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檢驗血液室實習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7 16:40: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學檢驗血液室實習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醫學檢驗血液室實習總結

篇1

[關鍵詞] PBL;教學;麻醉學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1)06(c)-136-02

Observation on effect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nesthesiology

LIAO Huihua, HE Qixia, MO Jian,CAO Dianqing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Zhanjiang 524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nesthesiology. Methods: The 60 stud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normal teaching model, and the observe group received the teaching model of PBL. Results: The score of question and answer, case analysis and average score in the observe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m (P<0.05).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improving the learning interest, learning efficiency, memory, logical thinking, analysis ability, the problem solving and cooper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m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nesthesiology is obvious, so it is worth being used.

[Key words] PBL; Teaching; Anesthesiology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基于現實問題的教育方式,該教學模式能極大的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技能以及終身自主學習的能力,目前在臨床教學中應用越來越廣泛。筆者采用PBL教學法對麻醉專業學生實施教學并獲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兩個平行班的學生60例,所有學生均接受過系統的醫學基礎知識教育。將入選學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齡17~19歲,平均(18.25±2.10)歲;對照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齡17~19歲,平均(18.30±2.12)歲;兩個班的學生在性別比例、年齡、對專業的熱愛度、基礎醫學成績、批判思維能力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教學均由擔任臨床麻醉學教學的專職教師進行,各位教師針對兩組同學教學方法不同,但講授內容相同。觀察組學生接受PBL教學模式,具體步驟如下:授課有教師每周定期與學生見面,教師通過病案給學生提供有關信息并進行討論,提出臨床麻醉可能面臨的問題,并指導每個學生從不同的途徑如書籍、期刊以及多媒體資料等收集自學資料,鼓勵學生組織討論,對其病理生理、術前準備、麻醉評估、麻醉方案及術中麻醉管理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直到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為止,最后教師進行總結,讓學生復述臨床推理技巧,回答學生提出的與PBL相關的問題;同時適當地安排專題講課向學生提供更多的相關新觀念、新動態及新方法,并向學生示范開展模擬操作訓練,提高實習生椎管內麻醉的操作、神經阻滯術、氣管插管技術、深靜脈穿刺技術、動脈穿刺技術、心肺復蘇術等實踐操作基本技能。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由教師按照教學大綱大課講授臨床麻醉學教學內容并向學生示范開展模擬操作訓練,內容與觀察組相同。學期結束后由麻醉教研室統一命題并進行閉卷考試,評估教學效果。試題內容分為名詞解釋(15分)、選擇題(30分)、判斷題(15分)、問答題(20分)、病例分析(20分)。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患者資料建立數據庫,并采用SPSS 10.0統計軟件對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教學成績比較

觀察組在問答題、病例分析及平均成績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教學效果滿意評價比較

觀察組在提高學習興趣、學習效率、記憶、邏輯思維、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及協作能力方面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1969年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Mc Marster大學創立PBL教學模式,嘗試實施學生自學與導師指導相結合的小組教學法,其教學經驗和教學理論逐漸被其他學院采納和接受,至20世紀90年代后歐洲部分醫學院也開始進行PBL教學的試驗。近年來我國多個院校的醫學教育工作者在某些醫學課程的教學中應用或借鑒PBL教學模式并進行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均取得了一定的經驗[1]。PBL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基于現實問題的教育方式,它強調把學習過程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學習指導者之問的合作來解決實際中的問題。在小組成員的共同學習、討論中把隱含在問題背后的與各學科相關的知識學到手,并形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技能和終身自主學習的能力。麻醉學是一門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密切結合的學科,麻醉學的發展日新月異,給臨床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并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在醫學教學中融入創新因素,通過教學的各個環節啟發誘導學生自我學習,思考問題,培養學生主動攝取知識并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2-3]。隨著PBL教學法在各領域的逐步應用以及取得的成效,其在麻醉教學中的應用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本研究顯示,應用PBL教學法的觀察組學生在名詞解釋、選擇題、判斷題等客觀題型方面兩組無明顯的差別,主要是客觀題靠學生的死記硬背得到印象,而問答題、病例分析及平均成績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此類主觀題目的解答主要靠學生根據自己的所學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創造性的回答,而觀察組在此方面較對照組顯示了明顯的優勢;進一步的研究也證明,觀察組在提高學習興趣、學習效率、記憶、邏輯思維、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及寫作能力方面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通過PBL教學確實讓學生在麻醉教學活動中得到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顯著的教學效果。

通過本研究,筆者體會到PBL教學模式在麻醉教學中具有如下優點:①在PBL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是被動接受知識,同時也積極參與全過程,需要學生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積極思考,還要提出自己的問題,大大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也提高了實際操作能力。②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有利于培養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也使討論課堂氛圍更為熱烈,促進了麻醉教學質量的提高。③圍繞問題將基礎知識和麻醉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有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④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人際交流能力,從而能在術前談話、術后隨訪以及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方面運用自如。⑤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促進教師更新知識結構,要求教師不僅要熟悉本專業的內容,還要了解相關學科知識,做到教學相長。由于PBL教學方法的特殊性,也使其自身存在一定的限制,如PBL教學對場地、圖書、網絡等教學資源有較高的要求,它需要更多的電腦網絡設備、更大的圖書館藏書量及必要的實驗儀器和教學器具等;教師的數量成為開展PBL教學的先決條件,因此高質量、高素質的師資隊伍需要具備;PBL教學方法的改革需要相應的考試方式、評價標準與之配套,而目前關于PBL的評價與考核大多采用綜合評定表的形式進行,其客觀性將受到一定的影響[4-10]。盡管PBL教學存在一定的限制,但由于其能明顯的提高教學治療和效果,將會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逐步發展、完善,并得到進一步的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李學農,申洪,等.病理學實習課PBL教學初探病理學實習課PBL教學初探[J].西北醫學教育,2009,17(1):113-114.

[2] 武志兵,吳海萍,劉學敏,等.PBL教學法在麻醉解剖教學中的應用[J].解剖學雜志,2009,32(6):843-844.

[3] 王迎松,魯寧,劉路平,等.PBL教學模式在骨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32):110-112.

[4] 邊藏麗,王愷斌,龔權.醫學免疫學課程開展PBL教學的探討[J].中國實用醫學,2009,2(16):271-272.

[5] 路志紅,楊磊.PBL教學法應用于臨床麻醉教學的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6):1279-1280.

[6] 周崇坦,劉云霞,王會玲.PBL教學法在麻醉生理學教學中的嘗試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2:15-16.

[7] 謝朝陽,吳斌華.臨床檢驗血液學實驗病例導入式教學法初探[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22):100-101.

[8] 鄧超,顧雅娟.PBL教學法在麻醉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亞太傳統醫藥,2009,5(5):136-137.

[9] 楊翠華.循證醫學在《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2):94-95.

[10] 楊術蘭,尹紅.多元化教學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28):128,131.

(收稿日期:201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