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監察做法與體會

時間:2022-04-06 04:31:00

導語:房地產市場監察做法與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房地產市場監察做法與體會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逐步放開,縣房地產市場囤積土地、無證經營、少批多建、違章建設、隱瞞稅費、漏交規費、超容積率和房屋私下交易、非法交易、偷漏稅費的問題日益突出,加之沒有建立招投標中心,圍標、串標現象時有發生,房地產市場秩序十分混亂。為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縣紀委監察局強化執法監察職能,劍指土地房產市場,從2011年8月份開始對2005年以來的經營性土地和房地產開發項目進行全面清理整頓。截止目前,已清理整頓了10宗經營性土地及26個房地產開發項目,共涉及土地面積46萬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積79萬平方米,挽回經濟損失2849.8萬元,其中補征稅款1666.2萬元,補交土地出讓金1136萬元、追繳建設規費47.6萬元;查處房地產市場中違紀案件4起,處理4人,為創造一個公正、公平、有序的土地市場環境奠定了一定基礎,逐步使全縣房地產業走向良性發展。

一、清理整頓的主要做法

對全縣房地產建設項目超容積率、建筑規費欠交土地出讓金、稅費征繳和違章建筑等情況進行全面清理,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政策性強、情況比較復雜、人手緊缺。為克服多重困難,扎實有效地推進此項工作,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辦法:

一是高度重視,高位推動。縣委、縣政府對此項活動高度重視,以縣委辦、政府辦的名義聯合下發了《關于成立縣清理房地產建設項目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黎辦字〔2011〕62號),同時結合本縣實際制定了《關于在全縣開展經營性土地和房地產開發項目清理整頓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重點和步驟,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和要求。領導小組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和縣委常委、紀委書記親自掛帥。辦公室設立于縣紀委監察局,由縣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及紀檢監察一室、二室主任負責組織協調工作,抓好長期作戰。

二是精心組織,整合力量。在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縣監察局負責組織協調工作,縣建設局、國土局、房管局、財政局、審計局、國稅局、地稅局等部門和單位各司其職。縣監察局同時還對各職能部門在清理整頓中的不作為、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肅查處。同時抽調了10名有事業心、懂法律、能操作的干部,分成2個小組開展工作,并且實行責任掛鉤制度,做到了分片包干、專人負責、獎懲激勵,不僅有效增強了參與人員的責任感,還充分調動了參與人員的積極性,形成了上下聯動、左右配合、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是全面發動,扎實推進。根據領導小組和辦公室的安排,召開了專題動員會議,縣建設局、國土局、房管局、財政局、審計局、國稅局、地稅局等多個部門的領導干部參加了會議,一并下發了文件。嚴格按照“明確程序、規范行為、促進發展”工作方針,預定了“宣傳發動和調查摸底、審查認定和提出處理意見、依法整頓和依法處理、總結完善和建章立制”四個階段步驟。第一階段從2011年8月1日至9月1日結束,期間利用了各種新聞媒體廣泛宣傳發動,使大家明確國家的土地法律法規政策和此次清理整頓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時全面開展經營性土地和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調查摸底,分類劃片,逐宗清查,逐宗登記,建立臺賬。第二階段從2011年9月1日至11月1日結束,期間根據調查摸底的情況,對照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及相關建設項目的合同、協議,查明違法違規事實,區分情況,提出處理意見報縣委、縣政府研究。第三階段從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結束,期間根據縣委、縣政府研究確定的處理意見,整頓規范,處理到位。第四階段從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2月1日結束,期間組織回頭看,查漏補缺,防止遺漏清查對象;同時,總結經驗,建章立制,建立依法管理土地的長效機制,完善房地產市場相關政策制度。

四是立足實際,突出重點。實際工作中采取翻閱資料、查看圖紙、勘測現場、丈量面積等方法,將全縣26個房地產開展項目分成三個批次進行。重點突出“四抓”:抓基點,強化開發企業資質管理,優化開發企業結構;抓難點,切實搞好房地產開發項目的源頭管理;抓熱點,加大典型案件的查處力度;抓弱點,正確處理規范與發展的關系,不護短,不手軟。對全縣2005年以來的26個房地產開發項目及10宗經營性土地進行清理整頓,并且與項目負責人進行當面交涉,下達催繳通知書。同時做好規范工作,解決了少批多建、超容積率、變更規劃、漏繳稅費等薄弱環節存在的問題,對抵制清查或不接受限期處理的開發客商和開發企業暫時停辦其所有業務;對違約未交清土地出讓金的開發企業收回土地使用權,如日日順房地產有限公司違約未交清1310萬元土地出讓金,由政府收回14000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這些做法增強了開發客商和開發企業的守法意識。

