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化解鄉村債務的有益探索

時間:2022-04-22 05:08:00

導語:縣化解鄉村債務的有益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化解鄉村債務的有益探索

梓潼縣縣鄉兩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化解鄉村債務工作,在鄉村收支矛盾突出,可處置變現資產少,化債空間小、壓力大的現實面前,迎難而上,開拓創新,一手抓發展,一手抓化債,收到了明顯成效。

一、主要成效及作法

梓潼縣是我市典型的丘區農業縣。截止2001年底,全縣審計鎖定的鄉村兩級債務額為22169萬元,平均每個鄉鎮693萬元。至2004年底,已化解債務3197萬元,占鎖定債務的14.4%,平均每年化債5.3%,鄉鎮平均化債99.9萬元,化債實績名列全市前茅。

1、黨政高度重視,常抓不懈。

梓潼縣鄉村兩級債務負擔水平在全市相對較低,但債務矛盾卻非常突出,絕大多數都是欠單位和個人的款項。為解決好這個問題,維護好農村穩定,梓潼縣委、政府從2002年開始,即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每年初對化債工作進行研究部署、下達目標任務,平時檢查督促,年終逗硬考核。今年4月,縣委政府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化解鄉村不良債務工作的意見》,召開了專門會議,對綿委發〔2004〕13號文件的貫徹落實進行了具體安排,6月底前將全面完成鄉村債務的審計鎖定。各鄉鎮黨委、政府也普遍敢于正視問題和壓力,主動工作,千方百計在增收節支、收回債權、發展經濟等方面進行突破和創新。

2、創新工作方法,努力回收債權。

化解債務必須首先回收債權。在具體工作上,他們將農戶歷欠、單位欠款、合作基金會借款作為清收重點。在具體方式上,一是對欠款項目進行清理,取消了不合理項目,對確有困難的農戶實行了減緩免;二是通過加強宣傳,幫助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密切干群關系,增加農民和集體經濟收入等措施,贏得干部群眾的理解,自覺交納欠款。三是通過與信用社聯手,對暫無能力交納欠款但又有一定償還能力的債務人,由信用社提供一定額度的貸款,用于歸還鄉村兩級的欠款。通過這些措施,全縣共收回欠款1400萬元,償還債務1250萬元。

3、加快發展,增加收入。

“發展是硬道理”,化解債務、催收欠款,其根本途徑還在于加快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增強集體經濟實力,密切干群關系,增強化債的經濟基礎和工作基礎。因此,他們十分注重利用信息優勢、組織優勢,組織農民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農業產業化;運用市場手段配置資源,打好發展基礎。三泉鄉利用水源豐富的優勢,幫助引進“中種公司”進行水稻制種,并成立“水稻制種協會”,制種面積達到3500畝,農民收入大幅增加,主動歸還欠款。僅2004年全鄉就化解村級債務65萬元,欠款萬元戶由過去的123戶減少為58戶,尤其是白雀村由32戶減少為12戶,全村36萬元的債務可望在今年全部化解。雙板鄉通過幫助農民發展蠶桑和畜牧業,信用社協助清欠,招商引資進行公路和街道建設,2004年全鄉化解債務203.38萬元,其中村級123.35萬元。文昌鎮通過開發兩街一路,將獲得的193萬元收益全部用于還債。

4、盤活存量,用活資產。

為最大限度地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及效益,梓潼各地對集體的經營辦公用房、果園、漁塘、水庫、加工房、機動地等資產,都普遍進行了公開、公平、公正的招標、拍賣和租賃,既增加了集體收入,又有效地化解了債務。文昌鎮在已化解的80多萬元的村級債務中,盤活各類存量資產就達63萬元。一些地方還對農民外出打工荒蕪的土地,實行了集體統一管理,有意識地將這些土地租給欠款大戶種植或公開承包,將獲得的收入用于還債。

5、多管齊下,多措并舉。

為切實減輕債務負擔,梓潼縣還普遍采取核銷、劃轉、降息、追扣高息、停息等多種方式化解債務。通過對債務核實、對債權人不存在或放棄債權的債務核減,全縣共減少債務380多萬元。文昌鎮將一小、二小和兩所幼兒園劃歸縣上管理,劃轉債務181萬元;爭取核減財政周轉金和其它款項71萬元,用債權抵頂道路建設欠款40多萬元。馬嗚鄉與高息借款者充分協商,通過減息、停息掛帳等方式,化解債務15萬元。

6、規范管理,節約開支。

在收入渠道不多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梓潼各地普遍能從規范財務管理入手,切實倡導過緊日子,最大限度地擠出資金用于還債。各地都制定了嚴格的費用管理規定,實行了定項限額,嚴格控制會議費、招待費、辦公費、電話費、燃油費,甚至對每年應當兌現的政策性獎勵,必須的辦公設施購置修繕,也都從嚴控制,一切均以化債作為前提。對各類開支普遍實行財務公開、民主監督。文昌鎮先鋒村根據群眾意見和審計結果,剔出了應由個人承擔的開支3.6萬元。

二、建議

近年來,縣鄉債務問題已引起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中央六部委組織了重點調研,財政部今年又安排150億元重點解決財政困難縣運轉問題。從有關方面反饋的情況看,國家有可能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鼓勵地方化債,但絕不可能把縣鄉債務采用注資的形式包攬下來,多數債務還得靠地方自身努力進行化解。因此,無論從履行地方政府職能職責來看,還是從維護社會穩定、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從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來看,積極主動、切實化解債務都是非常必要和緊迫的。鑒于我市當前化債工作和農村改革的實際,建議:

一是盡快對全市化解鄉村不良債務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市委文件下發已近半年,面上許多工作還沒正式推開,需要市上采取適當方式進行組織和落實,為鄉村化債工作的開展正確導向。

二是盡快出臺配套制度。債務化解的有關政策措施,綿委發〔2004〕13號文件已經作了明確規定,需要出臺的《綿陽市化解鄉村不良債務工作考核和獎勵辦法》、《綿陽市違反化解鄉村不良債務有關規定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綿陽市鄉鎮資產管理辦法》,已經市化債辦多次組織討論,市委、市政府應盡快審定印發。

三是各級財政部門要盡快承擔起日常工作。綿委發〔2004〕13號文件已明確將各級化債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設在財政部門。各地應按要求盡快組建機構、落實人員,具體介入,切實承擔起組織管理職責,推動工作開展。

四是要認真研究鄉鎮綜合改革中鄉村債權、債務、資產合并和管理的有關問題。財政部門要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出臺具體意見或辦法,以確保改革的順利推進和農村社會穩定。

五是要引導基層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目前,鄉鎮發展任務很重,債務矛盾突出,鄉鎮政府要轉變職能,處理好發展和減債的關系,努力推動地方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