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項目評估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14 03:05: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公益項目評估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公益咨詢公司(“慈善中介”)的出現,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捐贈方實現公益的愿望。根據客戶的需求、捐贈數額和所關注的領域,幫助客戶量身定制一個獨特的公益項目,“并保證每一筆捐贈都用在點上”,這是慈善中介的主體業務。
捐贈者:提出自己的慈善理念
王晨,80后,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目前自營一家品牌服裝公司。
2010年底的一天,他與一個做公益事業的朋友見面,喝茶之余,兩人聊起了慈善的話題。被各種慈善負面新聞“包圍”的王晨聽到了一個全新的慈善理念,這讓他對慈善重新定義。“我原來認為慈善都是大公司有錢人才做的事,經朋友一講,我才知道每個普通人都能參與到慈善中來。”
在朋友的引薦下,王晨開始接觸一家公益咨詢公司,后者為企業、基金會或個人提供合理有效的捐贈項目,并對慈善項目進行鑒別調查評估和監督。“說白了,就是慈善中介。”王晨說。
有了這個“慈善中介”,王晨覺得自己的慈善計劃終于可以“有的放矢”。“從小到大,除了學校組織的捐款,我從來沒主動捐贈過任何人,但這次我真的覺得慈善離我很近很近。”于是在2011年初,他和該公司正式接洽,商討捐贈事項,但開始并不是很順利。
慈善中介提交給王晨的第一個項目方案是關愛“瓷娃娃”(即“脆骨病”)的NGO組織。三方共同商討捐贈的具體事項。“當時我問他們需要多少錢,或者需要怎樣的幫助。結果令我大吃一驚,被捐贈方對我的期待實在太高了。”
王晨原本的構想是:不僅可以捐錢,還可以在公司銷售過程中幫他們做宣傳,也可以讓員工參與NGO的活動。“但他們張口就說不能低于20萬人民幣,我們小公司很難負擔。”這個項目只能放棄。
放棄之后,王晨公司內部也有激烈爭論。大家也在思考,捐助太多的錢,對被捐助者是否真的是一件好事。
“慈善中介”很快又給王晨提供了第二個捐助項目,是上海綠絲帶公益組織。三方再次商討捐贈各種方案:一是直接捐錢;二是支持他們開店,賣公司服裝;三是抽取賣衣服的提成。方案不停更改,但總是無法達成共識。第二個捐助項目最終也不了了之。
兩次“試水”失敗后,王晨和他的團隊打算冷靜一下,仔細思考自己究竟想要怎樣的慈善。
2012年9月,“慈善中介”再次找到王晨,并向他提出了一個捐助自閉癥幼兒園的新方案。經過各方商討,最終確定了捐助理念- - -“幫助幫助者”。
“這是我提出的概念,也是經過前兩次失敗教訓后,對慈善作了深入思考的結果。”這個項目的目標是:關注自閉癥幼兒園里的教師,幫助一位教師就等于幫助了10個孩子。
具體的捐助方案包括:每年向幼兒園捐贈幾千元人民幣;為老師和學生制作校服;公司員工定期去幼兒園做義工;節假日給老師買禮物,等等。
2012年圣誕節,王晨給每位老師發了一封Email,問他們需要什么禮物,然后按每個人的要求去購買。“其實沒花多少錢,但老師們拿到禮物都很開心,覺得有人在關心他們,而不只是關心他們照顧的那些孩子。”
“這個項目是細水長流式的,非常適合我們公司自身的情況,也適合這個幼兒園的情況。因為他們還有其他途徑獲得資金支持,而以往則忽視了教師群體。”王晨說。
近一年的捐助,“慈善中介”共向王晨公司收取了5000元的咨詢費。“這個費用不多,”王晨說,“自己要去找項目太難了,而且中介還定期給我發項目評估報告,我對他們的項目管理非常滿意。”
更讓王晨欣喜的是,這給他打開了另一扇慈善大門。
被捐贈方:完善、完善、再完善