五是督促整改,糾建并舉。查處結合,糾建并舉方能保證活動實效。經過近半年的努力,大力查處了房地產領域違紀案件,嚴懲了違法違紀分子,較好地體現了依法執政。在加大查處的同時,進一步加大了改善管理軟環境的力度。把此項活動與四大建設,即效能建設、行風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相結合,重點做好了招投標中心、行政審批電子監察、國庫集中收付、稅控機打發票等改革舉措,從源頭上控制房地產市場腐敗現象和行為發生。

二、清理整頓的長效機制

針對房地產業違法違規、權錢交易比較集中的領域和環節,特別是利用審批權和執法權進行索賄受賄的,縣紀委監察、城建、國土、房管等部門在嚴厲打擊和整治房地產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同時,建立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長效管理機制,切實從源頭上預防腐敗商業賄賂的滋生。

一是建立統一規范的招投標中心。將所有能向社會進行公開招標的事項,都納入招投標中心進行公開招標,使土地出讓、融資、開發、市場準入、銷售和社區服務等整個房地產投資開發經營過程,在同一個科學有序的管理和統一標準的監控之中進行,使房地產市場價格透明,銷售操作規范,信息渠道暢通,消費維權簡便易,營造了公開、公正、公平、有序的房地產開發經營新秩序和標準統一的市場競爭新環境。

二是實行土地掛牌出讓制度。為進一步規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取締房地產業中的非法出讓、惡性滯壓土地、“暗箱”操作、“空手套白狼”行為,今后全縣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一律暴露在陽光下,實行土地掛牌拍賣,避免人為干擾因素,使土地的價格趨于合理,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土地掛牌拍賣既有效遏制了惡性競爭和土地市場的泡沫經濟,又防止和避免了腐敗行為的產生;既減少了諸多的“中間環節”,防止出現多頭無序供地現象,又有利于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營造了一種公平競爭的環境。

三是建立重大工程縣級領導掛點責任制。今后重點建設項目采取縣級領導“分口掛點”原則,實行“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個項目法人、一個工作機構、一套工作方案、一支施工隊伍”的“六個一”工作機制,每一名縣級領導對所掛項目的籌劃、協調、調度以及建設目標的實現等全過程負總責,項目責任領導一經確定,掛點領導對項目建設負責到底,一抓到底,做到職、權、責“三統一”。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實行項目建設廉政責任制,掛點領導和責任單位帶頭嚴格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對于利用職權違反規定插手和干預項目招投標、房地產市場和其他經濟活動或為個人、親友謀取私利的,由紀檢監察部門予以嚴肅查處。

四是嚴格房地產市場行政執法監督。縣紀委監察局一方面開通房地產行政執法監督舉報電話,發動特邀監察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等各方面人士,暢通監督渠道,加強對房地產業行政執法行為的全程監督。另一方面建立房地產行政許可、績效考核、行政執法責任、執法監督與過錯責任追究制度,防止國家公務人員徇私舞弊、濫用職權,與房地產業主權錢交易,規范房地產經營活動中的商業道德和依法執紀行政行為,進一步整頓房地產市場秩序、維系市場公平競爭。

三、清理整頓的初步成效

經過半年的整頓工作,全縣的房地產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很多遺留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城建、國土、房產部門保護土地資源的意識明顯增強,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全面提升,紀檢執法監察職能得到了強化。

一是強化了監察職能,挽回了經濟損失。堅持“用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理念,強化執法監察。去年10月,群眾反映堯**在新榮村未批先建,非法占用土地500平方米,經查證屬實后,責成有關部門按照相關法規補交了規費、稅費并給予了嚴肅處理。清理整頓工作到目前為止,總共追繳稅費及土地出讓金共計2849.8萬元,較好地挽回了經濟損失。

二是查辦了違法案件,教育了黨員干部。去年8月對縣房管局長、水利局長等一批科級干部的查處,就是他們在工作中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的商業賄賂使之落馬的。通過這批違法違規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給不法分子以威懾作用,促進領導干部的廉潔自律,達到了教育一批人,幫助一些人,挽救少數人的效果。

三是完善了制度體系,拓展了源頭治腐。實行了土地掛牌拍賣制,完善了土地收儲、公開查詢制度,進一步規范了房地產市場行為。搭建了招投標交易平臺,置房地產“陽光”下操作,如土方工程在沒建立招投標中心前,最高的每立方米達30多元,最低的8—9元,目前最低降到3元,不僅節約建設資金近億元,還從源頭上消除了滋生腐敗的土壤。

四是優化了市場環境,樹立了政府形象。通過加強監管、健全制度、掛牌拍賣、規范執法等手段,徹底糾正了土地交易和土地使用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凈化了投資環境,吸引了更多客商參與競爭,并且提升了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樹立了依法執政、廉潔高效、勤政為民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