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秘訣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5 16:11: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成功的秘訣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今天上午的時候,我們全年級被集中到學校的大禮堂,聽一個在我們學校前幾屆考上重點高中的一個學姐,講關于她的成功的故事。
學姐一上來,就跟我們說,成功的秘訣就是兩個字:努力。她說其實人和人的智商都是差別不大的,除了那些人們公認的神童除外。我們這些普通的學生,和其他的同齡人競爭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俗話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假,從學姐給我們做的分享中,我了解到了自己現在欠缺的就是那種努力的精神。每天早上到了起床的時候,我總是躺在被窩里想著再睡上十分鐘吧,根本沒有想到已經有同學在班上開始讀書了,這份努力就是我所欠缺的。
我今后一定要更加的努力才行,也要讓努力成為我成功的秘訣。
篇2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炸藥大王諾貝爾在他的一生中有355項發明,但引人注目的是硝化甘油的研制。他在研制炸藥的過程中,一次次的失敗,但他并沒有氣餒。弟弟被炸死,父親受刺激引起腦溢血癱瘓在床。諾貝爾在失敗和痛苦面前沒有動搖;自己身上有一百多處傷痕,他沒有退縮。在一次雷管試驗中,只聽到一聲聲巨響,他的試驗室飛上了天,諾貝爾倒在血泊中。當他從昏迷中醒來時,第一聲喊道:“我成功了!我成功了!”雷管的發明是爆炸學上的重大突破,為開礦修路軍事飛速發展,開創了先河。炸藥的威力曾不可一世,然而他勇氣征服了炸藥,嚇退了死神,在他那一百多處傷痕上,無處不打上了自信的烙印,印證著勇氣的力量。提示了成功的秘訣。
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一帆風順的坦途。有陽光就會有風雨,有鮮花就會有荊棘。在困境面前,要迎難而上,顯示出勇者的風范。每個人身上都有蘊藏著無堅不摧的能量和威力,只有在危機感達到極限時才爆發出來,你就拿到了開啟寶藏的鑰匙,打開寶藏的秘訣盡在自己的掌股之中。困境為勇者走向成功架起了一座橋梁。在困境中,學會堅強,永不絕望,哪能怕前面是萬丈深淵,后面是懸崖絕壁,哪怕絕壁上只有一條干枯的藤蔓,我們也千萬不要放棄攀登。
只有從絕望中找到希望,人生才會更加輝煌。翻開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我們會明白不經過艱苦卓絕的跋涉,我們體會不到兩萬五千里的壯美,不經過八年浴血奮戰,我們品嘗不到抗戰勝利果實的甘甜,不經過150年的抗爭,香港難以回到祖國的懷抱;不經過半個世紀的探索,嫦娥一號衛星就不會月飛行……苦難是成功的基石。
篇3
《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這本書寫的是愛因斯坦從小到大和他為什么能在他的一生中會有那么多的發明和創造,為什么會在他的事業上有所成就,而有些人看上去好整天很忙,但卻不如愛因斯坦呢?
那些看上去好像整天很忙的人卻不如愛因斯坦的原因就在于他們沒有實際地去忙,沒有像愛因斯坦那樣充分的利用時間,而是在瞎忙。成功,這是一個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可成功的秘訣到底在哪里呢?愛因斯坦對成功的秘訣做了概括:W=X+Y+Z,成功等于艱苦勞動、正確的方法及少說空話的和。這就是愛因斯坦的成功之道。我認為艱苦的勞動是重要的,艱苦的勞動就是勤奮,勤能補拙。
愛因斯坦小的時候并不聰明,可他為什么能成為“天才”呢?促使愛因斯坦成為天才的就是“勤奮”這兩個詞。有時愛因斯坦為了弄清楚一個問題,他會花比別人多好幾倍的時間去弄懂那些問題。他成功的另一個秘訣就是會“擠時間”,別人喝咖啡的時間他會去搞發明、創造。有一次他在等人時解出了一道非常難得題。有人寫過這樣一個等式:天才=90%的勤奮+10%的智力。
