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村黨員發揮作用的一些思考

時間:2022-03-03 08:46:00

導語:對農村黨員發揮作用的一些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農村黨員發揮作用的一些思考

春江街道共有基層黨組織40個,黨員1101人(女黨員126人),村級黨組織22個(村黨委1個,黨總支部9個,黨支部12個),農村黨員848人,機關事業單位黨支部9個,黨員181人,企業單獨建立黨支部9個,黨員72人。

一、當前發揮農村黨員作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理想信念動搖。少數黨員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發生動搖,對現實不滿,對黨信心不足,不但不發揮作用,還牢騷滿腹。少數黨員對參加黨內生活持無所謂和不愿意參加的態度,遇到支部活動,總是找這樣那樣的借口請假、回避,有的甚至不愿交黨費。

二是組織觀念淡薄。有的表面上聽從組織安排,但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維護黨組織的榮譽感減弱。個別黨員把自己混同于一般村民,忽視了自己的黨員身份,在村級組織換屆選舉中拉幫結派,甚至帶頭參加上訪,嚴重損害了黨員形象。

三是民主意識較差,社會責任弱化。一些黨員對自己應該享有的權利和應該履行的義務認識模糊,對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方面的內容混淆,對黨務村務不聞不問,缺乏應有的政治熱情,有的甚至放棄民主權利,遇到重大事項決策時,隨波逐流,對民主權利毫不珍惜,老好人思想嚴重,責任心不強。少數黨員不能擺正個人利益的位置,不支持村兩委工作,一旦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偏向于個人利益;

四是雙帶能力不強,模范作用欠缺。由于部分農村黨員政治理論水平較低,文化程度不高,思想保守,觀念滯后,缺乏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習慣于老框框、老套套,存在小富即安、小進即滿思想,缺乏創業精神和勇闖市場的意識,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能力不強,體現不出黨員的先進性。很大一部分農村黨員不注重學習提高,部分黨員對新形勢下黨員先進性標準的認識不高,認為不干壞事、不阻撓村支兩委開展工作、本本分分做人就算是一個好黨員,對于如何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致富,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則缺乏深刻認識。只有做好人的標準,沒有做能人的目標。

五是法律意識淡薄。有的打牌賭博,違法亂紀;有偷稅漏稅;有的爭強好勝,為人霸道;有的不顧國策,違規超生。這些黨員在群眾中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2006年街道紀工委查處的7名黨員中,開除3個,其中1個詐騙、2個偷稅漏稅,警告4個,2個賭博,兩個妨礙公務,有2名黨員因擾亂社會秩序正在接受調查處理。

二、當前農村黨員作用發揮不夠的原因

一是少數黨員在改革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忽視世界觀改造,降低要求標準,黨性觀念淡化,由于受社會發展負面效應的影響,加之沒有健全的黨員監督和約束機制,使一部分黨員的價值觀念發生了變化,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混同于普通群眾。一些黨員思想滑坡,自我要求不嚴,喪失了應有的黨性,做出了違法亂紀的事情。

二是個別村級黨組織對黨員的教育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存在忽冷忽熱、時緊時松現象,對上級黨組織布置的學習任務簡單應付,缺乏長效機制;二是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存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沒有對癥下藥;三是對不參加組織生活的個別黨員聽之任之,會后不聞不問。

三是一些客觀因素影響了黨員先進性的發揮。農村優秀青年考上大學大都流入城市工作,因受傳統觀念影響,大學生即使沒工作也不愿意到農村來工作,人才的流失直接影響了農村黨員素質的提高。基層黨組織在發展黨員時可選擇的余地很小,影響了農村黨員整體素質的提高。

四是黨員自身因素。一是文化程度不高。848名農村黨員中,78%的黨員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這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的確難以跟上形勢的發展。二是部分農村黨員年齡偏大,勞動能力弱。街道60歲以上的黨員214人,占25.7%。三是部分黨員致富能力不強。根據對各村黨員家庭經收入調查,近三分之一的農村黨員的家庭收入等于和低于本村平均水平,其中還有不少需要幫帶。農村黨員不僅要會說,更要會干,而且要比群眾干得更出色才有發言權。當不少黨員還在為維持自己的生計而日夜奔波時,他們在農村的發言權就被自然取消了。

三、發揮農村黨員作用的對策及做法

一、抓黨員培訓教育。一是利用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系統,對農村黨員時行政治理論知識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街道黨工委還專門出臺了遠程教育月報制,要求每個支部每周收看遠程教育不少于4次。目前各站點收看達250多場次,受教育黨員干部群眾6000多人次。通過遠程教育這個有效載體,引導農村黨員帶頭貫徹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帶頭勤勞致富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教育黨員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忘黨員的責任,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作出積極貢獻;教育黨員不信仰宗教,不參與封建迷信和宗族派性活動,不參與鬧事和集體上訪;教育黨員弘揚正氣,反對歪風,堅決同一切危害人民、危害社會、危害國家的行為作斗爭,真正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教育培訓中,突出抓好農村黨員實用技術培訓工作,力爭使50歲以下有勞動能力的黨員普通掌握1-2門致富實用技術。二是利用街道成校作為黨員學歷教育的一個培訓基地,入黨積極分子沒有達到高中文化程度的進行學歷培訓,提高綜合素質,并積極鼓勵黨員到富陽黨員深造。

