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犯罪案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3 03:56:00
導語:職務犯罪案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在查辦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中,證人翻證現象較為嚴重。可以說,證人翻證比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翻供更加難以對付,證人翻證易造成案件反復、欠拖不決甚至影響案件成立,因此,證人翻證現象應引起高度重視。
一、當前職務犯罪案件證人翻證的特點:
(一)翻證時間,多發生在偵查階段或變更強制措施以后或審查起訴階段和審判階段.
案件在偵查階段,由于辦案的需要,一般對犯罪嫌疑人控制較嚴,以避免犯罪嫌疑人與外界聯系。此時,犯罪嫌疑人亦態度誠懇,悔罪較好,。但一旦犯罪嫌疑人在偵查階段由拘留或逮捕的強制措施變更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限制力較弱的強制措施后,往往會利用自己重新獲得自由的時機,四處活動,找證人翻供翻證。此外,在審查起訴階段和審判階段,由于律師的介入,使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與外界有了聯系的可能,證人也配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而翻證.
(二)內容集中,大都涉及犯罪構成要件主要事實和核心部分
職務犯罪案件對犯罪構成四個方面要件的要求比較嚴格,職務犯罪案犯以其文化層次高、社會閱歷深,反偵查能力強等特點,能抓住關鍵證據進行翻供。而貪污賄賂案件的證據一般言詞證據較多、易改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往往利用原來的權勢和關系網,引誘或迫使證人違背事實改變證言,且多數翻證能與被告人翻供的內容相印證。如挪用公款是“擅自作主”還是經過集體討論,貪污罪中贓款的去路等,無論是從行為性質上由重翻輕、數額上由大翻小,還是贓款去路上由私翻公,主觀上由“明知”翻“不明知”,都是圍繞犯罪構成的要件而展開的。
(三)危害嚴重,有的甚至直接影響案件的定罪量刑。
證人翻證,給偵查、指控犯罪增加了難度,特別是在法庭上,被告人翻供、證人翻證,同時否認以前在偵查和起訴環節中所作的供述和證言,就會使公訴陷入被動,嚴重的還會直接影響案件的定罪和量刑。如孫某受賄、挪用公款一案,原來證人證言都很到位,但開庭時,關鍵證人——孫某單位的負責人竟全面推翻原證言,聲稱挪用一事,負責人都懂,并通過集體討論,致使孫某挪用公款部分全被否定掉。
(四)證人翻證比例大,且有不斷上升之勢
職務犯罪案犯原來大都具有一定的職務、權力、關系網,而且證人一般與犯罪嫌疑人存在著較為密切的關系,如領導、下屬、同事、親戚、朋友關系等,這使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親屬利用原來的關系網和職權在證人之間串通,容易得逞。當前,在查辦職務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證人翻證比例達60%以上,而且比例大有上升之勢。
二、職務犯罪案件證人翻證原因:
(一)為逃避或減輕處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想方設法找證人翻證。
案件在偵查階段,特別是犯罪嫌疑人剛被傳訊到案時,內心較為恐慌,來不及思考一套較為周全的應對之策,在強大的政策攻勢和巧妙的訊問面前,不得不供述自己的罪行。有的是在“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政策下,力求從寬,承認了犯罪事實。被拘留、逮捕入獄后,犯罪嫌疑人害怕原供認的罪行被判重刑,影響自己的婚姻、家庭、前途、地位,因而鋌而走險或懷著僥幸心理推翻原口供,企圖通過翻供翻證來逃避或減輕處罰。
(二)變更強制措施,為證人翻證提供了便利條件。
取保候審、監視居住這兩種強制措施分別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定的自由度,使犯罪嫌疑人、證人有較充分的時間和條件進行串供,或編造證據為自己開脫罪責。另外,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出來后,一些不懂法的證人以為其活動能力強,可以逍遙法外,因此帶來一定的壓力,容易使證人翻證。
(三)證人出于各種心態,進行翻證。
職務犯罪證人,在偵查人員詢問他們時,或迫于政策,或受到教育,大都能如實陳述。但一旦他們接觸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親屬,受其求情、威逼或礙于情面,又會推翻原陳述,作出虛假的陳述。職務犯罪案件證人翻證心態有幾種:一是出于庇護、同情犯罪嫌疑人或保護自身利益等原因,出來翻證;二是曾經受恩于犯罪嫌疑人,別人“一時落難”,不能“落井下石”,“恩將仇報”;三是法制觀念淡薄,認為別人犯罪,自己作為證人,受人之托,不如做人情,幫人一把。
(四)取證不合法、不全面、不細致,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證人翻證提供了可乘之機。
