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業所得稅鑒定幾點探討
時間:2022-07-02 06:14:00
導語:新企業所得稅鑒定幾點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自20*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法的頒布施行不僅實現了統一內外資所得稅等立法精神,同時提高了企業所得稅的立法層次。無疑這對稅務機關既有征收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戰?,F僅就征收方式鑒定作如下探討:
一、現狀
現行企業所得稅的主要征收方式是查賬征收和核定征收。多種企業所得稅征收方式并存,各地執行不一。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暫行辦法》規定,對賬簿設置健全、準確核算收入、成本并能完整保管帳簿資料、按規定履行納稅義務的企業,采用查賬征收方式。不能完全達到上述要求的,稅務機關應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分為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定額征收。從目前情況看因各地企業類型不同三種方式占比例可能不同。另外,針對個別地區個別行業可能存在另外方式,比如以電控稅、以產量控稅等多種方式。
二、存在問題
(一)核定征收方式的廣泛存在不利于法律的貫徹執行。不利于所得稅立法精神特別是稅收優惠政策的貫徹落實,不能真正體現國家對相關產業的政策扶持,也不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企業所得稅法作為一個獨立稅種的成文法,從立法角度包含了國家很多立法精神,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相關行業、產業政策扶持。但核定征收方式的存在無疑取消了這部分企業享受優惠政策的機會,另外,核定征收從實質上繞過了企業所得稅法的所有政策,從而對所得稅政策的貫徹落實起到了制約作用,尤其不利于中小型成長企業的發展。
(二)核定過程無統一標準,稅收自由裁量權出現過度使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了核定征收的辦法并規定了應稅所得率的幅度,但各地在執行過程中差異較大,尤其是定額征收由于無統一標準,只能靠基層稅務機關自行掌握確定,造成自由裁量權的使用存在過度現象。并且,有些稅收執法人員的公正意識相對薄弱,在稅收執法實踐中,受稅務人員知識水平和法律意識等方面的制約,自由裁量權在行使過程中很可能出現問題,成為滋生和助長行政腐敗的重要原因。比如核定的定額低于企業自行核算應納稅款等多種情況。
(三)現行統一的應稅所得率不能適應企業經營形式多樣化和經營范圍廣泛性的需要?,F行應稅所得率按大的行業門類設定?,F實執行過程中由于多種原因在應稅所得率的適用上存在爭議。第一、目前企業經營范圍不斷擴大,一個企業可能涉及多個行業門類,雖然《辦法》規定按主業確定適用的應稅所得率,但不同行業利潤率相差較大,容易出現稅企爭議。第二、按大的行業門類設定的應稅所得率在具體適用上存在較大爭議。例如:商品流通業由于經營品種的不同,銷售利潤率可能存在較大差異;納稅人由于座落地點不同也可能產生不同的銷售利潤率。因此,如果同一行業門類普遍適用一個應稅所得率顯然不符合實際。但如果逐企業確定不同的應稅所得率一是工作量大,容易出現人為現象,另外由于稅負不等,導致稅企爭議。第三、個別企業在年度經營過程當中確實發生了不可預見的情況,如出現了大額壞帳或財產損失等,根據規定核定征收企業不允許作扣除處理?!掇k法》第十一條規定了可調整征收方式的幾種情況,但正列舉的方式未規定其他情形,對政策的貫徹落實存在不利影響。
(四)企業所得稅征收與對個人獨資、合伙企業征收個人所得稅出現矛盾,導致企業注冊形式的非確定性變動。由于個人獨資、合伙企業與其他企業在征收稅種和征稅標準上存在差異,并且企業所得稅征稅范圍由國、地稅雙重管轄,導致企業由于稅負問題不斷變更注冊類型,以選擇在國稅或地稅繳納所得稅。另外由于計算方法的差異,使同行業的不同類型的企業稅負不均。
(五)不利于企業完善經營管理和財務核算,不利于稅源控管和收入的穩步增長等多種需要。由于核定方式的存在,企業不可避免地放松了對財務核算的要求,認為只要按稅務機關核定數繳納了稅款,帳務核算無關緊要。
(六)不利于基層廣大稅務干部掌握企業所得稅法的內容和貫徹落實。由于所得稅計算比較繁瑣同時對稅務干部業務素質要求較高,造成基層稅務干部更傾向于核定征收。此種現象無疑造成了稅務干部對稅收業務學習的積極性,盡而影響企業所得稅法的貫徹落實。
(七)核定征收方式的存在如果適用于外商投資企業容易引起納稅糾紛。自20*年度起,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并統一為一個企業所得稅,征收方式鑒定范圍應該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如果對外商投資企業鑒定為核定征收方式,不可避免可能出現納稅糾紛。
三、幾點建議
(一)從政策制定上徹底取消既定的多種征收方式,督促企業按照企業所得稅法規定正確核算、申報繳納所得稅。
(二)通過納稅評估、稅務檢查等多種事后監督手段,對不能正確執行企業所得稅法的企業進行處理。不斷提高稅務機關執法依據的層次,對確實需要核定納稅人應納稅款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國家可從立法解釋的角度對《征管法》規定的措施具體化,增強可操作性。
(三)在稅收核定過程中應建立自由裁量權的公正運行機制??梢酝ㄟ^建立稅法公告制度、提高稅收核定執法的透明度。同時,對稅務機關的自由裁量行為進行必要的程序控制。為保證稅務機關實施自由裁量行為的公正性,應加強和落實說明制度,為防止自由裁量權被濫用,要求行政主體在其決定中說明理由,并告知當事人。嚴肅、公正地執法是稅收執法的關鍵。應倡導“公正理念”,增強稅收執法隊伍的公正意識,最大限度地減少以權謀私、濫用職權情況的發生。
(四)在充分考慮企業組織形式和法律責任的基礎上,從立法層面上不斷完善個人獨資、合伙企業個人所得稅稅制。從稅負公平等角度不斷縮小與企業所得稅的差異。
(五)順應財政體制的不斷改革完善,理順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在所得稅上的管轄權,避免兩個稅務機關執法上的差異導致企業人為的選擇管轄機關。
(六)如果確實需要統一制定核定征收辦法,建議在應稅所得率的制定上給予基層稅務機關一定的自主權,不要規定全國統一的所得率,以適應不同地區的現實需要。
- 上一篇:手術室實施健康教育探討論文
- 下一篇:地稅機關協調互動的幾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