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黨建科學發展觀交流
時間:2022-11-21 12:53:00
導語:農村黨建科學發展觀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們堅持科學發展,更新思想觀念,調整工作內容,改進工作方法,不斷創新農村黨建工作,創造了以“兩個重塑”(即重塑堡壘新形象、重塑黨員新形象)為目標,以“樹典型、配‘雙強’、充‘新血’、搞‘三化’、抓整治、辦實事”等六項措施為內容的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新經驗。
(一)黨建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因為基礎條件、黨員素質、內外環境的不同,有著先發展和后發展的問題,存在發展的不平衡性,我們用全面、協調的發展觀加以分類指導,樹先進典型、配“雙強”支書,用以點帶面、典型帶動的方法穩步推進。樹先進典型,就是抓“亮點”工程,即加強對正面典型的塑造與宣傳,樹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品牌”,發揮典型的示范、引導和輻射作用。近年來,我們持續開展建設示范支部活動,縣級抓示范點5個,各鎮分別抓示范點一到兩個,按照“抓特點、創特色、顯實效、出經驗”的要求,分10種類型開展創建活動,每年總結表彰一批示范支部典型,在全縣營造學典型、趕典型、超典型的良好氛圍。那霍鎮水石村黨支部就是在創建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水石村黨支部20****年被省委評為全省十大模范村黨支部,去年其支部書記官錦初又被樹為全國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四大典型之一。這些典型對推動全縣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向更高層次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配“雙強”支書,即選配自己帶頭致富能力強和帶領群眾致富能力強的黨員擔任村支書,我們稱之為“領頭雁”工程。前些年,我們在調查中發現,一些計劃經濟時代表現突出的村支書,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工作力不從心,所帶領的支部由先進變后進。同時,我們發現,現任支書工作好的村,支書都強,并且這些支書要么是農村致富能手,要么是退伍軍人,要么是鄉村企業負責人,要么是外出經商、辦實業人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自己帶頭致富能力和帶領群眾致富能力都比較強。他們任支書后,能激活積極因素,用活本地資源,盤活集體資產,做活經濟文章。于是,我們在麻崗鎮試點開展了選配“雙強”村支書工作,取得經驗后,在全縣推廣。至目前為止,全縣已選配“雙強”村支書106名,占村支書總數的32.9%。“雙強”村支書上任后普遍帶強了班子,帶活了黨員,帶富了群眾,有力地推動了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和各項工作的開展。
(二)黨員的素質總會呈現高低差別,后進面也會不斷出現,為了時刻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我們用可持續的發展觀作指導,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和村級組織基礎建設,從而夯實發展基礎,保持發展活力。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在抓現有黨員素質提高的同時,我們大力發展農村帶頭致富青年入黨,為農村黨員隊伍注入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優化黨員隊伍結構,提高黨員隊伍整體素質。針對黨員隊伍逐年老化的情況,我們制訂了發展“雙強”(自己帶頭致富能力強、帶領群眾致富能力強)黨員規劃,督促各級把發展黨員工作的重點放在培養農村帶頭致富青年入黨上。三年來,全縣共發展農村帶頭致富青年黨員1182人,其中“雙強”黨員694名,有效地改善了農村黨員隊伍的結構,提高了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
加強村級組織基礎建設,就是抓村級組織形象工程,即開展以辦公場所標準化、村務管理規范化、服務功能配套化為主要內容的村級組織“三化”建設活動。前幾年,我們在調查中發現,農村體制改革后,村級組織作用弱化了。有的村辦公條件差,管理不規范,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滯后,村級組織整體功能薄弱。有的甚至出現了“村牌子擺里頭,村公章掛褲頭,群眾找不到人辦事搖搖頭”的現象。村級組織這種狀況,影響了黨在農村基層的形象和威信,影響了各項工作的開展。針對此情況,我們在村級組織基礎較好的旦場鎮抓了“三化”建設試點。通過試點,旦場鎮村級組織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全鎮16個村都達到了“三化”標準,其經驗被省委組織部在全省推廣。目前,全縣已有71個村基本達到了“三化”標準。“三化”建設使村級組織軟硬件建設日趨完善,增強了村級組織的功能,改善了村級組織的形象,提高了黨在農村基層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