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為樂的事跡材料范文

時間:2023-04-01 22:19: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助人為樂的事跡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助人為樂先進事跡材料    人物簡介:吳莎,女,30歲,漢族,專科學歷,宿州商之都員工,榮獲宿州商之都“先進員工”稱號。

   事跡簡介:吳莎同志在日常工作中勤奮努力,積極熱情,助人為樂,在商場每天的日常工作中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能積極主動的幫助同事,為員工解決工作中遇到困難問題,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不求回報。

   正文:

   助人為樂是一種樸實的傳統美德,每個人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別人給予的幫助,助人為樂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急人所難,解人所憂。2011年3月商之都開業籌備期,吳莎加入了商之都時代百貨大家庭。近8年的工作她一直奮戰在銷售一線,對賣場工作點點滴滴十分了解,能夠了解顧客真正的需求,也體會到一線員工工作的不易。正是有了這種深切的體會,她堅定了要幫助她們的決心。

   記得2018年的母親節,有位中年男士來到三樓一直在徘徊,于是她上前詢問他有什么需求,原來,他是想在母親節給母親買件衣服盡孝心,但是母親將近90歲高齡,彎腰駝背體力也不好,無法上樓來試穿,所以他很惆悵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合適的衣服送給母親。了解情況后,她當即帶著他到老年裝專柜選了幾件適合高齡老人穿的上衣和褲子,總共挑選了3套件衣服,陪同他到一樓給老人找了椅子坐下,幫助老人試穿衣服。試穿后,老人的兒子為母親選了其中兩套,在離開之前對她和同事說,“真是沒想到你們服務這么周到,我媽年齡大了也怕給別人添麻煩,你們忙上忙下還幫她換衣服,她也很是感動,說下次買衣服還來你們商之都,感謝的話不多說了,你給她留個電話,她下次買衣服提前給你打電話,還請你幫她挑選”。吳莎常說:顧客的認可就是對商場工作人員的肯定,對顧客要向對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一樣,真心為他們考慮;對同事要做到足夠的關心和體諒,要在她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積極主動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讓所有的人能夠在商之都這個大家庭中感受到溫暖和關愛。

   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隊如果擁有助人為樂的理念,那么它就會在社會形成良好的'聲譽。她一直堅信:“她為人人,人人為她,社會一定會變得美好和諧。”在她的影響下,團隊和諧,同事之間相互照應,相互團結。

   愛,在人間,愛就在你的身邊,身邊的好人數不勝數。左鄰右舍的一聲問候、一杯熱茶、一句關心問候足以讓人感到溫暖心窩。吳莎就是這樣,她用簡單的行為影響著身邊更多人,用溫暖的話語關心著身邊的人。她說,助人是快樂之本,是一種美德。人要有善心,多點愛心能為他人多辦點好事,多幫一份忙,就多一份快樂,社會就多一份和諧。

   助人為樂先進事跡材料    姜瑩同學,是鯉溪鎮永安完小四年級班的一名學生。她是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少年。她始終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激勵自己。多年來,各方面表現一直優秀,特別在助人為樂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現將她的事跡材料匯報如下: 學習刻苦 成績突出姜瑩同學學習十分刻苦,成績優異。她上課認真聽講,善于動腦,積極發言。她善于思考,對問題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并能舉一反三。她愛看書,愛剪紙,還知道很多課外知識。她的各科成績始終在班級名列前茅,連年被評為“優秀學生和優秀學生干部”。

   尊敬長輩 學會感恩。姜瑩同學從小立志讀好書,做好人,一直用實際行動踐行諾言,以此報答父母和老師精心養育與培育之恩。在家里,經常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讓親情其樂融融。對待鄰里,她文明禮貌、與人為善,鄰居的奶奶都夸她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對老師,她發自內心的尊敬與愛戴,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牢記老師的諄諄教誨,每每以優異成績報答老師的精心培育之恩,深得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

