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快速過關(3)

時間:2022-04-25 02:48:00

導語: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快速過關(3)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務員行政職業能力考試

第二章言語理解與表達

一、閱讀理解的測驗內容

與2014年、2014年一樣,2014年考試大綱中也只保留了“文章閱讀”這一題型,但從2014年和2014年中央、國家機關及各地錄用公務員考試命題來看,它們當中仍有大量考題是直接針對字詞和語句來命制的。這也就是說,目前的閱讀理解這一題型,實際上融合和覆蓋了原有的“詞語替換和選詞填空”、“語句表達”、“長句理解”、“片斷閱讀”、“文章閱讀”等全部題型,且命題角度更加靈活,閱讀量更大,難度也有所增加。

從實際命題情況來看,本部分一般不會出現純文學類文章,大多選用社科類或科普論文,數量為5~6篇左右,每篇字數在500字左右,共25~30個小問題。相對來說,這些問題都不是很難,只要仔細閱讀短文,基本都能正確作答,但由于閱讀量較大,因此對考生的閱讀速度和反應速度有較高要求。

二、閱讀理解的答題技巧

在解答閱讀理解試題時,考生應注意以下一些重要環節。

(1)注重對文章中關鍵詞語的理解

閱讀理解的困難之一,主要表現為對文章中一些關鍵詞語的正確理解。它又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意義明顯的,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解釋;另一種情況是意義隱晦的詞語,雖然在語言環境中有具體的內容,但作者并沒有把它用文字明確地表示出來,需要應試者調動自己以往的知識和經驗,通過歸納和分析,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針對文章中關鍵詞語出題的基本形式,是詞語替換和選詞填空,即原有的兩種基本題型。另外,還有可能直接讓考生判別關鍵詞的準確含義或挑出用得不當的詞語。在解答這些題時,考生應把握以下兩點:

①首先要準確理解整個句子的意義。一個詞只有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才有其確切含義,只有依靠具體的語言環境,才能把詞義理解準確、透徹。對字義、詞義的理解,其基本原則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②把選項中的詞代入到句中,默念一遍,找語感。

(2)注重對文章中的關鍵語句的理解

關鍵語句是指在文章中起關鍵作用的語句,在意義或結構上起銜接、照應的作用。要理解它們的含義,離不開具體的語言環境。

在應付針對關鍵語句命制的試題時,考生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熟悉基本的語法知識,依靠語法知識對句子進行分析,重點檢查句子成分是否殘缺,搭配是否恰當,次序是否合理,定語修飾的主體是否明確等等。

②要依賴于語感,注重語意表達的準確性。

(3)對片段或文章的概括理解能力

概括文章的內容,是一種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現象到本質的提煉與升華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到內容完整而不片面、語言恰當而不偏頗、文字簡明而不拖沓。當然,閱讀的主要目的是從書面語言中吸取有用的信息,這些信息往往分布在文章的各個部分。因此,閱讀理解不僅僅是對某一個詞語或語句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對文章的大量重要信息進行篩選,以便作出正確的理解。

(4)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和目的

這一點至關重要。考生可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這個目標:

①首先應對整篇文章有完整、準確的理解,從總體上把握文章的主題;

②要善于抓住文中關鍵句子或關鍵詞,它們有時會出現在文章的開頭,有時也會出現在文章的結尾或中間;

③要對文章的引申含義進行分析和深加工;

④從選項與原文在意思上是否一致入手。

三、閱讀理解典型例題解析

【例題1】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題。

有這樣一種假說:冬眠是一種高度發達的機能。冬眠的哺乳動物雖然與人類一樣都是溫血動物,但是它們在更寬范圍的調節性上獲得了進化,例如在體溫調節上,就比非冬眠動物要強。傳統認為,哺乳動物冬眠的奧秘在于心臟。無論冬眠動物,還是非冬眠動物,甚至人類,其心臟工作的原理是相同的。當鈣離子流進心臟的細胞時,就引起心臟收縮;當鈣離子隨即排出細胞時,心臟又開始舒張。但是隨著溫度的降低,非冬眠動物的心臟細胞排除鈣離子的能力明顯降低,從而使心臟的舒張越來越困難,最后導致死亡;而此時冬眠動物的心臟細胞則完全與此相反。因此,心臟細胞調節鈣離子濃度的機制,是冬眠時心臟正常活動的關鍵所在。后來的研究證實,心臟細胞的這種變化還不是冬眠的根本原因,科學家們推測冬眠最終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基因控制的。然而,人們卻一直沒有發現這種遺傳基因。直到最近,日本科學家發現,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動物的血液中存一種特殊的蛋白質HP。HP只能在冬眠動物身上找到,并與冬眠同步出現。這表明,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人類身上也能找到類似冬眠的現象嗎?人類也可能冬眠嗎?答案是肯定的。人在睡眠時也有體溫降低、心跳放慢的現象,這在性質上與冬眠相似。而身體碩大的熊的冬眠,為實現人類的冬眠提供了可能。如果以HP為線索,也許能重新認識熊的冬眠。一旦控制熊冬眠的遺傳基因得以破譯,人的冬眠就不是不可能了。這樣,人類就能把自身的代謝控制到最低極限,從而有利于癌癥等疾病的長期治療、未來的宇宙旅行等。

1本文的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種假說,對這種假說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物種進化的過程中,某些哺乳動物在調節性上獲得了進化,從而具備了冬眠的功能