在查辦職務犯罪案件中還嚴重地存在著“重實體、輕程序”的觀念,只注重獲取證據,而輕視獲取的證據是否合法。如刑訴法九十七條規定,詢問證人必須在偵查機關或證人的住所或單位進行,而自偵部門大部分是在辦案點上取證;又如連續訊問證人不能超過12小時,而自偵部門未能嚴格遵守此規定,這些證據無論內容真實與否,首先在形式上就不合法,往往不被法庭采信。此外,在取證上,還一定程度地存在著“重突破、輕取證”的認識,忽視了刑訴法對證據必須確實、充分的要求以及職務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證人證言不穩定、易變化的特點,因而在突破案件后不注重全方位地收集各種原始書證、物證,不能及時地固定和完善證據體系,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證人翻證提供了可乘之機。
(五)個別司法工作人員政治素質不高,甚至為翻供翻證出謀劃策。
由于職務犯罪案犯主體特殊,查辦職務犯罪受“情”、“權”以及人為因素的干擾較大。個別司法工作人員出于情或出于利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家屬進行點撥、溝通、傳遞信息,甚至出謀劃策串通證人翻供。
(六)部分律師違反執業紀律,唆使或威嚇、利誘證人翻證。
有的律師法律業務水平不高,但為了成名,不惜違反律師執業紀律,利用自己可以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找證人取證的便利,主動唆使、威嚇、利誘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或證人翻證,以達到使犯罪嫌疑人無罪或減輕罪責,從而使自己一舉成名,也有的律師,為了獲取高額的律師費,在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及其家屬的利誘下,不惜鋌而走險,唆使、威嚇、利誘證人翻證,以圖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解脫罪責。
三、抑制和減少證人翻證的對策
(一)加強對犯罪嫌疑人突破后的繼續教育,摧毀其翻供的心理基礎。職務犯罪案件嫌疑人出現翻供的情況,與其主觀上的“趨利避害、自我保全”心理有著密切聯系,因此,應加強對犯罪嫌疑人突破后的繼續教育,及時發現和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變化,采取有效措施,瓦解和摧毀犯罪嫌疑人翻供的心理基礎,從而使證人翻證失去源頭。
(二)依法、全面、細致、及時取證。
我們一是要既重視實體法,也重視程序法,要嚴格按照刑訴法取證,使證人翻證失去理由。二要高度重視職務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口供、證人證言不穩定,易變的特征,緊緊圍繞職務犯罪構成要件全面取證,及時收集調取有關的原始書證、物證來固定和完善案件的證據體系。三要重視間接證據,針對貪污賄賂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證人供述不穩定的特點,在獲取口供的基礎上,注意收集可以證實其口供真實的其他間接證據,使之形成鎖鏈,一旦翻供翻證,間接證據也可定案。四要注意收集再生證據,特別是犯罪嫌疑人反偵查活動中產生的證據。五要加大科技含量,注意使用錄音、錄像、視聽資料等技術,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容易翻供的關鍵供述和證人可能翻證的重要證據要加以固定。必要時,責成證人提供自己親筆撰寫的證言,將后路堵死。
(三)依法適用強制措施,對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確有刑事拘留、逮捕必要的,在沒有特殊情況下,不能變刑事拘留、逮捕強制措施為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尤其在偵查階段,證據尚未收集完整,未加固徹底的情況下,更不能隨便改變強制措施,以免給犯罪嫌疑人翻供翻證提供可乘之機。
(四)加大宣傳力度,強化證人法制觀念。
檢察機關要經常宣傳法制,宣傳黨和國家懲腐倡廉的決心和方針,宣傳反貪污賄賂斗爭的成果,以此來提高人民群眾檢舉、揭發貪污賄賂犯罪的積極性和責任感,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識,形成依法作證光榮、避證、拒證可恥的社會風尚。在詢問證人時,檢察人員應當告知證人必須如實作證,如果故意作偽證或隱匿罪證要承擔法律責任。讓證人知道不如實作證會給自己帶來的法律后果,促使其積極如實作證。
(五)及時打擊偽證、包庇等違法犯罪
對一些惡意、故意作虛假證詞的證人,偵查人員應進行政策法律教育,揭穿證詞的虛假性及翻證、作偽證的真實動機和目的,促其如實作證。對于取證時翻時供的,要及時查明原因。要加大打擊力度,凡對翻證的證人如有充分的證據證實其作偽證的,應果斷地立案偵查;對涉及到的徇私舞弊、貪贓枉法的瀆職行為更應堅決查處。
(六)與司法行政機關形成合力,加強對律師的職業道德和紀律教育。
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要與司法行政機關形成定期的聯席制度,通報律師在偵查、起訴和審判各階段的表現,對公正執法的予以表揚和宣傳,對有違法違紀苗頭的及時敲敲警鐘,共同進行好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教育,如果有以身試法、觸犯刑律的,一經查獲,嚴懲不怠。
- 上一篇:四個著力課題調研通知
- 下一篇:市直機關黨委建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