帶來的安全隱患。
(五)加強農村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要利用電視廣播、“兩微一抖”平臺等各類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全方位宣傳專項整治措施。要將近年來,本轄區發生的農用三輪車違法載人典型案例和事故案例制作成圖文、視頻資料,加大警示曝光力度。要用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進村入戶開展宣傳勸導,教育農民群眾不要搭乘農用車出行。要在農村村口、村內重點場所醒目位置設置“農用車禁止載人”、“乘坐農用車,安全沒保障”、“農用車載人發生事故,駕駛人要賠償”等宣傳標語。公路沿線的自然村至少設置一個“農用車禁止載人”的廣告牌,每個自然村至少三條相關宣傳標語。
(六)加強督導檢查。要按照“結果導向”的思維,領導干部要深入一線明查暗訪,對轄區農用車違法載人的治理效果進行隨機抽查,采取調度、通報、督辦、約談等方式加大推進力度,逐級壓實責任,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七)嚴肅追責問責。相關部門在查處農用車違法載人行為的同時,要通報車輛所有人所在的鄉鎮政府或者行業主管部門。由鄉鎮政府通報村委會(社區、居委會),勸導員勸導不力的,鄉鎮人民政府要及時撤換勸導員。村委會(社區、居委會)履職不力的,要及時追究責任。鄉鎮政府履職不到位,導致轄區農用車違法載人現象多發或者農用車違法載人發生兩起以上亡人交通事故的,要報告縣級人民政府,提請對鄉鎮政府進行問責。行業主管部門履職不到位,導致本行業從業人員違法搭乘農用車上下工現象多發或者發生亡人交通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管理責任。
(八)及時報送情況。各鄉鎮、各部門要明確專人負責信息報送工作。一是7月28日前將部門農用車違法載人專項整治方案、聯絡人(姓名、電話、職務)報縣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系人:,聯系電話:);二是7月29日前上報本轄區農用車保有量情況;三是每月月底前報送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四是2022年1月2日前報送工作總結,專項整治部署推進、經驗做法、典型案例及工作亮點隨時報送。
- 上一篇:鄉村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實施方案
- 下一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