二、抓培養發展。為從根本上改變個別村組織黨組織黨員發展無規劃,年齡、性別結構不合理、黨員發展程序不規范的問題,街道黨工委專門制定出臺了《黨員發展預警機制》,建立黨員發展信息庫,進行動態監控。在黨員發展上,繼續向農村一線傾斜,重點抓好黨員隊伍嚴重老化,多年未發展黨員的村和青年黨員、女黨員的發展工作,努力改善黨員隊伍結構,對優秀婦女、青年、退伍軍人、致富能手和優秀村委會非黨成員,明確專人培養,對其中特別優秀分子進行重點培養,成熟一個吸收一個,確保新發展黨員中女性黨員比例達到35%以上,年齡35周歲以下達到7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以上達到80%以上,嚴格執行入黨“三公開”制度,嚴把入口關,保證新黨員的質量。

三、創新活動載體。春江街道結合農村工作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建主題活動,為農村黨員發揮作用找準載體。在以往黨建主題活動取得實效的基礎上,繼續深入開展黨員“雙聯”活動、“亮身份許承諾”活動,通過為農村黨員設崗定責,為農村黨員搭建發揮作用的舞臺,激勵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一是亮身份。為從根本上改變農村黨員原來那種“無權管事、不會理事、無法辦事”的狀況,除了年老弱病者外的812名農村黨員,分別與6170戶農戶建立了結對聯系制度,并在村級事務中個個選定各自的“聯事崗位”,村黨組織把黨員“雙聯”工作情況在黨員活動室中公布,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大大提高了黨員“雙聯”工作的積極性。二是明責任。對農村黨員,明確了“31155”的要求。即每名黨員聯系農戶不少于3戶;每名黨員每月度走訪聯系戶不少于1次;每名黨員參加聯事崗位不少于1個;每名黨員每年為聯系戶辦實事不少于5件;每名黨員每年在聯事崗位上辦實事不少于5件。對村黨組織,要求認真抓好組織實施,做好檢查考核,要求對“雙聯”活動開展情況至少每季度進行一次檢查,同時把發揮黨員“雙聯”作用列入黨員百分考核內容,年終結合民主評議黨員工作,采取個人自評、群眾民意測評、支部綜合評定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綜合考核,作為年終不合格黨員的主要依據,考核工作落實促使黨員“雙聯”工作干有目標、學有榜樣,群眾也得到更多更大的實惠。三是強作用。農村黨員“雙聯”活動與黨員“亮身份、許承諾”、“建設新農村,黨員當先鋒”等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開展黨員“雙聯”活動后,黨員無論有事無事都會主動到聯系的農戶家里,聽取群眾對村里事務的意見和建議,為“村兩委會”開展工作爭取民心。在村里具體工作的開展中,如農村的計劃生育、百千工程、土地征用等政策性強的工作,以及民事糾紛調解、社會治安管理等工作,正是通過黨員聯系農戶和履崗盡責,在群眾中有效發揮了橋梁作用,幫助村里解決了很多矛盾糾紛,成為村兩委會的好“幫手”。農村黨員“雙聯”活動,為農村黨員展示自身才能、發揮先鋒作用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舞臺,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村部分黨員聯系群眾不夠密切,部分無職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夠,個別村黨組織黨員發展滯后的問題。從2005年開展農村黨員“雙聯”活動以來,黨員共為農戶辦實事5000多件,在先鋒崗上辦實事2000多件,扶貧結對113戶,為所聯系的困難戶捐款71510元,黨員“雙聯”工作切實“使黨員受到了教育,使群眾得到了實惠”。

四、抓評議處置。在抓好黨員集中整訓的基礎上,細化不合格黨員標準,街道黨工委專門制出臺了《春江街道農村黨員百分考核標準》,與黨員“雙評”內容相互補充,并把黨員“雙聯”工作和“亮身份、許承諾”活動中體現的先鋒模范作用作為年終黨員“雙聯”工作的重要依據,為評議黨員提供了比較清晰的標準。采取黨員個人自評、黨員互評、群眾評議、支部審定的辦法,每年對黨員進行一次民主評議,評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次,并根據不合格黨員的處置條件,進行組織處置,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純潔組織。2006年街道黨工委對評出的12名不合格黨員,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對10名黨員提出限期整改,1名黨員勸退處理。對3名雖未評上不合格黨員的邊緣黨員,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對評議結果,以書面形式向各村、企事業單位予以通報,接受黨員、群眾監督,促進不合格黨員及時整改。同時,擴大群眾參評,把黨員民主評議與人民群眾的滿意程度相結合,融洽黨群關系,擴大黨員在群眾中的認可程度,通過扎實有效的雙評工作,進一步提高了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增強了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