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事業發展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02-11 09:17:00

導語:義工事業發展工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義工事業發展工作調研報告

義工(志愿者)事業是一項崇高的社會公益事業。隨著越來越多的“單位人”成為“社區人”,社區建設逐漸成為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內容。社區服務是社區建設的龍頭,義工服務則是社區服務的主力軍。廣泛開展義工服務,不僅能有效地補充政府資源不足,幫助社會弱勢群體和有需要的人士,維護社會安定團結和政治穩定,也能大力弘揚中華民族互助互愛的傳統美德,營造和諧、美好的社會氛圍,推動現代化文明社區建設;同時義工(志愿者)能在助人的服務中,不斷拓展自己的生活圈子和視野,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不斷升華思想情操和凈化心靈,從而提高自身的素質。

2010年,呼倫貝爾市婦聯組成學習組赴深圳學習考察義工(志愿者)工作,重點考察了福田區景田社區陽光家庭服務中心、鹽田區婦聯和團市委義工聯合會。考察結束后,市婦聯對深圳市義工(志愿者)事業發展的成功經驗進行了認真總結,并結合實際,對如何使呼倫貝爾市志愿服務工作進一步向制度化、規范化、專業化、長效化推進進行了深入思考。

一、深圳市義工(志愿者)事業發展的成功經驗

深圳市義務工作者(志愿者)聯合會(以下簡稱深圳義工聯)由深圳團市委發起,是由志愿為社會義務服務的各界人士組成的社會團體,也是全國首家義工聯,成立于1990年,由最初為外來務工青年開辟熱線服務電話做起,迄今已走過了20年的歷程,義工人數也從19人發展到現在的25萬多人。深圳義工聯以“服務社會、傳播文明”為宗旨,著眼于深圳現代化城市管理中社區的現實和未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使義務工作成為深圳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面旗幟,贏得了社會和市民的贊譽和支持。在進行實地考察后,呼倫貝爾認為深圳義工聯的成功經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健全完善的組織架構和運作機制,推進了深圳義工聯的可持續發展。深圳義工聯由深圳團市委牽頭,以義工聯、服務中心、服務站、服務隊為基本形式,構成了市、區、鎮、村四級義工組織和義工服務網絡。經過20年的發展,深圳已經建立了1個市級、8個區級、7個鎮級義工聯,56個義工服務中心、576個義工站的組織網絡,團體會員750多個,個人會員25萬多名。深圳團市委在發展義工聯的過程中,并沒有將其作為一項行政任務統包統攬,而是負責義工聯的方向指導,義工聯內部所有事務由義工自己來完成。例如深圳義工聯開設了20類100多個項目的義務服務,所有項目的設置、業務培訓和人員招募等全部由義工來做,深圳團市委并沒有具體參與。由于組織機構和運作機制完善,深圳義工聯在發展進程中,就像一臺開足馬力的機器,始終保持著高效的運轉。

(二)政府強有力的扶持,為深圳義工聯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絕的生機與活力。任何公益機構都是在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和支持下得到發展的,深圳義工聯也不例外。深圳義工聯從最初的19人發展到現在的規模,除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外,政府的鼎立支持更是功不可沒。深圳市委、市政府先后為深圳義工聯解決了6名事業編制,每年撥出專項經費40萬元用于義工聯的發展。同時,由深圳市團委建立的青少年發展基金,每年也可提供100多萬元用于義工聯的建設。從1994年以來,深圳市的歷任領導都要親臨義工聯秘書處,聽取匯報、與義工座談,為義工解決實際問題,極大地調動了義工的熱情和積極性。義工聯還邀請香港、國外知名社工做顧問,并經常組織有關方面的國際專家論壇,有力地推動了義工活動在深圳的發展。據統計,深圳參與過義工服務的市民超過600萬人次,深圳市民對義工的知曉率達到88%,84%的市民認為義工值得尊敬,42%的市民參與過義工服務,91%的市民愿意加入義工。義工活動在深圳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和支持,“有困難找義工、有時間做義工”已經成為深圳人的共識和時尚。

