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思考
時間:2022-08-07 05:35:00
導語: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國有企業改革的逐步深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不僅為加強和改進新時期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帶來新的機遇、提供新的體制保證、搭建新的平臺,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新的要求。如何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緊抓并充分利用好當前的有利條件,積極探索新時期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新途徑、新機制、新方法,為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促進國有企業發展、壯大國有經濟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思想保證和組織保證,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然而,對新形勢下要做好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首先必須認清存在的問題與矛盾。
一、現狀與問題
1、當前國有企業黨組織自身建設的現狀。當前國有企業黨組織自身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不少國有企業黨務工作者的素質不高,黨務干部存在著“跳槽”心態,隊伍不穩定。表現在:一是綜合素質不高。不少企業中仍有相當一部分黨務工作者知識結構單一,不懂經濟業務,大多數沒有在同級崗位上擔任過經濟管理工作。二是思想不穩定,工作不用心。有的企業行政領導對黨務干部缺乏應有的支持和尊重,在工資、獎金、分配等問題上,黨務干部和行政同級干部不能一視同仁,使黨務干部在心理上產生不平衡,因而想盡辦法改行搞經濟工作或行政工作。三是年齡偏大,身體素質差。不少企業把要安置的老弱人員及素質不高、能力不強的人往黨務隊伍里“塞”,出現了黨務政工干部中老同志多、中青年同志少,女同志多、男同志少,能力較弱的多、能力較強的少的局面。此外,隨著黨政“一肩挑”的無限擴展,出現大批兼職黨務干部,兼而不管的現象普遍存在,造成黨務干部隊伍整體素質下降。四是部分企業申請入黨的職工和黨員發展的數量呈下降趨勢。一些青年職工不求政治進步,青年職工不愿申請入黨,勢必帶來黨員年齡結構日趨老化,政治素質日趨低下等問題。一些黨員感到自己在企業中無足輕重,光榮感、榮譽感逐步淡化,放松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因此也就影響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如何解決國有企業黨務干部年齡老化、能力退化和黨組織工作方式和活動方式陳舊、呆板的問題,成為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不容回避的問題。作為一個企業,要取得競爭優勢,需要更多的復合型的干部,而由于歷史的原因,傳統意義上的黨務干部在年齡結構、知識結構上一般不具有優勢,綜合素質相對而言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另外,在實踐過程中,黨務干部崗位對企業人才缺乏吸引力,后繼乏人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2、企業黨建工作的操作主體問題。股權多元化使黨建工作操控主體模糊化。在由國有股東一家控股的情況下,操控主體十分明確,即誰控股就由誰來操控。黨組織負責人的選擇,交叉任職的操作,黨組織職責的確定等等,實際上都可以由企業的上級單位操作。但隨著股權結構的分散化國有資產不占控股地位的企業和雖然總體上國有股權占優勢,但國有股權分屬于不同的投資主體的企業,又沒有一家國有投資主體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或占據控股地位的企業黨組織不健全,或管理上不方便,黨的組織建設由誰來操作,誰來對黨的建設負責,黨組織的作用如何界定等等,需要有更具操作性的規定。
3、企業黨組織工作機制建設或工作制度建設有時滯后于企業變革的速度,缺乏長效機制。國有企業特別是大中型國有企業,黨組織的管理體制是比較健全的,確保了工作的覆蓋面。但如何適應企業的改革、改制,建立一套能夠適應企業變革又有利于發揮黨組織作用的長效工作機制或工作制度還顯得不夠,或者講黨組織機制建設跟不上企業變革的速度。近年來一些政策條文涉及的關于企業黨組織地位作用的表述,一個重要特點是:強調原則多,可操作的具體規定少,每項職能雖能羅列若干條“途徑”,但在實踐中,每條途徑幾乎都有一些具體矛盾,靠企業黨組織自身難以解決。如: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政治領導,這是一個不容動搖的原則問題。但要把這一原則真正落到實處,靠空洞的說教不行,靠企業黨政領導的自身素質也不行,必須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和制度,保證黨對企業的政治領導。
