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世界氣象日座談會的收獲
時間:2022-03-09 02:48:00
導語:參加世界氣象日座談會的收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7年世界氣象日
3月23日,我應常德市氣象局邀請參加了今年世界氣象日的座談會。通過與會領導和專家的介紹,使我更進一步了解了氣象的作用和發展、以及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氣象的最新政策,收獲較大。現將個人了解的主要信息分述如下:
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世界氣象組織之所以選擇這一主題,是因為在地球上所有自然災害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與天氣、氣候和水有關,同時也認識到氣象在自然災害以及其它環境突發事件的預防和緩解中所起的關鍵性作用。
近年來,常德氣象部門堅持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的發展理念,狠抓氣象現代化和臺站基礎設施建設,氣象業務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氣象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一是氣象監測網絡向自動化、遙測化、高密度方向發展,氣象監測能力和資料采集、加工、處理與分發能力大大增強。二是基本建成了以衛星通信為主和地面信息網絡為補充的新的氣象業務通信網絡體系,氣象信息資料的傳輸和信息共享能力明顯增強。三是氣象預報現代化水平和服務能力顯著提高。四是社會管理職能和氣象行政執法逐步走上正規,氣象服務工作的方式、手段和內容顯著改善。五是氣象科技服務穩步發展。
氣象事業是科技型、基礎性的社會公益事業。氣象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重視和大力支持。今年1月4日,總理就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并以國發3號下發了《關于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對氣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的縮影,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中國氣象事業又快又好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國發3號文件明確了氣象事業未來15年的奮斗目標。到2010年,初步建成結構合理、布局適當、功能齊備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氣象預報預測系統、公共氣象服務系統和科技支撐保障系統,使氣象整體實力達到20世紀末世界先進水平;到2020年,建成結構完善、功能先進的氣象現代化體系,使氣象整體實力接近同期世界先進水平,若干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國發3號文件還指出,要堅持雙重領導以部門為主的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穩定增長的財政投入機制。各級財政要切實加大對氣象事業的投入力度,積極創造條件支持氣象事業發展,把增強氣象能力建設納入各級財政預算,以確保其為社會公眾、政府決策和經濟發展服務功能的發揮,為防災減災和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氣象科技支撐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要切實加大對重大氣象工程、氣象科學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項目的投入力度,并按有關規定做好氣象部門職工的醫療、養老、失業等社會保障工作等。國務院還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氣象工作,將氣象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科技發展規劃,并進一步細化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目標和要求,抓緊制定和落實各項具體措施,統籌安排,加強協作,促進氣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