篇4
愛迪生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蔽蚁嘈抛约嚎梢猿晒?,我雖然沒有傾國傾城的眉毛但我擁有自信,自信本身就是一種美的氣質、我可以肯定的說我是一個自信的孩子。
我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每次語文測試我相信第一名就是我,作文的最高分也是我,每次卷子發下來的時候我就知道我是最棒的。不是我驕傲,只因我自信?!白孕攀浅晒Φ牡谝幻卦E”這就是成功的秘訣。每次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有種說不出的喜悅,先開始我就知道我一定會是其中的一員,心理作用是很重要的,你自信你出色你努力你成功,不是因為我出色,只是因為我自信。
信念+自信=成功。玩游戲的時候,我知道第一名是我,正如永遠都要坐前排中的小姑娘一樣,別人超過了自己依然微笑著面對,有信心去對待挫折和失敗,相信自己下次會成功的。
我欣賞自己、喜歡自己、相信自己、愛戴自己。我們在生活中是說著別人比自己好、比自己出色、比自己漂亮、比自己聰明,倒不如靜下心來想想自己,我開心,我壞但我壞的可愛,我豁達……欣賞自己、喜歡自己、相信自己、愛戴自己,這并不是因為驕傲,只是自信。
我沒有資本、沒有閱歷,但我擁有自信、擁有青春。有一個值得自己努力奮斗的目標。始終自信著、微笑著……
篇5
愛默生曾經說過:自我信任是成功的第一個秘訣。每當想起這句話,那件事就縈繞在心中。
二年級時,媽媽為了提高我的作文水平,就給我報了一個作文班。一次,胡老師對大家說:“今天,誰發言的次數最多就獎勵給誰一朵大紅花!”同學們聽了,都“垂涎三尺”,生怕大紅花被別人搶走,于是紛紛舉手,而我則不同。我從小就是一個文靜、內向的女孩,讓我發言,簡直比大海撈針還難啊!這時胡老師又提了一個問題,她的眼睛透過樹林般的小手,看見了坐在角落里一言不發的我。“劉姝琪,你來回答試試?”一句話仿佛把我從睡夢中拉了出來,我慢慢吞吞的站起來,心蓬蓬的跳個不停。此時,我的臉仿佛是個熟透了的紅蘋果,滾燙滾燙的。這時,本來像一鍋粥樣的教室變得鴉雀無聲。有的用諷刺的眼光望著我,有的在竊竊私語,還有的把手舉的高高的,想替我回答?!巴?!”平日一響溫和的胡老師突然一臉嚴肅,“請讓他把話說完!”頓時,教室里又鴉雀無聲,如果地上掉了一根針,也能聽見吧!聽了老師的話,我更是緊張,看來是非回答不可了!可是,如果我回答錯了呢?又要遭同學們笑話了!正當我猶豫不決時,愛默生的哪句話浮現在眼前:自我信任,是成功的第一個秘訣!是啊,做一件事情,如果你連起碼的自信都沒有,那還談得上什么?于是,我鼓起勇氣,聲音洪亮的說出了答案。只見同學們都啞口無言,我以為我打錯了,正在我心跳加速時,胡老師帶頭鼓起了掌,頓時,掌聲覆蓋了整個教室,我在熱烈的掌聲中不好意思的坐下,真是有驚無險啊!
愛默生說的對,沒有自信,是談不上任何東西的。如果你想成功,首先就要相信自己,給予自己充分的信任,而不是僅靠努力與堅持就能得到的!我喜歡這句格言,是他讓我學會自信;我喜歡這句格言,是他讓我擺脫困難,遠離內向;我喜歡這句格言,是他讓我找回了真正的自己——一個健康、活潑、自信的女孩子!
篇6
新華中學七年級(3)班張光皓
雄鷹之所以能主宰藍天,是因為它有不斷進取的信心,浪花之所以能拍擊礁石,是因為它有戰勝恐懼的勇氣;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有克服困難的毅力。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自信是能夠戰勝挫折的勇氣。
馬克,吐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19世紀有兩位杰出的人物,一位是拿破侖,一位是海倫,凱勒。拿破侖試圖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敗了;海倫,凱勒用筆征服世界,她成功了。”海倫,凱勒在沒有光明,沒有聲音,沒有語言的世界中,把自己的成就、精神提到了人生的巔峰。在一個如此殘酷的生活中,她沒有怨天尤人,而是以自己戰勝挫折的勇氣去面對,結果她成功了。她的成功意味著自信的力量多么強悍!
