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經濟發展工作措施
時間:2022-02-25 09:07:00
導語:綠色經濟發展工作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8月24日,在市政協舉辦的以“綠色經濟和發展”為主題的首屆市民生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對加快我市發展綠色經濟產業的提出如下建議:
(一)健全機制,激發活力。
一是發揮好政府引導和推動作用,在保民生的同時,實施財稅、融資向結構調整和“綠色增長”傾斜。同時,按法律法規、具體規劃標準,建立強有力的懲治機制,使地方和企業切實改變高污染高浪費的經濟行為。
二是加快探索建立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機制,把環境污染、資源消耗等生態成本內化為企業的生產成本,迫使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經濟轉型,加大經濟返哺生態的力度。
三是建立項目審批聯席會議制度,簡化審批程序,要把環保政策放在第一位,堅決防范落后淘汰產能重復建設,切實推動綠色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四是積極爭取排碳權、排污權等交易試點工作落地,以此撬動綠色經濟的持續發展。
(二)培植產業,集約發展。
一是加大綠色產業扶持力度,優先發展茶葉、林業、水電、特色生物開發和旅游等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產業。
二是以節能減排和循環發展為重點,科學改造提升礦產、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并采取嚴格的環保準入措施,有效限制、淘汰落后產能和劣勢產業。
三是加快培育清潔能源、環保產業、高新技術和低碳服務等新興綠色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努力搶占未來競爭的制高點。
(三)保護生態,營造氛圍。
一是穩步推進田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中低產林改造和天然林保護等一系列的生態建設工程。
二是加大區域污染防治力度,加快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建設步伐。
三是積極倡導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的生活理念,以綠色科普為切入點,通過網絡、電視、報紙等媒體宣傳綠色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企業、農村、機關、學校、軍營、社區開展節能減排和低碳生活全民活動,提高全社會綠色發展的意識,形成健康、適度、節約、生態的綠色發展環境和氛圍。
- 上一篇:經濟法中的民事責任研討
- 下一篇:經濟法對社會生活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