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稅收執法責任制試點的調研
時間:2022-01-04 05:28:00
導語:實行稅收執法責任制試點的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稅收執法責任制由崗位職責、工作規程、考核評議、過錯追究四部分組成。崗位職責是基礎,工作規程是關鍵,評議考核是手段,過錯責任追究是保障,四者有機結合,彼此銜接,相互滲透,共同組成稅收執法責任制的有機整體。從今年6月起,營山縣地稅局按照南充市局稅收執法責任制試點工作的總體部署,狠抓關鍵,突出特色。在開展稅收執法責任制試點工作中,營山縣地稅局堅持以稅收執法責任制為主線,突出了“五個結合”,構筑了“五大體系”。
一、具體做法
(一)以“五個結合”引領稅收執法責任制有效運行。
在堅持以稅收執法責任制為主題的前提下,把試點工作與ISO9001稅收質量管理體系、稅收管理員制度、稅收信息化管理以及稅收“兩權”監督制約機制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始終貫穿于稅收執法責任制的各個環節中。以ISO質量管理體系為基礎,實現過程監控管理;以稅收管理員制度為載體,實現稅收科學化、精細化管理;以稅收法制員制度為手段,實現執法關口前移管理;以稅收信息化管理為平臺,實現稅收專業化、流程化管理;以“兩權”監督制約機制為依托,實現執法公正、公開管理。既為稅收執法責任制夯實了各項基礎,又為稅收執法責任制有效運行提供了堅強保障。
(二)以“五大體系”構筑稅收執法責任制重要內容。
1、建立崗責體系,解決由誰執法的問題。一是堅持法制要求原則。崗位設置考慮便于現行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運行和內部配合,以具體的對外執法業務、與執法業務相關的審批等管理業務為主。二是堅持因事設崗的原則。根據縣局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的現狀,本著分類設事、因事設崗、崗責結合、職責不交叉的原則,對現有的稅收征管業務進行了整理和合理歸并。三是堅持制約效率的原則。既考慮征收、管理、稽查、法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的機制,又兼顧工作的實際,對工作性質類似的若干稅收業務歸并到一個崗位完成。同時,按照“決策、執行、監督”三項管理環節要求,將每一項稅收業務的工作環節,分配到若干個崗位協作完成,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堅持優化服務的原則。即以優化納稅服務為立足點,使納稅人的所有正當需求和申請事項,盡量由一個崗位辦理,文書的傳遞盡量在稅務機關內部完成。五是堅持遵從實際的原則。崗位設置要與具體實際工作聯系緊密,一個崗位能完成多項事務的合并設置崗位,允許一人多崗、一崗多人。各單位、各部門負責人與執法人員層層簽了稅收執法責任書,從而解決了誰執法的問題。
2、建立職權體系,解決每個崗位擁有什么權力的問題。我們將《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行政處罰法》、《行政訴訟法》和《發票管理辦法》等不同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中的涉稅執法權,進行了認真分解、整理,歸納為10項權力,即:稅收規范性文件管理權、稅務管理權、稅款征收權、稅務檢查權、稅務行政處罰權、稅務行政復議權、稅務行政訴訟應訴權、稅務行政賠償權、涉稅犯罪案件移送權,并且結合崗位及職責的設置,賦予了每個崗位相應的權力。職權體系建立后,縣局強化了對稽查處罰工作的監督管理,確保了稽查效果。今年已檢查業戶30戶,查補稅款121.5萬元,罰款19.7萬元,加收滯納金3.2萬元,處罰面達100%??h局將重大案件審理委員會人員擴至為8人,充實了部分業務骨干,嚴格按稅收執法責任制規范運行,今年共審理案件9起,結案9起,審理認定應補稅款31.25萬元,罰款及滯納金17.09萬元。通過建立權責體系,每個執法崗位明確了執法干什么,擁有什么權力,責任有多大,從而有效地克服了濫用職權的問題。
3、建立規程體系,解決如何執法的問題。一是明確執法權限。按照《稅收征管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我們將10項稅收執法權,按照權力運行軌跡,在各崗位間進行了合理劃分。二是整合工作規程。按照市局藍本,結合我局實際對23個崗位90個工作流程,進行了細化、補充和完善,專門出臺了工作規程整合實施意見。根據每個崗位的職責,按照稅收業務的先后順序,對工作流程涉及的方法、步驟和程序,作了明確規定。三是規范稅務文書。稅務文書是行使稅收執法權的載體。我們在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各類表、證、單、書的基礎上,結合工作實際,歸納整理了110種常用稅務文書,納入ISO質量記錄管理,并將稅務文書在各執法環節中予以明確。通過建立工作規程體系,不僅有效避免了執法隨意性的問題,而且杜絕了執法過程中的扯皮現象,提高了執法效率。