自信是不斷進取的信心。
毛遂原是平原君手下的無名小卒,3年未得重用,但毛遂不甘被埋沒。于是,當秦國進攻趙國,趙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國時,毛遂主動要求與平原君一起出使楚國,并且成功的說服楚王援救趙國?!懊焱扑]”才會成為流傳千古的佳話。所以,只有擁有不斷進取的信心,才會取得成功。
自信是擁有克服困難的毅力。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家喻戶曉的偉大科學家。在他科學研究過程中,曾遇到過政治風暴的險惡,不深究環境的惡劣,遭受過科研攻關的挫折,品嘗過天倫親情割舍的愁苦。然而面對困難他從不低頭,以堅強的毅力頑強攻關,終于成功的解決了中國13億人口吃飯的問題。如果沒有克服重重困難的毅力,他怎么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殊榮呢?自信是成功的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精神,它如黑夜中的燈火,讓你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它如風雨過后的彩虹,讓你在絕望中看到希望。讓我們共同揚起自信的風帆,遠航!
篇7
讀了這篇優秀作文及小作者的體會,讓我想起了宋徽宗開科考試,選拔優秀畫家的事??脊僖栽娒},讓應試者作畫。題目是“深山藏古寺”。應試者精心作畫,異彩紛呈:有的著意畫深山,萬山叢中,露出一角寺廟;有的著意畫古寺,寶殿金鐘,香煙繚繞,四周群山聳立,萬木蔥郁;也有的畫蒼郁的群山,中間露出半截廟里的旗桿,一條羊腸小道蜿蜒通到山下水澗邊,一個小和尚正在擔水……同學們,你們猜猜誰的作品能入選呢?最后入選的是第三幅。為什么其他人的畫未被選中呢?是繪畫的技術不高嗎?不是。主要是他們沒有準確含蓄地把“深山藏古寺”的“藏”字表現出來。而入選畫家成功的關鍵在于準確地揣摩了詩意,抓住了“詩眼”――“藏”字,并把它表現了出來??梢娝晒Φ拿卦E是抓住了審題這個關鍵。
作畫與作文是一樣的道理。前面這位同學作文成功的經驗,正說明了審題的重要。
有的同學會說,哪個寫作文的不審題呢?我們也是先審題后作文的,為什么就寫不出像他們那樣的好作文呢?這個問題提得好。那么,就讓我們認真分析一下,這位同學的審題與一般同學的審題有什么不同之處,或許能幫助同學們解決這個疑問。
首先,他審題不只是認真看,還注意了仔細想。
審題的“審”字,是仔細思考、反復分析的意思。也就是說,審題,需要對題目仔細思考、反復分析、認真推敲,不僅要搞清其字面的意思,還要搞清它內部蘊含的意思。這才叫真正的審題。
為什么要采取這樣的態度呢?同一個題目,不同的同學會寫出各不相同的作文。有的好,有的壞,有的平淡無奇,有的生動感人。這除了與他們平時的生活積累、表達能力有關之外,關鍵取決于構思。那么作文的構思從哪里入手呢?當然,命題作文的構思必須從審題入手。這是構思的頭,是開始。這個“頭”開得好,整個構思就會巧妙合理,作文也必然成功;反之,作文是不會寫好的。正因為如此,《我明白了》一文的作者,把審題比喻為寫好作文的“突破口”。
《我明白了》這個題目,看起來真是再明白不過了,有什么可認真分析的呢。在一般同學看來,審這個題目,恐怕只需要兩秒鐘就完全可以了。然而,這位同學卻沒有這樣輕率。他首先通過分析抓住了題眼――“明白了”,知道它是題目的重點;接著他又從“明白了什么”、“怎么明白了”等一系列問題進行認真分析、深入思考。從而使他選擇到了理想的材料和記敘的重點。這樣,就為他寫好這篇作文奠定了基礎。
試問,如果這位同學不對題目認真思索、反復分析、步步深究,而只是草草一看,便倉促動筆,會寫出這樣的好文章嗎?再有,他們審題不只是停留在防止“跑題”上,而是重在打開思路。
審題的作用除了防止跑題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審題打開思路。這點往往被同學們忽視了。
作文的題目對同學們的作文提出了種種限制,這是毫無疑問的。這些限制是不能視而不見的,這也是事實。但是由此就得出這樣的結論――審題越認真,自己的思路就越受到限制,以致作繭自縛――那就錯了。事情總包括兩個不同的方面,有所限制,就還會有所不限制。仔細審題一是要認真搞清限制,避免跑題;更不可忽視的是認真搞清未加限制的方面。這樣,就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自己從限制中擺脫出來,去開拓馳騁思想的廣闊天地。