   真誠待人 助人為樂。姜瑩同學在擔任衛生委員,在學校這個大集體里她倍受學校領導和老師的關愛,在班級這個小集體里她倍感光榮和任重。

   姜瑩同學有一顆真誠善良的心。姜瑩同學心地善良。在學校,她對待同學,總愛伸出援手,真誠付出,助人為樂。

   姜瑩同學有一顆執著的與同學共同進步的責任心。“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于是,她不僅事事爭先,事事以身作則,而且,心系班集體,心系班上的每一個學生。有一次學校組織集體活動,放學后該值日的同學都跑了,她就組織幾個同學把教室打掃的干干凈凈。有人問她為什么要這樣做,她回答得很干脆也很響亮:“為了班集體,為了班級的每一個同學!”當老師夸獎她時,她總會說:“我幫助別人就是快樂自己!”因為他深知“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給別人幫助,自己也會收獲快樂。

   陽光總在風雨后,夢想總在憧憬中。這個追夢的好少年,像一只雄鷹向著自己的理想執著地起飛!讓我們真誠地祝福他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助人為樂先進事跡材料

   人物簡介:趙海棠,男,現年52歲。東關街道北苑小區人。

   事跡簡介:他經常幫助鄰里,幫助社區清理雜物、衛生死角,社區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帶動身邊人,為社區文明創建工作盡一份綿薄之力,贏得了鄰里的廣泛尊重和信任,被稱為"社區里的熱心人",他就是北苑社區居民趙海棠。

   正文:

   趙海棠以自己的'愛心、耐心、細心、熱心腸譜寫了一曲曲無私奉獻之歌,得到了居民群眾的廣泛好評。

   樂于幫助他人 勤勞能干

   趙海棠,今年52歲,2018年1月成為社區里的一名志愿者。從那以后,服務社區、奉獻社區就成了他的座右銘。他常說"同住在一個小區里,就是一個大家庭,大家都需要互幫互助,鄰里間和睦相處,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溫情,更加幸福。"北苑小區大都是自管小區,用"臟亂差"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垃圾堆積、雜草叢生、綠化帶種菜、路面積水、下水管道堵塞、私搭亂接、牛皮癬滿墻……環境之差可想而知。趙海棠不怕臟,不怕累,找來車輛將垃圾一個個運走,并引導居民將垃圾分類投放。

   由于北苑社區面積大、人口多、居住分散,經常發生偷盜事件,為了加強社區治安環境,社區組織黨員和居民組成義務巡邏隊,他第一個報名參加,以維護社區治安為己任,只要有時間就到小區里"轉轉",風雨無阻。義務巡邏隊的每位成員都是沒有工資的,都是義務進行工作,不僅要花費時間、精力,還要搭上電話費等費用,有時還會遭到不理解業主的刁難,遇到這種情況時,支撐他堅持的就是為民服務的那份熱情與之解說,直到業主理解與支持,被他的寬容感染,也并自覺參與進來,社區居民的自覺性也逐漸提高起來,社區環境也有了明顯改善。

   目前宿州市在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要求,北苑社區在轄區范圍內開展了相關的宣傳教育活動和大規模的環境整治工作。他主動積極配合社區工作,與社區齊動手清理小區內的建筑垃圾、花壇、樓道雜物、牛皮癬、衛生死角,通過整治,共清理垃圾30余車。此次集中整治行動中,趙海棠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小區的環境衛生秩序得到了提升,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奠定了良好的環境基礎。有人問他:"沒白天沒黑夜的干,能掙多少錢?"他說:"我不需要錢,義務奉獻,只要大家的居住環境好了,我就覺得很幸福。"

篇2

誠信美德少年事跡材料(一)

**,女,石埔小學五年級學生,擔任該年級班長。提起她的名字,校長、老師和同學都會不約而同地豎起大拇指稱贊。在家,她是一個孝順懂事、獨立自主的好孩子;在學校,她是一個勤學上進,誠實熱心,心系集體,認真負責的好學生。

勤奮上進的“好學生”

在同學眼中,**是一個熱愛學習、勤奮上進的好學生。她總是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虛心接受老師的教育、幫助。學習上,她興趣廣泛,求知欲強;課堂上,他敢于提問,善于質疑;課外,他不滿足于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大量閱讀一些有益的書報,以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碰到難題就向老師請教或自己查閱資料解決,五年來,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評為學校的“三好學生”,去年還被評為xx縣“三好學生”,三年級參加全縣小學生綜合知識競賽榮獲三等獎……一張張鮮紅的獎狀,都是她努力學習的結果。

認真負責的“好班長”