B比較起人類來,冬眠的哺乳動物在更寬的范圍里發生了變化

C冬眠的哺乳動物比起人類來具有更強的體溫調節機制

D冬眠的哺乳動物和非冬眠的哺乳動物之間的區別并不在于體溫是否可以調節

2按照傳統的看法,下列對動物冬眠時心臟工作原理的解說,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隨著溫度的降低,心臟細胞排除鈣離子的能力也相應提高

B當心臟收縮時,鈣離子就流進心臟細胞;當心臟舒張時,鈣離子就從心臟細胞中排出

C即使在低溫條件下,心臟仍能保持在非低溫條件下收縮和舒張的原狀不變

D心臟細胞排除鈣離子的能力明顯增強,從而使心臟的收縮也隨之增強

3文中認為“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不能作為這一觀點的根據的一項

是()

A科學家們推測冬眠最終是由冬眠動物體內的遺傳基因控制的

BHP是在冬眠動物的血液中新發現的一種特殊的蛋白質

CHP不能在非冬眠動物體內找到,而它的出現周期,又跟冬眠動物的冬眠周期相同

D在發現HP之前,人們一直沒有發現動物體內控制冬眠的遺傳基因

4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雖然冬眠只是冬眠動物的一種機能,但是從人類治療疾病和宇宙旅行等需要來看,研究人的冬眠還是有重大意義的

B由于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動物體內找到了控制冬眠的遺傳基因,傳統解釋令人懷疑

C人在睡眠時體溫降低,心跳放慢,對研究人類實現冬眠有重要的啟示

D身體碩大的熊冬眠的遺傳基因一旦得以破譯,人的冬眠就有可能實現

【答案與解析】

1B2A3D4B

問題1考查的是考生對關鍵語句的理解,很顯然,“在更寬范圍的調節性上獲得了進化”,并非指哺乳動物“發生變化”,故B項符合題意。至于D項,表述是正確的,冬眠動物與非冬眠動物都可以調節體溫,只不過非冬眠動物調節體溫的能力要強一些。從后文中“人在睡眠時也有體溫降低、心跳放慢的現象”這句話,也可確定這句話不存在錯誤。解答問題2時,主要是應注意題干中“動物冬眠時心臟工作原理”這一限制條件。問題3中的A、B、C三項所表述的意思,都能夠在文章中找到根據,至于D項,可從邏輯推理上予以否定,即其不能作為“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這一觀點的證據。問題4著眼于考查考生對作者寫作意圖與目的把握,顯然,B項不是作者寫作該文的

目的所在。

【例題2】

閱讀下面短文,回答1~4題。

人工智能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這項技術是一個有可能導致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新技術。它主要研究怎么能使計算機來做原來只有人工才能做的具有智能性質的工作。智能,是指人在腦力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如感知觀察能力、記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

有關人工智能研究,目前有兩種不同的探索途徑來實現對人腦智能的模擬:一是通過仿生學手段,從結構上進行模擬,以達到功能模擬。目前科學家正在想方設法“確定人類的思維模式”,即弄清大腦中的1000多億個神經元是如何工作的。另一個是直接通過啟發式程序模擬人腦能力。目前,在制造某些專業化機器時,這一研究已取得一個又一個成功。如能識別郵政編碼的機器、能讀取支票信息的機器。不久前,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深藍”擊敗了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說明在這一領域科學家已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也有科學家在設想把機器人與一部百科全書相連,這樣它就“懂得”了許多事情,一個機器人就可完成多項工作

人工智能仍有它的局限性。首先是在學習方面。對一個人來說,學習和掌握知識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但要讓機器也這樣做就相當困難了。當一個孩子發現自己的想法不再能夠解釋周圍世界的時候,他就會去學習,改變它,他也因此而成熟起來。這一神秘的變化對于沒有創造力的計算機來,實在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另外還有感覺及觀察方面。人可以感覺到空氣的不新鮮而主動打開窗戶換一下新鮮空氣。機器人能否用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識對周圍環境做出判斷,這是一個難題。不過,有關的程序仍在不斷取得進展。在向機器說明人類是如何理解事物這方面,人們的步子邁得越來越大。一些革命性的軟件不斷問世。例如,美國人道格拉斯·萊納特設計“EURISKO”軟件就是其中之一。這種軟件能夠按照自然淘汰的法則自己修改所貯存的內容和規則。

1本文討論的主要對象是()

A人腦功能B人工智能

C計算機D程序設計

2對智能的含義解釋恰當而全面的是()

A記憶能力B觀察能力

C邏輯思維能力D人腦的活動能力

3人工智能的局限性突出表現在()

A程序問題B存儲器問題

C不能自我學習、提高D不能進行創造性思維

4下列判斷,與文意最符合的一項是()

A人工智能就是要求機器人掌握比較全面的知識

B人工智能就是對人腦結構的模仿

C人工智能就是模擬人的感覺和思維,使計算機做具有智能性質的工作

D人工智能研究需要解決硬件問題

【答案與解析】1B2D3C4C

問題1的解答相對簡單,看完全文,可知本文討論的對象是人工智能,本題正確答案應該是選擇B。問題2所給的選項中,前3個選項包容在第四個選項中,選項D的表達更準確,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應該是選擇D。

這篇文章講到人工智能的局限性時提到兩點:一是在學習和掌握知識方面,二是在感覺觀察方面。問題3的選項A、B、D都不符合,只有選項C與局限性第一點相符,本題正確答案應該是選項C。問題4這道題要求應試者通過閱讀全文,對什么是人工智能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概括。計算機趨向智能化的兩個最重要的標志:一是轉向思維機器(能模仿人的思維);二是能模仿人的感覺、觀察能力,對環境變化作出靈敏的反應。選項A論述不全面。選項D明顯不符合文意。只有選項C符合文意。因此,本題應該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