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村干部“本領恐慌”的實踐與思考

時間:2022-03-03 08:42:00

導語:解決村干部“本領恐慌”的實踐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解決村干部“本領恐慌”的實踐與思考

在近期省市兩級發起的“書記蹲點調研謀發展”活動中,通過進村入戶,走訪座談,發現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和城鄉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各類新事物、新情況層出不窮,村干部“本領恐慌”問題也日益突出。加大培養力度,創新培養方法,打造一支具有戰略眼光、全局思維、創新精神、實干作風的高素質村干部隊伍,是當前面臨的一項十分迫切而緊要的任務。

一、村干部基本現狀

高橋鎮共轄37個行政村,總人口2.9萬人。現有村支兩委干部226人,其中村(總)支部書記37名,村主任36名,支委77人,村委76人。村支兩委干部從年齡結構上看:35歲以下的有41人,占18.2%;36-45歲120人,占53.1%,46-54歲60人,占26.5%,55歲以上5人,占2.2%。從文化結構上看:初中以下9人,占3.9%;初中文化66人,占29.2%;高中(含中專)126人,占55.8%;大專及以上25人,占11.1%。從性別結構看,女性有16名,占7.1%;男性210名,占92.9%。從政治面貌看,是黨員的155名,占68.6%;非黨員的71名,占31.4%。從數據可以看出,農村基層干部在年齡結構、文化結構、性別結構等方面均不甚合理,突出表現在“一高一低”現象即年齡偏高、文化偏低。與之相應的,村干部在執行政策的能力、加快發展的能力、服務群眾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等方面也都存在著一些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二、村干部本領恐慌”的表現形態

“本領恐慌”的實質是“能力恐慌”,也就是能力缺失,其表現形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加快發展的能力。部分村干部缺乏經濟頭腦、科技知識和市場意識,對本村如何進一步加快發展、協調發展沒有明確的思路,沒有主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對新農村建設心中無數,不能根據本村實際制定長遠規劃和近期規劃。特別是在壯大發展村級經濟和帶領群眾致富上顯得能力不足,魄力不夠。

2、缺乏團結協作的能力。村支兩委“兩張皮”現象比較突出,特別是村委換屆后,選舉中引發的一些矛盾進一步顯現,個別村村支兩委關系緊張,缺乏溝通和理解,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相互拆臺,鬧不團結,熱衷于搞斗爭,拉派性,爭“你大我小”,導致村干部精力分散,威信不高,無法靜下心來辦實事,村級事業處于癱瘓或半癱瘓狀態。

3、缺乏化解矛盾的能力。個別村干部對新時期出現的一些重大矛盾缺乏心理準備,束手無策。特別是對由土地征用、村級財務管理、村兩委協調、城鎮建設拆遷、勞務安置等方面引發的群體性矛盾事件,辦法不多,處置不力,掌控局面的能力弱化。

4、缺乏開拓創新的能力。不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不善于思考,不善于創新,存在著“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的現象。

5、缺乏服務群眾的能力。少數村干部服務群眾的能力不強,工作浮在面上,宣傳引導不到位,帶頭示范談不上,表現為會議多、文件多、報表多、資料多而實事不多。個別干部為政不廉,群眾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

三、原因分析

1、存在惰性思想。現在一些人知識恐慌,能力恐慌,本領恐慌,其原因就在于“一懶二惰”。一些村干部在庸俗觀念思想的影響下,安于現狀,缺乏學習意識、創新意識、機遇意識、競爭意識和責任意識,習慣當“太平官”、“懶散官”,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不愿學習,不善思考,不敢創新,直接導致自己戰略眼光、全局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不足。

2、培訓方式落后。從客觀上看,培養方式方法上不能結合現實形勢開拓創新,培訓干部的方法、手段、渠道仍停留在以前的過時模式,不注重載體設計、不注重知識更新、不注重實踐鍛煉,往往是就培訓而培訓,培訓的效果不明顯。

3、結構不甚合理。個別村黨員干部老化現象比較突出,“黨員六七個,牙齒七八顆”的情況也不同程度的存在。隨著年齡的增大,不少干部在工作闖勁、思路創新、帶頭致富等方面均存在不適應的情況,“本領恐慌”表現得尤為突出。