在班級里,**雖然是個女孩子,但她認真負責、敢抓敢管,一直以來都擔任班長,是班主任老師的“小助手”,是班里同學的“小老師”。她處處以身作則,事事模范帶頭,積極配合班主任老師抓好班級工作,在每周流動紅旗評比中多次獲獎,成為學校的一個文明班級,為班級贏得了成績和榮譽。

作為班長,“官”不大,活卻很辛苦,要組織衛生打掃,要幫助老師抓紀律,遇到重要節日,還要組織出黑板報、組織文娛活動,**在這樣多的事情面前,總是任勞任怨,不計個人得失,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煩、不怕雜,總是力爭做得多、做得好、做得快。正由于此,她深得“民心”,在同學中享有威信。個別同學對于她的認真投入、認真負責不理解,在背后議論她“狗拿耗子多管閑事”,“是討老師高興的馬屁精”……這樣的話,也傳到了她的耳朵里。“我想,我敢抓敢管并沒有錯,是對的,我就堅持下去,讓別人去說吧。做為班長,我應該這樣做!”**沒有猶豫,一如既往認真負責。

誠信熱心的“好伙伴”

在班級里,**是一位熱心的“好朋友”、一位可以信賴“好伙伴”。同學學習差,成績不理想,她耐心地幫助;同學有困難,她送去集體的溫暖,使同學深刻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同學病了,她主動去探望;同學發生了矛盾,她主持公道,不偏袒一方,勸說和好;同學進步了,她熱情地進行鼓勵。像這樣的事,她認為是自己應該做的:“大家選我當班長,我不能辜負老師和同學們的信任”。

坐在她后面是一個比較調皮、成績也不大理想的男同學,老師請她幫帶這個同學,她二話不說,一口答應下來。不管自己多忙,學習多緊張,她總是抽出時間,幫助他輔導功課,跟他交朋友,從思想上、學習上熱心幫帶她。要好的女同學勸她:非親非故,你這樣幫他,你學習時間不夠,成績會受影響的。**笑著告訴同學:“我答應過老師,總不能言而無信,半途而廢吧”她的努力沒有白費,這個男同學進步了,更把她的關心深深記在心里:“雖然她是我的同學,而在我的心里,我把她當作老師”。

誠實公正的“督導員”

除了擔任班長,**還是學校的督導隊隊員。五項常規流動紅旗(出勤、紀律、衛生、儀表、“兩操”)評比,是督導員參與學校管理的一項基本工作。參與學校督導隊,從隊員到值日小組長,她都是一比不茍,認真負責,嚴格按照學校制定標準評分,不給感情分,也不給印象分,遇上給自己班級評分,她更是從不徇私,總讓其他隊員來考評,自己選擇回避,“我不能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她以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態度贏得老師信任和同學尊重。

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在學校,**是好學生。回家里,她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大人經常夸獎她。每天回家做完作業,她總是盡力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自己的事更是自己做,今天的事今天就做好,是她對自己的一慣要求。鄰居叔叔阿姨平時忙于外出打工,家里就剩下一個在幼兒園上中班的孩子,一到周末沒人帶,她把這個活接了,幫助帶了半年多,鄰居王阿姨總是激動向她父母道謝,夸她“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滴水折射太陽的光輝,小事襯托人的品格。面前表揚、面對掌聲,**總是很謙虛,也很坦然,她說自己是個學生,只是做了一個學生應該做的事。在那張淡淡的笑臉上,我們看到一種閃光的“色彩”,那是一個孩子的純潔品格、高尚的修養,正是這份品格和修養,讓她胸前的紅領巾更加鮮艷!

誠信美德少年事跡材料(二)

張**,女,**年9月出生,三莊鎮豎旗小學三年級學生,她樂于助人、關心集體,誠實守信,勤奮學習、成績優秀。因此,年年都被評為“三好學生”,“百佳少年”。

在學習上,她刻苦努力,一絲不茍,愛鉆研,能夠虛心請教,不恥下問。從入學到現在她作業工整、能及時完成,成績優異,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她喜歡閱讀,一有空就讀書,一有書就愛不釋手,飯后睡前總是手不釋卷。從童話故事到歷史讀本,從自然科學到天文知識,她都讀的津津有味。廣泛的閱讀開闊了她的眼界,同時也提高了她的寫作水平。在成長的道路上,她雖然暫時取得一點點成績,但她清楚知道,是父母的辛苦養育了她,是老師的辛勤培育了她,以后成長的路還很長,需要她努力學習的東西還很多。