一般同學認識不到審題與構思的全過程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認為審題僅僅是構思開始的事情,只要大致搞清題目的要求,就進入構思了,這樣就很難透徹理解題意,因此也很難使構思取得良好的效果。
篇8
蘇軾,是國文壇的一座不朽的豐碑,他說:“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他強調的是,堅持和持之以恒,唯有如此,才能達到“成大事”的目的。美國當代的醫生威廉•奧斯羅每天都要堅持閱讀15分鐘,這使他不僅在醫學領域知識淵博,其他方面也滿腹經綸,擁有了良好的文學素質。這一切都得益于他的持之以恒,不好高騖遠,著眼于今天,著眼于當下,一步一腳印,堅持走好每一步。
丘吉爾在一次演講中說:“我成功的秘訣有三個:第一是決不放棄;第二是,決不,決不放棄;第三是,決不,決不,決不能放棄!我的演講結束了。”丘吉爾成功的秘訣就在于此,在于他的不肯放棄。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我想,沒有人會遭遇到比丘吉爾更大更多的困難,在這些困難面前,我們不能畏懼,唯有選擇迎難而上,把困難作為一種不斷鞭策自己促使自己前進鞭子,要知道,把希望放在所謂的奇跡上,日復一日地等待奇跡出現,實不可取。曾有人說過:“絕望謂之虛妄,正與希望相同。”沒有腳踏實地的堅持,沒有一點一滴的積累,想用一個個不切實際的希望來支撐一個有價值的人生,我只能說那是癡人說夢。
說過:“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它被無數莘莘學子寫在案板床頭,恨不得每日吟誦十遍。然而堅持,不僅是一種意識,更是一種行動,它體現在我們的日常學習中,每天多弄懂一道題,多背過一個知識點,積少成多,你最終會發現自己的進步。
蘋果總裁喬布斯說;“大家一定要堅持這樣的信念,在命運、人生、學業、事業等各個方面都要堅持。這種思考方式從沒有讓我失望過,并且改變了我的人生。”
所謂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不正是告訴我們,堅持是至關重要的嗎?讓我們站在原點的位置上,堅持去戰勝一個個困難,堅持去做認為正確的事,就會贏得豐厚的人生饋贈。
篇9
本文針對考場作文如何快速構思寫作進行指導,分析了學生在日常作文寫作中存在速度慢的問題,并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對策。
【關鍵詞】
快速作文 循序漸進 持之以恒
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具備的主要能力,也是一個當代人必備的素質之一。因而,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可是,時至今日,教學實踐中,學生怕作文,不會作文,教師埋怨學生作文差,感到無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這種現象極為普遍。許多語文教師為提高作文教學效率、提到作文教學質量而辛苦探索,我也是其中一員。在探索中,我找到了“快速作文”這個切入點,經過兩年的嘗試,有所收獲。在此,我把自己對“快速作文”教學的淺見與大家分享。
先比較一下傳統作文教學與快速作文的差異。傳統作文教學重視寫作指導,教師往往大講理論,傳授“秘訣”,可是輕視學生的寫作。教師的指導往往費時一節有余,作文布置在課外完成。學生今日拖明日,甚至這周拖那周,還難免抄襲。接著,是教師漫長而辛苦的精批細改,然后是作文講評。一次作文周期為兩周,甚至更長??焖僮魑膹娬{以學生寫作為本,在有一定知識積累和寫作技能的前提下,敏捷構思,快速成文。教學過程中, 學生始終處于寫作狀態。加之計時作為教學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和創作靈感,形成競爭意識。快速作文,能夠培養學生思維敏捷、周密,聯想與想象豐富,創造性思維等良好的思維品質;當堂成文可避免抄襲;大大節省教學時間;還能激發學生作文興趣,增強其成功欲。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養成了快速作文習慣,具備下筆成章的能力,讓他們終身受益。