(三)先進的時念,成為深圳義工聯獲得成功的精神內核。由于深圳市義工聯是深圳團市委發起組織的,因此,把握時代的脈搏,引領青年的潮流就成為義工聯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一方面,深圳義工聯倡導平等、尊重、互助、友愛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另一方面又吸收了當代人類社會先進文化成果,提倡“助人自助”、“服務社會、傳播文明”的宗旨和理念,這實際上也是公民道德教育與時俱進的有效措施。深圳義工聯在充分發揮義工積極性方面的一個重要做法就是注重義工自身的需要。他們拋棄了以往過分強調義工為社會和他人奉獻、服務的做法,提倡義工自呼倫貝爾管理,并通過適當的形式和途徑使義工體驗到實踐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真正滿足了義工被社會承認的需要,很好地調動了市民自愿做義工、自愿服務社會的積極性,有力地駁斥了部分人認為深圳在經濟發展中只崇拜金錢、缺少精神追求的非議。

(四)多樣化的社區服務內容,為深圳義工聯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深圳義工聯的服務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社區文化建設,二是社區服務,三是社區教育培訓,四是社區幫困扶助。所有的服務內容都扎根于社區之中,使得深圳義工聯能夠深入基層,扎扎實實地解決人們的困難,而不是走過場,搞形式主義。目前,深圳義工聯針對青少年的電話熱線服務、針對勞教人員的“新生之路”服務、針對貧困家庭的“生命之光”病人服務、針對孤兒的“一起成長”服務、針對老人的“松柏之愛”服務、針對殘疾人的“與你同行”服務等項目已經成為義工服務的品牌項目,深受市民的喜愛。隨著義工活動的不斷向前發展,深圳義工聯的“服務社會、傳播文明”的宗旨也不斷得到升華,成為深圳精神文明建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二、呼倫貝爾發展義工(志愿者)事業的優勢與劣勢

多年來,呼倫貝爾市廣大志愿者堅持“著眼發展,著力建設”的基本思路,求真務實,不斷創新,開展了扎實有效的志愿服務工作。廣大志愿者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和尊重。與深圳相比,呼倫貝爾在發展義工(志愿者)工作方面既有優勢,也有劣勢。

優勢一:呼倫貝爾市進入了新一輪大發展時期,呼倫貝爾的經濟快速發展,也帶動了社會的進步,人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希望為社會服務的意愿大為增強,隨著深入實施人才發展戰略,高層次、高素質人口不斷增加,大學畢業生留在呼倫貝爾,大量優秀人才匯聚呼倫貝爾,為發展義工(志愿者)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優勢二:呼倫貝爾市在“加快發展,促進和諧”的征程中,致力于把呼倫貝爾市打造成科技文化教育大市,在吸引人才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繼續發掘、發揚本市的文化底蘊、大慶石油等大企業的遷入、呼倫貝爾學院的發展,這些都是深入開展義工(志愿者)活動良好的文化基礎。

優勢三:近年來,呼倫貝爾市的志愿者工作長抓不懈,在組織機構建立、隊伍人員組織、機制體制完善、資源整合利用、服務內涵拓展、方式手段創新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特別近幾年,可以說是呼倫貝爾市志愿者工作的大練兵。呼倫貝爾市現在僅巾幗志愿者就有3500多名,在街道、社區成立了社區(志愿者)服務站,并有效地促進了志愿服務工作的長效化、專業化。這是市婦聯深入開展義工(志愿者)活動穩定的組織基礎。

