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定價機制運行情況報告文稿

時間:2022-07-12 03:23:00

導語:利率定價機制運行情況報告文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利率定價機制運行情況報告文稿

一、聯社的基本情況

聯社下轄個核算單位,個營業網點,從業人員余人,止月底各項存款余額萬元,較年初凈增萬元,各項貸款余額萬元,較年初凈增萬元。

二、利率定價機制運行情況

(一)利率執行情況:

年全年貸款累放額為億元,平均執行利率為10.485%,最高執行利率為12.6%,最低執行利率為8.37%;浮動區間為(1.5-2.3)。年月至月貸款累計發放額為億元,平均執行利率為10.485%,最高執行利率為12.6%,最低執行利率為8.37%;浮動區間為(1.5-2.3)。

(二)具體做法:

1.組建利率管理部門,建立相應內控制度。在市聯社及縣人行、銀監辦的指導下組建了利率管理組織,配備了專職人員,健全了機構體系,加強了市場預測分析,使利率更趨于科學、合理,增強了抗風險能力。

2.農村信用聯社貸款利率定價采用內部管理與人行、銀監部門“雙軌”管理模式,堅持審慎論證、實事求是的原則,充分調查分析,合理確定貸款利率。

3.按客戶的資信風險狀況定價。擇優扶持,資產風險低的享受優惠利率,資產風險高的相應調高浮動標準。我縣聯社對法人客戶,利用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查驗貸款卡有無不良信用記錄,驗看資信等級及評信可靠度,對法定代表人個人思想道德品質全面評價,調查有無違法亂紀等劣跡行為,特別企業產品的生命周期、市場競爭力及潛在的盈利能力進行預測;對自然人客戶,廣泛開展了信用鄉(鎮)、信用村、信用戶三級信用評定工作,客觀公正地評價貸戶資信狀況,并最終合理確定相應的利率水平。對信用狀況良好,主觀償貸意愿強的客戶(如“信用鄉、村、戶及守信卡戶”),實行了優惠利率政策;對主觀償貸意愿較差的客戶,加大了利率上浮幅度。

4.按客戶的產業性質分類定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優先支持,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逐步壓縮貸款規模。我縣聯社按照客戶所從事行業類別,即所從事行業是否屬于涉農產業,是否屬于國家鼓勵涉農產業,是否屬于國家鼓勵發展產業,在當地是否具有良好發展潛質和發展環境等因素進行風險定價。對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農戶聯保貸款、農業產業龍頭企業貸款、“公司+農戶”模式的涉農貸款等符合“三農”發展方向的貸款使用優惠利率(如:額度小、筆數多的“春耕秋收貸款”使用8.37%的優惠利率)對國家不鼓勵投放的行業貸款(如“日新電子塑膠公司”等上浮幅度達150%以上)實施上浮貸款利率。

5.按客戶預期經營效益定價,高效益風險相對集中的餐飲業等實行高浮動利率。貸前調查部門對貸戶進行實地調查,根據從事行業發展前景、經營管理能力、市場“供、產、銷”狀況、外部經營環境等因素進行定性與定量測算分析,對預期經營效益做出認定,對低利潤行業適用低利率,對高利潤行業視具體情況,實施了上浮貸款利率(如對住宿、餐飲等高利潤類的“政府一招待所”上浮利率幅度達193.5%的。)。

6.按客戶內在實質性擔保風險及是否屬于優先支持范圍定價。對客戶有無抵(質)押物、抵(質)押物狀況、抵(質)押率、變現處置難易程度等各項因素進行綜合衡量,測算貸款的風險度,據此確定貸款利率定價,剔除了中介部門“低押高估”因素。按綜合測算結果,貸款風險度越高,貸款利率上浮幅度越大,反之,上浮幅度就越小,是國家信貸政策不予支持的項目,則運用利率定價機制提高浮動范圍,盡可能壓縮貸款規模(如:以房產抵押的“房產開發公司”實施了貸款利率225.8%的上浮)。

三、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通過我們在工作中的實踐和調查,影響利率定價的關鍵問題在于按照擔保法規規定的抵押貸款,登記評估的職能部門,收費標準過高,加大了借款人的經濟負擔,超出了借款人的承受能力,挫傷了借款人的借款積極性和還貸能力,影響了信用社正常的信貸資金投放和借款人的資金正常使用。但對貸款需求量大,不能提供足額擔保獲取足額信貸資金的農戶,信用社的小額貸款無疑于杯水車薪,影響其規模型產業的調整。我們建議登記評估等職能部門應相應降低農戶抵押貸款的評估手續、費用;以降低借款農戶的經濟負擔。

2.按照目前利率定價機制的要求,資信狀況不好的農戶,不能優先得到資金扶持,享受不到優惠利率,而這些農戶恰恰還需要信貸支持。目前貸款利率定價機制還與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的廣度和深度存在一些矛盾。建議能合理地給于解決。

3.我們雖然配備了專職人員,但由于缺乏專業的風險控制和科學的操作技能,在評估和判斷貸戶資信時難免存在不足之處;建議上級領導能給我們提供到專業銀行學習這方面管理、操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