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還林工作報告
時間:2022-10-01 07:51:00
導語:退耕還林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林業局:
退耕還林是生態建設的重點工程,是改善生態環境的關鍵措施,也是優化農村經濟結構,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重大舉措。我縣退耕還林在省、市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縣委、縣府的高度重視和市林業局的關心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的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狠抓落實,有效地鞏固了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成果,現將*年退耕還林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強化責任
退耕還林工程實行政府負責,林業部門組織實施。為切實加強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的責任,我縣將退耕還林工程納入了縣級目標考核。縣政府與林業局、財政局、監察局、工程建設鄉鎮簽訂了目標管理責任書,縣林業局與林業站簽訂了目標考核責任書和技術指導責任書、與工程鄉鎮簽訂了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合同書。同時縣紀委、監察局與各工程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簽訂了紀律責任書。
二、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加強整改措施
當前退耕還林工作重點是成果鞏固,我縣今年退耕還林以成果鞏固為中心,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扎實搞好退耕還林工作。
1.扎實做好退耕還林自查自糾工作
按照省林業廳67號文件要求,縣天退辦于*年4月6日發出了《關于開展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工程自查自糾工作的緊急通知》(渠天退辦[*]04號)。組織人員對全縣退耕還林進行了全面自查。對查出的問題縣天退辦發出整改通知書,限期進行了整改。為加強退耕還林整改工作的領導力度,縣政府還專門成立了*退耕還林和天保工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由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和林業局局長為副組長,相關單位的負責人為成員。針對自查出的問題,縣政府給各鄉鎮和縣級各部門下發了整改方案,制定了具體的整改措施和責任追究查處辦法,規定了整改的時間,全面徹底整改了退耕還林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切實鞏固了我縣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成果
2.加大“7.7”洪災后的補植補造力度
今年我縣出現百年罕見的“7.7”洪災,退耕還林地受災面積達25415畝,其中:需補植面積達19189畝,重造面積達6226畝。為了鞏固退耕還林成果,使全縣退耕還林總任務不減,林業局多方籌措資金,解決2006年度補植補造種苗費用,督促各鄉鎮落實了以前各年度補植補造任務。
三、努力提高退耕農戶履約意識
1.加強宣傳。為讓退耕農戶清楚自己退耕還林的權、責、利,引導農戶加強退耕地的管理。我縣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好了退耕還林宣傳:一是退耕還林的林木所有權、林地使用權歸屬宣傳;二是退耕還林合格標準及兌現政策宣傳,讓退耕農戶明白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三是違反退耕還林政策的處罰宣傳。
2.完善約束機制。嚴格按照退耕還林政策進行兌現,合格一戶發放一戶,對檢查驗收不合格的,撫育管理不到位的,立即督促農戶進行整改,并暫緩發放補助,直到補植補造達到合格標準為止。以此來約束退耕農戶,鞏固退耕還林成果。
3.創新管理機制。積極推進“聯戶共管”、“出資代管”、“集體統管”、“大戶租管”等管護形式,確保管護成效。同時加強了對以上管護形式的監管力度,防止部分大戶欺騙退耕農戶,侵害退耕農戶的利益。
四、嚴格檢查驗收
為確保驗收質量,實施“誰驗收、誰簽字、誰負責”的驗收責任制度。同時與檢查驗收人員簽訂了責任書,將驗收質量與檢查驗收費用掛勾,對檢查驗收中“走過場”、敷衍了事和弄虛作假的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對檢查驗收不合格的鄉鎮,立即督促整改,并暫緩發放補助,直到整改合格為止。
五、確保政策兌現
為確保退耕還林補助能及時兌現到退耕農戶手中,我縣規范了補助兌現程序、方式、步驟等,并堅持做到了“四個到戶”、“五個不準”。“四個到戶”即:政策宣傳到戶,清冊編制到戶,張榜公布到戶,補助現金算帳到戶;“五個不準”即:不準將退耕還林農戶的補助資金抵扣任何款項,不準集體代領,不準無故拖延補助資金兌付時間,不準截留、擠占、挪用補助資金,不準以任何理由借機增加退耕農戶負擔。切實保護了退耕農戶的利益,保證了退耕還林補助兌現。
六、加大執法監察力度
一是加強紀檢監察力度,嚴格執行退耕還林政策,將退耕還林納入鄉村政務公開內容。建立健全了退耕還林信訪制度和舉報制度,對群眾上訪案件做到了件件必查,查必有果;二是加大毀林案件查處力度,對擅自毀林復墾和隨意改變林地用途的行為,依法進行嚴厲打擊,并限期恢復造林。今年,上級轉來退耕還林信訪信函11件,市長、縣長熱線受理單9件,群眾來電15次,群眾來訪60多人次,都全部進行了查處落實。
七、全面完成各鄉鎮25度以上的坡耕地摸底調查
今年十一月由各政府牽頭,在各鄉鎮國土、農業、林業等單位的大力配合協調下,本著客觀、實際的原則完成了全縣60個鄉鎮25度以上坡耕地的摸底調查工作。為我縣科學編制退耕還林建設規劃,爭取國家退耕還林指標提供了真實可靠的依據。
八、大力發展后續產業,確保退耕后農戶能增收。
我縣自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以來,一直在探索如何增強林業發展后勁,使我縣林業持續、快速發展。因此我縣以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為契機,確立了“選好一個品種,培育一個支柱,形成一片產業,帶動一方富裕”的發展思路,把退耕還林工程建設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大力發展林業產業,鼓勵業主實體通過承包、租賃、轉讓等形式參與退耕還林后續產業開發。
通過幾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貴福鎮金埡村利用退耕還林工程引進的“香甜李”今年已正式掛果投產,總產量已達2.5萬公斤左右,僅此一項全村人均收入增加60元;四川秦化公司張秦華承包退耕還林地種植的2000畝香料花椒基地今年已初步投產,年產花椒15000公斤,產品遠銷省外,年產值達到30萬元。今年我局還加大了對東安鄉和三板鄉的竹林基地建設力度,并對竹林基地進行了重新規劃,擴大了基地規模,加強了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種苗,新建蓄水池和護林碑牌等。
九、存在的問題
1.重點工程占用退耕還林(我縣的襄渝、達成鐵路復線建設)和自然災害損毀的退耕還林面積,需要進行異地置換,而置換的費用遲遲未得到解決。
2.仍有部分退耕農戶履約意識淡薄,管理不善,苗木保存率或成活率低,部分的退耕地間種高桿作物。
3.個別鄉鎮對退耕還林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整改不力,退耕還林政策不能及時兌現,造成農戶時有上訪、意見較大。
- 上一篇:林業產業發展總結報告
- 下一篇: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