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費回收難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25 04:29:00

導語:電費回收難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費回收難調研報告

電費是供電企業的主要經營收入,長期以來,用戶拖欠電費的現象十分嚴重,已使供電企業生產經營舉步維艱。面對電費回收日益嚴峻的不利形勢,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電費回收難的問題,必須對形成欠費的原因加以深刻剖析,完善各項制度建設,同時,還必須依靠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運用行政、經濟、技術,甚至法律手段維護供電企業的合法利益。下面對電費回收難的原因及應采取的措施作如下分析:

一、電費回收難的主要原因

1.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市場經濟競爭的日趨激烈,每年一些經營虧損停產或倒閉破產企業,影響電費回收。

2.一些承包企業、個體經營戶對交納電費重視不夠,法制觀念不強。

3.供電企業未按用戶信用等級確定相應的收費方案,未執行預收電費或按期劃撥電費,致使用戶的欠費金額逐月增加,越積越多。

4.供電企業對一些客戶用電性質、用電狀況不了解,尤其是對租房營業戶的經營情況不掌握,經營者拖欠電費溜之大吉,形成呆賬。

5.一些客戶電能計量裝置出現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后對其進行補電量處理,由于應繳電費數額較大,客戶一時承擔不起,致使電費不能足額回收。

6.部分抄收人員抄表不到位,形成客戶電能表上積余電量,或估抄電量過多,致使客戶電費不能及時足額上繳,造成用電糾紛,也使電費回收不能及時。

7.某些收費人員執行電費滯納違約金制度不力,致使一些企業從思想上對及時上繳電費重視不夠。

二、解決方法和措施

針對上述原因,我們要正確分析,區別對待,千方百計確保電費及時足額回收,其主要措施如下:

1.廣泛利用各種媒介,加強有關用電法規的宣傳。加大對《電力法》、《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供電營業規則》以及其他電力行政法規中有關供用電雙方的電費回收難的原因及解決方法權力和義務,以及電力部門有關電費回收規定的宣傳,特別是宣傳拖欠電費依法承擔的違約責任。

在供電區內,經常利用宣傳車和廣播、電視、標語等形式大力宣傳“電是商品,用電必須交費、用電是用戶的權力,交費是用戶的義務”,使電費回收的法律、法規、管理制度家喻戶曉。

2.加強與政府部門、用戶溝通交流

主動與地方政府溝通,經常向當地政府領導匯報客戶欠費情況以及我們的工作,爭取政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協助供電企業解決收費問題,必要時可通過政府采取行政干預的手段回收電費。

供電部門收費人員應主動和用戶管電人員、財務人員搞好關系,了解企業經營和財務狀況,掌握資金信息,便于電費催收。

經常組織召開轄區內用戶座談會,傾聽用戶意見和建議,了解用戶用電需求,通過與用戶溝通交流,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務,加深彼此感情,促進電費回收。

3.完善企業內部收費制度,加強職工隊伍建設

(1)加大供電企業內部考核力度,按規定內查外核,減少差錯,增強抄核收人員的收費意識,做到應收必收,收必足額,為電費回收創造良好環境。

(2)嚴格執行電費滯納違約金制度,嚴格按“合同”執行,主管營業的領導要親自監督檢查電費違約金收取情況,不讓欠費用戶有利可圖。

(3)對超過規定期限,經多次催繳仍未結清電費的用戶,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按一定的審批權限采取停電、限電措施。

(4)對大工業用戶堅決執行按期劃撥電費制度,通過采取分期收費的方式,可以降低催費的難度,強化企業的交費意識,同時也可以避免形成大額壞帳。

(5)建立電費預警機制,對有竊電行為的用戶、流動性較大的商業用戶、臨時用電戶、租賃經營用戶、惡意拖欠電費等用戶實行預購電制,安裝預付費電能表,采取先繳費后用電,確保電費回收。