張軼超,70后,復旦大學哲學系碩士畢業,2001年夏天開始從事志愿者工作,2006年成立了第一支由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所組成的合唱團“放牛班的孩子”,并舉辦了一場頗為轟動的慈善音樂會。2008年,他正式在民政部門注冊上海久牽志愿者服務社(以下簡稱“久牽”),一個專為來滬務工人員子女提供免費課外教育的公益機構。
據張軼超介紹,從2006年至今,“久牽”共對千余名來滬務工子女進行課外教育,年齡從9歲到18歲不等。有兩個固定教學點,固定工作人員4人,另有100多名志愿者,開設有合唱、吉他、竹笛、古箏、鋼琴、小提琴、舞蹈、音樂劇、美術、攝影、地理、法律、文學經典欣賞、拓展活動等數十門課程。
2006年,“久牽”收到的捐款幾乎均來自個人,“朋友或朋友的朋友捐贈”,共計10萬元;2007年,開始有國內基金會捐贈,數額20萬;2008年達到40萬,此后每年穩步增長;2012年捐款數達到70萬,收入和支出基本持平。資助方一半來自外企或國外慈善機構,包括Target(塔吉特)、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余下的一半來自民政系統、國內企業和個人。
2010年,一家上海公益咨詢公司主動找到了張軼超,提出要為“久牽”提供一個公益項目,這讓他喜出望外。項目來自于美國Target,他們看中了“久牽”專為外來務工子女提供課外教育的公益理念。
隨后,在這家“慈善中介”的安排下,張軼超和Target的項目負責人見面商討合作意向,雙方共同確定項目名稱為“農民工子女藝術教育”。具體包括:為農民工子女開設各種藝術類課程,主辦各種活動,每年組織一場專場音樂會。
項目確定后,張軼超開始了申請過程。“之前也申請過很多國內機構的公益項目,但外企的申請報告要規范和細致很多,會問一些國內機構不會問的問題。”在張軼超提供的Target 2012年項目申請表格中,有超過120項問題需要填寫,涉及到組織自身情況、人員情況、財務狀況、項目運作方案、目標等諸多方面,其中包括理事會成員薪水、成員多久見一次面、期望項目所產生的效果等。
所有材料都必須用英文填寫。“在項目申請過程中咨詢公司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他們幫我們翻譯所有的申請材料,指導如何正確填寫表格,甚至修正潤色語句。”張軼超說。
項目申請成功,正式開始運作后,Target要求“久牽”必須提供中期和期末評估報告。“慈善中介”會把相應的項目評估表格和填寫要求發來,并協助一起完成。“他們就像一個中間方,在捐助方和被捐助方之間架設了一個橋梁。”張軼超說。
“外企對項目評估的量化性要求非常高,希望所有的東西都能有一個可測量的標準,這對一個教育機構來說非常困難。但為了達成企業要求,我們和中間方共同想辦法。比如,在開課前給學生做測驗,經過三個月學習之后,再做一次測試。這樣就可以對教學成果進行量化評估。這是個挑戰,但也不斷地啟發我們去完善評估手段。”張軼超說。
2012年,這家咨詢公司又向“久牽”提供了一個日內瓦基金會的項目申請。項目包括為外來務工子女開設英語、計算機等應用性課程,“久牽”的宣傳,以及完善“久牽”自身財務管理體系,并聘請一位專職財務人員等三方面內容。
“中間方安排我和日內瓦基金會相關負責人見面,我提出了一些要求,而上述這些就是他們認為值得去做的事情。”張軼超解釋。
最終,項目談成,日內瓦基金會答應兩年提供給“久牽”9萬美元的資助,要求“久牽”給出季度評估報告。
對于“中間方”,張軼超認為,它不僅能夠幫助NGO更容易獲得項目資助,而且在整個項目的申請、評估過程中給予指導,省時省力,同時還能夠幫助NGO在項目運作,甚至日常管理上更加規范。
2012年,這家咨詢公司又推薦“久牽”去北京參加一個美國NGO的培訓。培訓內容是如何對公益項目進行評估,側重數據分析。“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難點,到現在我們也沒有固定的評估體系,仍然在摸索。”
慈善中介:捐贈者和被捐贈者的橋梁
劉逸平,70后,MBA,在私募公司工作,同時她還是上海某公益咨詢公司執行董事。