有人持這樣一種觀點,認為快速作文適應對象必須是智力超常、知識豐富、有很強寫作能力的學生。對此我不敢茍同。我認為快速作文適應全體學生,關鍵在于教師教學觀念要更新,思想要解放?!翱焖僮魑摹敝匾曀季S的敏捷、知識的豐富、技巧的熟練。但這些都可以在教學中形成;而且,“快速作文”訓練反過來可促進智力、知識、技巧的發展與積累。學生的智力、知識等并不是造成作文能力差異的決定因素。
那么怎樣進行“快速作文”教學實驗呢?我在實踐中總結出八個字――循序漸進,持之有恒。
首先說“序”?!靶颉笔切蛄?,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序”是臺階,做到扎實穩健,逐步上升。
一、喚起“快”的意識,培養作文興趣
在進行“快速作文”實驗起始時,做必要的宣傳,指出學生自己也能“下筆如有神”??梢赃M行適當的準備活動,如快速審題、快速列提綱、快速說構思等,以增強其信心,讓其體會“快”的樂趣。開始階段,出簡單、便于快速寫作的文題,也可以在寫作前做一定輔墊,如課前讓學生收集材料、列提綱等。對時間和字數要求寬松一些,教師多鼓勵、多肯定。這樣,學生一開始就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種感覺將長期影響學生的寫作活動。而且,以興趣為先導,以信心為支柱,必將無往不勝。
二、廣泛收集材料,增加知識儲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比魏涡问降膶懽鞫急仨氂胁牧系姆e累,知識的儲備,“快速作文”尤為如此??焖賹懽鲿r,根本不可能四處查找資料。這就需要平時養成廣泛收集材料、儲備知識的良好習慣。我讓學生準備一個摘抄本,收集典型論據,生活或書刊中生動材料、精彩詞語等。久而久之,學生形成留心觀察、善于積累的良好習慣。這種做法好處多多,不僅有益于作文水平提高,還讓學生愛學語文、善學語文,并且在生活中主動運用語文,可以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必須指出的是,在“快速作文”指導中,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生活的體驗和儲備的知識,并且培養其再創造的能力。這樣,寫作時就有取之不盡的源頭活水。
三、搞好片段訓練,組合訓練序列
實踐中,我自創一套作文訓練體系和方法。首先,我在教學中把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結合起來。以課文為范例,訓練學生寫作技巧。其次,我把作文訓練有關要求加以分解,利用邊邊角角時間進行片段訓練。如訓練議論文時,我做過如下分解和訓練:1.如何提煉觀點。2.如何運用論據。3.如何做點分析。4.如何安排結構。5.如何表達生動嚴密……這些片段本身有嚴密的序列,每一步都訓練扎實了,學生就具備了議論文的寫作技巧。再次,我注意每次作文之間要求的梯度,使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組合成嚴密的體系。例如,訓練記敘文寫作時,我分類進行訓練,寫人記敘文訓練由記一人到記多人,由運用一種手法刻畫人物到運用多種手法刻畫人物,等等。由于心中有“序”作文教學便穩打穩扎,學生能力便逐步提高。
再說“恒”。“恒”是實在,不搞形式,不走過場;“恒”是堅持,不間斷,不放棄。
快速作文”應該成為語文教學的一部分,有無比的優勢,完全可以取代傳統的作文教學,沒有必要搞形式、走過場。同時,實踐的過程也是充滿艱辛的過程,只有不間斷、不放棄,才有最后的成果。
篇10
那么怎樣將寫作與生活有效結合來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呢?
一、觀察是認知生活的窗戶,是獲取作文材料,提高寫作水平的有力手段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這清清泉水并不是像自來水一樣,只要輕輕打開龍頭,水就嘩嘩地流進我們的腦海里,流到筆尖下的白紙上,而是要我們自己去開掘引流。而這開掘引流的利器,就是“觀察”。那么,如何進行觀察,挖掘寫作源泉呢?