(6)開展客戶信用與風險等級評價工作。加強電費風險研究與管理,建立欠費構成、信用、風險分析,加大對經營狀況不好企業的監控力度。對少數故意拖欠電費且信譽度較差的企業,必要時進行媒體暴光,甚至采取依法清欠的手段,堅決遏制欠費現象的出現;當電網缺額限電時,對屢催未繳的長期欠費戶要先采取停、限電措施。

(7)加強“供用電合同”的簽訂與管理工作,依法明確供用電雙方的權利與義務。認真與各類用電客戶逐項簽訂供電合同條款,明確產權分界、計量結算方式、執行電價、繳費時間及相關責任。

(8)細化和量化考核指標,落實收費承包責任制,把電費回收與供電所負責人、收費人員的工資掛鉤,充分發揮獎懲激勵機制,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明確清欠責任,使各所負責人、收費人員自覺"種好"各自的"責任田",增強責任心,主動做好電費回收工作。

(9)健全清欠制度,開展電費回收情況分析,有針對性地制訂清收措施,積極采用技術手段,如電話通知,網上查詢等,提醒用戶及早繳費。實施資產抵押,以貸款、產品與電費相抵,提前防止企業借改制、重組之機惡意欠費或逃繳電費的現象。對于陳欠電費單位要與欠費用戶簽訂清欠電費協議、還款計劃,要經常性地實施催收工作措施。

4.采取法律手段加大電費回收力度

(1)申請支付令

根據《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只要具有正式的、司法認可的供用電合同,在用戶欠費不交的情況下,供電企業可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收取電費。如用戶違抗法院支付令,人民法院有權凍結其賬戶,并通過銀行直接劃撥或以財產抵債。

(2)向法院起訴

供用電合同明確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對于確實無錢或即將倒閉、破產的用電企業,供電部門追收電費的有效手段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開庭審理后下達判決書,對于不執行判決的用戶,供電企業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還可通過法院調解,用欠費企業的產品、房地產、設備、車輛抵交電費;或待其財產拍賣后用拍賣所得交納電費。

(3)實行電費擔保

為防止電費拖欠,對用電大戶,供電部門應要求用戶聯系其它經濟實體進行交費責任擔保,由供、用雙方及擔保單位簽訂司法部門認可的擔保合同。一旦用戶出現欠費現象,可找擔保單位負責交費。

5.加強優質服務工作

(1)以優質服務,拉近與客戶距離電費回收除正常定時定點坐收、委托銀行代辦外,抄收人員要發揚千方百計、千辛萬苦、千言萬語的精神,及時登門催收。對那些平時不在家的用戶,要早、中、晚上門催收,特別對交費意識不強、有錢不交、長期拖欠的“難纏戶”、“釘子戶”必須深入到用戶,苦口婆心地宣講有關電力法規、政策。對確有困難的用戶應以實際行動幫助解決用電上存在的難處,化解矛盾,增進用戶對供電企業的理解和支持。

(2)恪守職業道德

在催收電費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規范職業道德,利用供電部門的優勢,為客戶想方設法減負增效,要服務到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3)優質服務應以守法為前提,堅持收費原則在收費中,個別“釘子戶”總是會有的,他們明知電是商品,用電必須交費,就是想僥幸逃過。對這樣的人我們也應做到有理、有利、有節,先采取電話或書面通知,對一些長期避而不見的“釘子戶”,也要通過和當地政府、村委會溝通,由他們協助進行通知。如果在限期內仍不交費者,堅決予以停電。對態度惡劣者,協同公安部門一道用法律手段強制執行。通過對個別人的處理,群眾也能充分認識到用電交費天經地義,從而認真履行交費的義務。

總之,確保電費及時回收是擺在所有營業收費人員面前的一個難題。供電企業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通過挖潛堵漏,優質服務,采納新技術等,不斷探索電費回收之道,在探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完善,努力維護國家和企業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