2006年的一天,劉逸平和大學同學及幾位朋友聊天,談起了中國公益現狀的話題,有人說不知道自己的捐款用在了什么地方,有人想當志愿者不知去哪里當,有NGO的人找不到愿意捐助他們的人……沒過多久,這位大學同學就在上海創立了這家公益咨詢公司,初衷很簡單,就是想為朋友們搭建一個橋梁,讓想捐助者有地方捐助,讓需要捐助者能夠得到幫助。
這是目前國內少數提供公益咨詢服務的非營利機構,公司現在共有4名員工,另有4名固定的志愿者,長期客戶不足十個,且大部分都是外企或境外機構,也有少數國內民營企業。公司當下的目標就是拓展國內客戶,讓更多的中國企業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
2010年,躋身世界財富50強的一家跨國零售商了解到劉逸平所在公司的服務內容,愿意將一大筆錢通過他們捐助給中國的NGO。經過溝通,公司了解到,這家零售企業非常關注小學生教育問題,但以前該公司的國際公益項目從未在中國開展過,因此也就沒有專門針對中國的捐助策略。
于是,劉逸平和同事們從零做起,制定了捐助策略,篩選適合的NGO,對NGO進行能力評估,協助NGO申請項目,后期對項目進行跟蹤管理,提供第三方評估報告。第一年雙方處于試探階段,項目集中在上海,關注的領域也限定在三個。到了第二年,項目已拓展到16個,并分布在6個城市。
篇2
自從PE(私募股權)基金在中國火起來,大批VC(風險投資)的從業人員轉行做了PE。雖說PE、VC專注的私分領域不同, 但大家總免不了在同一個投資項目上遇到,工作之外也時常廝混在一起。做PE好還是做VC好,這個問題見仁見智。但有一點是我們所有人的共識,包括從VC轉去干PE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還是做VC更有意思!因為“VC的項目更好玩”!
對此,我個人也深有體會。PE、投行面對的都是非常后期的項目,除了行業不同, 所有成熟的公司基本大同小異。而VC投的是早期項目,什么奇思妙想都能遇上。前兩年,開瑪莎拉蒂的“干女兒”出名的時候,我就驕傲地從電腦里翻出了一份項目評估報告,評估的就是這位“干女兒” 所在公司的商業計劃書。想不到吧,人家不僅有正規的商業計劃書,還打算找VC融資,而且項目本身挺有商業價值的。只是當時我們考慮到商業和公益很難結合,就直接否決了項目,也沒有約著開個會,不然我現在有更多八卦可爆。
其實VC真是個消息靈通的行業。比如現在各大城市都有高價的私立醫院,專賺孕婦生娃和小朋友看病的錢。這些醫院看上去都光鮮亮麗,口碑也差不多。每次我的朋友有此需要,我都會打電話給專做醫療投資的VC,問問A醫院里最牛掰的那位醫生有沒有被B醫院挖走,或者B醫院最新請來的主治醫生是不是比A醫院的更可靠。D 醫院雖然看似掛靠在某頂尖醫院的名下, 但遇到突況時,轉院到這家頂尖醫院并不容易,還不如去簽署了完善的轉院治療協議的C醫院呢。這些信息,認識單獨哪家醫院的大夫恐怕都打聽不到。但專注這一領域的VC對所有醫院的信息都基本了如指掌。這算是做VC的額外福利吧。
我有位朋友,清華本科、牛津碩士,回國剛干VC不久,參加某地方政府組織的項目推介會。這種場合中是無法預測會遇到什么項目的。于是,這位高材生花了很長時間聽一個烤紅薯的項目,聽創業者如何把烤紅薯做成全國連鎖,然后做到上市。他們的核心競爭力是發明了一種烤紅薯的自動售賣機―哦,還不夠自動,每個售賣機旁邊還得站一個人,負責往機器里加紅薯和收錢,再幫顧客把烤紅薯拿出來―因為烤紅薯太燙了,拿出來需要專業技能。這個項目還有一個重點,就是收購到足夠多的、大小一樣的紅薯―這樣才能進烤紅薯機,而不需要人工判斷紅薯是否烤得恰到好處。平心而論,任何生意都沒有高低之分,現在賣燒餅的也賣到了紐約時代廣場。但,VC本來是誕生于硅谷、伴隨高科技行業成長而出現的行業啊。烤紅薯自動售賣機..聽起來真的不怎么高科技。不過我也遇到過賣烤羊肉串的創業者,人家的商業計劃里還不包括任何烤羊肉自動售賣之類的科技成分。雖說能創造現金流的合法生意都值得投資,但真不一定適合風險投資。銀行小額貸款或者創業扶持基金更適合投資烤紅薯和羊肉串吧。不過賣包子的小楊生煎、賣鴨脖子的久久丫、賣零嘴的來伊份,背后都有VC。慶豐包子是不需要投資,否則早就被VC把門檻踏平了。