(一)培養觀察能力是關鍵
觀察能力是發展學生認識能力的基礎,也是構成學生創造能力的基本因素。創造能力的起點在于觀察能力,創造是從觀察開始的,沒有很強的觀察能力,就不會有很強的創造能力,寫作是一種創造,觀察是“源”,創造是“流”,善于觀察,才能善于創造。
首先要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興趣是專心致志、強烈求知的動力,是樂此不疲體驗成功的源泉,學生只有樂于觀察,才會仔細、認真去主動觀察,才能夠將一些情感認識、體會牢記在心。小學生活潑好動,對外部世界有很強烈的好奇心,教師應該善于利用這一特點,通過組織一些豐富有趣的觀察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顒涌梢栽谛@內進行,如引導學生觀察早晨校園升國旗這一莊嚴肅穆、充滿生氣的場景。春天到來的時候,連續觀察校園內各種花草樹木生長變化的過程,也可以走出校園到野外去,觀察不同季節景物的不同特點,如:起霧了,讓學生看看大霧籠罩的田野和房屋、樹木的朦朧景象等。
其次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觀察要有目的,有的學生面對五彩繽紛的世界。往往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每當作文,頭腦空空。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有的放矢地觀察周圍的世界。要有的放矢的觀察生活,就要帶著有所發現的強烈動機隨時留心周圍的一切。如若這樣做,學生就會變得耳聰目明。觀察要有順序。觀察人、景、事、物都要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或由上至下、或由左向右、或由外及內、或由整體到局部,反之亦然。因為觀察點不同,觀察的結果也不一樣。觀察時還要伴隨聯想與比較,俗話說“邊看邊想”?!跋搿敝傅氖锹撓牒拖胂?,有聯想與想象才有創新、有比較才能清楚地區分事物特征,只有把比較、聯想和想象結合起來,才能對所觀察的事物從現象到本質加以分析,從而比較正確地認識并且反映客觀實際。只有這樣,才能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再次要培養學生觀察的習慣。當有人問及某世界文豪關于寫作的秘訣時,該文豪翻出一本本寫作筆記,說秘訣在這里,即把每天觀察到的東西都記錄在本子上最后形成作品。“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培養小學生觀察的良好習慣的最好方式就是寫觀察日記,即要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時時處處觀察生活,將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寫下來,不拘形式,自由表達,使他們體會到觀察成功后的快樂,這可以更為有效地發展他們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尤其是創新思維能力。
(二)學會感悟生活,情感是文章的生命
“為學之道在厚積而薄發”。心理學家認為,人們的靈感來自于長期豐富的積淀和深沉的思考,學生習作亦是如此。有了實踐,便有了積累,有了積累,便有了感悟,有了養分,這樣才能利于內化,利于表達。人要讀兩本書,一本是有字書,課內課外的書都要讀,人文和自然的書都要看;另一本是無字書,社會人生的理都要悟,古今中外的事都要思?!墩n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從而表達真情實感。故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學生為積累素材進行生活實踐,并在實踐過程中,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驗生活。如取得成功時的高興,碰到困難、挫折時的懊喪,經歷失敗后的難過,受到誤解、嘲笑時的憤慨等。讓學生有所感悟,有所收獲,為情造文,言之有物,真正使生活成為作文的內容,使作文成為生活的工具。人們常說,情感是文章的生命。這似乎是在強調情感在文章的內容方面的意義,實際上應該是指情感在文章形成的作用,沒有情感就沒有文章,這是寫作一個永恒的命題。
(三)搜集、積累素材能力的培養
在引導學生勤觀察的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多積累。在積累中豐富材料、充實內容。這就像蜜蜂釀蜜需要先采蜜一樣,學生要寫好作文,就必須有滿腹作文材料。而這滿腹的作文材料,就需要平時的積累,因此在教學時應注意引導學生多搜集。一是從感知觀察中獲取,就是把平時所觀察的事物及所感、所想,及時地記錄下來,并指導學生梳理、整合,形成第一手材料。二是注意學生課內外的閱讀,讓學生多讀書、多看報、多聽少兒廣播電視節目,讀懂課文中的習作例文,多讀或多聽小學生的優秀習作等,同時要求他們在閱讀文章或看節目時,對其中的精彩片段、妙詞佳句、感動人的或自己認為喜歡的情節,及時摘抄下來,進行分類登記,并寫出簡要的閱讀批注或感想。這樣,久而久之,使學生養成―個良好的習慣。通過平時的留心搜集、勤于積累,增長了知識,豐富了語言,又聚集了一些作文材料,寫作起來,便可化難為易,言之有物,應付自如了。
二、善于發現生活,描繪生活,寫出真情實感
生活是五彩繽紛的,同樣,每個人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也會因人而異。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么,在作文教學中一千個學生為什么就不能給我們一千個生活呢?原因是教師走入了應試教育的誤區,扭曲了學生對生活的正確認識,讓本應該豐富多彩的,充滿靈氣的作文變成僵硬的、呆板的、充滿著空話、套話的應試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