在學校,她勤奮學習,努力學好每一門功課。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她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于班集體這個團隊的榮譽她倍加愛護,只要是集體活動都會有她快樂的身影,只要是班集體的事情都會有她主動承擔任務,同學之間的友誼她會特別珍惜。她有一顆真誠的愛心。對于困難同學,她總是樂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為樂,真誠奉獻。有同學上課忘了帶學習用具,她總是豪爽的拿出自己心愛的文具借給他們,有同學不會的問題,她總是熱情耐心的幫其解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對于博大復雜的世界,她有一顆天真的童心,小小心靈裝滿了追求真善美的理念。她的愛好興趣廣泛,除認真學習課本知識外,她還特別喜歡看書、寫字、唱歌和舞蹈。并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廣泛的興趣和愛好,既陶冶了情操,又讓她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了熱情和自信,與同學們在互相幫助中茁壯成長。

她心地善良、追求純真、無私無邪。在家里,對待親人,關注親人的冷暖,以禮相讓,讓親情其樂融融。她尊敬長輩,孝順父母,是個懂得感恩的好孩子。懂得替父母分擔壓力,理解父母的難處,是家長心中的乖乖女。媽媽做飯時,她總愛在一旁幫忙,淘米、擇菜、打雞蛋,都是她的拿手好活。因為她,家庭里充滿歡笑、和諧。她在生活上堅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今天的事今天做好,努力做到自主自立,減輕父母的家務負擔,提高自己適應環境和獨立生活的能力,是她對自己的一慣要求。生活中,不惹父母生氣,不為父母添麻煩。

篇3

李xx,男,xx人,2014年由xx邊防檢查站副政委轉業到地方工作,現任xx市東山街道辦事處紀工委書記。

李xx同志轉業轉崗后,始終做到退役不“褪色”,繼續發揚部隊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一方面,及時調整心態,并以一名“小學生”的姿態抓緊點滴時間學習紀檢業務知識;另一方面,切實擺正位置,堅決按照黨工委領導下的分工負責制,主動搞好班子團結,認真履行紀工委書記職責,堅持重“言傳”更重“身教”,深入細致開展各項紀檢監察工作,單位面貌、隊伍士氣煥然一新。

一、恪盡職守、干凈擔當

家風不正,必然導致為官不清,為政不廉,一些腐敗案件的發生,往往與家風不正有很大關系。李xx同志堅持將街道、社區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家風建設納入廉政風險防控范疇,充分發揮家庭在推動懲治和預防腐敗中的特殊作用,筑牢家庭反腐倡廉思想防線。通過聯誼會的形式組織干部家屬召開座談會、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廉政教育基地、開展交流談心等活動,教育引導配偶為領導干部創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自覺抵制不正之風,不收不義之財,不拿非分之禮;堅決不讓任何賄賂進家門,不讓一切不健康的東西進家門,把領導干部的“后院”納入反腐工作的重要陣地。

二、團結鄰里、學會感恩

李xx的愛人穆金鳳是從xx隨軍來到xx生活的,二十多年來,默默支持丈夫在部隊的工作,剛到這個陌生城市的時候,舉目無親,是鄰里鄉親幫助她帶孩子、找工作,夫婦倆互幫互助,日子一天天好起來,雖然愛人穆金鳳現在身體不好,但還是經常幫助樓內的鄰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用她的話說:咱們要學會感恩、知道感恩;鄰居關系需要我們經常的走動,要互動起來,遠親不如近鄰,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曾經有一個姓王的年輕夫妻,因長年在外打工,把父母接到城里生活,臨走時專門托付小穆代為照顧其父母;有一次,二樓一新婚婦女生產,因愛人出差不在xx,小穆得知這一情況后,親自將這名婦女送到醫院,并陪同她在醫院住了一周,直至母女平安出院。