篇3
漁業環境監測機構是從事社會公益性事業的部門,它主要是通過監測工作,為漁業管理部門、漁業污染事故調查鑒定、漁業生產、科學研究、涉漁建設項目評估等提供科學數據和決策參考,因此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和精密性、可比性至關重要。因而在漁業環境監測工作中,每一個環節的質量如何,都對檢測數據準確性產生影響,進而影響相關工作的評價和管理措施的制定。影響檢測數據質量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從檢測工作的全過程實行質量控制。而對監測機構的實驗室實施計量認證,是保護檢測數據質量的有效途徑。
一、漁業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的重要作用漁業環境監測工作是一項科學性很強的工作,它的直接產品是檢測數據以及基于基礎上的相關調查鑒定報告、評估報告等。檢測質量的好壞集中地反映在數據上。準確、可靠、可比的檢測數據不僅是漁業生態環科學研究的基礎、漁業行政部門的決策依據,而且是漁業污染事故鑒定、漁業環境評估的根本保證。眾所周知,一個錯誤的監測數據比沒有更壞,因為它會導致一系列的錯
誤結論。
監測數據的有效性應具有如下五個方面的特性:
1.代表性指在有代表性的時間、地點,并根據確定的目標獲得的典型的檢測數據的特性。
2,完整性指工作總體規劃的切實完成,即保證按期計劃取得有系統性、周期性和連續性的有效樣品,而且無缺地獲得這些樣品的檢測結果及有關信息。
3.可比性指在檢測方法、環境條件、數據表達方式等可比條件下所獲數據的一致程度。還應包括通過標準物質和標準方法的準確度傳遞系統和追溯系統,來實現不同時間和不同地點(如區域間、行業間、實驗間)數據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4.準確性指測定值和真值的符合程度。
5.精密性指測定值有良好的平行性、重復性和再現性。數據的準確性、精密性主要是在實驗室內分析測試,而代表性、完整性則突出在現場調查、設計布點和采樣保存等過程,可比性則是監測過程的綜合反映。為了獲得所采集的樣品具有代表性,測試所得到的有效數據的完整性,分析數據的準確性和精密性,各組數據的可比性,以及最后的綜合分析評價的準確可信,就需要施計量認證,建立漁業環境監測質量保系,開展質量控制和監測質量保證工作。地環境授權檢測機構以及廣西出口水產品原料供應基地產地環境檢測和評估機構。
二、計量認證的重要性
計量認證分為國家級和省級計量認證兩種,兩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目前,廣西漁業環境監測中心擁有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漁業污染事故調查鑒定資格證書》,是漁業水域污染事故調查鑒定的法定機構;并已經通過省級計量認證,可以承擔向社會提供公正數據的檢測工作,為我區無公害農產品(養殖業)認證產實驗室計量認證(審查認可)是一項科學性、系統性很強的程序化工作。2000年10月,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了《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評審準則》(以下稱《評審準則》)。《評審準則》包括了13要素,即組織和管理、質量體系、審核和評審、人員、設施和環境、儀器設備和標準物質、量值溯源和校準、檢驗方法、檢驗樣品的處置、記錄、證書和報告、檢驗的分包、外部支持服務和供應、抱怨,共168項內容。開展計量認證的程序,就是按照((評審準則》中13要素的要求,逐項落實,改進方式、方法,改善各種條件,從而建立質量體系并使之持續有效運行的過程。
三、如何開展計量認證
1.保證認證實驗室的權威性、公正性,提高對認證實驗室的信任度,提高檢測機構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2.通過認證的實驗室會得到法律保護。