4、建立考核追究體系,解決怎么考核和對考核中發現的執法過錯如何追究的問題。建立科學、量化的考核辦法,強化稅收執法權的監督,是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的關鍵。我們經過反復論證和實踐,結合我縣當前稅收工作的特點,將考核追究分成兩步走:一是制定了《營山縣地方稅務局稅收執法評議考核暫行辦法》,規定了評議考核機構及職責、評議考核內容、評議考核程序和方法、評議考核結果使用等內容,并根據各崗位行使權力的大小與輕重、納稅人利益的關聯度、造成后果的嚴重程度,設定了崗位考核標準。通過實行獎金補貼與執法質量掛鉤,嚴格考核,提高了執法水平。二是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稅收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的規定,制定了《營山縣地方稅務局稅收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暫行辦法》。該辦法一是進一步明確了責任追究的范圍,確定了評議考核內容。二是明確了責任追究的形式,包括經濟懲戒和行政處理兩方面:經濟懲戒主要是按照每分5元標準給予懲戒,每月最多不超過200元。行政處理形式主要包括批評教育、責令作出書面檢查、通報批評、責令待崗、取消執法資格。三是明確了責任劃分、免予追究、從輕追究、加重追究的具體適用條件和原則。四是明確了連帶責任,規定各單位的負責人對所監控執法人員的執法過錯,承擔連帶責任,監控人員按20%的比例系數,承擔所轄執法人員的連帶責任。今年9月,我局對4個單位進行考核評議,對13個單位進行執法檢查。發現部分征收單位未按規定使用執法文書,操作不規范,也未按程序執法,共涉及32個直接責任人、連帶責任人11個,按照《營山縣地稅局稅收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確定的追究程序,嚴格實施了責任追究,給予經濟懲戒1376元。
5、建立支持體系,解決怎么保障執法責任制正常運行的問題。一是推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對執法過程實行質量記錄、過程控制,傳遞時填制《稅務文書傳遞卡》,制作文書時登記《稅務文書登記簿》,并將所有的執法活動登記在《稅收執法責任制運行情況記錄簿》,實行執法全過程監控管理。二是推行個人考核評價系統。將稅務人員的執法質量作為評價干部的重要指標,嚴格考核,促進稅務人員公正執法。三是建立稅源監控管理。實行對稅源管理情況的適時監督,強化了對稅務人員執法結果和質量的有效監控。四是實施能級評審。建立能級管理,并同經濟利益和職務升降掛鉤,全面調動工作積極性。五是監督保障。制定《營山縣地方稅務局稅收執法責任制責任監督實施辦法》,作為實施兩權監督的核心問題,由縣局法制股負責對執法全過程實施監督管理。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稅收執法責任制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環節較多,操作難度大,是一項系統工程。盡管如此,我局不僅完成了市局的試點任務,而且為全面推行探索了新路,積累了寶貴經驗。我們認為,這主要得力于市局的堅強領導和指導,得力于縣局班子的高度重視,得力于全局干部開拓創新、勇于突破的精神。稅收執法責任制在營山縣局從無到有,從建立到實施,突破了思維方式的禁錮,讓全體地稅人在前移默化中受到洗禮,全員責任意識、規范意識悄然生根,規范執法、嚴格執法蔚然成風。主要表現在:
一是執法觀念明顯轉變。營山小橋稅案現已應訴達5年之久,出庭達10次之多,目前正在艱難地應訴著。該案給營山地稅人的教訓是刻骨銘心的。這次試點工作無疑助推了全體干部職工的執法觀念大轉變,思想認識大提高?!巴菩卸愂請谭ㄘ熑沃疲羌涌於愂宅F代化步伐的必然趨勢,是稅務干部挺起腰桿子執法的強力保障”等觀念,在全局上下巳經形成共識。
二是執法行為得到規范。稅收執法責任制體系對現行的涉稅法律、法規、政策和工作規程進行了梳理和整合,對失效的規定進行了清除和廢止,防止了因執行政策走樣而導致執法出格的問題。通過崗位職責的具體化,徹底解決了過去職責不清,責任不明的問題。由于工作程序清晰,工作標準統一,執法有程序,辦事有規章,完成有考核評議,過錯有追究,從而有效地解決了“不執法、亂執法”的突出問題,有效地解決了“基礎弱化、內部協調不暢”的問題,使執法行為得到規范,執法水平得到提高,征管質量明顯提升。
三是執法監督更加嚴密。推行執法責任制,使執法人員由過去的監督者,轉變為既是監督者,又是被監督者。執法人員既要正確行使法律賦予的執法權力,又要承擔因執法不到位、不正確執法、執法出現過錯時的行政責任,實現了“由人的監督到制度監督”的根本性轉變。事事有章可循,處處公開透明,執法工作處于鏈條式的流水作業線過程中,一環緊扣一環,為有章不循等違規行為提供了追究依據。同時,推行“廉政承諾回訪卡”和建立復查制度等,進一步完善了執法監督機制。執法監督制約更為科學、更為嚴密。
四是隊伍素質不斷提高。執法責任制著眼于“治內、治稅、治隊”,是對稅務干部的自我加壓、自我制約。稅收執法責任制推行的過程,也是地稅干部素質不斷提高的過程。執法責任制的建立和運行,對每個崗位都規定了上崗資格和需要達到的專業素質,要求全面地熟悉涉稅業務。每一位執法人員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每項工作時時都處在稅收執法責任制的監控、考核之中,自己的執法情況隨時都能通過考核反應出來,如果業務知識不精通、計算機操作不熟練,就可能出現出錯多、追究多的后果,全局干部職工學管理、學業務、強技能、創一流的自覺性空前高漲,由以往的“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的良好氛圍,極大地促進了隊伍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
五是服務質量明顯提高。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促進了稅務人員法制觀念、服務觀念的根本轉變。通過設置涉稅事宜辦理時限,促進了執法人員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務質量。稅收執法責任制對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詮釋了新的內涵,使法制與服務實現有效統一,既要看服務是否到位,又要看服務態度和服務效率怎樣,更要看執法是否公正、是否依法辦理,從而極大地提高了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