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惠農特色服務交流材料

時間:2022-03-14 11:36:00

導語:推廣惠農特色服務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推廣惠農特色服務交流材料

人行市支行在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實踐中,積極探索改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提出了“政府主導、人行協調、銀行唱戲、社會受益”的工作思路,卓有成效地開展了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工作,成功打造了有特色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暨“綠卡村”模式。2012年11月市被命名為首批“市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示范縣市”,并作為轄內唯一1家、全省第3家創建“省級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示范縣市”通過了分行的考評驗收,經驗材料得到了分行副行長的親筆簽批。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強宣傳培訓,夯實支付運用基礎。一是開展金融知識下鄉活動,有效提升了農村地區對非現金支付方式的認可度。二是利用節假日農民工集中返鄉時機,開展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宣傳,引導農民工了解并辦理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三是在鄉鎮所有銀行網點建立支付結算服務站,配備支付結算知識宣傳員,負責接待顧客業務咨詢。四是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等宣傳載體以及手機短信等網絡媒介進行廣泛宣傳,擴大支付服務宣傳廣度和深度。五是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結合自身業務發展需要,對過競賽、講座等形式,扎實開展了對支付服務人員和農村客戶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臨柜人員業務素質和支付服務水平,提高農村客戶對支付結算知識的認知度,充分發揮其輻射作用。

(二)強化服務管理,凈化農村服務環境。一是建立了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數據統計和信息報告制度。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按月報告支付服務環境建設情況,逐步完善支付服務環境數據庫,為進一步改善支付服務提供決策依據。二是做好支付風險防范。各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建立銀行卡受理機具巡檢巡查制度,加強設備監控與維護,確保自助服務設備運行的可靠性。三是建立支付結算舉報投訴制度。積極協調處理支付結算糾紛,有效維護支付服務秩序。四是建立支付結算聯席會議制度平臺,及時通報轄內支付服務情況,引導各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有序競爭。

(三)創新服務模式,打造“綠卡村”模式。針對郵儲銀行農村網點多,分部面廣的特點,人行市支行積極協調郵儲銀行與地方政府、財政、社保、城建等部門,在郵儲銀行與市供電公司開展郵儲銀行“綠卡”電費代扣業務基礎上,采取“公眾事業繳費+涉農資金補貼+銀行卡+農戶”的“綠卡村”模式,將財政直補、社保繳費、社保資金發放等服務項目進行疊加,真正實現了“綠卡一卡通”。通過實行“一卡通”后,郵儲銀行“綠卡”發放量明顯增加,電費代扣簽約率達100%,全市用電戶實行電費預存代繳累計簽約13萬戶,其中,農電用戶11.8萬戶,有多個行政村每戶都實現了“綠卡一卡通”,“綠卡村”模式在已經悄然形成。

(四)創新服務手段,實施支農惠農工程。一是大力推廣發行“金穗惠農卡”,滿足農戶資金需求。全市已累計發放金穗惠農卡40022張,并對5869戶進行了小額惠農貸款授信,授信金額達1.07億元,已發放小額惠農貸款4540萬元,支持專業合作社和農村“種、養、加、商”1500多戶,有效解決了農戶短期資金周轉難題。二是放大“金穗支付通”功能,穩步實施小額現金支付不出村的“村村通”工程。農行市支行在各個行政村1-3家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客戶安裝“金穗支付通”,利用支付通的跨行轉賬功能,為農村居民提代供小額現金服務,切實滿足了農村尤其是邊遠地區居民基本金融服務需求。截止目前,已在全市198個行政村安裝“金穗支付通”236部,覆蓋面達到90%。三是推廣惠農特色業務,拓寬支付結算服務范圍。全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積極推廣“惠農本(卡)通”業務,形成“糧農直補+家電下鄉+農村低保+銀行卡+農戶”模式,將財政補貼資金批量直接發放到農民手中,為農民朋友提供省時、省力、省心的人性化服務。

二、建設成效

(一)支付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完善,支付結算更加便捷、高效。一是搭建賬戶服務平臺,實現了銀行賬戶管理系統和聯網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統,消除了銀行賬戶服務盲區。二是暢通支付清算網絡。目前全市已有46家銀行營業網點開通了支付系統,鄉鎮開通率達到100%,網點開通率達到80%以上;八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營業部開通了支票影像交換系統,并成功辦理了多筆業務;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系統內資金匯劃清算系統網點開通率達到100%。三是延伸金融服務觸角,合理布放銀行自助服務設備,有效解決了營業網點少、柜面服務人員不足的矛盾,ATM自助取款機、存取款一體機、多媒體自助終端等自助服務設備網點布放率、鄉鎮布放率均達到了100%,滿足了社會對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務需求。截止目前,轄內ATM自助取款機、存取款一體機達到75臺,其中,鄉鎮38臺,占51%,每個鄉鎮平均4.75臺;多媒體自助終端19臺。四是積極拓展特約商戶,加大POS機具布放力度,有效減少了現金需求。目前全市布放POS機436臺,其中,鄉鎮布放88臺,占20.2%,每個鄉鎮平均11臺,鄉鎮布放率達到100%。

(二)非現金支付工具得到普遍使用,受理使用環境進一步優化。一是深化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國家惠農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實。以市信用聯社、郵儲銀行市支行為重點,利用其遍布鄉村的網絡優勢和國家對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收費的優惠政策,開通了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網點開通率達到100%。二是銀行卡市場得到了長足發展,截止目前,轄內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各類銀行卡521795張,人均持卡1.03張,2012年通過銀行卡辦理結算業務1432224筆,金額32億元,銀行卡消費11.3億元,占社會零售商品總額的26%。三是充分利用網絡通信等基礎設施,推動電話銀行、網上銀行等新興支付工具普及應用。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開通電話銀行25188戶、網上銀行42017戶,電話銀行、網上銀行鄉鎮開通率均達到100%,2012年,轄內辦理網上銀行業務88萬余筆,金額17.3億元。

(三)金融創新方興未艾,農民受惠實實在在。人行市支行積極探索金融服務模式,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手段,致力于支付服務城鄉一體化發展,讓金融惠及廣大農村居民。郵儲銀行市支行通過“綠卡一卡通”建設,其支付服務迅速覆蓋了整個農村市場,消除了農村金融服務盲區;農行市支行通過小額現金“村村通”工程,把銀行網點延伸到了農戶的家門口,方便了小額現金存取款、匯款和賬戶查詢,同時通過惠農卡“新農?!?,服務新農村建設,讓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惠及農村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