3.提高出具準確、可靠數據的水平和能力,改進工作方法,提高檢測機構的管理水平。
4.提高檢測儀器設備的配備能力和改善環境工作條件。
5.在技術標準、技術規范及檢測方法等方面促進其規范化和標準化。
6.提高人員的質量觀念、意識。
隨著科研體制改革進程的加快,科研院所參與社會事務以及服務社會的機會和要求也進一步增加,因此科研院所內一些直接與社會工作相關或者承擔一定的檢測、評估業務的實驗室應根據工作需要,進行實驗室計量認證;此外,通過實施計量認證,可以全面提高科研院所實驗室規范化管理水平以及全體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改進工作方法,擯棄不良的工作習慣;這是適應機構改革需要,提高自身適應能力和增強競爭力的客觀要求通過對實驗室進行計量認證,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質量體系
一般質量體系的建立分3個階段,即質量體系總體設計階段、編制質量體系文件階段和質量體系的運行和改進階段。建立質量體系的關鍵,是實驗室的最高管理者要高度重視,領導層要統一思想,統一認識,步調一致,調動全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要做好宣傳培訓工作,提高全員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驗室在建立質量體系時要向實驗室的全體工作人員進行《評審準則》和質量體系方面的宣傳教育,使全體工作人員對質量體系的內容有全面了解,特別是實驗室的質量方針、質量目標以及各人的崗位職責等方面內容必須深人理解和靈活掌握,并要求在工作實踐中得到很好體現。
2.質量體系的運行
建立質量體系后進人試運行階段。其目的是檢驗質量體系文件的有效性和適用性,對不足之處采取糾正措施,以達到進一步完善質量體系文件的目的。
(l)新的質量體系是針對過去管理模式的變革,對人們的習慣勢力、思想認識的慣性和原有工作方式和方法等都會帶來沖擊,因此必須加強教育培訓,提高認識,改變觀念。同時,要加強組合協調,防止各部門和各環節間產生脫節、扯和推誘等現象。
(2)建立監督機制,保證工作質量。
質量體系的運行過程中,各項質量括動及其結果可能會發生偏離規定現象。實驗室可以在質量管理部門設置質量監督職能,按《評審準則》要求在各專業室和相關部門設立專(兼)職質量監督員,形成監督系統。其主要任務是在職責范圍內依據質量體系文件監督各項質量活動在質量形成全過程中按規定運行。監督員要對日常監督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記錄并保存,作為質量審核和質量考核的材料。
(3)認真開展質量體系的內部審核和
管理評審。實驗室的最高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質量體系文件的實施,只是標志著質量體系才剛剛開始運行,質量體系文件編制得再好,不等于質量體系運行得好。實驗室最高管理者要以身作則,發揮領導作用,充分認識實驗室進行質量體系內審和評審是質量體系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同時,全體工作人員也要進一步強化質量意識,崗位意識,大局意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成為質量體系的相關環節,在質量體系的運行中發揮應有作用。
(4)質量體系審核與評審活動是一項
重要的質量活動,是對質量體系是否按體系文件運行的評價,其目的是驗證和確認質量體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和適用性,對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糾正措施和改進措施,并對質量體系文件進行相應地修改和補充,確保質量體系有效運行。