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民培育工作匯報
時間:2022-03-31 05:19:00
導語:新農民培育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我鎮農民科技致富能力,加強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知識,把農民培育成“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現代新型農民,我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專題研究專人負責,狠抓新型農民培育工作。經過一年的努力,我鎮的新農民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F就一年來的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年來,共完成向市農民學院輸送生源任務140多人,分院自住培訓700多人,共舉辦農業實用技術培訓12次、服裝培訓2次、市場營銷培訓2次,并在村級開展送教下鄉服務,利用村級培訓平臺開展農業技術培訓20次,全年共培訓農民3600多人次,使我鎮廣大農民真正在家門口就能學到一門實用技術,同時實現我鎮勞動力有效轉移新增3000多人。通過新型農民培訓工作,我鎮的農民素質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為我鎮的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持。
二、主要措施
(一)建章立制、加強領導
(1)、我鎮成立了市農民學員分院領導小組。(2)、建立考核機制,強化農民培訓工作力度。分院制定了全年農民培訓工作考評方案。對各村任務落實情況每月進行考核,對完成任務的予以表彰,未完成的村實行經濟處罰,并將此項工作列為對年終村級考評和干部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深入調查、強化宣傳
(1)、為徹底摸清我鎮農民整體情況,為我鎮農民培訓工作提供決策依據,也為做好我鎮農村剩余勞動力有效轉移工作,今年初,我們開展了全鎮17個村123個村民小組的農村勞動力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了解了農民的年齡結構、文化結構、培訓愿望、就業方向等情況,為進一步做好我鎮農民培訓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資料。(2)、學院推行五項培訓優惠政策,對年齡在16——45周歲的市農村戶籍人員免費培訓,鼓勵廣大農民積極參加培訓。一是免除學員學費、教材費、實習費、住宿費等費用;二是凡推薦在市農民學院本部集中培訓的學員可享受基本生活補貼,培訓期間為5——15天;三是方便學員就近培訓。我們邀請市農民學院實行送教上門,派教師到鄉鎮分院進行理論教學;四是免費為學員頒發《職業資格證》;五是免費為學員提供就業信息、就業指導和推薦就業。(3)、各村共張貼標語25條、在醒目處懸掛橫幅5條、利用板報等各種方式大力宣傳,全面深入地宣傳學院設立的目的、意義、培訓工種、培訓范圍和培訓優惠政策,讓農民學院這一新生事物家喻戶曉,深入民心。
(三)整合資源、創優環境
(1)、抓好培訓硬件建設。年初,我鎮按照“八個一”的要求,成立了農民學院分院,在硬件設施建設上,投入資金1.2萬元,對鄉級培訓場所進行改造,并添置了必要的電教設備,分院設備較為齊全,極大改善了辦學條件。建成了市鄉兩級IP視頻教學系統。同時將培訓網絡延伸到村級,在全鎮17個村建立了新農民培訓分校。(2)、抓好軟件建設。一是自編培訓教材,解決培訓無米下炊之憂;二是組建師資隊伍,聘請市農業局、水產局、果業局專家來我鎮授課,同時建立我鎮鄉土實用人才檔案庫,聘請種養大戶、能手登臺授課;三是認真做好學員檔案登記工作,做到“五有”,即有培訓卡、有介紹信、有登記表、有身份證復印件、有相片和活動記錄。(3)、整合各類辦學資源。一是將上級各項“民生工程”,如“陽光工程”、“雨露計劃”、“金藍領工程”,以及各涉農部門的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統一到農民學院中;二是將我鎮的各種培訓學校如電腦培訓學校、服裝培訓學校和朱家村的蔬菜協會、村的青磚協會等統一到分院,使我鎮的職業教育資源發揮最大效益;三是開辟農民培訓教育專欄,積極推行校企聯辦的農民培訓新模式,聘請專家學者和農村各類實用技術人才為學院老師,不斷增強分院師資隊伍建設;四是廣泛利用勞動就業部門、工業園區、社會中介的就業信息資源,設置好專業,開展好教學,將分院打造成我鎮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中心,以提高農民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使農民學有所用,學有所成;五是規范各類培訓機構的辦學行為,使我鎮農民培訓工作走上規范化、系統化、標準化的良性發展軌道;六是采取結對幫扶形式,組織農業、果業、養殖業教師,甜柚、生豬、蔬菜種養能手,為本鎮農民提供種養技術、產品銷售等上門服務。
(四)狠抓培訓、提升素質
我鎮依托市農民學院、以分院為平臺,大力開展農業適用技術和職業技術培訓,建成兩個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基地和服裝、電腦培訓兩個基地,全面提升農民的整體素質。(1)、完善鎮文化站1個、建成村文化活動室17個、文化中心戶20戶。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如我鎮的朱家老年文化建設、路塘村農民還多次參加市級文化演出。(2)、開展市場營銷培訓2次,培訓人次86人,進一步提高農民的市場經營能力。(3)、完善農村體育設施,大力推進農民健身運動。我鎮17個村均已建立老年人體育協會,路塘、朱家、南邊等村經常性開展老年秧歌、門球、太極拳等各類活動,豐富了農民的精神生活,提高了農民的身體素質。(4)、深入開展社會公德教育、提高農民道德素質。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及文化活動,引導農民樹立崇尚科學、勤儉節約、遵守公德、文明誠信的美德。
三、存在的不足
一年來,我鎮農民培訓工作雖取得一定成績,但與市里要求和我鎮工作目標還存在一定差距,表現在:生源落實不足、投入資金不足、師資隊伍建設不足等。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增強工作責任心和緊迫感,把我鎮的農民培訓工作再上新臺階。
- 上一篇:經濟責任審計的危機因素及預防
- 下一篇:征收撫養費意見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