當然,由于義工(志愿者)工作不斷面臨新的形勢和要求,很多工作仍在探索之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思想觀念還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呼倫貝爾市居民收入較低、素質相對不高,對于義工(志愿者)精神的認識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義工(志愿者)精神在全市還沒有廣泛的深入人心,實現這種轉變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在這方面,由于深圳是改革開放的前沿,接觸最新的思想觀念有著很便利的條件,尤其是與義工(志愿者)活動開展很好的香港地區有著緊密的交流和合作,使得他們從一開始就能用先進的理念引導自己,與國際接軌,在義工(志愿者)精神的宣傳和發揚上形成了得天獨厚的優勢。二是深圳的義工(志愿者)活動開展的時間很長,經歷了20年才有今天的成績。相比之下,市婦聯雖然有著長期開展志愿服務的基礎,但作為一項事業,義工(志愿者)精神的推廣和發揚是不可能在短期內一蹴而就的,也需要一段時間的探索。

三、呼倫貝爾發展義工(志愿者)事業的有效途徑

做好呼倫貝爾義工(志愿者)工作應重點開展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盡快搭建合理高效的組織框架,健全完善運作機制。呼倫貝爾要在多年開展志愿者工作的基礎上,成立義工(志愿者)聯合會,針對義工(志愿者)服務的落腳點在社區、在基層的特點,健全基層社區組織框架和管理體制,讓義工(志愿者)服務真正在社區發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要結合社區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推進社區義工(志愿者)服務站的建立,形成市、旗市區、街道、社區四級網絡,將義工(志愿者)工作推向深入,這樣,才能真正形成上下聯動的組織框架和高效運行的管理體制,促使呼倫貝爾市義工(志愿者)工作順利開展。

(二)以點帶面,推進社區義工(志愿者)服務全面鋪開。要選準突破口,通過開展試點探索和總結成功經驗,實現義工(志愿者)工作與呼倫貝爾市市情實際的有效結合。結合不同群體的特點和專長,組織不同的專業化義工志愿服務。探索更加豐富多彩、不拘一格的活動形式,讓義工(志愿者)可以就近參與,天天可為、時時可為、處處可為。要先選定4個社區作為試點,設立社區義工(志愿者)服務站,經過運行,及時總結經驗,查找不足,為更好地全面推進社區義工(志愿者)工作提供借鑒。

(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奉獻互助的良好氛圍。通過大力宣傳,使全市對義工(志愿者)服務形成共識,真正將義工(志愿者)工作作為精神文明的一面旗幟、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平臺、成為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有效載體。市婦聯一方面可以有步驟、逐層次地通過電視、電臺、報刊等新聞媒體介紹有關義工(志愿者)的知識,加深人們對其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發揮現代化網絡的作用,在呼倫貝爾政府網、呼倫貝爾黨建網、呼倫貝爾火網等來傳播義工(志愿者)精神。更重要的是,要在壯大義工(志愿者)組織的同時,還要通過培訓等一系列手段,提高義工(志愿者)服務人員的素質和服務水平,讓義工(志愿者)用實際行動服務社會、感召社會,促使自覺奉獻、爭做義工(志愿者)的氛圍在全市早日形成。

(四)創新活動方式,深化活動效果。要注重活動方式、組織方式的創新,不斷拓寬工作領域和工作思路,不斷豐富工作內涵,改進工作方式方法,通過整合利用優勢社會資源,深化服務效果,使義工(志愿者)服務組織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步演變成一個群眾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會組織,在社會事務管理中更主動地發揮出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加強義工志愿服務組織自身建設。要規范動員招募、管理服務、考核評估、表彰激勵等運行機制,建立健全組織協調、資金籌措等保障機制,為義工(志愿者)事業健康持續發展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既要從細微處著手,規范每一個具體項目、具體流程,又要著眼全局,注重義工志愿服務的制度建設,努力建立義工志愿服務長期深入發展的長效機制。

總之,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通過弘揚義工(志愿者)精神實現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雙豐收。全市在加快呼倫貝爾發展、促進美麗和諧的征程中,也更應注重用高尚的思想動員人們為社會、為他人服務的熱情,使精神文明建設成為促進呼倫貝爾經濟發展的催化劑和加速器,促使更多的各界人士踴躍加入到義工(志愿者)行列中來,自覺做傳統美德的繼承者、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實踐者、新型人際關系的倡導者,為促進社會發展、構建美麗和諧呼倫貝爾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