4、農村法制大環境發生明顯變化。隨著普法工作的深入開展,群眾的法制意識不斷提高,全社會的法制大環境發生明顯變化,群眾對村干部的要求也不斷上升。村干部以前那種“家法+蠻法”的工作方法已無法適應形勢,這就迫使村干部也必須及時更新知識,強化法制觀念,這也是導致“本領恐慌”的一個方面。

四、對策思考

1、營造學習氛圍。破解“本領恐慌”,關鍵是要在干部中營造一種學習的氛圍。能力的缺失,本領的恐慌,都可以通過學習來彌補。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學習是一個人真正的看家本領,是人的第一特點,第一長處,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學習的結果,學習的恩澤。市鎮兩級應及時出臺政策,創造條件,把村干部從繁雜的社會事務中抽出身來,營造一種學習的氛圍,激發其學習的動力。要鼓勵村干部做學習型干部,學政策,學法規,學市場經濟知識,學科技知識,學管理科學;在學習中實現創新,在創新中加強學習,徹底消除知識恐慌、能力恐慌、本領恐慌所帶來的危機感。

2、創新培訓方法。要積極為村干部學習創造載體和平臺,并在培訓方法上努力創新。針對當前村干部培訓中“政治培訓多專業技能培訓少,以會代訓多專門培訓少,臨時培訓多計劃培訓少,本地培訓多外出參觀學習少,任務培訓多學歷培訓少”的“五多五少”的現狀,按照“以人為本、教育為上”的發展理念,切實加大培訓經費的投入,采取舉辦培訓班、實地考察、外出參觀、講座等形式,通過“上掛、外看、讀書、內助”等途徑,加強對村干部的教育培養。要突出加強村干部綜合能力的培養,通過一些有效途徑提升村干部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服務“三農”能力和辦實事能力。從高橋鎮實踐經驗看,以下四條措施較為有效:1、村書記、主任到省委黨校封閉式培訓。每次村支兩委換屆后,高橋鎮都要組織新上任的村書記、主任到省委黨校進行為期一周的封閉式培訓,切實增強“一把手”的理論水平、戰略眼光和全局思維。2、開展“菜單式、小班化”培訓。依托鎮黨校這一陣地,本著“需要什么學什么,缺少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制定培訓課程“菜單”,下發到全體村干部手中,供他們選擇,然后再根據村干部選擇的情況設置課程,以小班化的形式開展培訓。培訓經費由鎮黨委全額撥付。3、開展實用科技培訓。積極舉辦“綠色證書”、“農村干部學歷教育”、“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等一系列培訓班,切實做到“崗位培訓與學歷培訓相結合、在職培訓與離崗培訓相結合、實踐鍛煉與理論培訓相結合”,提升干部的綜合能力、科技知識和經濟意識。4、積極發揮黨員遠程教育網絡平臺。充分發揮遠程教育容量大、內容多、可看性強、覆蓋面廣的優點,及時下載,及時收看,擴大收看面,開闊干部群眾的眼界,增強指導實踐的技能,努力建設一支“熟政策、懂經濟、通科技、善管理”的村干部隊伍。

3、強化考核激勵。造成“本領恐慌”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部分村干部存在惰性思想,總認為“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工作上沒有激情,學習上沒有動力。所以,激發學習內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相當重要。高橋鎮在近幾年的實踐中,創造了村干部“三激勵”考核機制,成效比較明顯。(1)目標考核激勵,也就是鎮政府對行政村實行目標考核。如我鎮對各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實行“百分考核制”,由鎮政府分線制定目標考核責任書,細化考核內容,量化考核標準,簽訂目標責任書,年終由考核小組進行量化考評。同時,將村干部工資、獎金與考核結果掛鉤,對完成目標責任人成績突出、年度考核優秀的實行重獎,對考核不稱積的實行誡免談話和停職整改。(2)政治榮譽激勵,就是評優評先,推薦上級表彰,首先考慮優秀村干部,同時在推薦人才參軍,進廠務工等方面,優先考慮優秀村干部子女。在村干部參加公務員公招考試時,可以優先錄用。(3)經濟待遇激勵,就是逐年提高村干部待遇。健全《村干部保障激勵制度》和《定期走訪聯系村干部制度》,加強溝通與交流,切實解決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對村干部實行月工資制度,建立工作績效卡,實行基礎工資加獎勵工資的績效工資制,體現能者多得,多勞多獲,打破平均分配體制格局,激發村干部的工作激情。通過“三激勵”考核,促使村干部自我加壓,努力工作,并在實踐中鍛煉能力,提高威信,增長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