三、言傳身教、奉獻愛心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溫馨和睦的家風、血脈相連的親情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和諧家庭的基礎,教育子女,帶動家庭成員誠實守信,熱愛集體,關愛他人。在學校,教育孩子尊重老師、同學;在社會,教育孩子尊重長輩;在公共場所,教育孩子自覺遵守公共道德,從小培樹孩子的愛心和正義感。李xx同志在部隊工作期間,連續多年為xx市二道街小學的貧困學生捐贈學習用品,在家長的熏陶之下,女兒助人為樂的品德也漸漸顯現,現在大連海洋大學上學的女兒也經常利用寒署假期做義工,大二、大三連續兩年學習成績全班第一,她的每一個愛心之舉,家長都給以肯定和夸獎,也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肯定。

四、夫妻相敬、踐行忠孝

常言道:忠孝不能兩全,二十多年的軍旅生涯,李xx夫婦遠離家鄉,遠離親人,他(她)們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祖國的邊防事業,也獻給了第二故鄉。多年來,他們沒有完整的休過一次帶薪年假,把對老人的思念與關心傾注在鐘愛的邊防事業上,老父親千里迢迢從xx老家過來看他,為了不影響工作,也沒請過一天假,在他認為: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的大孝。

篇4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

安xx,男,漢族,12歲,石島實驗小學五年級六班的學生。校園里,他是一名刻苦學習的小學生;生活中,他是一個充滿孝心的好孩子;同學中,他是一位助人為樂的好朋友。面對父親常年出海打漁,姐姐異地工作常年不能回家,母親又體弱多病的家庭情況,他用愛心和孝心,演繹了一段有關孝心少年的佳話,而這故事的背后,是安中宇對家庭的愛和呵護,是對母親的愛和孝敬,更是他自己樸素傳統價值觀的體現。

孝順,就是把快樂帶給母親

安中宇出生在一個普通漁民家庭,父親為了家庭的生計,常年出海打漁,很少回家,姐姐畢業后一直在外地工作,一年最多回家一兩次。所以,平時家里只有他和母親兩個人相依為命,而母親有嚴重的心臟病,常年靠吃藥維持生命,犯病時常常一臥床就是一整天甚至兩整天的時間。小小年紀的安中宇知道家庭的情況,從不和別的孩子攀比。去超市也不像別的孩子一樣總是鬧著買玩具,買零食,除了生活上必須要用的學習用品之外,他從不額外要求別的物質上的東西。雖然沒有豐厚的物質,但是他卻從未因此在學校自卑,相反,在生活中他一直保持著陽光、開朗、積極的心態和同學們交往,和老師們溝通;在學習上,他也積極進取,用一個個優異的成績回報母親的辛勞和付出,小小年紀的他知道能夠不讓母親多勞心,就是最大的"孝".而這個家庭,母親勤勞,孩子懂事,從未缺少過歡聲笑語。

孝順,就是把"好吃的"留給母親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安中宇很小的時候就聽姐姐講過很多關于孝心的故事,并深深的受這些故事的影響。幼兒園大班的一天中午,中宇照例和小朋友排著隊去小餐廳吃飯,剛剛走到餐廳,中宇就聞到了濃郁的肉包子的香味。家里可是好久都沒有吃肉包子了。看到前面的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中宇的哈喇子都快流出來了,真想一口氣吃兩個大包子解解饞。可是,在包子拿到手里的這一瞬間,中宇想到了媽媽——這段時間媽媽身體一直不太好,精神狀態也很差,早上他上學的時候媽媽還在床上躺著。媽媽會不會病了?媽媽吃沒吃飯?中宇的腦海里瞬間掛滿了問號。想到每次自己生病時,媽媽都會做好吃的給他吃,如果媽媽吃了這兩個包子,應該病情馬上就會好起來。想到這里,小小年紀的他悄悄咽下口水,將兩個包子放進書包,自己餓著肚子堅持到晚上放學,一路飛奔回家將兩個包子拿給媽媽。媽媽看到書包里已經被壓得有些變形的包子,感動的留下眼淚。而他一邊給媽媽擦眼淚一邊奶聲奶氣的說:"媽媽,小朋友們都說很好吃,你吃吧,你吃了身體就變好了,到時候爸爸姐姐回來,我們一家人就都能夠開開心心的了。"

對他來說,孝順媽媽,就是要把"好吃的"留給媽媽,而他小小年紀的想法和舉動,讓我們看到"孝"之情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綠色的種子。

孝順,就是不亂花家里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