二、思考與對策
1、加強黨組織自身建設,提高國有企業基層黨務干部隊伍綜合素質。企業黨組織要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高工作水平。首先,要加強改制企業黨委書記隊伍建設,努力培養造就一支具備“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素質和條件的黨委書記隊伍。其次,企業黨組織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提高黨的工作與經濟工作結合的能力、水平和層次,努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式方法,拓寬工作領域,豐富工作內容,切實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其三,在改革中不斷加強基層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黨組織要增強凝聚力,維持黨員的合法權益;提高黨員的政治地位,喚起黨員意識,發揮骨干作用,使黨員質量普遍提高。其四,要把國有性質的企業黨建與非公有性質企業黨建納入統一視野,解決好國有資本不占控股地位的企業黨組織的自身建設問題,增強黨在混合所有制、非公經濟性質的企業里團結和領導工人階級的能力,密切聯系黨與工人階級的關系。
2、把握黨管干部原則,以資產關系和屬地管理相結合的方式,解決好改制企業黨建工作操作主體問題。國有企業在改制過程中,黨的組織建設要同步進行。其具體操控,原則上應由擁有控股權的地方或企業承擔。雙方或多方共同投資的企業,股權大體相當的,應由雙方上級黨組織協商解決。一家控股的企業,如果控股的一方黨組織不健全的,則應由注冊地的地方黨委承擔起黨的工作的領導責任,并進行日常管理,避免改制改組中黨的工作中斷。國有資本退出或者只少量參股的企業,黨的工作也不能中斷,其領導關系應由其原上級單位黨組織負責,待轉入正常運轉后,根據企業規模大小和黨員人數多少,劃歸企業所在地的街道管理。同時,把黨管干部原則同“出資者選擇管理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將企業領導人的管理與資產管理結合起來,按照誰出資、誰派人、誰控股、誰管理的原則,逐步按產權關系確定隸屬關系,打破按行政級別確定隸屬關系的做法,建立新的企業領導人員管理體制,并把運用市場機制配置人才作為企業用人的主渠道。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由企業經營管理者人才市場配置企業管理人員成為必然趨勢,必將成為企業用人的主渠道。為此,各級黨委和政府應積極培育企業經營管理者人才市場;只要善于把企業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與現代企業制度結合起來,就一定能使國有企業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3、努力建設國有企業黨建長效機制模式,使企業黨建工作與企業變革速度相適應。黨建長效機制的建設問題,是近年來特別是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以來黨中央非常重視的重要問題,實質上也是黨建工作能否健康開展的根本問題。要建設國有企業黨建長效機制模式,首先需要進一步明確企業黨建的主要工作任務。作為基層黨組織的企業黨組織,其黨建工作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著力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加強黨組織班子建設、加強對職工群眾的服務工作和加強對經濟發展的保證作用。我們要根據企業黨建四個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務,有針對性地分別制定各項制度。要結合企業實際制定企業黨組織班子建設的各項制度,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的各項制度,黨組織班子及其黨員干部隊伍聯系職工服務職工的各項制度,黨建工作保證和促進經濟建設的各項制度。各項制度要力求建立健全,做到制度建設的覆蓋性、無缺陷,構建各項黨建制度的有機聯動體系,形成企業黨建長效機制模式。國有企業黨建目標長效機制模式,是有機的統一體,相互補充,配套聯動,對于發揮制度的長期性、穩定性、全局性和根本性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有利于進一步加強企業黨建,進一步發揮黨建對經濟建設的保證作用。
總之,面對黨建工作中的存在的薄弱環節,作為國有企業黨組織擔負著的重大的歷史使命。我們要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先進性建設,以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精神,積極探索國有企業開展黨建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為企業的改革發展和穩定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