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產教融合優化升級實施方案

時間:2022-08-23 04:39:44

導語:教育局產教融合優化升級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局產教融合優化升級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全國、省、市產改工作會議精神,落實《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2021年重點項目突破計劃》要求,結合我市職業教育發展實際,特制定市產教融合優化升級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有關決策部署,聚焦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目標,以“工匠精神”為引領,不斷完善職業教育體系和培訓體系,著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增強服務產業發展的能力。

(二)總體目標。提高全市職技院校專業與產業匹配度,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強技術技能人才供給能力。全市職技院校專業與主導產業匹配度達75%以上,年開設本地企業“訂單班”“冠名班”200個以上,培養、輸送技能人才6000人以上。擴大社會化培訓規模,年培訓5萬人次以上。推行現代學徒制、企業新型學徒制,年培養人數達2000人以上。省四星級職業學校全面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承擔教育部1+X證書試點專業達20個以上。建設高水平生產性(產教融合型)實訓基地7個以上,建成校企合作示范組合8個以上。全市中職畢業生本地就業率達70%。

二、工作舉措

(一)構建產教融合發展格局。優化專業設置。以服務“6+3+X”制造業產業體系和20條重點產業鏈企業發展需求為導向,積極引導職業院校主動對接企業,進行專業動態調整。打造專業集群。按“專業建在產業鏈、需求鏈上”的建設思路,指導職業院校建立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針對產業集群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推動職業院校統籌規劃重點專業集群建設。搭建信息共享平臺。建立職技院校學生信息庫和企業需求信息庫,實時職技院校學生數量及就業意愿和企業人才需要數量、工種、崗位等,推動供需有效對接。

(二)創新校企協同育人模式。創新發展方式。強化行業指導,鼓勵有條件的行業或企業舉辦職業教育,支持行業龍頭企業和職技院校合作舉辦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含產教融合型二級學院),共建高水平生產性(產教融合型)實訓基地。創新辦學模式。以主導產業、先導產業和學校優勢專業(群)為紐帶,建設輻射區域重點產業發展的職業教育集團。創新育人方式。推動職技院校與企業聯盟、與行業聯合、同園區聯結,培育一批校企合作示范組合,推行現代學徒制、企業新型學徒制,進一步完善工學結合、學做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實施“1+X”證書制度試點,主動對接企業人才培養標準。

(三)提升技能人才供給能力。定向培養輸送人才。在職技院校開設“訂單班”“冠名班”合作培養,為企業定向輸送緊缺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強化技能培訓。支持職技院校聯合企業面向企業員工、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開展技能培訓,把培訓班辦到企業、辦到車間、辦到崗位上,讓企業擁有更多、更好的持證上崗的技術工人。提高畢業生本地就業率。強化職技院校學生技能培養、創新和創業能力訓練,引導學生熱愛家鄉、回饋家鄉、建設家鄉,努力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率及就業質量。

三、重點任務及完成時間

1.優化專業設置、統籌規劃重點專業集群,6月底前完成。

2.搭建校企信息共享平臺,6月底完成。

3.建設高水平生產性(產教融合)實訓基地,11月底完成。

4.組建職業教育集團,10月底完成。

5.開展現代學徒制、企業新型學徒制、“1+X”證書制度試點,持續實施,12月底完成。

6.開展“訂單班”“冠名班”培養,10月底完成。

7.開展技能培訓,持續實施,12月底完成。

8.本地就業統計及分析,10月底完成。

四、保障措施

強化組織領導。建立產教融合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以分管職業教育領導為組長,職能處室具體牽頭的工作組,將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重點突破項目列為重點工作,定期督查推進,確保任務落細落實。

加大經費保障。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印發加強職業教育服務產業發展十條措施》等重要文件中關于產教融合項目實施的激勵,不斷加大職業教育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