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企如何留住人才的幾點思考

時間:2022-08-07 04:08:00

導語:對國企如何留住人才的幾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國企如何留住人才的幾點思考

企業間的競爭實際上是人才的競爭。當今企業間的人才之戰硝煙滾滾,如何留住人才對各企業來講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管理課題。導致企業人才流失的因素很多,有外部環境的誘惑,也有內部環境的影響。人才是當今企業競爭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如何留住人才是許多企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要留住優秀人才應在建立新理念的基礎上,靠事業留人、靠企業文化留人、靠優厚待遇留人,從而給優秀人才創造適合其發展的優良環境和平臺。這樣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一、靠事業留人。一個企業是否有發展前景,是否有魅力,是決定人才能否實現自我價值的前提條件。尤其是對于國有大型企業,面臨人才流失的嚴峻形勢時,應當考慮到企業是否自身吸引力不夠,是否能提供人才發展和自我實現的空間。因此,國有企業必須形成人力資源開發的良好機制。企業中的兩類人,一類是掌握核心技術的技術人員,另一類是具有企業家素質的經營者。這兩類人的共同特點是作用突出且不可替代,也有學者認為他們的素質具有某種天生的特性,并非靠培養和培訓而能得到。在現代經濟中,人力資本對企業的影響越來越重要,甚至有時是決定性的。人才流動的方向一般都是,哪里最能發揮人的潛能,人才就往哪里流動得越多。企業有前途、事業喜人,人都愿意留下。真正意義的人才注重的是自己的成長和發展空間,要留住人才,使人才有用武之地,就得靠事業留人。事業對人才有非常大的凝聚力,有才華的人會把事業作為自己的第一追求,所以應該讓想干事的人有事干,能干事的人干成大事,這也是國內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最薄弱的環節。或許高薪能夠一時留住人才,但是事業卻能長期留住人才。

二、靠待遇留人。職工的待遇包含兩個部分,物質待遇和精神待遇,即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提高物質待遇應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國有企業應根據國企經營者的勞動特點逐漸實施包括基本收入和效益收入兩個組成部分的多元化年薪報酬制度。人是由經濟誘因來引發工作動機的,其目的在于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經濟誘因在組織的控制之下,因此,人往往被動地在組織的操縱、激勵和控制之下從事工作;人總是以一種合乎理性的、精打細算的方式行事,力圖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滿意的報酬;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會干預人對經濟利益的合理追求,組織必須設法控制個人的感情。根據這種關于人的觀念,企業必須對員工實施嚴格的外部監督,同時運用物質刺激手段來強化其積極性。正確構建企業崗位工資、浮動工資、企業職工福利,對企業留住人才能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有效的精神激勵是使企業經營人才積極性最大限度調動起來并持續地保持下去的重要手段之一,防止國有企業經營人才流失,實施精神激勵主要有以下形式:應該承認經營人才在整個經營管理活動中的核心地位,尊重和保護經營人才的獨立經營管理權,創造條件讓經營者將自己的經營理念和價值觀念貫徹到企業的日常運作過程中,并對成績顯著、貢獻突出和群眾認可的經營者及時予以提拔重用,從而實現事業激勵;對優秀的國企經營人才在政治上加以重用,給予他們更多的參政議政的機會,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從而實現政治激勵;企業家精神是企業家們在長期的企業管理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價值理念和精神風貌,它以潛在的運動形態滲透在經營者的精神理念之中,它一旦被經營者所認同,將產生出一種外在硬性規定所無法比擬的凝聚力、驅動力和約束力,加強企業人才精神的培養和推廣,使其成為經營者的核心精神支柱、持久動力機制和自我激勵源泉,就能實現精神激勵;對品德高尚、事業有成的經營人才授予榮譽稱號,并大力宣傳他們的事跡和貢獻,以達到提高國企經營者的社會知名度、在全社會形成尊重企業家的文化氛圍的目的,從而實現榮譽激勵。

國有企業公有制的特點決定了國企經營者具有更高的行為動機和社會使命感,高素質群體特征決定著國企經營者比較看重潛能的發揮、事業的成功、抱負的實現等非物質因素,有效的精神激勵可以使經營者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精神激勵機制就具有物質激勵所不可替代的積極意。

三、靠企業文化留人。人才在為企業服務的同時,除了工薪等利益之外,更重視追求的是發展自我、完善自我,使自身在企業內部有機會得到再造與升值。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強調"公平、公正、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因此就是要善于在工作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使用人才、激勵人才、保護人才,通過員工素質的全面提高來開發思想政治工作的綜合功能。發掘職工的潛能,激發職工的智慧,滿足職工的成就感和自我價值實現的氛圍,依靠企業文化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不僅是團結和凝聚人心,更重要的是把這股合力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推動力。企業必須擁有自身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本身必須給人以無限想像的空間,同時又有實現想象的機會存在。優秀的企業文化,具有內強管理、外樹形象,內增凝聚力、外增競爭力的作用,是把企業做大、做強、做長的強大文化動力。如果企業沒有文化或一味地追求利潤,而忽視掉了員工的精神需求,就是給人才加薪,那也只能是留住人才一時,卻留不住人才一世。

有些企業總是認為“外來的和尚會念經”,而不注重開發本企業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注重在自己身邊發掘優秀人才。這種做法會嚴重挫傷自身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浪費了許多時間和財力。只有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才能使企業的每一個職工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對于特別有能力的人,更應該給他廣大的空間和舞臺,這樣才會使優秀的人才不會有懷才不遇的感覺而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