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業建國60周年工作報告
時間:2022-09-19 04:15:00
導語:建材業建國60周年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革開放30年,是中國建材工業迅猛發展的30年,先進生產力獲得極大發展。30年來,建材工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不斷創新體制,不斷增強活力,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進入新世紀,建材行業加快結構調整的進程,促進了建材工業的全面發展,生產技術水平不斷進步,產品產量不斷提高。大批資金實力雄厚的建材企業也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努力,改進工藝技術、提高產量。其中,石膏板經過近30年的發展,特別是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年產能已達10億平方米,中國建材、金隅集團、海螺水泥等均是該行業的領先企業。
30年來,建材行業中形成了多元化投資格局,在中國建材、北京金隅、山東山水等一批技術領先、實力雄厚的國內領軍企業的帶領下,各地民營企業、合資企業迅速發展。其中,作為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之一的中國建材集團依托雄厚的資金、先進的技術和管理,圍繞“大建材”發展戰略,加快了重組聯合步伐,促進了我國水泥、玻璃、紙面石膏板等產業的行業整合與結構調整。在石膏板領域,基本完成行業整合和生產力戰略布局,產能已占到全國的40%以上,是國內石膏板行業的領軍企業。
目前,中國石膏板等產品的銷量不斷增加,在世界建材市場上已建立了一定基礎,產品已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產品結構不斷優化,高附加值、深加工產品出口增速加快,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20**年前11個月石膏制品出口48.93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23%;出口金額1.4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1%。但由于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相關問題更容易被無限放大。如“中國石膏板事件”就是當前建材行業面臨的一起行業事件。中國建材企業應與相關部門一起“樹立信心、團結一致、積極應對”維護中國產品的正當權益,維護中國產品的國際聲譽。
在2009年,政府明確提出“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促民生”是今年工作的重心,并頒布實施了一系列措施。建材行業應該共同努力,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堅定不移地堅持產業結構調整,實現建材行業更長時間、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的發展。
- 上一篇:醫院民族醫藥事業發展經驗材料
- 下一篇:干部管理體制改革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